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岳剑圣-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羽电卫收养落难孤儿,竟达一千八百多名,齐送上天目山,请盖聂授以苗力法,作为日后抗倭生力军。金花夫人见状,也留下一千土狼兵,求盖聂传以苗刀法,自领余兵回福建抗倭。
胡莫言和陈绍增心急如焚,日夜商议,陈绍增苦思数日,想到一策。说道:“大人,现下唯有多建船只,仿效侠义盟的飞虎舰,在海上巡视拦截,飞鸟船报信,飞鱼船围攻。有了强大的船队,定可让倭贼无懈可乘。”胡莫言大喜,和乔文定筹好银钱,命工匠连夜赶造,不过三月,造好八百艘飞虎舰,五千只飞鸟船,五千只飞鱼船。众船日夜在海上巡视,果然令倭贼不敢冒然进击。
伊愿得报右玉城危,这一日便思派靳卫风率侠义盟高手,前去支援,正在计议,龙云卫卫士密报,方青狮和松浦隆信合兵一处,由方青狮统一指挥。正在晓月峰大兴土木,欲建永久巢穴。这晓月峰在东海之中,远离陆地,若方青狮以此为据点,官兵海上战线拉得太长,易遭伏击,则倭贼有恃无恐,必然势力剧增,不日卷土重来,为害更甚。当下大惊,急与侠义盟众高手商议,群雄意见一致,先攻下晓月峰,再驰援右玉,免得两厢不顾。
伊愿正要部署行动,却得贺长风手下信使急报,封浩率船队,将宋应功船队,围在象山外海,有全歼之势,求其速援。伊愿大惊,急与群雄,上了飞虎舰,向宁波外海进发。
原来宋应功知府宁波,早思歼灭倭贼。有了船队巡防,宁波沿海,颇得安宁。这一日飞鸟船兵丁来报,倭贼似有偷袭象山迹,宋应功大恼,亲率船队,赶到象山外海阻击倭贼。倭贼只有三十只小船,一见宋应功船队来到,当先开鸟铳挑衅,宋应功大怒,以将军炮还击,打得倭贼仓皇四窜。
宋应功大喜,急命飞鱼船追歼。但倭贼船行甚速,飞鱼船追出五六里,方才截住。正要歼灭,却见无数小船,围将上来。众船上皆是倭贼武功高手,就在船中,引弓搭箭,箭是火箭,射到官兵船上,大小船只顿时起火,宋应功十艘飞虎舰,有八艘着火,只得催动剩余两艘,仓皇逃奔。飞鸟船和飞鱼船,岂是倭贼对手?不过一刻,尽被焚毁于海上。宋应功指挥飞虎舰,逃了三里,却见前面无数小船,阻住去路。
宋应功大怒,命兵丁开炮杀出一条通路,但小船来去灵活,大炮无功。不过一刻,小船来到飞虎舰边,将飞虎舰团团围住,就用搭钩,钩住船舷,向飞虎舰上攀援。宋应功指挥兵丁,奋力厮杀,但倭贼人多势从,官兵不是敌人。眼见倭贼即将攻到飞虎舰上,却听得数声炮响,无数船只,围攻上来,正是伊愿率侠义盟和官兵杀到。
侠义盟众高手打头,官兵随行,先用炮轰,射杀大部倭贼。再用鸟铳排击,打得倭贼无处容身,接着用诸葛连弩劲射,射得倭贼死伤无数。眼见得便可全歼倭贼,官兵阵外,又驶来无数小船,当先一人,笑道:“贤婿,来海上拜见我吗?”正是五峰教主方青狮。伊愿大怒,一挥青虹剑,叫道:“狗贼,今日有你无我。”方青狮笑道:“一家人,何必如此?”伊愿道:“呸。”
方青狮指挥小船,冲开官兵船队,并不与伊愿厮杀,自领船只离去。伊愿怒不可遏,命汪雨速回台州,率大部船队前来,围攻晓月峰。自己先带领侠义盟船队,追赶方青狮。宋应功自会宁波,管理政务。方青狮小船所行甚速,伊愿追了三个时辰,越追越远,方青狮船队最后竟然不见。伊愿领船队靠在一无名小岛上,众人就在岛上布防,埋锅做饭,打算呆上数日,等汪雨船队前来,一起围攻晓月峰。
入夜三更,众官兵早已安歇,却见四下海面,冲来无数小船,无数倭贼将手中火箭射在官兵船上,烧起一片火海。伊愿大惊,待要指挥反击,数十艘船只,全部着火,只得令众人逃到岛上暂避,所有船只,顷刻烧个精光。侠义盟群雄大怒,就在岛上叫骂方青狮,方青狮见侠义盟被围在岛上,无船可逃,大喜,笑道:“贤婿,快快投降,饶你小命。”
幸得兵丁做饭,向岛上搬了不少米面,尚可支撑一阵,伊愿心有所恃,叫道:“瘟狮子,有种的上岛来打上三千回合。”方青狮笑道:“一家人,打来打去,终是平手,殊无意义。贤婿,且在岛上歇息数日,待想通了,愿意和我兵合一处,便前来找我。”当下领船队自去,伊愿无船可逃,数百名汉子,只得在岛上过夜。此时正是隆冬,天气寒冷,幸喜岛上树木甚多,众人尚可生火取暖。
次日伊愿和众人商议,岛上粮食,仅够维持一二日,若汪雨船队为方青狮所阻,久不来救,恐饿死荒岛。食物是当务之急,当下众人冥思苦想,群策群力,想出许多获取食物的妙招。这岛上有一天然石洞,喜得洞中有淡水可供数千人饮用。既然有水,众人武功高强,获取食物容易。用手中刀剑,削了无数木桩,插成栅栏形状,待潮水退去,即有无数鱼类留在栅中。众人围起十道栅栏,每次可捕数百斤鲜鱼,就用铁锅煮食,又可烤食,一时其乐无穷。





