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民跟着点了点头,笑道:“亲家奶奶跟娘说,腊月和正月里,猪肉价涨了许多,小猪娃价钱也跟着涨,是有七八百钱可以卖,可那是外行人瞧着价高,实际上并没人买,大家全都等着年过了,价钱跌下来再买,寻常的市面价,也就三百多钱一头,卖上四百钱都算顶天了,她说给咱们的价,也就跟市面价差不多。”
听完周民的解释,周氏才算安了心,笑道:“那就好,都是亲戚家,让人家亏钱总是不好,这样我就安心收了。”说着周氏就站起身,去屋里取了一两的银子,递给了周民,让他带回去给李氏。
章家原先预备着得花二两多银子,如今居然便宜了不止一半,周氏和章云心里头都乐呵得很,同周民又叙话家常了好一会,他起身说要回去了。
这会过了春耕日,农家地里都开始忙了,周家也是如此,周氏也就没多留他,送了周民出院子,见他登上牛车,挥鞭驱驶老水牛慢悠悠走去,直到身影出了视线,周氏才转回院里。
章家爷孙几个下晚回到家时,刚走进院子,周氏就拿着锅铲,跑出了厨房,笑着嚷道:“他爹,有件好事说给你听。”
“啥好事?”章友庆本想把农具拿去后边放了,见周氏如此开心,满面笑容的,就止了脚步,章程、章兴也跟着围了过来。
“今儿大哥把小猪娃送来了,三头小猪娃只用了一两银子,比咱们原先想的,少了一半,你说是不是好事。”周氏乐呵呵地把喜讯告诉了丈夫和儿子。
章友庆一听,面上显出诧异,急问道:“咋这么低,是不是岳母他们贴了钱,还是人家瞧着亲戚的面子,少收了咱们,要是那样,可不好。”刚从后院跑出来的章云,一听爹的话,不由呵呵笑了起来,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爹和娘的想法,还真是一个样。
“没呢,要是那样,我也不会收下,大哥说,咱们家那个亲家奶奶,给的就是市面价,只是过了年,价钱跌下来了而已。”周氏忙笑着解释给他听,章友庆听了这才舒了眉头,笑了起来,“那敢情好,这样咱家又多了一两银子的积蓄啊。”
“是啊,小猪娃买了,银子又省下来了,咱们家开年就遇到顺心事,这一年,准能过得顺遂。”周氏只觉这是好兆头,会给一整年带来福运。
“大庆媳妇,这话说得好,咱老百姓,不就求日子能过得平顺嘛。”在一旁笑咪咪听着的章连根,听完这句,不由笑着喝了起来,心里头很是开怀。
一家子全都欢喜笑着,周氏突然想到啥,嘴里道:“瞧我,只顾着说话,锅里还烧着菜呢,只怕都糊了。”说着话就扭头往厨房跑去,身后所有人,全都哈哈笑了起来,章云也跟着进了厨房帮手。
得了这么一件好事,全家人的心情都很好,晚饭时,一家人围坐在桌边,谈论起养小猪娃的事,全都盼着它们能快快长膘,到年底卖了,赚几个钱,当然,章兴更关心的是,小猪娃大了,就能有肉吃了,想起猪肉的香味,馋得直吞口水,一家人都取笑他,说他是三句话不离吃的。
乐呵呵的一顿饭下来,饭后章云帮着周氏收拾,章友庆、章程拾掇农具,章连根又坐在了门槛上,编起箩筐,这些编多了,集起来也能卖几个钱。
全家人各忙各的,直到天幕黑了下来,繁星圆月挂上天空,才各自歇了上炕,农家人平日生活都繁忙,到了晚上,就一觉睡到大天亮,翌日起来,又是一天的忙碌。
有了小猪娃后,章云、周氏又比往日要更忙了些,喂猪、喂鸡、打理菜地、翻晒菜干、烧饭洗衣挑水,全都得一样样做下来,抽空还得掰玉米粒、磨玉米粉,家里的玉米棒子虽不算多,可两人掰的话,也得不少时日,还好并不急,只要抽空慢慢做,能接得上吃就行。
这些活做下来,章云还不算数,脑子里又在动心思了,惦记起那些剩下的凤眼莲种子来,旧年那种子催不出芽,播进塘里到如今都没反应,可见是失败了,不过她也不气馁,想着旧年那时候天气冷,凤眼莲入冬都是要休眠的,估摸着是播的季节不对,这会开春了,她想着,等天气再暖和一些,还得再试试,看能不能催芽、播种成功。
凤眼莲的事,章云心里打定了主意,不过,这小猪娃可不能等,平日得喂些青饲料才行,光吃鬼子姜拌麦麸,营养不均衡,肯定会影响长膘,在没有凤眼莲的情况下,只能打猪草给它们吃了,因此,章云又多了一样打猪草的活。
每日章家爷孙出门后,章云喂了猪,喂了鸡,收拾一番后,就出门去打猪草,原先她是想去拔水蜡烛,这个猪和鸡都会爱吃,水蜡烛都是长在水边的,章云就跑遍了村里的三、四个塘,还有青岭河,却只见到少许抽出头的水蜡烛,看来这会还不到时候,得再等段日子,水蜡烛才会生长茂盛起来。
没有水蜡烛,章云只能同其他娃儿一样,在青岭河边打猪草,所幸青岭河的水草到算丰沛,就算割的人众多,养三头小猪娃的量,还是有的。
每日清早,给地里送过早饭后,章云就跟着周氏一道去青岭河边,周氏挑水,章云则打猪草,早上算是青岭河边最热闹的时候,每日都会聚集许多人,有像章云一样打猪草的娃儿,也有同周氏一样挑水的媳妇,还有拿着木盆、棒槌、皂角,带了脏衣裤来河边浣洗的媳妇、婆子们,整条河边,处处扬起欢声笑语。
作者有话要说:菇凉们,后面两更估计会比较迟,菇凉们可以明天再来看!
