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我是帝王-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孝纲虽然有些纳闷,但是既然人家有礼物奉上,而且这次送礼自己还不掏一分钱,有这种好事,何乐而不为呢?再说了,官场上的规矩,受人钱财与人消灾,自己只管传个话罢了,至于我见与不见,那就不是他的问题了。



这个蔡德明是洛阳一带有名的商人,只要拉上了他,以后不愁没有银钱进帐啊!



想到此,胡孝纲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故意犹豫道:“哎呀,这个,老蔡啊,你是个白身,宇文将军乃是三品大员,这个,想见一面还真是有些难哦!”



蔡德明何等聪明之人,连忙笑嘻嘻地拜道:“大人尽管放宽心,只要您把小人的仰慕之情传到了,至于将军见不见那是小人的造化了。”



丁师爷这个时候又故意干咳一声,扯了扯胡孝纲的衣袖,示意他答应下来。



胡孝纲自是明白,赶忙扶起蔡德明,笑道:“既是这样,本官便试试吧,以后你有什么事,可以直接找丁师爷,呵呵,交个朋友嘛!”



就在蔡德明心花怒放的时候,负责警戒护卫的宋宝亮和冯苴一齐挎刀昂然而入,身上的铠甲、马刺和腰刀相互磕磕碰碰,发出“丁丁当当”的清脆杂音。



所谓“宰相门前三品官”,宋宝亮和冯苴是我手下最得力的两个亲兵小队长,跟我时间长了,也染上了抬眼看人低的毛病,管他是谁,甭管多大的官,见了他们都得降阶相迎,不然以后就是冤家。



胡孝纲本来就不是很清高的人,作了十几年的官,这个规矩其实还是知道的,因此不敢拿架子,和丁师爷、蔡德明等人走下台阶,迎上前去。



“参见大人!”



宋宝亮冲来人一拱手,脸上傲气十足,浑不似冯苴还有点谦虚的样子。



“卑职甲胄在身,不便行礼,还请大人原谅则个。”



冯苴挨了刘布一顿鞭挞后,人变得特别谨慎,虽是借着我的名头,可依旧不拿大,恭敬地向众人行了一圈礼。



胡孝纲看看眼睛都顶上天的宋宝亮,无奈地咽了口唾沫,转而向冯苴轻声问道:“老兄前来,可是有什么吩咐?”



冯苴抬头看了看日头,一本正经地对众人道:“现在已是申时末,估计我家将军和几位规可就要到了,卑职就是想问问大人,一切都准备妥当了吧?可还有什么需要安排的?”



蔡德明见胡孝纲和丁师爷望向自己,连忙赔笑,忙不迭道:“都好了,都好了!两位军爷放心,这次保管让将军们趁兴而来、满意而归,小人打保票!”



“酒菜可都安排好了?还有,这一次来的还有百十来名贵客的亲随,他们的酒席也马虎不得,这是将军交待再三的。对了,你们那个最有名的厨子在那里,怎么不见呀?”



“军爷放心,小人刚刚从后边过来,那里的菜肴都已经搭配好了,就等爷们一到,您一句话就开始炒菜,二十几个厨子,都是全洛阳顶尖的高手,一准不耽搁上菜。小店窖藏的三十年陈酿这次也全部刨出来了,一共两百坛,都搁在后头用蒲草席包着呢,绝对管够,另外还给主席上的客人准备了极品好茶,嘿嘿,说句实话,小人活了快五十岁,还真没见过这等的茶叶,闻着味道都要醉了,敢是‘仙茶’呀!啧啧,要是我自己的,真想尝尝。嘿,这都说到哪儿了,对了,遵照胡大人的吩咐,小人在东西两个别院各自摆了十六桌,别说来百八十人,就是来三百人也够啊!”



冯苴满意的点了点头,宋宝亮却是两眼一瞪,冲正弓着个身子满脸谄笑的蔡德明责问道:“嗨,你着老板,我兄弟问你这里最好的厨子在哪里,你怎的不答,嗯?”



蔡德明顿时一脸尴尬,正不知该如何回话,站在一旁的丁师爷上前解围,呵呵贼笑道:“两位军爷,你们是有所不知呀,这‘龙门客栈’最好的厨子可不是一般人,寻常酒宴是绝对不动手的。”



说到这儿,宋宝亮的牛脾气上来了。



“嗯?怎么,是什么人?这么大的派头,敢是要军爷我拿刀架到他脖子上才肯出来不成?”



胡孝纲也是听得一头雾水,看着一脸无奈的蔡德明,再看看两眼圆瞪、已有怒气的宋宝亮,冲丁师爷问道:“丁师爷,这个‘龙门客栈’最好的厨子究竟是何人?本官怎么从未听过啊?”



丁师爷一脸奸笑地瞅着蔡德明,见他无可奈何地垂下了头,这才转头,神秘地冲众人道:“大人,两位军爷,嘿嘿,其实这个最好的厨子不是别人,正是。。。。。。”



正说着,就听客栈大门外一阵喧哗,紧接着有人冲里面高声叫嚷:“宋队长、冯队长,将军们来了,快点出来呀!”



