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远征诧异:“你会织毛线?”
何葭皱着鼻子,歪着脑袋,笑道:“怎么样?小看人了吧?”
沈远征拿在手里左看右看,笑眯眯地说:“不错不错。”然后挂在脖子上比划一下,说:“嗯,真暖和。费了你不少时间吧?其实我这里还有去年从家里带来的。”
何葭晃晃脑袋说:“那条是买的,这条是织的,能一样么?再说那条是晴纶的,这条是马海毛的。”
沈远征说:“噢,大姑娘,能干起来了。”
何葭眼睛笑成了月亮,习惯性地在沈恒的书堆里翻来翻去,看见沈远征要把围巾摘下来,连忙按住,撒娇说:“不许摘下来,就这么戴着。”
沈远征无奈地说:“好,好,那就戴着——睡觉的时候可以不可以拿下来?”
何葭笑出声。
过了一会儿沈远征觉得热,还是把围巾拿下来折好,放在床前的书桌上。
这时有人敲门,一个何葭刻骨铭心,至死不忘的声音问:“沈远征在吗?”
是一种温柔得令何葭浑身不舒服的声音。
沈远征赶紧去开门。陆小雅提着一个背心袋站在门口。
看见何葭,陆小雅微笑着点头致意。何葭坐下来,冲她点点头。
陆小雅说:“远征,天冷了,我给你织了条围巾,你看看好不好?”
嘎,称呼的时候把姓都去掉了?
张帆说什么来着?谁对谁有意思,就会织条围巾相送。这样看来,陆小雅之心,虽然不知道是否路人皆知,但是在何葭面前昭然若揭。
沈远征连忙客气:“怎么敢当?你还是留着自己围吧。我有呢。”
陆小雅说:“我去年就自己织了一条。这条是黑色的,我不能围。”眼睛老早瞥见何葭织的,拿在手里细细地看,然后说:“葭葭你是第一次织吧?第一次织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像她家人一样叫她‘葭葭‘?葭葭是她叫的吗?她还评价她织的围巾?谁给她的权力?
何葭刷的一下红了脸。想发作,却又不知如何发作,只是把头别到一边。沈远征连忙说:“不是不错,是相当不错。”
8 约定(上)
转眼间已经是复习期末考,放假过年。何葭考得不错。姑父姑妈,借着儿子在上海的机会,来上海过年,就住在何致远家,原因是所有的亲戚中,何致远家还算大的。沈远征把沙发让给父母,自己在地上打地铺。
两家中无论谁家过年,都没有这么热闹过。何葭个人认为,过年还是在北方好。姑父姑妈住在单位大院,年三十晚上,鞭炮放个通宵。年初一早上五点就起床,在大院里跟一帮孩子挨家挨户地拜年。大人也派一个出去(通常是男人,女的留在家里招待),挨家挨户地道新年好。上海不同,市中心不许放鞭炮。不是亲戚之间,不会拜年,故此大家都是睡到太阳老高才起床,确实缺了点年节的气氛。
北方年三十和大年初一吃饺子,饺子里面要放枣,花生,糖和硬币。吃着了钱就是来年发财,吃着了糖就是甜甜蜜蜜,吃着了枣和花生就是早生贵子。包的时候家庭成员围在一起,擀皮的擀皮,包的包,大家一起动手,既团圆,又不会苦着一个人。姑父擀皮,姑妈,沈远征和何葭一起包,一会儿工夫就包好了两顿的饺子。
上海不同。上海人讲究吃年夜饭,有蔬菜,有肉有鸡有鱼还要有八宝饭。姑妈和陈珊两个人在厨房忙,何致远和姐夫在厅里聊天,何青,何葭和沈远征就在饭桌前打牌。
何葭在姑妈家住的时候,跟院里的小孩子打牌,就跟沈远征通同作弊,在这里更加联手,把何青输得快要哭出来了。沈远征看看不好,连忙给何葭使眼色,故意输了几把,何青才慢慢阴转多云。
何青年纪太小,不经逗。
这时候姑妈在厨房里喊沈远征放桌子,他们才连忙收起扑克。
吃饭的时候照例客套。姑妈说沈远征在上海,仰仗舅舅和舅妈的地方很多,多谢照顾了。陈珊连忙说外甥在这里,对他们姐弟俩尤其是弟弟的学习帮忙不少。接着她夸姑妈目光远大,现在中国处于改革开放的时代,外语人才紧缺,他们毕业不愁出路。谈着谈着扯到他们毕业后的去向问题。沈远征说上海市政策的,外地学生轻易不能留上海,要是三好学生,班干部才成。陈珊说你哪有问题。姑妈叹了口气说:“支边的,下乡的,都有子女可以回上海的政策。我这种大学毕业分配在外地的反而两不靠。”
()免费TXT小说下载
这个时候姑父有点不耐烦,说:“外地怎么了?外地就一定是荒凉不毛之地?就不能活人?你们上海人有一句口号说‘宁要上海一张床,不要外地一间房’,这不是有点神经错乱吗?”
姑妈一边看看弟媳,一边给自己老公挟口菜,一边说:“你胡说什么?你才神经错乱!”