48旺家小农女
这日章云还是和往常一样;清早出去打猪草,到了青岭河边,找了水草最茂盛处,把背上的背篓摘了下来,放到一旁,拿出搁在背篓里的镰刀;弯腰割了起来。
青岭河边打猪草的娃儿很多,大家全都钻在草丛里;俯着身子割草,有些小点的娃儿;整个人都埋在了半人高的草里;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很多都是几个人凑伴一起来的,这么一来,就到处飘起咯咯的笑声,和彼此应和的说话声。
这些日里,章云在这边草丛里,碰到过好几个相熟的女娃儿,前儿还遇见王大茂家的秀花,两人就结伴,一道有说有笑地割猪草,时间会过得特别快,因此今儿一过来,就四顾望了望,却没见到她。
没见到秀花,章云就自个埋头割了起来,一把把的猪草齐根割下来,就往背篓里放,割完一丛,就将背篓往旁拖一拖,再割旁边的一丛,不一会,章云头上就有些薄汗冒了出来,这会已经开春好些日了,天气越来越回暖,她身上还穿着厚重的袄子、棉裤,稍微动得多一点,就会冒汗,不过她也不敢在这季节脱下袄子,怕再受风寒。
背篓里的猪草越推越高,章云停下手来,往里瞅了眼,估摸着再割个几把,就够小猪娃吃了,瞧着背篓里堆高的猪草,心里想着,要是能一次多割些,窖藏起来青贮就好了,青贮草料气味酸香、柔软多汁,猪是极爱吃的,营养又丰富,猪吃了长膘也快些,而且能保存很长时间,就算冬日百草枯萎,也不怕猪没得吃,她小时候在农村时,养猪的人家全都是把草料青贮的。
其实从第一天割猪草开始,章云就有了这个念头,只是这会刚开春,地里保墒、追肥、浇水的活很多,比较忙碌,每日见爷爷、爹他们忙得很晚才回来,就不想让他们再劳累,想着还是自己受些累吧,等忙过这段日子,再同爹提这事,让他挖窖将草料青贮起来,这个对养猪极有好处。
心里琢磨着,手里也没慢下来,不一会就割满了半背篓,章云看看差不多了,就直起腰杆,用手背抹了把额头的汗,将镰刀放进背篓里,准备背起来回家去了。
章云正半蹲身子,准备将背篓背起来,就听到前边的草丛里,清脆的喊声响起,“满子哥,满子哥,你兜鱼虾啊,有没有兜到啥?”声音响起后,草丛里就窜出一名女娃来,身形纤细,个子同她一样,也不怎么高。
章云一听,头皮就有些发麻,她这会还真有些怕见常满,可恨的是,她要回去,就必须往前边走出这处草丛,才能绕去回家的路上,可听那声音喊来,常满应该就在前边,她怎么过去呢。
正犹豫间,前边传来了常满的声音,“是玲子啊,今儿刚兜了一会,还没兜到鱼,就兜了些虾。”
被换做玲子的女娃儿,章云也认识,是村里俞海家的小闺女,她爹是村里有名的胆子大,人称俞大胆,十多岁就出村到外边去闯,闯了几年让他发了点小财,原先家里穷得土胚房都住不上,一家子老少好几口都挤在茅草搭的两间屋里,俞大胆发了财一回来,就盖了崭新的瓦房,还买了十几亩良田,娶了镇里的姑娘做媳妇,在屯田村,算得上是风生水起的人物了。
想起俞玲家的事,章云到是有些奇怪,她家算得上有钱,地里都有雇短工,哪用得着她来打猪草。章云一时好奇,就把身子蹲下往草里缩了缩,免得让常满看到,双眼则透过草丛隙缝往外瞄。
“兜到虾嘛,真好,我很爱吃虾呢。”俞玲清脆的声音又响了起来,娇脆甜美的,很是好听。
“你想要的话,这些虾给你吧。”章云刚缩进草里,就见到常满说着话朝这边走来,手里拎着一只篾竹编的虾网,到了玲子跟前,问道:“你有带篓子吗?还是有其他可以装的。”
“没呢,满子哥,要不你跟我回去一趟,我把虾装了,你再回来兜鱼。”俞玲笑着说道。
常满到有些为难,挠挠头道:“我待会就得赶着去地里,要是去你家一趟,只怕要来不及。”说到这想了想,又道:“要不,等下晚的时候,我让小翠送去你家吧,她家离你家近。”
俞玲的柳叶眉微微蹙了蹙,正想开口,常满却先笑着道:“就这样好了,我去兜鱼了,要是兜得多,也给你家送两条鱼去。”说话间,常满就拎着虾网,往前边去了。
“哼,真是个木头桩子。”看着常满身影远去,俞玲不由跺了跺脚,娇嗔了一声,声音虽不大,可还是飘进了章云耳里,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