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梓钧操刀的配乐,则几乎被所有人忽略了一一这部电影亮点太多了,仅仅一场首映式,根本无法领略它所有的韵昧。
今天在外面,这章是在网吧中匆匆码好的,只有2000多字,抱歉了,明天才会回家。
(
119【全台轰动·三】
原来的“天华电影公司”在台北是有一定发行能力的,被“王氏”并购后,这些关系也保留了下来,早与台北几家大型电影院早就谈好了,于首映式的两日后同时公映。至于其他地区,公映日期就得延后了。
此时在王氏电影公司的会议室里,台湾各地区来购买影片的片商汇聚一堂,白沫阳还没到,备家已经吵成了一团。所谓“购买影片”
只是购买“放映权”,也称“版权”。购买影片不光是买到“放映权”就可以放映,还得要买“拷贝”。通常购买一部影片包括一个“拷贝”和“放映权”,如果一个“拷贝”不够用,想要添购“拷贝”,那得另外付费,这是全世界通行的“行规”。底片是制片公司的产权,“拷贝”随时可以添加,费用另计。
现在那些片商之所以吵在一起,怕的就是拷贝不够。若是那样,就得等到下一批拷贝制作出来才能将电影拿到手,每晚一天,他们就少赚一天的钱,所以才会争得那么凶。
而王梓钧的办公室中,则是他绕过发行商,亲自和几大院线谈。这不仅可以省掉发行商在中间捞那10016到15%的代理费,还可以将“王氏”的发行能力扩展到中南部。当然,也仅仅是几个大型院线,那些中小影院,“王氏”不可能也没有精力去一个个接洽,只能麻烦发行商代理。
《喋血孤城》的效果大家都看到了,而王梓钧和白沐阳今天上午更是把这些人整整晾了一个小时。
“抱歉,抱歉,让大家久等了。”王梓钧快十点钟了才走进自己的办公室,抱拳朝那些影院的老板打着哈哈,只是脸上全是笑容,哪里有半点抱歉的样子。
“哪里的话,王董事长是大忙人,我们等一等是应该的。”影院老板们纷纷附和。
这年头台湾经常片源不足,影院老板们装孙子已经装习惯了。
王梓钧在自己的老板椅上坐下,闲聊般问道:“各位觉得我这个公司如何?”
“我觉得王董年少有为,王氏公司前途不可限量!”
“是啊是啊,再过两年肯定能比得上中影、联邦这些大公司!”
“听说王氏公司已经有自己的片场了,王董真是高瞻远瞩!”
一个个马屁拍过来,王梓钧俱都笑纳,等院线老板们说得口干舌燥,他才像是想起什么事来,拍了下自己额头说:“哎呀,差点把正式忘了,今天咱们是来说影片的事吧。““我们迪泰要200个拷贝。”
“我要500个拷贝。’
“我要300个。”
王梓钧为难道:“这拷贝嘛,似乎有点紧张。”
“价钱好说,就五五四五分成!”一众老板异口同声地说。
现下一般的影片都是五五分账,五五四五便是片商要55%,院线分45%,基本算非常好的电影才能这个待遇,比如《唐山大兄》。若是影片非常差,那么影院就拿大头,则是倒四六,甚至更低。
“五五四五啊?”王梓钧抬头看了看天花板,有意无意地说,“可是这部片子当局不收捐税的。”
“不收捐税?”众老板心中又惊又喜。三成捐税是在分成前就被政府抽走,虽然跑票能逃过一些,但若是免捐税,那么大家都能多赚。
“那就六四分成。”
王梓钧拿60%,影院拿40%,听起来影院吃亏,其实抛开免去的捐税,影院只会赚更多。
“各位,这个数怎么样?”王梓钧手里比了个“六”,又比了个“五”。
“不行不行,这么低会赔本的。”
“是啊,从来没有过这么低的分成。”
王梓钧真想一脚把这些贪得无厌的家伙给踹出去,省去100/6甚至更多的代理费,再刨去捐税,便是七三分账,这些院线都不比平时赚得少。
王梓钧冷笑了一下,站起来说道:“既然大家谈不拢,那我全交给外面那些代理商了。
不过各位可要想清楚了,这次大家如果合作威功,那么以后各位都是和我王氏直接接洽。”
院线老板们连忙站起来拦着,心里盘算着得失,发现六五三五分威其实还是很划算的,只是他们看到王梓钧一个人拿那么多,心理有些不平衡而已。
若是别的电影公司敢这样和影院叫板,大公司还好说,小公司已经直接被影院联合封杀了。别以为影院是好欺负的,你制作的电影最终还得求别人卖出去啊。
王氏虽不是什么大公司,但上头可是有当局做靠山,《喋血孤城》可以算作政宣片,影院是不可能封杀的,闹到最后肯定是当局强制上映。而且这部电影又是个卖座的好电影,影院打开门做生意,没必要把钱往外推。
王梓钧微笑着说:“
120【全台轰动·四】
