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凭自己的力量也很难完成对权力的控制,他知道自己需要以一种更为直接的方式获得皇帝的全盘信任。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名为客印月的女人出现了……
客氏是天启皇帝的乳母,也就是奶妈。在朱由校的心中这个乳母的地位非常重要,甚至不单单是养育之恩那么简单。一些历史典籍也曾记载说,在皇帝大婚之前,与客氏曾有苟且之事。但不管真相如何,在当时的宫廷之中,客氏的风头确实是一时无二,朱由校即位不到十天就封客氏为奉圣夫人。而这个女人也理所当然的成了魏忠贤的目标。与此同时,作为一个势力单薄的女人,客氏也同样需要魏忠贤的配合。二人一拍即合,结成了对食(宫女和太监结成假夫妻)。而在这个过程中,魏忠贤又一次表现出了自己果敢的一面
事实上,早在魏忠贤之前,客氏曾有一个固定的对食,而且这个对食还算得上是魏忠贤的一个恩人,他就是魏忠贤最初的大佬魏朝。论长相个头,魏朝显然不是魏忠贤的对手,论性格他也不如魏忠贤幽默可亲,所以在这次爱情竞争中,魏忠贤很快取得了决定性的优势,而在整个过程中魏忠贤也并没给自己大佬任何面子,也许在此刻的魏忠贤心里,什么都可以让,但爱情不能让,而如果他真的这么想的话,那得说,他的思想足够先进。
无论当时具体情况如何,最终的结局是魏忠贤占据了绝对上风,在三角恋爱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魏朝这位客氏的前对食觉得自己吃了大亏,同时也觉得魏忠贤实在不大仗义,于是一状告到了皇帝那里。皇帝想了想,竟然嘿嘿一笑也没生气,把他们三个人一起叫到自己的面前,先是问魏忠贤到底有没有这事,魏忠贤也不含糊,脖子一硬、毫不犹豫地就承认了自己的所作所为。问完魏忠贤,朱由校又问客氏到底喜欢谁,这时客氏也是巾帼不让须眉,坚定不移地捍卫了自己的选择,毫不犹豫站在了魏忠贤的身旁。
第8节:奈何江山唱晚(8)
在这出宫廷抢妻剧中,魏忠贤自始至终不慌不忙,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直到最后终于抱得客氏归。从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出,一来那时的魏忠贤确实够得上敢作敢当,被人告的时候,毫不躲闪,完全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一点光明磊落、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意思。二来他也真的有些个人魅力,最起码在泡妞这个环节上,表现得很突出,毕竟,皇帝的奶妈不是谁想泡谁就泡的。
成功地夺取了客氏的对食权后,魏忠贤在宫中的身份和地位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一个皇帝宠信的太监再加上皇帝的奶妈,这样的实力任谁都得忌惮三分。而魏忠贤也在众人的阿谀奉承中,渐渐地品尝到了权力的可贵。然而毕竟此时的他实力还很有限,要想真正地走到历史的前台、控制内廷,他就须先搬掉自己的另一个大佬,也就是王安这块绊脚石。
对魏忠贤来说,除掉王安,是自己走向权力顶峰的最后一步,走好这一步,日后便一马平川,满眼锦绣再无遮拦。但令魏忠贤忧心的是,王安本人也具有相当的势力,并且名誉颇佳,在朝野之间也有一批自己的人马,而且他与东林党人又互为引援,所以颇不好对付,因而干倒老大对于此时的魏公公来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经过一段时间的周密策划,魏忠贤先是在宫内发展了一个自己的小集团,收罗了司礼监太监王体乾、李永贞、石元雅、涂文辅等。这些人在内廷之中不断中伤王安,加之客氏又不断地给皇帝吹风,渐渐的朱由校也开始对王安疏远起来。
眼见皇帝对王安已经起了疑心,魏忠贤顺势指示自己在外廷的帮手霍维华上书弹劾王安。紧接着他又和客氏紧密配合,在皇帝面前大说王安的坏话。而作为元首的朱由校,或者被蒙在鼓里、或者对此事根本就不大关心。总之,在魏忠贤的具体策划下,一道圣旨将大太监王安发配到了南海子的太监部队。随后魏忠贤还觉得这事干得不够彻底,于是又指使自己的狗腿子将王安迫害致死,一举夺得了对内廷的绝对控制权。
王安的倒掉,对天启时代的政治板块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本来在朝野间颇具实力的东林党人,顿时丧失了自己最明亮的一双眼睛,完全失去了直接与皇帝交流的最佳渠道。王安的倒台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一种旧势力的倒掉和另一种新兴势力的崛起,而这新兴势力的大头领就是魏忠贤。对于王安的无妄之灾,东林党人也曾有心营救,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胡乱喊了两声之后却没了下文,这种虎头蛇尾的做法或许因为东林党人自身的洁癖,使之不愿落下与宦官结交的口实,或许因为其他不为人知的原因,但归根结底任由王安倒台而不强力奥援,最终让东林党人在日后的政治斗争中吃尽了苦头。
