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团,都是我喜欢吃的菜,并要了一斤坛装黄酒,添姜丝加热。
甫坐下来,狄兆荣就递给我一个包装精美的四方盒子,说是谢谢我之前的出手相救。大方地谢过了之后,我当着他的面把盒子拆开,里面是一块有着湿润脂滑、细洁美艳质地的玉坠挂件。
有我半个手心那么大,色如雪之白,利用玉石的天然形状,琢成一大一小两只相互枕尾而卧的小獾,油润润的感觉,是行话说的那种“手泽”珍品,即使我这个不识玉的外行也知道这个东西价值不菲,捧在手上有种“明珠有泪,暖玉生烟”的迷人感觉。
还没有等我推辞,狄兆荣就开了口:“宝剑赠英雄,暖玉赠佳人,好的玉和人也是讲缘分的,合适的人戴上,是低调的殷实、亲切的雅致。就像遇见你,受惠于你,也是你我的缘分。”
听了他的话,如果我不收下,感觉我忒小气了些,我就恭敬不如从命,收下了。
菜和酒陆续上来,喝着温温的黄酒,品着外香脆内嫩滑的虾仁,嚼着玲珑又香嫩的香烤小鱿鱼干,用烤叉烧的方法来烘焙土豆,蟹粉鲜美却用来配豆板,吃着比豆苗还嫩的萝卜苗。还有我喜欢的贝类食品银蚶,开水一泡便开壳,等待伺候一旁的服务生为你小心地夹出壳内的银蚶肉,沾料入口,极其鲜美。酒过三巡后,自然少不了宁波汤团。飘香的桂花,沁人心脾,小小的汤团里竟然还能装下黑洋酥。
他们的菜很有宁波特色,创意可佳,让我吃得很高兴。看到我吃的开心,狄兆荣欣慰不已。
我们边吃边谈。狄兆荣告诉我他来自马来西亚的槟城,但他祖籍浙江,他算是于建国初期漂洋过海到南洋谋生的华人。他兴致很高地给我介绍槟城的由来。
他说马来西亚到处可见蓝天白云,椰林树影,水清沙幼。槟城亦称槟榔屿、槟州,马来西亚十三个联邦州之一,在马来西亚半岛西北侧。它是马来西亚重要港口,是继首都吉隆坡和南方贸易门户新山市之后的全国第三大城市,也是马来西亚第二小的州属槟城州的首府,是华人人口最大的州属。
槟城是于1786年,由FRANCIS LIGHT莱特船长所发现的。莱特船长是在答应吉打苏丹,英国将保护吉打免于暹罗的侵略后,代表东印度公司接收槟城的管辖权。当莱特抵达时,这里还是人烟稀少的岛屿。当时流传当年莱特以大炮将金块射进内陆去,来鼓励工人协助开发这片土地。
为什么叫槟榔屿呢?它又不是盛产槟榔的地方。原来这个小岛的形状如同槟榔,因而得名。据说,莱特初抵槟岛,只有居民58人。其中三人叫张理、丘兆进及马福春在丹绒道光过着打渔生活。
这三位客家人在1745年来到槟城,死后化身成为大伯公,比莱特早来41年。在这方面,曾任华民政务司的巴素博士这样评价:“一位姓邱的客家铁匠,一位姓张的教书先生及一位姓马的烧炭人,他们都被尊奉为华侨的开辟者。”槟榔屿可以说是华人第一个被鼓励移民的地方。
说了槟城的历史由来,狄兆荣又告诉我许多风土人情。槟城是雅虎旅游网页所推荐全球10个一生中必游岛屿之一,排名第8,也是大马唯一上榜的岛屿。槟城有很多地方小吃,有叻沙福建面(又叫槟城虾面)、沙爹(一种串烧)、卤肉(lor bak)、咖哩面(Kari Mee)、椰浆饭(Nasi Lemak)和四果汤(Ling Chee Kang)等等,说有机会让我一定要去品尝下。
我去过新马泰十日游,还是2004年底、2005年初与丁振凯再度蜜月时去的。那时候还是浓情蜜意两相缱绻,玩什么都高兴。
我告诉狄兆荣我去过马来西亚,不过是跟团游。我去了有“东方蒙地卡罗”之称的云顶,小赌了两把赢了大约两百马币;参观了可可世界展示厅、国立英雄纪念碑、国立皇宫、独立广场、国家清真寺;在古城马六甲,游览了三宝太监郑和的三宝庙和三宝山,参观了荷兰红屋、圣保罗教堂,一睹葡萄牙古城门雄伟之姿。吃了当地特产面包马来鸡、千层糕等,说真的吃食不觉得有什么特色。
狄兆荣笑着告诉我:“那不算马来的美食,跟团旅游当然吃不上什么好吃的,以后要自己慢慢玩才能体会到当地特色。”
我们一边聊,一边吃。一斤黄酒下肚不够,后来又点了一斤。我的酒量一向不错,除了和周雯,很少和别人能那么放松自在,聊聊天喝喝酒,已至微醺。
狄兆荣是个很好的酒伴,他从不劝酒,我们各喝各的,在看到对方酒到杯底会自觉地为对方斟酒。我们把酒言欢,相见恨晚。因为喝酒,我们又随意地聊起了酒文化。
狄兆荣告诉我:“你知道吗,酒字的右边是稳稳的容器,没有晃,却在左边漾出了几滴酒香,有三点水作偏旁的字总是挺好看的。”
我开玩笑地说:“酒应该是有色彩的,有晶透洁白、琥珀黄、沉郁的微带紫色的红、绿的薄荷、粉红色湖蓝色的鸡尾酒、茶色金黄淡淡绿青青红的啤酒等”。
“我喜欢看涂有蔻丹的纤纤细手与微微荡漾的杯中酒和美人嘴唇交相辉映的景象。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玛格丽特杜拉斯曾说过‘饮酒使孤独发出声响’。”我继续说道。
