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女孩姓樊名文吉,与李信同岁,晚生于他,山上有母吕氏和兄樊开平。文吉涤衣毕,两人收住闲话,上山去了。李信见了吕氏,有礼招呼。但见双眼深陷,纹皱刀刻,饱经风霜。文吉讲述一番李信之意。吕氏笑道:“公子不惜千里求艺,真有志气。我家丫头心眼好,伶伶俐俐的,从小喜欢帮助别人。公子有甚难处,尽管说知我俩好了。我看公子不像一般人家子弟,又懂事又耐劳,能做得人上人!”李信连声道谢。吕氏又道:“文吉呀,你为公子空一间房,安置床塌,哎,只是这茅屋破小,要委曲李公子了。”李信道:“哪里?委曲了你们才是!”吕氏道:“你和文吉说说话,我往园里看看菜。”说罢,离了茅屋。李信问文吉:“你父亲和你哥呢?”文吉沉凝片时道:“我哥兴许砍柴去了,我父亲六年前就死了。”李信一惊,道:“对不起,我不该问这个的!”文吉续道:“我家原在岷江,六年前,家里起了一场大火,父亲为救我两兄妹逃出火海,让大火烧死了,当年家乡闹灾荒,我们母子女只得一路乞讨,后来遇本汕师太救度,领我们三人上山。”李信听毕,叹道:“生之多艰!”忽闻隔堂一阵脚步声,文吉道:“许是我哥回来了。”只听那人喊:“文吉呀……文吉,在家吗?”文吉应声走出,李信跟着出去。只见一小伙满脸春风,破旧衣服,袖口至肘,提个肥胖野鸡。小伙正待说话,见了李信,问声文吉:“他是谁?”文吉介绍一番,两人打了招呼。
是夜,三人点火,烤起野鸡来。文吉对李信道:“明日我带你游玩山水,观观寺庵,你会大开眼界的。”李信道:“正妙,早闻峨眉山色秀丽。可我天龙帮苍岩山也很美的。”樊开平道:“天龙帮?就是中书的天龙帮么?”李信点头应是。开平道:“天龙帮帮主叫李天木,上年红日帮围攻天龙帮,本汕师太前去解救过。你是天龙帮的什么人?”李信道:“李天木之子。”兄妹二人颇吃一惊。李信续道:“你们万不可让本汕师太知晓,若不然,她转诉知我父亲,会把我送回苍岩山的。”三人取下烤鸡,分享野味。李信扯下一片肥腿,送往灯下缝衣的吕氏。吕氏心头高兴,看这颇通世故人情的孩子,亲切地摸他。李信回至篝火处,说道:“你们没去过华山,那里峰崖才雄险!有落崖峰、玉女峰、朝阳峰、莲花峰,还有五云峰、云台峰,许多。”文吉问道:“你去过华山?”李信道:“自然,我在华山学过艺的。”兄妹俩又羡慕又嫉妒。文吉道:“险则险矣,有我们的峨眉山高么?那万佛顶高有千丈,明日你去攀爬一番,如何?让你半晌也到不上顶。”李信知其意,叹道:“是呀,我的苍岩山比不上你们的峨眉,华山呢,也比不上你们的峨眉呀!”两人听得,直是心足。谈至夜深,方回房入睡。翌晨,文吉领李信山中观景,两人将临卧云庵,但见一尼姑走来,尼姑喊道:“小文吉,你牵的这个是什么人?你朋友么?”文吉略惊,应道:“是,是山下的朋友……哦,他想看看你们习武,行么?”尼姑看李信道:“可以啊,难得有如此好学的后生!每日晚卯之时,大家在太子坪打练,这位小施主可一旁观看,要有恒心咯!此正值卯时,你们一去便可见知。我有些事下山。”说罢,快步往山下走。文吉心里直乐,于李信道:“我还以为要偷学呢,不想她们如此宽怀!”两人粗看一番卧云庵,又行一阵,隐闻尼子娇叱声,及近,只见成千上万的姑子,晨光之下,打练武艺。或列伍行操,或单人潜习,或两人斗拆,或双伙对阵。李信自语:“此壮观之景,不下于盘、嵩二少林寺。”已过一时,文吉早不耐烦,拉了拉入神的李信,道:“我们去看看别处。”李信转头,想来心事:须向文吉问起藏书经武谱之处,万不可露出破绽,也不能让她知晓。揣测藏书之所,或在卧云庵,道:“我们再往卧云庵一游!”两人重返卧云庵。李信道:“你且讲讲里头摆设!”文吉牵李信入内,向本汕打了招呼,在庵中一一观看。不出所料,书房果设在极西一间。李信既已看得书房,心下快意,与文吉赏看另些佛寺去了。
及夜,李信穿好白装,佯上茅厕,隐入卧云庵,在西房翻寻武谱。李信默语:“此些武谱是女尼所习之技,不知有无男女兼练者?若只适女子习练,可就糟了,我岂不白来峨眉一趟?”拿了一样《观音千手》,看来看去,怎也不顺通。似觉招式急快,变换太繁,又软软柔柔的,甚不适自己口味,刚一合书,忽想起霍天临别之语,他曾叮嘱,要知晓变通。我素练刚猛之技,难怪不合柔艺!原先在华山,正是撇开少林风格,而学来与其迥异的华山技艺。何不放下现有之刚猛习气?慢慢渗透新理念才是。想毕,又翻开《观音千手》,细心玩味。研至心领神会,不住暗自惊叹:此技看似柔软,非得浑厚内力支撑不可!又翻看别样,盘算一番,决意学练观音千手、纯虚剑、飘渺功、玉神术四样绝艺,其它不必练。且于搁木之下划下记痕,省得往后寻找。李信回至茅屋,吕氏及两兄妹真以为他去了茅厕,便不言语。躺至床上,思绪翻滚起来,脑内不时闪念刚、柔二字。以今夜所见,峨眉派武艺乃性柔无疑,观音千手、纯虚剑、飘渺功、玉神术一概不论,皆非刚者,柔、柔……李信苦想,不觉入睡了。
