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姑妈摇头说:“估计很难找到。那片房子很可能拆了。”
何葭又问:“我爸爸说当年是居委会主任王阿婆在家门口捡到我,那个王阿婆叫什么名字?”
姑妈说:“我们也不知道,只知道你爸爸妈妈叫她王阿婆。”
见何葭眉目申请中的倔强之色,姑妈知道她还是想追究自己的身世,只得把当初何致远在四川北路的地址写下来。
这一次是沈远征陪她去的。他们四川北路后面的那条旧址,发现几条弄堂的居民都已搬空,有些房子已经拆除,不久这片街区就要变成工地。
窄窄的弄堂略带弯曲,是她的养父母收养她的地方,当她是个小小婴儿的时候曾经生活在这里。
沈远征已经托人打好招呼,带她去当地派出所查档案。档案显示当年的居委会主任名字叫王美娣。
派出所给了他们王美娣的迁出地址。
从派出所出来,他们徒步转入四川北路,沿着街道默默地走着。春寒料峭,空气依然寒冷,上班时间,路上的行人不多。
忽然何葭的脚步停住,在一家鞋店的橱窗前驻留。小小的门面,里面有几个人在试鞋。天阴着,没有阳光,从橱窗里透出日光灯明亮的光。
鞋子依然精致可爱,物美价廉。这家店居然还在。可是橱窗旁的墙上也写了“拆”字,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存在。
沈园总是旧亭台,只是已经物是人非。曾经在这个店里,他拿出他参加演讲赛的津贴,给她买一双又美丽又能御寒的靴子,他们一起凑着钱,一元两元,一角五角。87book。com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54 溯源(下)
他们各自在岁月里辗转,跟着命运沉浮,与眼前的四川北路一样,沧海桑田般地演变着人世间的悲欢。
无奈人在风里人在雨里人在爱的岁月里漂流
你我不能从头不能停留不能抗拒命运左右
何葭站在那间鞋店的橱窗外,玻璃窗隐隐地投射出沈远征在她身后,默默地注视着她的一举一动。她感到寒风的侵袭,把颈间的黑色羊毛围巾紧一紧,又往前走,到一家饭店找张桌子坐下。
如今她黑色羊绒毛衣,黑色的西装裤,黑色的大衣,黑色的围巾,一身的重孝,只得一张脸苍白消瘦,连嘴唇都是苍白的。
眼睛更是大,里面满满的悲伤让沈远征不忍心抬头看。
吃饭的时候,沈远征建议说:“下午我们去王阿婆家里的新地址,希望我们能够找到她。”
何葭没说话,只是点点头。
沈远征还想说什么,终于没有说出来,也低头吃饭。
下午他们到北部的凉城新村找到王阿婆的新地址。沈远征核对手中的地址,说:“就是这里了。”
王阿婆家在二楼,他们没费多大力气上去,敲门,出来一个老太太,疑惑地看着他们,用上海话问:“ 找啥宁(找什么人)?”
沈远征问:“请问王美娣在吗?”
那老太太警惕地问:“侬啥宁(人),找她做啥?”
沈远征上海话一向只能听不能说,看到老太太明显地对他有敌意,倒有些手足无措。何葭这时上前用上海话说:“阿拉是王阿婆的老邻居,想问问她以前老晨光的事体。阿拉爸爸叫何致远,王阿婆晓得的。”
老太太上上下下打量何葭,见她眉清目秀,神态和善,又说一口流利的上海话,放松了警惕,用生硬的普通话说:“王美娣是我姐姐,到美国探亲看望女儿去了。”
何葭非常意外,有些失望。沈远征看见老太太欲关门又有些好奇的神态,连忙陪着笑低声说:“阿姨,是这样的——我们这次来,是想打听一下当年的一件事。我舅舅当年跟王阿姨住一条弄堂,王阿姨曾经拣到一个女婴被我舅舅收养。我舅舅现在过世了,她女儿想打听打听当年的情形——”
老太太闻言,有些明白怎么回事,同情地看看何葭,打开门放他们进去,说:“格个事体阿拉阿姐那晨光同阿拉讲过。”说着她要倒水给他们喝。
沈远征连忙说:“阿姨你别忙,我们马上就走。”
老太太叹口气,又换成生硬的普通话说:“到底怎么回事我也不晓得,只知道当初她一早起来开门看到一个襁褓,小女孩在里面几乎都哭不出来了。她们居委会的人买来奶粉奶瓶喂她。再后来听说小女孩被弄堂里的一户人家收养了,那家的男人是大学老师,女人有心脏病,不能生——也算是小女孩有福气,被好人家领去。”
说着她又看看何葭,嘟哝着说了声:“罪过相。”
沈远征看看何葭,眼神里满是询问。何葭咬住嘴唇,犹豫了一会儿,从包里找张纸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姑妈家的地址和电话都写下来交给老太太说:“阿姨,这是我姑妈家的电话。请你问问王阿婆,她愿意不愿意把她美国的地址或者电话给我,我在加拿大,可以跟她电话联络,问问当年的事情。如果她愿意,请您把号码告诉我姑妈。”
