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校花们-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寒假里父亲的随口一说竟成真事了!胡青山在信中给胡凸介绍了他刚刚接手的几个案子:  第一个是关于环境污染的案子——南山县苍山乡的苍龙河上游新建了一座由县里投资的锰矿,结果锰矿排出的废水把苍龙河污染得鱼虾都死绝了,居住在河两岸的乡亲们的生活也深受其害;几年来,乡亲们一直在向上面呼吁治理污染问题,但始终也没见到有什么解决的措施出台,以致于闹上法庭打起了官司。  第二个案子是关于拖欠工资的——县里一包工头在上海承包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工程,又招了一批本乡的青壮去施工,包工头起初的承诺是按月给大家发工资,可实际上呢,在整整一年的工期当中,民工们也就是头两个月按月领到了工资;大家知道,当老板也不容易,也就同意了包工头的意思,其它十个月的工资等工程结束的时候再一次性支取;可直到工程结束半年了,民工们的工资也没有足额领到,每个人都有六个月的工资没领到呢!据说是因为包工头老板亏了本并且又偷偷地南下广东做生意去了,等了一年问题仍未妥善解决的民工们终于集体起诉了。  第三个案子是关于拆迁纠纷的——南山县城里的一片老城区被县政府列为了拆迁目标,但拆迁住户一致认为有关的补偿标准过低,据说是房地产公司对政府官员行了贿的结果,于是住户们起诉了该公司及政府有关部门。  第四个案子是煤矿矿难索赔的案子——南山县苍龙乡一家私营煤矿因瓦斯爆炸发生矿难造成6人死亡,据说这家新开办的煤矿因为投资还远没收回来,几个老板就在死难矿工的赔偿金上做开了文章,结果,每位死难矿工的家属也就拿到了一万元的抚恤金,死难者家属于是上法院起诉,要求每家得到5万元的抚恤金。  胡青山要胡凸琢磨琢磨这些事情究竟要有怎样的一个结果才算公平以及办理这些案件又会涉及到哪些法律法规,不过胡青山最主要的还是希望儿子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在期末考试之后通过一定的渠道找到电视台的有关节目在适当的时候报道一下这些案件哪怕仅仅是其中之一。  胡青山是几十年的老党员了,他还在信中叮嘱儿子不要念死书,要结合现实生活结合社会实际来学文化长本领,要多想想普通老百姓的艰辛与苦难,要立下为他们而读书的志向……父亲说得是这样动情,说实在的,胡凸很少能看到父亲这样深沉、伟岸的一面。在独自居住的日子里,在周旋于几个女孩之间的困惑中,在离期末不远学习渐渐紧张起来的气氛中,读到父亲这封内容丰富、语重心长的来信,胡凸既感意外又倍感喜悦、充实。  父亲所提到的几个案子,胡凸似乎都听说过,至少也听说过同类的事情,并且与其中某些事情相类的情形在家乡一带似乎从来就没断过。胡凸还真的仔细琢磨了这几个案子,他觉得这些似曾相识的事情深深地吸引了自己、抓住了自己,他甚至产生了亲手解决这些问题的冲动——这些事无一不是粗糙的,它们和书上那些优雅而高深的知识隔着老远,但这些事却发生在活生生的现实中,对满怀理想主义和美好幻像的心灵显然有着无比的冲击力与震撼力。胡凸真切地感到了自己在心理上受到的震动,他不由自主的在吴兆伟的书架上找出一些有关的法律书来查看,他很认真,不但找到了有关的法律法规,还对涉及的有关条款一一作了研究,乃至基本上搞清楚了要怎样依法处理这些事情才能还所有的当事人以公正。  胡凸还比较认真地翻了翻《中国法律思想史》这本教材,他觉得这本早被吴兆伟用红笔划了许多重点标记的已经颇旧了的书很有意思,应该说,怎么看胡凸都觉得它既是一本法律书,也是一本从特定角度撰写的历史书和哲学书,里面不但有关于先秦法家法律思想的介绍,比如慎到的“尚法”和“重势”思想啊,又比如商鞅的“变法”思想啊,以及韩非子的“法治”思想啊,等等,而且还有儒家、道家、墨家等诸家的法律思想介绍,乃至从先秦往下一直到民国初年各类要人的法律思想之介绍。胡凸对此产生了无比强烈的兴趣,他责怪自己怎么以前就没注意到这门课程而只选听了《宪法》《刑法》《民法》《公司法》等几种课。    
《校花们》23(2)