接着就转移话题,说起英语系毕业都能去哪些单位。陈珊显然了解得多,说道:“多着呢!外贸公司,外经贸厅,现在各个大学都有外事办公室,还有外国银行和外资公司。能留在上海的话,找个工作不在话下。”
姑父说:“什么?国家培养了他们那么多年,去给外国人卖命?”
何致远说:“姐夫你不能这么说。改革开放就是要外国人到中国投资。中国人如果都不给外国人做事,他们不就不来了?”
姑父说:“谁让他们来的?我又没让他们来!”
他老人家参加过抗美援朝,想不通为什么当初跟美帝国主义打,为了把他们撵出中国,为什么现在要欢迎他们到中国来赚中国人的钱。
姑妈一看自己老公又犯了倔病,你跟他辩论下去能让他拍桌子,这个年就没法过了。她赶紧又岔开话题,说:“葭葭将来到大学里去好了。女孩子还是在学校里轻松,妥当些。”
陈珊说:“学校里工资比外资差很多呢。”
姑父马上接过来说:“穷死也不能当汉奸。”
沈远征看见老爷子又跟人家抬杠,就冲何葭使了个眼色。于是两个人一前一后,大叫吃饱了,跑到外面。街上既没有车也没有人。所有的店铺都关着门。
沈远征说:“我打算下个学期暑假的时候,组织一些同学骑车到苏州和杭州玩,你要不要去?”
何葭连忙说:“去,去,为什么不去?”
沈远征问:“你行吗?又热又累。”
何葭说:“我最吃苦耐劳了。”
沈远征取笑她:“真是大言不惭。”
过了一会儿又笑。何葭问:“你又笑什么?”书包网 87book。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8 约定(下)
沈远征笑得避过脸去。何葭见他支支吾吾,就抓住他的手,一边摇一边问:“你到底笑什么?!”
沈远征忍住笑说:“李春明也来,你还去不去?”
何葭说:“哼!腿长在他身上,要来就来呗!我怕他干啥?”
沈远征打住不提了。又讲起明天要到徐汇区的大伯伯——沈远征叫大舅舅——自然而然就说起大伯伯家的大哥何伟正在要去美国的事情。一片向往之情。
何伟拿到三个学校的入取通知书,得到优厚的奖学金,正在为选哪家学校发愁。
何葭问:“远征哥你将来要不要去美国?”
沈远征说:“大哥是学数学的,出国可以申请奖学金,容易。咱们学英语的还是在国内有优势。跑到国外,不就没专业了?”
何葭说:“不去国外转转,总觉得亏的。”
沈远征对出国并无兴趣。他开玩笑地说:“有句笑话你听说过没有?北京人什么都敢说,广州人什么都敢吃,上海人是什么国都敢出。”
何葭嘴一撇说:“为什么外地人都歧视上海人?嫉妒!”
沈远征逗她:“这才回来几天,就这么帮上海人?!”
何葭被得罪了,掉头往家里走。沈远征看她撅着嘴,拉着脸,好像真的生气了,着急起来,怕回家给爸爸妈妈看见又要骂他,于是赶紧拉住她的胳膊,说:“好好的怎么生气呢?你别板着脸回家,你这样子回家我肯定要挨骂。”
何葭听了心里更不舒服,原来他不是怕她生气,是怕她一生气他要挨骂!那么她偏要生气,她偏要姑父姑妈骂他。所以她使劲儿挣脱沈远征的手,疾步往前走。
沈远征追上几步又去拉她,不住地赔笑:“是我不好,我不该说上海人怎样怎样。我妈妈也是上海人,我是半个上海人,行不行?”
何葭不理他。
沈远征又找话转圜:“出国怎么了?面向世界有啥不好?咱们英语专业出国难也要出!我出不了的话,就拼命赚钱让你出!你看好不好?”
何葭噗哧一笑,站住脚,星眸在幽暗的灯光下闪烁:“咱们一起出国,好不好?你毕业了先工作,等着我。”
沈恒说:“好!好!我等你。”
何葭从外套口袋里抽出手,伸出小手指头:“拉钩。”
沈远征心想,跟这个小表妹在一起,真是越活越小了。不拉怕她再发小姐脾气,只好伸出手指头跟她拉拉。
何葭很快乐,把手伸进他的大手,跟他手拉手地走,脚下蹦蹦跳跳。
小手柔软温暖,沈远征握在手里,心底有一丝温柔的牵动,如春日池塘里有天鹅滑行在水面,身后是一圈圈的涟漪。
第二天到大伯伯家拜年,何葭跟沈远征躲在何伟的房间里,咭咭瓜瓜,问东问西。何葭说:“大哥,你先去打前站,帮我们看看有什么专业适合我跟远征哥读,又能拿到奖学金,帮我们联络一下,我们随后就到。我们三兄妹到美国去重聚。”
何伟笑笑问:“你想到美国学什么呢,自己有没有大致意向?”
何葭脑子里充满浪漫主义的理想。她闭上眼睛,慢声慢气地说:“其实啊,我不是太想拿什么文凭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