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这一提,青篱才猛然想起,至今她尚还不知他为何而来,略一思量。朝着窗外叫了声,“奶娘,将书房的灯掌了,岳先生要写封书信。”
立在屋外的红姨,脸上早就是一副焦色加不赞同的神色,听了这话,这神色又浓了几分,可小姐的话又不敢不听从,毕竟理由是那般冠冕唐皇,便应了声“是”,与剩下的二人打个眼色,带着合儿去了。
青篱听出了红姨语气中的责怪与不情愿,悄悄笑道:“奶娘生气了。”
岳行文赫然,“是为师一时忘了时辰。”
青篱起身移动了身子,一边走一边说,“先生随我去书房,今儿忙乱了一天,还没问先生为何而来呢。”
岳行文轻笑,“这么快就管起为师来了?”
青篱不悦了瞪了他一眼,本想还击,可身子已出房门,便不甘的住了口。
院子里遍挂的灯笼,早已熄灭。整个李府笼罩在黑暗之中,静寂无声。
天空如一块挂满宝石的黑色大幕,低低的悬在头顶。
青篱扫了一眼,前厅内还闪着微微的灯火,便问柳儿,“胡公子还在前面儿?”
柳儿轻声回道:“胡公子先回驿站了。”
青篱微微点头,与岳行文一前一后进了书屋。红姨立在书房门口,在她错身的那一刹那,丢给她一个责怪的眼神。青篱讨好一笑,悄悄做了一个手势,抬脚进去了。
岳行文也知夜已深晚。不易久留,三言两语将他为何来长丰说了。
青篱皱着眉头,“先生不好好的做你的京官,来趟这趟儿浑水做什么?”
岳行文“咦”了一声,眼中闪过惊奇,随即掩盖过去。故意逗她,“这可是有宜社稷的大事儿。”
青篱略微有些急躁,她所熟知的历史故事,不断的在脑海中回放,方田清税就这么简单的四个字儿,便将自己摆在与天下世豪大户王孙贵族的对立面,况且庐州还是全国的第一份试点,激起的矛盾将更加尖锐,又无例可循,无经验可以借鉴,这……
她急躁在书房里走来走去。
岳行文一把拉住她,轻笑,“莫担心,朱老丞相已做了周全的安排。”
青篱瞪眼,“世上有事儿有滴水不漏的安排么?”
岳行文抬手盖在她圆睁着的双眼之上,笑道:“这个为师懂得,不需你来操心。”
说着放下手掌,低笑一声,“为师该走了,不然你那奶娘要拿了扫帚闯进赶人了。”
青篱也知这事儿一时说不清,便点点头,“先生万事小心。”
岳行文行了几步,顿住脚,“为师今日来是借了拜访县主的名头。日后许是不便经常过来……”
一是怕她的身份暴露,另外一个是怕那些世豪大户对她不利罢。
青篱不等他说完,便点点头,“原因我醒得,先生快走罢。”
因着他所顾虑的原由,只送他到前厅处,便顿了脚。张贵早在一旁立着,朝他点点头,示意他送岳行文出府。
一进房间的门。红姨便再也忍不住,小姐今日行事实在有些不妥,“小姐如今也大了,孤男寡女的,大半夜在一个房里成什么体统?”
“好奶娘,我知道错了。”
青篱也知自己的行事有不妥。就算是在开放的二十一世纪,她这样和一个男子在房间呆到深夜,即是没什么,也要招人闲话的。
红姨叹了一口气,拉了她的手,语重心长的道:“这府里头人多嘴杂的,小姐可要多忍一忍。再者说了,虽然岳先生有那样的心思,毕竟也没个正式的说法,这日后他若是经常上门儿,可不是净招人闲话么?”
青篱摆摆手笑道:“奶娘莫担心,他说了,不会常来的。”
“啊?!”红姨本是想藉着这话,重点说说“正式的说法”,却没想到招了这一句,赶紧上前询问,“岳先生这次不是要停些日子么?”
青篱含笑点点头,“是要停些日子。不过,这正好合了奶娘的心。招不来闲话了么?”
红姨叹了一口气,将杏儿柳儿合儿三人都赶回去睡觉,将房门一关,在她床前的椅子上坐了,摆出一副要长谈的架式。
她要说什么,青篱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的。无非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等等之类的。
果然,红姨开口第一句便是,“小姐,岳先生可说了何时来提亲?”
“咳!”青篱被自己的口水呛一下,这红姨也太直接了吧,总该有个过度语不是?