不知不觉的,胡凸发现自己对法律竟然产生了空前浓厚的兴趣——回想到以前在家里无意间听父亲谈到过的许多法院里的人与事,又联想到近两年各类专业在就业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或冷或热的实际情形——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基本都找到了比较理想的工作,但历史系的却差强人意!胡凸甚至起了改行学法律的念头,并且胡凸不久就拿定了主意。当胡凸在课堂上听刘沛阳说起他的考研打算和复习计划时,忽然间他就灵机一动——干嘛不考法律系的研究生呢!?如果考上了,这个改行的想法不就能实现了吗?有几个晚上,胡凸反复琢磨心事直到深夜,还有半年就要进行研究生的入学招生考试了,时间很紧,不过,如果抓紧时间拼上这么半年,则也是有可能考上的。这么想着,胡凸的想法逐渐地就清晰起来,对,就考法律系的研究生吧,就当拼一把,即使这次没考上,那也可以在一、两年之后接着考呀,为什么不能在关乎未来人生方向的大计上花几个月时间好好赌一把呢?对,先这么定吧——就考自己最有兴趣的民法专业的研究生!  不久,期末考试就开始了。说实话,胡凸的感觉不如以前了,他预感到这次的成绩会有所下降,但事已至此,无法挽回了。何况他也不是特别在乎了,因为他考法学硕士的主意几乎已经是拿定了。  期末考试一结束,就是放暑假的时候了,是回家还是留在学校呢?胡凸本来是打算留在学校的,一来可以专心学习备考,二来有潘玉颜陪着日子也不寂寞。只是胡凸又接到了一封信,是老同学梁季斌写来的——梁季斌在信中说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划和奔忙,他的书店已经正式开张营业了!梁季斌还邀请胡凸回来看看,帮他支几招云云。老同学的书店,还有父亲的律师事务所,应该说,这两起新鲜事合在一块对胡凸确实构成了极大的吸引力,胡凸终于觉得还是回家看一看的好。  关于那几个官司的事,胡凸先是找到自己所认识的新闻系的几个同学打听了一下情况,结果还真弄到了两、三个作这类相关报道的节目组的电话。并且胡凸还被告知:直接与他们电话联系,先向他们介绍一下这几个事情的大体情况,看节目组是什么意思,然后再拿主意。胡凸于是照办。结果,其中一个节目组《神州搜索》的人答复说这种事太多,他们不久前就报道过同类的事情,所以今年以内是不会再作重复的选题了。第二个节目组《问题新闻》的人则要胡凸把有关的情况写出一个书面的东西寄给他们,等研究之后有了结果再联系云云。第三个节目组《民为贵》的人则希望胡凸趁暑假回家先了解了解更详细的情况,核实无误了然后再谈下一步的事。  到这个时候,胡凸就知道自己可以回去了。可胡凸转念一想,却觉得还是要跟潘玉颜商量商量,听听她的意思才好,总不能招呼都不打一个就把她冷冷清清扔在学校里不管吧。胡凸甚至想,其实要两全齐美也不是不可能,让她跟自己一块回去不就得了?这么一合计,胡凸于是就去找潘玉颜商量。可没想到当胡凸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之后,玉颜却毫不犹豫地主张他回家去,当他问她为什么的时候,玉颜的答复是出乎胡凸的意料的,“我男朋友过几天就来北京,我们报了个英语高级班,这个暑假打算一起强化英语”,接着,玉颜又换了一脸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神情,“我和他已经准备有两年了,这一次,是考前最后一次系统地学习,很关键!我们的想法是只能成功!不许失败!这样一种情况,你说你是留在这里还是回家?”  胡凸闻言心里如同打翻了五味瓶,不过他也没再说什么——这样也好,自己就不必左右为难,谋划来谋划去的,一门心思回家就是了。  于是,不久之后胡凸就踏上了开往南方家乡的列车。  期末考试刚结束的那几天,因为面临着整整一个暑期的分别,胡凸就回宿舍和弟兄们呆在一起了。也许是为了排解期末复习阶段的紧张与疲累,也许是为了共同庆祝豪华暑假的莅临,宿舍里的弟兄们,包括胡凸、包括王跃洋在内,无不敞开胸怀放肆地说笑了一通,神侃了一通。然后呢,胡凸就笑容可掬跟什么事都没有一般找了个话题与王跃洋单聊,王跃洋也笑容可掬跟什么事都没有一般跟胡凸对谈。谈了一会,胡凸又拉住正打算收拾东西回家的王跃洋下了两盘棋,还故意输给了他。再之后,胡凸就拉了他去校外的餐厅里吃晚饭,因为兴致都不错,还各喝了一瓶啤酒。酒足饭饱,两人回到宿舍倒头就睡下了。于是乎王跃洋的回家也就推到了第二天的上午。  因为张有志将参加校团委组织的暑假沿海社会实践考察团南下广东,第二天傍晚胡凸就拉了张有志到校园里散步。两人转了一大圈,聊了一路,胡凸对张有志的暑期之旅也就知晓了个大概,乃至很有些羡慕了。夏天的夜晚星空灿烂,校园里凉风习习,好一个良宵,好一种心情!时间还早得很,仍未尽兴的两人一合计,就跑去买了两瓶啤酒,然后拧着酒瓶晃到了图书馆前的草坪上坐下来边喝边聊。  胡凸笑笑地问张有志,“终于从学生会主席的宝座上退下来了,接下来你打算怎样发挥余热呢?”  张有志没介意胡凸的调侃,他点头作答:“考研。”  胡凸又问:“考本系的吗?还是你选修的那个专业?”    
《校花们》23(3)
张有志再答:“当然是行政管理学。”  胡凸点点头说:“对了,你是打算从政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