第五回 风云有不测 祸福更难料
更新时间2009127 15:31:08 字数:10600
第五回风云有不测祸福更难料
却说李信昨夜一阵沉睡,今早还在睡梦中,已被文吉一个劲地叫醒,拉他要下山采莲。李信见日头未出,道:“时辰尚早,我还想睡哩。”文吉道:“这热天气的,耽搁了就要熬日头。”不等李信再睡,把他从床上拽起,又讽道:“你这么一个懒虫,不知你是怎样练功夫的?快快整理洗漱,今日定让你玩个开心。”李信苦笑,草草洗漱了毕,犹带睡意,一步步捱下山。前面文吉不断回头叫他。李信落后,一着急,睡意大消,又忆起方才文吉嘲讽之言,起意给她来个惊奇,教她往后休得小觑自己!意到心到,气力紧至,施开轻功,呼呼往前飞。李信刚起,精饱气盛,又天气清新,功力发挥极好,不觉得意忘形,一口气飞了好长一程,早把文吉抛在后面。文吉忙着赶路,忽见一物头上飞过,定睛一看,不是李信又是谁?唬了一跳,好俊的功夫!他虽年少,观其娴熟老练,这娥眉山上又有几人胜得过他?文吉便一路小跑向前。不易赶上,李信早已倚在一颗树旁等她,脸上极神气。文吉喘气道:“乖乖,了不得,以后要刮目相看了。”李信笑道:“方才不是说我练不了功夫么?”文吉歉道:“何尝是会练?简直一个武林豪杰!”两人走至河边,见无数荷叶、莲花,稠稠密密、红绿映衬。李信看得入兴,倒想起一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只惜此时无艳日,若有,岂不恰应合了这两句话?难怪是好诗!此境此景、此情此意一概写全。已看得足瘾,忽又想起一事,问道:“不是采莲么?没有船怎么采?”文吉道:“我早准备好了的,这还用你问?”李信道:“你看荷叶如此稠密,恐船只受阻。”文吉道:“放心好了,平常我们还不是照样采?面上密,底下疏的。”李信又问:“你说准备好了,如何不见船儿?又说‘我们’,则是何意?你哥这时侯不是砍柴去了?却和谁一道弄这玩意儿?”文吉欲回话,忽听附近有叶片摩动之声,即笑道:“你瞧,这不来了么?”说罢,只手指向驶来小船。李信看时,果然一只小船开来,船上似乎几个孩子,只是穿梭荷叶之中,隐隐约约,甚难辨析,及近,才见一男一女。文吉拉着李信,靠前道:“我来给你介绍。”指女孩道:“这位是赵水云。”女孩微微一笑。又指男孩道:“他叫高仁。”男孩抿嘴,似笑非笑,又忙着低头,不好意思。文吉续道:“水云是铁卵家童养媳,今年十四岁,铁卵子比水云小一岁。铁卵是很热心的,就是平常不太爱讲话。”又对两人道:“他叫李信,中书省的,来我们峨眉学艺。”女孩寻话招呼:“你以后就叫我云儿吧,仁弟弟和文吉姐都是这么叫我,我生下没几日,就被送到这高家庄,从不知道我家在哪,也不知亲生父母是谁。只听干爹干娘说我姓赵,中秋生日,有字书留说。我仁弟弟有个外号,叫铁卵,你以后就只管叫他铁卵。”说罢,咯咯笑起。文吉也笑,李信跟着轻笑。男孩只顾低头,抿嘴微笑应付,两眼看水,也不抬头看人。李樊二人上船。文吉稳健利索,坐好了。李信没走两步,却摇摇晃晃,身子有些不听使唤。原以为船上和走路一样,小船稍稍漂动,他就快摔倒了,好在文吉急忙把住,才稳稳坐好。文吉道:“在船上要放轻,不像地上。”李信收住惊慌,笑道:“我还是首次坐船哩。”前面高仁长竿一撑,小船飞离水岸,往河中窜去。李信急忙捉住船舷,以防身子倾倒。四人在河中采了许多莲,不停说笑。唯独高仁沉默寡言,偶尔也只说一两句。文吉向李信道:“别看他此时这样儿,没几日你和他混熟了,你就知道他心里有多亲热!”李信知她指高仁,点头微笑,又见水云望远处发呆,趁问:“云儿在想什么了?”水云回头应道:“我在看一枝好花。”说罢,用手指了指。李信跟着望去,果然一枝好花,硕大饱满,紫红欲滴,头上还刚刚绽开,十分诱人。只听水云道:“铁卵,把船开到那儿去,我要那枝花。”高仁听毕,欲开船过去,李信道:“不用了,让我来吧。”高赵听了,正有疑惑,忽见李信腾身,大步流星的在荷叶上飞走,不消时,右手举着那枝花,迎面飞回,停身船上,将花交给水云。这里高赵二人看得目瞪口呆,水云好久才接过荷花,惊奇之意,把赏花的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