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千年华夏历史图景:新读史记(下卷)-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司马迁


  第一部分

  第1节:新读史记(下卷)(1)

  寂寞的孔子
  他是一块温润的美玉。
  虽然生前郁郁不能得志,但他的思想却影响着每一个华夏子孙。
  他的言行,成为后世的楷模。
  圣人之初
  孔子,字仲尼,出生在鲁国的昌平乡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名叫孔防叔。孔防叔生下了伯夏,伯夏又生下了叔梁纥,叔梁纥是当时鲁国的一位武将,年过半百的时候和颜氏少女在野外交合,后来生下了孔子。有一种说法是,二人野合以后,共同到尼丘山向山神祈祷才得以生下了孔子。孔子出生在鲁襄公二十二年,他是叔梁纥的第二个儿子。刚生下来的时候,长得奇丑无比,头顶中间下凹而四周隆起,所以,父母为他取名叫丘。
  孔子出生不久,他的父亲就得了暴病去世了,被埋葬在鲁国东部的防山。他的母亲没有把父亲坟墓的所在地告诉给他,所以,孔子无法确知父亲的坟墓在什么地方。孔子小的时候做游戏不同于其他的小孩子,他经常摆设俎豆等祭器,模仿祭祀的礼仪、动作。孔子的父亲去世以后,拉扯他们兄弟二人的重任全压在他母亲身上。为了自己的儿子能够读书成才,她拼命劳作。春夏秋三季,她给人拆洗缝补,冬天,她在四壁透风的茅屋里手捧湿淋淋的蒲草编草鞋,最终积劳成疾,卧床不起,不久就病死了。死后,孔子想把自己的父母安葬在一块,但自己不知道父亲的墓地,出于慎重考虑,他没有将母亲马上下葬,而是把灵柩暂时停放在曲阜五父衢的路边。陬邑人挽父的母亲知道孔子父亲坟墓的所在地,她将地点告诉给了孔子。这样,孔子才将母亲的灵柩迁到防山,与他的父亲合葬。
  还在孔子为母亲守丧的时候,鲁国的大夫季氏举行宴会,款待各地的名士。鼓乐齐鸣,十分热闹。孔子得知这个事情,好好把自己打扮了一番,便前往赴宴。季氏的家臣阳虎负责接待宾客,他看到孔子来了之后,赶紧把他阻拦住,大声喝到:“请留步!你到这里来干什么?”孔子向他施礼说:“大人,我是来参加宴会的。”阳虎听了之后哈哈大笑说:“宴会是请名士的,你这种人也配来参加?我可不敢让你入席。”孔子一听,气愤地摔袖离开了。从此之后,更加刻苦努力,发奋进取了。
  孔子十七岁的时候,鲁国的大夫孟僖子病重。他告诫自己的儿子懿子说:“孔丘,是圣人的后代,他的先辈在宋国败落。他的祖先弗父何原本是宋国的嗣子,但是让位给弟弟厉公。弗父何的后人正考父先后辅佐戴公、武公、宣公,曾经三次接受使命,并且一次比一次恭敬。鼎的铭文说:‘我第一次受命时鞠躬而受,第二次受命时弯腰而受,第三次受命时俯身而受。我走路时靠墙根而行,也没有人敢侮慢我。我用此鼎煮些面糊、稀粥,以此来糊口、度日。’他的躬勤节俭竟然达到了这样的程度。我听说圣人的后代,虽然不一定能够成为国君、执掌国政,但是一定会有才德显达之人出现。如今,孔子年少而爱好礼仪,他不就是即将显达之人吗?我命在旦夕之间,你一定要拜孔子为师。”孟僖子死后,懿子谨尊父命,和另外一个鲁人南宫敬叔便到孔子那里去学礼。
  才华初露
  孔子的家境贫穷而且社会地位低贱。成年以后,孔子为了谋生,曾经在季氏门下担任管理仓库的一个小官吏,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仓库里钱粮的出纳、计量不但公平而且准确。后来,他又担任过管理牧场的小官吏,结果,牧场也让他管理得井井有条,牲畜牛羊成群,膘肥体壮。因此,孔子受到上级表扬,得到了进一步重用,成为管理营建事宜的司空。不久,孔子离开鲁国,来到了齐国,但是受到排斥;此后,他四处碰壁,在宋国、卫国遭到了驱逐,在陈国、蔡国之间被围困。于是无奈之下,他又返回了鲁国。孔子身高九尺六寸,所以,人们都称他为“长人”,认为他与常人很是不同。
  南宫敬叔是鲁国的贵族,喜好礼仪。一次,他请求鲁君派他与孔子一同到周京去学礼。鲁君赞成他的想法,还出钱资助了他们。于是,二人一起来到周京,并且跟当时的大思想家老子学习。等到学有所成,临别的时候,老子教导他们说:“我听说,富贵的人送别时赠送财物,品德高尚的人送别时赠送言辞。我一贫如洗,不能算是富贵的人,只好冒充品德高尚的人,就用言辞来为你们送别。请你们记住这几句话:‘聪明深察的人往往受到死亡威胁,这是因为他好议论别人的原因;博学善辩、见识广大的人常常遭受困厄、危及自身,这是因为他好揭发别人罪恶的原因。做人子女的要忘掉自己,一心想着父母;做臣子的要忘掉自己,一心想着君王。’”孔子将老子的话默默记在心中,作为自己今后的行动指南。孔子返回鲁国以后,广收门徒。由于自己学识渊博、德高望重,门生渐渐多了起来。

