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玄色山谷-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慢慢踱回原来的位置,刚才站着的二人都不见了,依稀还能听到谭人瑞带着哭腔的声音渐行渐远,越来越低沉了。

“阴寒心!谭人瑞!”子平喊着,声音激荡着,遇石壁返回,鼓荡在耳边,嗡嗡作响,然而回声过后,洞府内又是一片死寂!

第三十三章 稍纵即逝

为什么?人都到哪里去了?坟墓内走失了李山西,方子平胸有成竹,此时周围声息皆无,子平却有点担心了:这次行动是否有点冒昧呢?不过他随即打消了这个念头,一切才刚刚开始,方子平设置的多重障碍对于潜水之龙来说,几乎是难以逾越的,除非有非常特殊的情况发生,这子平也考虑过了,现在他一边呼叫着其他人,脑袋中念头电转,看看是否还有什么漏洞。

石洞内依然是可怕的寂静,随着时间的流逝,子平心中的耐心也在一点点失去,他头上的汗水在无声的流着。

他凭感觉知道自己来到了刚才的位置,那里有一丝极为微弱的光芒,见的是天光经过深邃弯曲的隧道进入,虽然微弱,但对于在黑暗中呆久了的人来说,依然值得利用。方子平原地而坐,闭上双目,收摄心神,顿时进入一片澄明的世界。

突然他的脑海中闪过一颗流星,从无垠的宇宙空间坠入回马岭,对,是回马岭!李山西为探究回马岭而陷入迷雾,为此差点跌落山崖,幸得思纲相救,其时李山西自陈曾在恍惚中步入一处所在,洞腹宽阔,且有水流潺潺,那个地方岂非正是此处?

看来那并非李山西的一个梦,不过根据李山西的讲述,他是由高处往下走的,看来最后也是穿越那个狭长的隧道,子平想起来时的局促劲,绝不如李山西描述的那样轻松。

子平就这样在黑暗中呆了很久而没有睁开双眼,他集中意念,捕捉周围信息,直到眼前一亮,只觉洞中一片光明,而奇怪的是,整个石洞的位置全变了!

那也只是瞬间的事,不过一眨眼的功夫,一切都恢复了原来的样子,但子平却觉得这一瞬间极其漫长。

宗家子弟脸上已经变了颜色!

这个下午,太阳半咸不淡的挂在天上,本应是个很平常的深秋之日,此刻却显得有些不一般,村落内的人们本来还抱着看热闹的心情,想在温河大堤上欣赏一番这位远方的来客呢,但他们只是呆了片刻,就胆战心惊,终于四散而去了。

只见本来清澈见底的温河水,污浊不堪,从下游而上,卷起了一道又一道疯狂的滔天巨浪!这种拍岸惊涛,直似喷雪,声势惊人。有些堤坝比较矮的地方,根本无法阻挡住骇人的水势,终于被掠岸而出,浑浊的温河水就这样灌入了两岸的田地,果园,甚至向南侧的峙山村以及青龙河以西的唐家宅扑去。

宗老三和他的父亲宗人诚站在温河北岸的大堤上,脚下就是青龙河通往温河的石闸,宗老三甚至觉得,就在一波又一波的怒涛袭击之下,脚下的石闸似在动摇,他并不惧怕掠岸而来的潮水,虽然这一浪高过一浪的潮水打湿了夹衣,令他在微微秋风中瑟瑟发抖。

真正的恐惧,那种发自内心的恐惧来自对石闸的担忧,自己到翠屏村见到了谭风林,但并不知道子平他们对此做何考虑,所以他同父亲商量,让他到鸡鸣村去找刘立本。

此时的峙山村大街上,渐成河流,村民们先还在房子里呆着,后来看邪潮汹涌,波涛如怒,纷纷夺门而出,扶老携幼,往后面的峙山退去。才不过退到半山腰,只见下游的洪水,滔滔而来,整个村子终于完全没入到水中!

大水犹未止歇,一时筑起一道雨帘,遮住了人们的视线。宗家老三的媳妇只见水势滔天,看不见对岸的情形,只觉山谷内已成一片汪洋,心下惦记在对岸石闸上的丈夫,禁不住悲从中来,痛哭失声。

常思纲带着诸多工匠奋战在翠屏山上,风霞寺早在龙河截流的同时已开始动工,此处一切都是现成的,所以反倒速度很快,而最后的关键,据思纲的分析,乃是山门!

而山门最关键的又是方向,不过好在原来的地基还在,思纲做了测算,大致不差,所以依样画葫芦,加紧施工。

而唐雪衣独坐翠屏村,已经陷入难以自制的境界,她整个下午都是在忐忑不安中度过的。枯坐无聊,雪衣来到院子里,遥望翠屏山上,依稀可以看到风霞寺的施工还在进行,从门口的碾台上眺望东天,回马岭被周围的诸峰衬托得愈加高大挺拔。子平,你们平安吗?你们现在怎么样了呢?