()
老太太听说何葭从加拿大来,接过纸条,满口答应替何葭问问。
55 心结(上)
何葭一个人在在家里整理父亲留下来的房子。写字台,书架,旧衣服,还有一些陈年杂物。
她没让姑妈过来,一来姑妈年纪大了,二来她想静一静。
不久她要回加拿大,这所房子要清空,或者给姑妈住,或者让姑妈出租,所有的东西何葭都要处理。
她一边整理,一边过滤着这些东西带给她的回忆。她出国前的一些旧衣服,父亲的衣服,她都整理出来,该扔的扔,样子还好些的都打包,准备捐献。
父亲的所有藏书,她先找来他的那些研究生让他们挑,挑剩下的,委托他们替她捐给学校图书馆。
她在父亲的床头柜的最下层发现一只饼干盒,她小时候最喜欢吃的华夫饼干的饼干盒,打开来,里面有她的一些证件——收养证书,凭着这个收养证书才能到派出所报户口;她的免疫本,记录着她打的各种免疫针;她的小学毕业证,中学毕业证,她的各类成绩单。
最后,她还发现一张小纸条,纸条上的自己非常陈旧潦草——上面是一组年月日。
这是她的生日。这个字迹,既不是父亲的,也不是母亲的,应该是她生父母其中的一个。
关于她的出生,唯一的线索就是那个花布襁褓和这张纸条。她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就被人遗弃,也许她被遗弃的时候,她的生父或者生母,就没有做过日后相认的打算。
如果不是父母亲收养她,她的命运将会是什么?也许她将在孤儿院长大,还能上大学,有个体面收入丰厚的工作,甚至出国留学吗?
何葭一时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感受,只觉得鼻子一酸,眼泪滚滚而下。
照片一张一张自镜框里取出,仔仔细细地收好;成捆的报纸杂志,不要的书,叫了下面收废品的人上来搬走;抽屉家具全部清空。好在何致远生活一向简单简朴,家里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值得纪念不舍得扔的,都让何葭送到姑妈家,剩下的全部处理干净。
那日张帆过来,何葭刚拖完地板,躺在沙发里随手翻着《空城》,却一个字也没读进去。
张帆坐到她身边,看她穿着父亲宽大的旧夹克衫,头发用一块布头巾扎起来,说:“娇滴滴的小姐还真像干活的样子。我还想帮帮你呢,没想到你整理得这么神速。”看到她在看《空城》,她有点嘲讽地说,“一段失败的婚姻,居然让陆小雅名利双收。”
何葭惊讶:“你说秦夜是陆小雅?”
张帆说:“你傻啊?陆小雅不是陕西人吗?陕西的简称不是秦嘛!我一开始也只是怀疑,到她写道第三章我就认出她来了——她写的可都是她和远征的那些事,只不过换了换背景。大约一开始,她也怕被人认出来。”
55 心结(中)
何葭细想想,一个个细节似乎都对上号了。
张帆接着说:“怎么你没感觉吗?”
何葭摇头: “我不知道。我没想到。”
那个时候她满心满脑里都是弗莱德。她一度几乎跟弗莱德分手,哪里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空间去想别的事。
“故事的细节都是他们的生活。”张帆又说,“如今有人买这个故事的影视版权,改编成电视剧。据说她跟制片方谈判,编剧由她自己做——何葭,你知道不知道,如今国内的编剧很发财?!”
何葭淡然一笑:“不知道。怎么发财法?”
张帆夸张地说:“据说三四十集写下来,大约一套房子能买下来。我怀疑她那么依然绝然地跟远征离婚,也是有了底气。她那么要强的人,一直活在远征的阴影里。”
何葭叹息,难道婚姻是赌气?
张帆说:“在影视圈混,她似乎很如鱼得水呢。她也算个名副其实的美女作家,据说圈内的人对她有意思的人也很多。但是这个年纪的人,大多数都已成家立业,是否真的愿意跟她结婚真的很难说。”
何葭笑着说:“你真爱替古人担忧——也许人家看透婚姻,不想再结婚了呢!”
张帆也笑:“那倒是。有时候我想,女人干什么要结婚啊?你看我跟春明,我就是自带饭票的保姆,跟他一起做生意赚钱养家,替他打理家务,还要替他传宗接代,累得我真想胜利大逃亡。”
何葭推她一把:“你当心李春明听到。”
张帆说:“我才不怕,我当着他的面也这么说!”
张帆这是几年之痒?
何葭想起远在大洋彼岸的弗莱德。她跟弗莱德结婚时间不长,还没有孩子,似乎彼此也还没有厌倦。
不知道以后他们会不会彼此抱怨。
何葭处理好上海的一摊,把有关父亲的东西,能带走的全部带走,带不走的托付给姑妈。上海的房子,她也委托给姑妈,或租或卖,随她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