  第2节:新读史记(下卷)(2)

  此时的鲁国实力微弱,处于晋、楚、齐等大国包围之中,常常身不由己,左右为难。鲁昭公二十年,孔子大约三十岁了。不久,齐景公和晏婴出访鲁国。景公知道孔子的才能,就向他询问说:“当初,秦穆公的时候,秦国狭小、地处偏远。而秦穆公称霸靠的是什么呢?”孔子回答说:“秦国虽然狭小,但是它的志向却很大;所处地区虽然偏僻,而施政却很得当。他亲自推举用五张羊皮赎回来百里奚,授予他大夫爵位,让他执掌国政。用这种精神治理国家,就是称王天下也可以做到,穆公的称霸还小了点。”景公听后十分高兴,对他的分析拍手叫绝。
  孔子在齐
  孔子三十五岁的时候,季平子和郈昭伯因为斗鸡的缘故得罪了鲁昭公。昭公早就想把季平子除掉,以恢复公室的权力,就率军攻打季平子,并且把他的家给包围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孟孙氏、叔孙氏两家决定救援季平子,联合攻打昭公。等援兵一到,昭公的军队败北,四散逃命。昭公也成了孤家寡人,逃亡到齐国,被安置在乾侯。其后不久,鲁国再次发生变乱。孔子在鲁国再也待不下去了,也来到了齐国,想通过高昭子的关系接触齐景公,便做了高昭子的家臣。孔子与齐国的乐官谈论音乐。此后,孔子开始学习《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他的这种专心致志的精神受到了齐国人的称赞。
  有一次,齐景公召见孔子,向他询问如何施政。孔子不假思索地说:“国君要像国君,臣子要像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景公一听,拍案称绝,伸出大拇指赞叹说:“好极了!假如人们不能各尽其职,即使国家粮食充足,我怎么能够吃得着呢?”另一天,景公再次询问孔子施政的原则,孔子回答说:“施政最重要的是控制支出,节省财力。”景公听了很高兴,打算把尼溪的田地封给孔子。大臣晏婴劝阻他说:“这些儒生个个能说会道、为人圆滑,国君不能用法律来约束他们;他们高傲、自以为是,作为臣下很难驾驭;他们重视丧礼、竭尽哀情,追求厚葬而不惜破产,国家不可以让这种做法形成风气;他们四处游说、求取官禄,国君不可以让这种人治理国家。自从贤圣相继谢世以后,周王室随之衰微,礼崩乐坏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如今,孔子过分讲究仪容、服饰,详订繁琐的朝见礼仪,刻意于快步行走的规矩。这些繁文缛节,几代人都研究不完,礼仪用一年时间都学不会。君王想用孔子的这一套方法改变齐国的风俗,恐怕这不是引导百姓的好办法。”从此之后,景公虽然很有礼貌地接待孔子,只是讨论一些学问而已,但不再向他询问礼仪和政治了。有一天,景公慰留孔子说:“给您季氏那样的待遇,寡人做不到。”于是,景公就给孔子以介于上卿季氏、下卿孟孙氏之间的待遇。后来,齐国的大夫中有人想要谋害孔子,孔子得知了此事,便打算离去。正巧景公对孔子说:“寡人老了,不能任用您了。”于是孔子便辞行,逃离齐国,返回了鲁国。
  博学多识
  孔子四十二岁的时候,鲁昭公在乾侯去世,鲁定公继位。五年以后,季平子去世,季桓子继位为上卿。季桓子家里在挖井的时候得到了一个大肚小口的陶器,里面有一只像羊的东西。季桓子看到之后十分惊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就问左右身旁的人,身边的人都摇摇头说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季桓子这时候想起来孔子见识广博,可以问问他。便故意派人告诉他说,陶器里面的东西是一只狗。孔子则回答说:“据我所知,陶器里面的东西是羊。我听说,山林中的怪兽是单足的夔和山精罔阆;水中的怪物是龙和水怪罔象;土中的怪物是雌雄不分的坟羊。”季桓子听后,对孔子的渊博学识佩服得五体投地,无话可说。
  后来,吴国讨伐越国,摧毁了越国的都城会稽,得到了一节骨头,长度和车子相等。吴王不知道这是何物,便派使臣到鲁国询问孔子。吴使问孔子说:“您认为,什么骨头是最大的?”孔子对骨头看了半天,冥思苦想,眉头紧锁。过了一会儿脸上露出了笑容,他自信地对吴使说:“这是古代防风氏的骨头。当年大禹召集群神到会稽聚会,防风氏因为醉酒迟到,大禹便将其杀死并且陈尸示众。防风氏的骨头,一节就有车子那么长。这就是最大的骨头了。”吴使接着问:“那么,谁是神呢?”孔子解释说:“山川的神灵可以兴云致雨,足以造福天下。负责监守山川、按时祭祀的就是神,守卫社稷的就是公侯。他们都归属于王者。”吴使又问道:“防风氏是监守什么的?”孔子回答说:“汪罔氏的君长负责监守封山和禺山的祭祀,姓僖。该族在虞、夏、商三代叫做汪罔,在周代叫做长翟,现在称之为大人。”吴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