雪衣回到房子里,按照子平的要求绘制另一幅八卦图,然而砚台中的墨几乎用光了,雪衣也没能拿出一幅像样的八卦图来!这些图有些看上去要超过第一幅,可雪衣知道,那仅仅是外表,这些图是一幅也不能用的。

雪衣叹口气,绕室彷徨,不知何以为计。她现在心悬子平,比之自己的事情,更令她无法镇静下来。

常平的哭声也没了,似乎睡着了,屋子里一片寂静,雪衣无法忍耐,她再度走出来,站在门口,左顾右盼的时候,一个熟悉的人影映入眼帘,令雪衣眼前一亮。

她不是别人,正是宋柏青的二女儿宋永荷。雪衣迎上前去,打个招呼:“荷姐姐。”

荷姐姐其实生日比雪衣大半年,今年也是十八岁,由于年纪相仿,也算是雪衣少年时的玩伴了。

今天荷姐姐却似乎对雪衣的问候感到有点吃惊,似乎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看到迎上来的雪衣,神色忸怩,皮肤微黑的脸上飞来两片红云。

雪衣却未在意,在这个时候看到永荷,无论怎么说都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她上前拉住永荷的手,往子平的小院走去。永荷很快恢复了平静,指指姐姐的家,笑了。

雪衣顿时感到不好意思:“我都高兴得忘了!你快去吧,一会过来。”永荷盈盈含笑点头。

雪衣回到小院,顺手提笔,就着残墨,信手涂鸦。

眼前是子平焦急的神色,似乎献身于一团巨大迷雾雪之中。衣关心则乱,早已经心骛八极了,挥毫落纸,如云似烟,既无命意,且乏润色,等雪衣略微清醒,看纸上不过乱糟糟的一团,禁不住幽幽叹了口气。

“咦!”身后一声惊叹,雪衣不用回头,就知道是永荷站在身后,却不知何时进来。

“你看我,心思不知跑哪儿去了,都没听见你进来!”雪衣说着,站了起来。

永荷却不理会,只盯着雪衣的涂鸦之作,神色既惊且喜。雪衣忙低头看去,只见纸上所涂,却是一幅完整的画,和自己刚才坐在那里的看的,截然不同!

那正是一个浑圆的阴阳鱼太极图,而太极图的旁边,赫然是一个近乎完美的火炬,正借助风势,熊熊燃烧!

第三十四章 以兔博虎

雪衣和永荷默默对视,在永荷,那是要寻求答案,在雪衣,则是在说明本是无心插柳!雪衣想起了子平带走的那个八卦图,那也是在无意识中画出来的,难道就不能有意为之吗?

看看时间已近傍晚,东山上的子平尚无消息,按照约定的计划,此时应该派人回来送信了。

宋柏青、常思纲、谭风林等人在天光昏暗的时候下了山,各人来不及休息,就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来到子平的小院,却只见唐雪衣秀眉紧蹙,神色忧郁,倒是宋永荷忙着张罗茶水。

柏青看到了那张阴阳鱼太极图,他动容了:即使在一个外行看来,这张图也具有一股魔力,何况宋柏青参详此道已久,早已颇具造诣了。

柏青想起了回马岭的那张图,回龙观宝塔镇山,靠的正是太极图。而那个塔下面深深的地洞,不知其深有几许,而那张图到底还有何妙用,并不清楚。

几个人按照预先同子平商量的结果,决定去山洞接应,很快,大家准备好火把,饮食,组成了一个小组,宋柏青、常思纲、唐雪衣还有谭人祥,总共四人,谭风林在翠屏村负责联络,夜交子时回来报信,如果子时尚不回归,那就是遇到麻烦了。

方子平当初提出这个计划的时候,大家还是觉得有点冒险,而方子平则表现得比较超然。在他,那也许是有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悲壮,也许是因为觉得胸有成竹,所以才表现得如此镇定,不论怎么说,这次事件始终裹着一团难以参透的迷雾。

既然是神龙见首,而且出游温河了,那么此时去探它的老巢应该说正是时候。但方子平这些一时的权宜之计,究竟能对降服神龙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方子平一定有自己的想法。

宋柏青几乎全盘参与了这件事,可他限于道行,难以深入,不过有些事在他看来也许还可以找到更圆满的办法,而不是这样孤身犯险!

而子平在上午的会议上,力持己见,而且还给唐雪衣派了个角色,甚至,他还提到了唐学风。

唐学风回到家以后,于昨晚到宋家来了一次,虽迭经门户大变,学风憔悴了不少,但这孩子依然彬彬有礼,略显瘦削的脸上,依然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书卷气,那是自小修炼而成。在家门不幸面前,还是表现出了镇定和力承其事的勇气,这一点尤为宋柏青所欣赏。

也就是从二人联袂归来的那时起,宋柏青对这个孩子多了一份关注,那也不尽是因为唐生亭的托孤,自然也不是对唐门的歉疚,那是一份发自内心的父爱。

唐学风是柏青看着长大的,他也经常到宋家来玩。山野之人,没有那么多的男女大防,孩子们之间也是自小就脱略形迹,不受拘束,起初学风常常找永红玩,而有时候呢,农闲时节,学风会带着雪衣、学云来送家找永红姐妹俩玩,当然,学风这孩子一向很有礼貌,他总会找时机同松柏青聊几句。

永荷做了几个菜,宋夫人也热情的张罗着,让吃让喝,这顿饭学风吃的很多,终于学风笑着坐到一边,摩挲着肚子,说他吃饱了,学风说的是:“宋叔,婶子,我好久没吃这么饱了!”

宋夫人听到这句话,眼圈都红了。唐门遭受天外横祸,山谷中无人不晓,还算老天有眼,留下来两姐妹和学风,然而父母兄弟姐妹转眼随风而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