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岳剑圣-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人出了山谷,后面无人追来,伊愿道:“不知那丫头怎么样。”方诗育道:“咱们先在此处等上一阵,若祝姐姐没出来,咱们再进去不迟。”伊愿依言而行,找了块石头坐下,方诗育轻轻挨在伊愿身边,二人跑了一程,各自出了一身大汗,但方诗育身上不但没有汗臭,反而散发出阵阵幽香,伊愿闻得如痴如醉。方诗育道:“伊大哥,你看天上那颗眨眼的星星,他眨啊眨啊,非常快活,好像全然不知道人世间有多少艰难困苦一般。”伊愿笑道:“方姑娘,星星只是星星,又没有意识,他怎么会操心人世间的俗事。”方诗育幽幽道:“是啊,星星只是星星,他又没有心事,就算亿万年过去,他也总是快快乐乐的眨啊眨的。”伊愿听得发笑,道:“方姑娘,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啊?”方诗育道:“没,没有啊。”话锋一转道:“伊大哥,现下我好困,你讲几个笑话提提神好吗?”伊愿道:“这个我最在行。你想听什么样的?”方诗育道:“什么样的都好,最好是轻松一些的,不要太过沉重。”伊愿道:“好,齐鲁大地因为天气寒冷,所以到暮春时很多草木都还没有发芽,有一年立春,一个老农提了一筐苜蓿献给孔府德高望重的衍圣公,说:这东西刚长出来,我不敢先品尝,就拿来献给您。衍圣公听了很高兴,说:感谢你给我送来这样的新鲜东西。但我尝过之后,下一个你会献给谁?老农答说:献给您之后,就割去喂驴了。衍圣公听后哭笑不得。”
方诗育听得咯咯笑道:“伊大哥,你在哪里听到的这个故事?真是让人好笑。”伊愿道:“这个是从前莫先生讲给我们学子听的,当时大家都笑得不可开交。”他一想起莫高声,便心口疼痛。方诗育道:“你还有没有?再讲一个给小妹听听。”伊愿道:“还有一个,说前朝东厂太监张忠为恶日久,众大臣都奏不倒他,一日张忠带领手下小太监跟随皇帝打猎,皇帝在远处观看那帮太监们找寻自己射下的大雁,由于距离太远,只能看到一些黑点在移动,就问身边的李东阳大人,说李爱卿你年事已高,不知能否看清前面有多少个太监在找寻猎物啊。李大人定睛一看,回道:圣上,我知道,一共有十二个太监,其中最左边的那个是张公公。皇上非常奇怪,叫人上前一问,果然数目不差,最左边的那个正是张忠,皇上说李爱卿,这么远的距离,朕年纪轻轻都看不清谁是张忠,你怎么一眼就认出来了。李大人说回圣上,因为其余十一个都在干活,只有一人在旁闲逛,那人必定就是张忠。圣上于是非常佩服李大人的观察本领,不久就把张忠免职杀掉。”方诗育听得笑道:“这李大人真是好心计,他不正面参张忠为非作歹,知道张忠是皇上的心腹,这样做会激起皇上反感,只趁机说张忠偷懒不干活,激起皇上心头不快,自己杀掉张忠,这借刀杀人的本领真是让人好生佩服。”
伊愿道:“李大人是一代名相,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我们文教授也是好生佩服他老人家,只可惜天年有限,已驾鹤归去了。”方诗育小声道:“伊大哥,有人出来了,我们先抓住一个审问他祝姐姐的情况。”伊愿道:“好。”二人藏在路边一块大石后面。几名七仙教匪摇摇晃晃的从谷内走了起来,嘴里嘟嘟囔囔,一人道:“刘兄,真是倒霉,这大老晚的,堂主还要叫我们去追什么贼人,那贼人轻功高强,只怕此刻早就跑得没有踪影了。”另一人道:“孙兄,咱们做做样子,不出来怕受堂主责罚。这里有块大石头,我们坐下歇一阵就回去禀告堂主说贼子早逃到苏州去了。”其余人称是,几个七仙教匪就坐在伊愿藏身的那块大石头上,方诗育向伊愿一递眼色,二人从后面一齐出动,方诗育三招两式,杀了三名七仙贼匪,伊愿也杀了两个,只留了一个活口,那人见从身后冒出两个煞星,顷刻间已方五人便送掉性命,吓得一泡尿出来湿了裤子。
伊愿道:“你叫什么,老实交待,不然要你性命。”那人抖抖嗦嗦,嗫嚅道:“小人,小人叫刘四,请英雄高抬贵手,饶了小人性命。”伊愿道:“饶你性命不难,你老实交待,和我同闯洞府的白衣女子是不是被你们抓了?”刘四道:“没有,没有,两位走后,盛堂主叫我们坚壁清野,搜查各个房间看看还有没有贼、不,有没有英雄,我们四下里清查了一遍,不见一人,因此盛堂主叫我们出来看看英雄走了没有。”伊愿道:“当真没有抓人?”刘四哆嗦道:“不敢隐瞒英雄。”伊愿见祝诗竹没有被抓,心下一宽,说道:“你走吧,不要说见过我们。”刘四千恩万谢,向谷内撒腿就跑,方诗育飞起一剑,结果了那刘四性命。伊愿惊道:“方姑娘,你……”方诗育道:“伊大哥,这七仙教匪心狠手辣,你现下放他回去,他透露我们行踪,不日七仙门派出大批杀手,我们就步步艰难。”
伊愿寻思也对,这七仙门勾结倭寇,为祸东南沿海日久,那刘四不知杀了多少无辜的青壮妇孺,取他性命也是为了日后不再祸害江浙父老。当下便不多言,道:“方姑娘,现下你要去哪里?”方诗育道:“伊大哥你身中剧毒,刚才咱们在七仙门也未取得解药,我听人说‘百变药王’杜英石日前曾在太湖鼋头渚上显身过,不如我就陪伊大哥前往太湖一行。”伊愿听得心下感动,道:“方姑娘,我们初次见面,你便对我倾心相帮,我,我实是不知如何感谢你。”方诗育道:“伊大哥不必客气,咱们一见投缘,你不要方姑娘来方姑娘去的叫得非常陌生,这样,我就叫你伊大哥,你叫我诗妹如何?”伊愿道:“这个,我就叫你方妹子吧。”方诗育道:“也成。”