第五十五章被困(下)

却说皇帝将户部主事投到天牢,也不发兵驰援山西,张濯无计可施。赵丰熙和谢余宽受了廷杖,刚能拄拐走路,又得讯户部主事被下到大牢,二人激愤无比。赵丰熙见朝庭不发兵解大同右玉之围,怒不可遏,他颇有骨气,自来不惧生死。当下和谢余宽商议,不能将张濯拖连其中,就二人打头,以死上谏。谢余宽道:“赵兄所言,深合我意,大丈夫死则死耳,有何惧哉?且是为国上谏,死得忠义,当效仿户部主事大人,做个死谏之臣,留名千古。”
二人计妥,又来到左顺门,这一次并不叫骂施老贼,只反复喊一句:鞑靼兵围大同右玉,请圣上出兵。这二人皆是硬汉,杖责不怕,牢狱不惧,就是杀头,正合心意。二人中气颇足,高声叫嚷,叫得皇帝心烦意乱,便思召见二人。司礼监掌印太监郑同奏道:“万爷爷,得左平礼真人禀报,九转金丹已经炼成,陛下须即刻服用,然后打坐三日,完全吸收其药效,日后便能长生不老。”
皇上龙颜大悦,说道:“快取金丹过来,让朕服用。”郑同道:“启禀万岁,您服了金丹,须得静心修练,左顺门外二位大人,日夜嚎叫,搅扰陛下清修,恐药效吸收不足,万岁爷便不能练成大罗金仙之体。”皇上闻言大怒,说道:“传旨,将二人廷杖一百,若敢再来嚎叫,杖死为止。”郑同大喜,领锦衣卫前来,又掀翻赵谢二人,开始廷杖,打到三十杖,谢余宽死去,赵丰熙挺到七十杖,一命呜呼。郑同见二人丧命,高兴不已,骂道:“呸,不知死活的狗奴,连圣上清修,也敢搅扰,死有余辜。”自回去复命。
众言官见廷杖打死赵丰熙和谢余宽,痛苦不止,哭毕商议须得替赵谢二人讨回公道。当下由杨新正领头,这杨新正,乃京师第一文胆,才华名震天下,以状元公入仕,为当世贤臣,现任正三品大理寺卿一职。杨新正率领一班文官,来到左顺门,先痛哭,哭赵谢二人,哭完,再骂,骂二施奸贼。
皇帝服了金丹,又打死嚎叫的赵谢二人,宫里一片静寂,正是打坐入定的佳境。心头高兴,刚刚坐下,听得左顺门哭声震天,再也静坐不住,怒道:“何人敢扰朕清修?”郑同道:“是大理寺卿杨新正杨大人。”皇上大怒,说道:“传旨,将杨新正廷杖一百,余者各杖四十。”郑同领旨,欣喜不已,正要下去传旨,冯仁木跪下奏道:“万岁爷,杨大人是天下文人之首,若将其打死,恐天下士林怨声载道,腹诽心谤,尚请圣上三思。”皇帝沉思有理,说道:“也罢,杖四十,余者杖二十。”郑同领旨施行。
杨新正虽是文人,但平素为人谦和,对厂卫阉党并不鄙视,不分贵贱,一视同仁。故而执杖的锦衣卫手下留情,虽然打了四十杖,却比其它文官挨二十杖要轻,居然自己穿好裤子,还能走路回家。杨新正回到家中,怒不可遏,当下写了辞呈,交到内阁。众文官受了杖责,心头怨恨,原本不想辞官的,见杨新正领头,一怒之下,辞了,不想做官再挨杖责。
翌日内阁收到百官辞呈计有:九卿三十一人,翰林二十四人,给事二十人,御史三十八人,诸司郎官及吏部十五人,户部三十八人,礼部十三人,兵部二十一人,刑部二十九人,工部十八人,大理寺属十六人,且尚有数十封不及开阅,约近三百人。施明宗瞧得瞠目结舌,不知如何处理。如果将这三百人辞呈受了,京师各大衙门,恐无人当值,朝庭号令,也无人颁行。可见奸贼党羽虽多,毕竟好官更多。
施明宗无奈,只得带了施三才写好的青词,来到西苑找皇上商议。皇上看了青词,见词句精练,词意深邃,写得不错,颇合圣意。当下面色和悦,说道:“爱卿青词,近来大有长进啊。”施明宗道:“老臣回家,日夜恭祝陛下修成大罗金仙仙体,能享万寿无疆,长生不老之福,更可千秋万载,一统江山,故而勤奋攻读祈祷,为圣上略效犬马之劳。”
皇帝闻言,龙颜大悦,说道:“爱卿苦心,朕甚是感动,特赐卿‘忠勤敏达’金印一枚,以咨褒奖。”施明宗大喜,五体投体,山呼万岁谢恩不已。皇帝有了青词,挥手让施明宗退下,自行摇头品读。
施明宗本想和皇帝商议百官请辞之事,得了金印,未及开口,便让自己退后,心头苦恼。他素来善拍马屁,熟知皇帝秉性,自然不敢多言惹怒,只得悻悻退下。张濯在文渊阁等了半天,施明宗方慢腾腾回转。张濯急道:“首辅大人,圣意如何?”施明宗叹道:“圣上说辞便辞罢,着即再选官员补上就是。”张濯大惊,道:“首辅大人,此事非同小可,你要三思而行啊。”
施明宗道:“幸得老夫还有五百门生,可以充任,若再有五百人辞官,老夫也无计可施。”张濯闻言,冷汗直流,只得急忙退下,找冯仁木商议对策。冯仁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