”什么?爆满!”《喋血孤城》公映的第三天,整个台北市八十多家影院全部爆满,那些影院老板和其他电影公司全都震得说不出来话来。他们原想,这么多影院同时上映,能保持百分之七八十的上座率就很了不起了。可到了第二天,就开始出现全线爆满的情况:第三天,仍1日是爆满……而影院外还徘徊着不少没买到票的影迷。经过调查,才知道许多观众是看了一遍觉得不过瘾,于是拉着自己的亲戚朋友来看第二遍、第三遍……由于口口相传,新老观众不断叠加,才终于出现了台北全线爆满的神奇现象。
而那些至今还等着拷贝的片商们则是等得心焦火燎,一些不愿答应王氏电影公司“苛刻”条件的更是提着贵重礼物去白沐阳家里负荆请罪,就差没有跪下了。
这几日里《喋血孤城》已经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一些杂志更是开始讨论里面的演员和情节。然后他们就发现,凡是提到了《喋血孤城》这部电影的刊物,销售量都有一定的增长。于是乎,不管是武侠杂志,还是文艺杂志,甚至是经济类的杂志,纷纷用《喋血孤城》做封面,一时间,好像一本杂志不提《喋血孤城》就卖不出去了。
更有甚者,无师自通地玩起了八卦,找到当初剧组的群众演员爆料拍摄时的一些细节,居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观此种种,王梓钧发现做娱乐时尚杂志的大环境已经成熟了。
林清霞现在走在校园里,随处都能听到有人在谈论王梓钧拍摄的电影。其实这些学生哪有时间去看电影?多数都是听到别人说有多好看多精彩,再看几本杂志上的报道在那里发表评论而已。
由于林清霞正忙着高中的毕业考试,因此王梓钧连首映式都没请她参加,更加没有时间去看这部电影。
开始的时候听别人夸自己男朋友拍的电影如何好看,林清霞心里还很高兴,不过很快就有些郁闷了。
比如今天中午的时候,大家拿出自己带的盒饭在教室里就餐,几个女生趁着这短暂的休息时间看杂志。只听一个女生惊叫道:“哎呀,你们看,电影里和王梓钧接吻的这个女人好漂亮啊。我也想去买一件这样的旗袍,穿起来肯定很漂亮。”
“真的好漂亮啊,我爸那种老古董都说这个电影好看,等毕业考试完了以后,我一定要去看看。”
“听说这个演员叫赵雅芝,是王梓钧专门从香港请来拍戏的。”
“哎,你们说王梓钧是不是和青霞已经……”1讨论的声音越来越小,显然是故意避着林清霞。
张莉仁走过来坐在林清霞身边,劝道:
“这些八婆,不用管她们。”
林清霞艰难地一笑说:”我知道的,梓钧他是因为工作。”
张莉仁告诫道:“不管是不是因为工作,你可要把他看紧了。你还不知道,他的这部戏有多火,就昨天一天,我弟弟他们学校就有十多个男生逃学去排队买票,学校都叫家长了。”
“那是因为梓钧电影拍得好啊。”林清霞道。
“傻女子,电影拍得越好,他的钱就越多。男人钱多就变坏的。”张莉仁教导道。
“梓钧不是这样的人吧。”林清霞有些忐忑地说。1等到下午放学,林清霞拿着王梓钧让人送来的几张电影票飞快地回家。
明天是星期六,今晚终于可以去看电影了。可惜王梓钧这几天事情多得抽不开身,她只能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去。
本来林父和林母平时都是不看电影的,可是眼下这部电影是女儿的男朋友拍的,却是不能不看。
一家人打车去电影院,在影院门口看到了惊人的一幕:只见那长长的买票队伍至少也有一两百人,居然有人在卖牛排饭,而那些排队的人则是买了一份饭后就地蹲下吃了起来。
林父不解道:“为什么那些人不在家吃了饭再来?”
林丽霞笑道:“哼哼,梓钧这部电影可厉害了,听说要在买票前几个小时来排队才能买到票。”1林母拍拍女儿的脑袋:“什么梓钧梓钧的,他是你姐夫。”
“姐夫在后,梓钧在前,我可是比姐姐先认识他的。”林丽霞撅嘴道。
林成森看着那买票的长队,心中感叹:这个妹夫做事可真是出入意表,自己的妹妹算是找对了男人。
林成森上次投资失败,原来的女朋友也背他而去。自从经过王梓钧的介绍,当了王氏食品公司的经理后,可谓是春风得意,随着业绩的提升,他的收入也节节增长。加上他年轻英俊,许多刚进公司的年轻女职员整天对着他抛媚眼。
不过在知道这个公司是王梓钧弄出来的以后,他立即收起了原先的得意劲头,自己这点出息算什么?跟妹夫比还差得远呢。
就在整个台北都在为《喋血孤城》而轰动时,王梓钧却来到了医院,和家人焦急地等待着。
大嫂吴晓珍已经怀胎十月,按理说早该生了,只是搬到医院几天却迟迟不见动静。
直到今天晚上,终于有了反应。
只是,一家人坐在医院里等了好几个小时,只听见产妇痛苦地嘶W声,却一直没有生出来,把已经变得沉稳的王梓荣急得在产室外不停转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