宋宝亮和冯苴闻言精神一振,也不听丁师爷的话了,对视一眼,撒丫子就往外跑,一转眼就不见人影了。



听着“丁丁当当”的声音消失后,蔡德明这才抬起头来,念了声阿弥陀佛,长舒了一口气,然后对胡孝纲和丁师爷道:“大人、师爷,客人都来了,小的还得到后边盯着,有什么吩咐您老尽管派人传个话,小人去了!”



胡孝纲点点头,也对两人道:“本官也得出去迎接,老蔡你到后面看好,不要忙乱出错,丁师爷我们到大门外候着,这次来的都是洛阳周围的一方要员,怠慢不得呀!”



各行其是后,胡孝纲忍不住好奇心,一边走一边低声问丁师爷:“师爷,那个厨子到底是谁啊?”



丁师爷见左右无人,笑嘻嘻地凑到胡孝纲耳畔,耳语了几句。



“啊?这是真的?老天啊,怪不得他扭扭捏捏的,哈哈哈!”



第三卷 第四十八回 龙门客栈(二)



我和张须陀、高颍等三人便装打扮,在一众亲兵的环绕护卫下并辔而行,不急不缓,任由马儿自己散着步。



谭镇是第一次担任我的亲卫队长,因此很是有些紧张,指挥着手下百多名潼关来的骑兵,前面派出十几人作为探马,传递情况信息,左右各有数十人散开来,沿着大路两侧四下游荡,后面是张须陀和高颍带来的各五十名卫队官兵。



两人的军队分别已经驻扎在洛阳城的东门和西门外,由王君廓负责招待,“洛阳四虎”的手下兄弟也去帮忙了。



高颍看着一脸紧张肃穆的谭镇,又仔细观察了那些潼关骑兵,赞道:“人说关中出精兵,此言的确不假啊!但看他们身上的那股子沉稳和彪悍就知道是精锐了,嘿,到底是御林军出来的,那身子明黄号衣就是惹眼,比本王手下的大红颜色光彩多喽!”



张须陀只是瞧了一眼,鼻子哼哼几声,并不评论,显是心中不以为然。



隋朝军制,军队铠甲、军旗全部用黑颜色,但是船在外面的号衣则是五花八门,由统军将领的喜好决定,但是也有规矩,比如说只有御林军才允许使用明黄色的号衣和军旗,这也是沾了皇帝亲兵的光而获得的一种无上荣耀。



本来,只有刘布那些老亲兵才有资格穿这样的号衣,但是为了制造声势,我连夜让人做了五百件一模一样的号衣,让他们一看是御林军护驾,这本身就是一种心理上的震慑嘛!



当然,为了不让这几个大将在官兵人数上挑出毛病,我让宋宝亮和冯苴率领一百名亲兵扮作洛阳州的府兵到龙门客栈布防,又挑了百十名潼关骑兵作为这次路上的新亲兵队伍,这样有心人看来就不会怀疑我私自调兵了,毕竟自己出京时只带了一百多亲兵,这些情报人尽皆知,自己做事自然要谨慎,马虎不得。



听见高颍的称赞,我谦虚了几句,倒也是有些得意,看看这些个精神抖擞的关中大汉,一身精良的盔甲(关中所有府兵的装备都是天下之最,这也是朝廷的政策)衬托出他们强健的体魄,一个个手挎马上长刀,真真是雄赳赳、气昂昂,威风之极。



再看走在最后的中原士兵,虽然也是百里挑一的精壮之士,各自体形也不错,甚至是与关中士兵不相上下,但是他们身上的青铜盔甲就明显不如谭镇等人的铁甲防护好了,而且但从手腕的握力上来看,绝对不是马上劈杀的高手。



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靠的就是手中军队兵甲精良远胜于其他诸侯国,尤其是骑兵,不仅马匹是优良品种,而且大量使用新发明的制式马刀,善于马上劈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立下卓越战功。



“关中本位制”被确立为国策后,关中的常驻府兵变成为皇帝手中的利剑,为了把这把利剑打磨得更加锋利无比,所有的最新和最好武器都优先装备关中官兵,其他地方的驻军只是按照程序供应普通类型,就是藩王大将的亲卫常备部队也是极难得到这样的好装备,因此,高颍的羡慕也就不足为怪了。



徐茂功骑着一头走骡,晃晃悠悠的,看来很是舒服。



在他一旁的是一个中年文人,张须陀称其是“幕僚”王先生。



两个人,一道一儒,边走边谈天说地,不时还大笑几声,想来谈话很是轻松愉快。



“王先生祖籍何处啊?听口音是江南人哦!”



“道长明鉴,不才的确是江南人士,祖上原是南朝大姓,后来避难到北方的。”



“噢,哈哈哈哈哈,好好好,呵呵!”



“敢问道长仙居何处呀,可有法号?”



“无量寿佛,贫道乃是云游之人,随遇而安,四处为家,法号也是难听之极,不说也罢!倒是先生好像有些面熟,贫道好像在哪儿见过似的,奇怪了!”



“是吗?呵呵呵,那是我与道长的缘分了,哈哈哈!”



“哈哈哈哈,是啊,是啊,贫道也是奇怪,先生现在荥阳居住吗?可曾到过并州晋阳,听说那里汉王手下有一个谋士也与先生有几乎同样的遭遇,而且也是姓王,呵呵呵,说不准你们是本家近亲也未可知嘛,哈哈哈哈哈!”



“噢!哈哈哈,是吗?有时间倒是要去晋阳拜访一下这位本家了,呵呵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