八百里太湖,江浙间一颗明珠。

太湖横亘江浙,由两地分管,但在明朝以前却并非如此,明太祖定都南京后,太湖划归京师直隶,由应天府直接管辖,但其后明太祖觉到浙江做为一省,辖内境地偏少,因此又将太湖南的湖州、嘉兴二府划给浙江,这才形成了江浙共湖的局面。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水下鱼虾肥……”
“太湖美,美就美在食客嘴,碧螺飘香鼋头渚,莼菜三白胜西湖……”

这一日,一男一女两个外地人来到太湖,在湖畔问一渔翁,男的道:“老伯,请教,这太湖水面广阔,不知以何为胜?”渔翁笑笑道:“鼋头渚景好,碧螺春茶好,湖三白味好,太湖石通体都好。”男的道:“老伯,这鼋头渚是太湖第一胜景,这个我有耳闻,碧螺春是绿茶中的名品,已享誉盛名一千多年,这个我也知道,太湖石如雷贯耳,早就听说,但你口中的‘湖三白’是指什么呀?”渔翁笑笑道:“这湖三白嘛,说的就是我网中的白鱼、白虾和银鱼。”那男人上前一看,见网中三样东西雪白耀眼,蹦蹦跳跳,平生见所未见,馋得涎水直流,恨不能马上烹来享用。
方诗育提起伊愿衣领,叫道:“伊大哥,你不要叫‘太湖三白’把魂勾走了,我们向老伯买一些,请老伯代为烹煮如何?那流涎水的人正是伊愿,伊愿道:“好,大好,太好。”方诗育道:“老伯,我给你三两银子,你把这些鱼虾代我们烹煮好的。”那老翁一闻三两白银,顿时欣喜异常,接过银两道:“姑娘稍等片刻,我叫老伴马上起火烧制,你们先品一杯我们的太湖碧螺吧。”《明史》载七品知县一年的正当俸禄只有45两白银。明时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一石约为现在的公斤,按照今天的市价,可以推算出在当时一两白银差不多等于现在六百块左右,用将近两千块去买那渔翁的几斤太湖三白,虽然太湖三白价值不菲,但也不值三两白银,那渔翁岂能不喜?
二人接过渔翁刚泡的碧螺春,但见茶叶迅速沉到杯底,旋即展叶吐翠,芳香扑鼻,不禁深吸一口,香气瞬间通达四肢百骸,全身八万四千个毛孔,无不舒服至极。那渔翁道:“小哥儿,你可知咱们这碧螺春有何奇特之处啊?”伊愿道:“这个晚辈不知。”渔翁道:“咱们这太湖碧螺,杀青工艺要求甚高,要做到‘干而不焦,脆而不碎,青而不腥,细而不断’,不管你是用滚水还是温水冲泡,都能迅速沉到杯底,即使你先在杯中装满了水,再放茶叶,也仍然可以快速沉底,因此,咱们这碧螺春吗,比起那杭州西湖的龙井,实在是只高不低的,只不过杭州人耍赖,不服输罢了。”
伊愿在杭州求学三年多,早将自己看成了一名杭州人,此时闻知渔翁之言,不服气道:“这太湖碧螺固然不错,但咱们西湖龙井名声总还是响亮一些。”那渔翁道:“你这哥儿是杭州人吗?”伊愿道:“算得上半个杭州人。”那渔翁道:“你年纪尚轻,阅历不够,你不过才第一次品我们的太湖碧螺,你要是再品两次,从此后喝你们那西湖龙井便味同嚼蜡。”伊愿道:“这,这…”那渔翁老伴搬出一张矮方桌,放在岸上,捧出三盘鱼虾,烫了一壶烧酒,招呼道:“小哥儿姐俩,快来趁热吃新鲜。”方诗育见伊愿不服那老翁说碧螺胜过龙井,兀自气鼓鼓恼怒,笑着道:“伊大哥,碧螺好龙井也不错,不要争了,快来品尝太湖三白。”伊愿一见美味,早把胜负抛至九霄云外,挟起一块白鱼肉送入嘴中,但觉那鱼肉鲜嫩软滑,色香味三佳,不禁叹道:“想不到世上竟还有如此美味。”那渔翁坐在船头,叼起一杆旱烟,微微一笑并不接话,神态悠闲自如,似是早就司空见惯一般。
二人美美大吃一顿,方诗育谢过老翁夫妇,伊愿道:“老伯,下次你到我们西湖品品龙井。”那老翁笑道:“有美酒不用糟糠,有鱼肉不用豆腐。”气得伊愿停住脚步,直想一把抓住老翁将他带到狮峰品尝龙井。方诗育见伊愿孩子气浓厚,笑着劝道:“伊大哥,解毒要紧。”伊愿方气鼓鼓上了船头,再不和老翁说话,那老翁摇动棹橹,也不理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