干掉最后一块绊脚石之后,魏忠贤毫不费力就接下了自己曾经大佬的差事,从惜薪司升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提督宝和三殿。司礼监秉笔太监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要代皇帝阅批大臣奏章,但魏忠贤不识字,却在客氏的支持下得到这个职位,实在是无厘头至极。对于这个自己完全不能胜任的职位,魏忠贤毫不犹豫就上任了。他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很独特,基本上是由亲信将艰涩难懂的奏折翻译成大白话,然后他批示,再由亲信措辞写成文言格式,这种独一无二的问政方式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而对于这种可笑至极的事情,皇帝朱由校并没有觉得有任何的不妥,童年时代和魏忠贤建立起来的感情,在这个时候成了皇帝心中最难以割舍的东西,本来就对政事颇为讨厌的他,对魏忠贤和客印月的信任可以说是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甚至可以说,在明里朱由校坐着大明帝国的龙椅,在暗里却是魏忠贤把握着实权。这种一明一暗的情形很像是现代黑帮片的情节,白天警察是老大,到了晚上则是各片儿大哥做主!而此时的魏忠贤已俨然成为大明帝国最牛的黑手党教父。
(二)内廷攻防战
我们回顾魏忠贤的发迹历史,虽然算是坎坷,但相对于其他朝代的同行来说,他能获得如此权势却容易了很多,而这一点则与明朝特殊的政治背景息息相关。在明朝的历史上,宦官干政一直是个大问题,作为开国皇帝的朱元璋,曾经敏锐地意识到宦官干预政治是非常危险的。在他当政初期,对宦官的控制非常严格,不光不允许太监认字,而且给予他们的待遇也很低。在那个时代,太监是十足的奴才,甭说政治权力,能安身立命就算不错了,保不齐哪天皇上娘娘一上火还得丢了性命。不光如此,朱元璋还在宫门口立了一块大铁榜,上面写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可以说,作为帝国的缔造者,在最初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朱元璋都对太监没有什么好的印象。但是时间一长,出于对宫外官员的不信任,生怕那些开国元勋造反夺江山的朱元璋,又不得不把一些比较私密的任务,交给身边太监们去办。这种做法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重新打开了宦官干政的大门,而这种风气在他去世之后也开始愈演愈烈。
第9节:奈何江山唱晚(9)
例如永乐初年,在靖难夺权的过程中,太监们为朱棣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作为回报,朱棣也把更多的权利赋予了这些后宫的亲信。在这些受重用的太监中,郑和最具代表性,他不光获得了皇帝的赐姓,更成为帝国的代表,率军出海,远征大洋,将中华文明展示给了海外诸国。时至今日,每当我们谈到中华文明的传播,郑和都是第一个被提起的名字。作为宦官的他,能如此彪炳史册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随着太监获得的权力越来越大,内廷问政的制度也开始逐步确立,身居内宫的宦官们开始逐步名正言顺地获得权力,例如居内宫“二十四监”之首的司礼监,其秉笔太监与内阁首辅对柄机要,实际上是皇帝在宫中的影子内阁,地位十分重要。而几代翻云覆雨的著名大太监的官职,恰恰都是这个影子内阁的首脑——司礼监秉笔。
明正统十四年,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振怂恿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瓦剌,结果累得皇帝被俘,是为“土木堡之变”。此事最终引发了一场震惊朝野的政治大战,一代名相于谦也因此落了一个家破人亡。
明正德年间,司礼监秉笔太监刘瑾,权倾朝野,肆意陷害忠良,大发国难财。据记载,在他被捕之后,光是从他家抄出的金银数量,就已经超过了当时的国库储备。
而当历史走到今天,魏忠贤摇身一变,从一个目不识丁的泼皮又爬到了司礼监秉笔太监这个职位上,他和那些前辈一样,甫一上任,便发现自己已然站在了这个国家的权力制高点上,所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实在算不得夸张。
从魏忠贤等大太监的发迹历史,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他们大多数都在皇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跟随左右,王振、王安、魏忠贤莫不如此。在皇帝的成长史上,这些太监往往在感情上与皇帝无限亲近,这直接导致在帝国元首们的心中,对这些大太监有着先入为主式的亲近,这也为魏忠贤们获取权力赢得了极大的便利。这些大太监们与元首之间虽非亲情却胜似亲情的关系,成就了大明帝国政治生活中一道独特的风景,而这也是作为帝国缔造者的朱元璋所无法想象的。从这一点来说,我们也能明显地感到在明王朝皇权的传承中,父母给予子女的关心肯定是不够的,这直接造成了王储们与太监的过于亲密,也直接让数个皇帝从小就患上了一种无法抹去的政治幼稚病。
与魏忠贤等太监们的专权大不相同的是客印月的突然走红。作为一个和皇帝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奶妈,客氏的地位可归于低下一类。一般来说,像她这样身份低微的人对于皇室而言,和一个不会说话的奶牛没有太大区别。在皇子断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