狄兆荣接过我的话题:“古今中外与酒有关的诗句实在数不胜数。如唐代李商隐潜身并潜心于酒,在《花下醉》中曾写到‘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耽眠日已斜。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进出自如,一言不发,一切皆在酒中。”
“既是诗仙又是酒仙李白的《将进酒》更是千古绝唱,‘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须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更是道尽了所有关于‘酒’的美好和祝愿。”
姜还是老的辣,狄兆荣说的那些典故我都没有听说过。沧海桑田,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折冲樽俎,狂傲不羁,酒文化典故纷繁多趣。我们两人从酒的传说、酒的礼仪、酒的意义,说到酒仙、酒圣、酒狂、酒义、酒谋、酒战。酒的别称据说有近四十种,诸如欢伯、杯中物、金波、秬鬯、白堕、冻醪、壶觞、壶中物、酌、酤、醑、醍醐、黄封、清酌等等。我们把跟酒有关的话题聊得很尽兴。
酒足饭饱之后,我发觉吃得很撑,于是提议不如就近散步至豫园,享受一下九曲桥畔美丽的夜光。
我们一路慢行,到了豫园。站在湖心亭边上,低头可以看到桥下水波□□,倒映着各色灯光;抬头可以欣赏到那群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的仿明清建筑风格的江南古建筑,具有浓郁的民族韵味。
我们斜靠在桥栏边,懒懒地不想说话,静静地享受着此刻难得的安宁,仿佛身边的嘈杂、往来的人流都远离我们而去,就让我们偷得浮生半晚闲吧。狄兆荣看着我,视乎透过我不知想到什么人、什么事,越发显得怅然悠远。
我们相互之间的称谓也由开始的狄先生、陈小姐变成了荣叔、阿欢。我答应他改天一定带他来吃绿波廊的特色点心、松月楼的素菜包、桂花厅的鸽蛋圆子、松云楼的八宝饭,还有南翔小笼和酒酿圆子。
夜深了,酒醒了,我们也到了告别回家的时候,因为住处相背离,我们互相打车走。临走前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情,问他:“荣叔,你别嫌我莽撞,我是否长得像你的一位故人,因为你第一次看到我的时候,好像叫我小云小云的。”
“今天晚了,改天我请你喝茶,我再告诉你一个故事,只要你不嫌我啰嗦就行。”挥挥手,狄兆荣朝着反方向走去,背影似乎一下子透露出一种寂寥。
又到了周末,我迫不及待地去接阿鸣,这是我们娘俩相聚的日子。我陪他逛了音像书店,买了他喜欢的动画片,补充他画想象画所需要的颜料工具。中午带他到外面餐厅吃饭,到附近乐园玩了一小时。叫车到我家附近的大卖场买菜,晚饭当然由我这个做妈妈的亲手下厨做给他吃。
买好了一应饭菜和作料,我们打车回我的家。我陪他在客厅看新买的碟片。说是新碟片,只是刚买而已,内容是N多年前出品的《麦兜的故事》。可爱的麦兜跑过大街,坐船去实现做奥运冠军的梦想,最后成为了一个学习抢包山的孩子。不为了冠军不为了见李丽珊,只是因为爱妈妈。
圣诞节吃火鸡,而在麦太家的厨房冰箱里,这只火鸡却度过了半年时间。它的香和好味道,曾经包围过麦兜母子的味蕾,犀利又温柔。麦兜说:“我发现,火鸡的味道,在将吃和吃第一口之间已经是最高峰,后来只是开始了也就吃下去了,我有哲学家头脑,不知这样的事情能悟出什么道理,可是这些想法,在我长大以后……”给麦兜一个充满浓烈火鸡滋味的童年,一个缺陷但还算完整的童年,一个有很多失望但还有快乐的童年,麦太很努力去做了,麦太是伟大的。
我不知道这样静静陪着阿鸣看碟片的情形还能维持多久,他依偎在我旁边,抱着我的手臂。我感到一种被需要的满足,我希望阿鸣快乐,即使男孩子再粗枝大叶,父母的离异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希望我和他爸爸的分手在他记忆深处不要留下太多的阴影。
到了五点钟,我要开始准备晚饭了,让阿鸣自己一个人在客厅里画画,我在厨房里忙开了。一个小时做好了三菜一汤,桌子上菜很丰盛:糖醋排骨、油焖大虾、蒜茸炒油菜、乌骨鸡汤。这些都是阿鸣爱吃的菜,看他吃得满嘴满手都是酱汁,我凝视着这张可爱的脸,心想:这孩子是我的心肝宝贝,但我已经不能天天陪在他身边。随着他渐渐长大,他会有属于自己的朋友圈,不会再与我亲近,会渐渐离我远去。
“妈妈,你将来是否和爸爸一样,会结婚,会有自己的孩子,然后就不疼我了?”吃到一半,阿鸣突然想起问我。
“目前妈妈还没有想过结婚,怎么会这样问呢?”
“奶奶告诉我,爸爸已经结婚并且有了小妹妹,将来妈妈你也会另外帮我找个爸爸,如果妈妈和新爸爸再养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