青篱止了咳,笑道:“奶娘又没喝醉酒,说什么醉话。”说着就要往被窝里钻。
红姨一把揪住她,像拔萝卜一般的将她拨了出来,“小姐别总是一副不上心的样子。小姐都十四了,已是大姑娘,若是在上有长辈张罗,这会子亲事都作下了。”
青篱撇嘴,“我刚过了十三岁生辰,还有大半年才十四呢。”
“是再过四个月又十四天。”红姨毫不留情的拆穿小姐打哈哈的心思。
青篱微怔,原来日子竟过得这样快。
看了看天色也不早了,她着实有些困倦,便笑着抓了红姨的手,“奶娘,放心吧,这事儿我记在心里了。今儿晚了,改日再与奶娘议一议。”
这话是有了松动之意。红姨这才满意的,将被子严严的掖好,灭了烛火,出了里间。
………………………………………………………………………………
年底事情好多啊,这章是某宝赶到凌晨二点多,才完成的。。。码字速度实在太慢,累啊~~~~~~~~~~~~~
正文 第七十一章 各方反应
第七十一章 各方反应
向亲们推荐一本好文:《俏医》。美女主厨变身女俏医。书荒的亲可以去看看。。。。
紧赶慢赶,这一章终于准时奉上。:)
………………
大周境内像平西侯府这样的开国功臣侯府世家,共有十几二十来家,这些都是随先祖皇帝打江山的有功之臣,对先祖皇帝忠心耿耿。其中身份最为显贵的,便是天州的忠勇侯,锦州的镇北侯,庐州的平西侯以及晋州的振国公。建朝初期,四方叛乱不断,先祖皇帝便派这几人各居一方,施压震慑,最终才得以保住这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
如今三百多年过去了,这些权贵们虽然不再过问朝堂政事,但其地位却不降反升,大周每有新皇即位,都多有赏赐,以示不忘这些人当年立下的汗马功劳。
是以,经过三百多年的积淀经营,这些世家权贵的家业权势日益庞大,在当地也成为超越朝庭法度的存在。因这些世家权贵有免税赋劳役的特权,有善于钻营者。将田地寄在世家权贵的名下,并以应缴朝廷税赋的一半儿或者更少,向这些权贵世家交税赋。如此一来,原来应该上缴国库的税银便生生的被这些人吞去了。
原本在民间,寄田之事并不少见,大周尚文,凡有功名在身者,均可“荫田”。按大周律法规定,秀才可荫田五十亩,举人荫百亩,进士荫二百亩,非罪辞官告老的官员按其辞官前的品级不同,可荫二百到千亩的田地。平民百姓往往找关系走门路,以期投靠在这些“官”老爷名下,省几个税银。
若说民间的荫田尚还有度可控,那么大大小小的权贵世家们的寄田行为便无法可依了,在他们的僻护之下,被隐瞒下的田地不计其数。是以,大周朝流传着“富不在上,不在下,而在中”的说法。
此次方田清丈,一为清丈民间耕地,登记造册;更为重要的是要清理出这些世家权贵们名下寄存隐瞒的田产。
只所以选庐州做为试点,起因还是庐州前知府苏佑贤的“贪墨”案。
苏佑贤虽说经皇上御审无罪释放,到底还是留了把柄在那群人手中。庞明景等人便以此为由头,极力主张将庐州、晋州、天州、锦州四地做为清丈试点,其目的自然是不言而喻。
经过两方势力的再三角逐。最终双方各自妥协,原先本已选定了离京城最近的定远府做为方田清丈试点的朱老丞相最终在四州之中选中了庐州。
而宠明景一方对这个结果自然是满意的。
在胡岳二人到达长丰县的第二日,京中八百加急密报便送到长丰县衙,相比之前的邸报,这份密报的重量可谓有若千斤重。
朱县令将密报读完,端坐在值房内苦笑不已。
只是他不知,相比这份密报,还有一道更有份量的皇上手谕,早已随着方田官的到达而悄悄的到达了庐州境内各县。
庐州共辖二十二个县,此次方田清丈,京中共派出四十四名方田官,这四十四名方田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便是年轻且品级不高。这四十四人之中,除了胡岳二人生于官宦之家,其余四十二人皆平民寒户的士子出身。
朱丞相看中的就是这些人身上的血气方刚和初入官场,身后没有盘根错节的势力关系。但为了保证方田清丈的力度,便做了如上所述的周密安排。
方田这样的大事儿,即使做再保密的安排,仍是不免露出蛛丝马迹。因此,自胡岳二人甫一入长丰县没多久,便悄悄的传开了,再加上这京中八里加急密报的送达。原先有些不以为然的富户权贵们便再也坐不住了。
纷纷出动,打探消息的打探消息,寻求庇护的寻求庇护,商议对策的商议对策。
京中八里加急刚到长丰县没多久,沈府的管家沈涵急急忙忙的从外面回了府,一进府门便闷头一句:“三少爷可在院里?”
看门的小厮连连点头:“回大管家,小的没见三少爷出门儿,应该是在院子里。”
沈涵二话不说,迳直向里院奔去,直到沈涵的身形隐入影壁之后,另外一个小厮才冲着方才回话的小厮悄声道:“看沈管家这样子,像是出什么大事儿了!”
那小厮也点点头,不过,他又将眼睛滴溜溜一转,奇道:“是什么事儿能让大管家急成这样呢?”
两人凑在一起,头抵头滴咕了半天,也没猜出个所以然来。
沈府的宅院占地极大,仅次于平西侯府。
沈涵从大门口几乎是一路小跑的进了沈墨非的院子,两个正在院里洒扫的丫头,被他这突然的闯进来,吓得“呀”的惊叫出声,这声音还未落地,上房门帘挑开,一个身着鹅黄比甲的俏丽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