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不嘛,现在倒好,除了骆家除了福都周遭的家业还在,其他地方的,竟都给子弟祸祸干净了。现在骆家闹着分家产,听说连骆家最小的小娘子都被扫地出门。”又有人凑上来唏嘘。
“哦?竟有此事?不是去年听说那小娘子许给福都叶家的三少爷了吗?若是骆大家的在,想必这几日该完聘了。若说骆老爷子仙逝,婚期延期这理所当然,不至于被大少扫出门去吧?”
“嘿,若是说十一娘子的婚事,那算是有意思的了!”旁边人来了兴趣。
骆尘鸢听到“十一”二字,也心中一紧,全神贯注地听起来,原版竟然已有婚约?古代婚嫁有六礼,即问名、订盟、纳彩、纳币、请期、亲迎。这完聘多半是指最后纳彩、纳币最后一环节了,过了这环,订好良辰吉日就可上门迎娶。那么待嫁的骆尘鸢,怎么又会扫地出门,差点丧命刀下?
呃,负责任的说,待嫁的骆家十一姑娘,怎么会在这样破旧不堪的牛车里,啃着窝窝头,听人如何取笑自己?
那人续又道,“原本叶家老太太不想在这岔口提婚约之事,一来叶家也把握不清骆家内部的缘由关系,二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骆家之大,还是让叶家掂量掂量的。嘿!没想到的事情,便是那叶三少爷竟瞒着老太太私下让媒人将十一姑娘的生辰给退了!原本还想要回聘礼的,后来也没音信了,八成这事惊动老太太了,给压下咧。”
退生辰啊!那跟直接退婚有什么区别?倘若叶家名正言顺的驳回婚约,那还好说,纵然会有趁人之危之嫌,但也好过那叶三少直接把生辰甩给原主的好,那跟当众甩闺中女子一巴掌差不多。
这骆家人也够王八的,不仅不替十一姑娘出气,反倒搬出分家产一说,丢给人家一张破旧地契,扫地出门之。
骆尘鸢想起那地契,黛眉紧皱,从怀中掏出来,借着暗光仔细又瞧了两遍,地契上写得是青州府落雁山下的两百亩良田,青州府落雁山是哪里?福都骆家是肯定回不去的了,前脚被扫地出门,后脚就被未婚夫扇耳光,何况她又不是骆家十一姑娘,回去只有被穿帮的份儿,落雁山好似是她现在唯一能去的地方了。
骆尘鸢正愁云惨淡时,车队已歇够脚,张大郎和张彦清也收拾齐整走过来。
骆尘鸢吃了两个窝窝头,精神比先前好许多,见张大郎过来,忙帮忙将采办的物什往牛车上搬,张书生见之,鼻孔朝天的哼一声,自顾整理另一辆牛车上的东西去了。
张大郎看着骆尘鸢不好意思的笑笑,恳切道,“阿四自小被我们宠坏了,姑娘万别着恼。”
骆尘鸢本想趁着自己有力气,杀杀那张阿四的书生锐气,但听张大郎一说,反倒不好意思了,微笑着安慰这淳朴可亲的庄稼汉,“张大叔,小女不恼。张……阿四看得出来,其实是很孝顺的人。这样的儿郎是张大叔的福气。等明儿阿四高中状元了,张大叔定能享大福气。”不是溜须拍马,骆尘鸢是真心祝福张大郎。
张大郎憨厚地笑笑,大手不自在的挠挠额头,摇头道,“阿四能识个字就成,庄稼人福禄高了,可享不了。”
骆尘鸢笑笑,知道庄稼人说话诚恳,心思清浅,也不违拗,只笑问道,“大伯可知道青州府的落雁山?”
“什么?”张大郎停下了手里的活,抬头亮着眼睛瞅着骆尘鸢,浑浊的眸子里竟闪过一丝复杂的光彩。
骆尘鸢心中一紧,不明了张大郎是惊诧,还是真没听见,一时间竟不敢再重复,甚至有些后悔自己问的太过唐突,刚想编个借口说是随便问问,不料张大郎开口道,“青州府落雁山?哎!瞧我这脑子!”张大郎拍拍脑袋,提着精神气继续追问,“我都忘记问姑娘家住何地和姓氏了,姑娘是落雁山的?”
“不……不是……”骆尘鸢被张大郎看得心中发慌,下意识地推脱掉。
张大郎咧嘴一笑,开怀道,“我说呢,姑娘这么脸生,我在落雁山从没瞧见过。”语毕又闷头忙活自己的了。
骆尘鸢满脑黑线,倘若不知道张大郎的为人,她还以为这人是故意在套她。不过转念一想,骆尘鸢又来了兴致,“张大叔您是落雁山的啊!你们都是吗?落雁山是好地方吧,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
“咳……”张大郎似乎呛了一下,手中的一麻袋粮种差点砸到自己脚,良久才恹恹道,“姑娘可真是会说话。落雁山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个好地方。姑娘家往何处?等到了前面九曲镇,我要阿四送你回去,一个姑娘在外也不安全,爹娘会担心的。”
骆尘鸢看着张大郎关切的目光,原本编好的谎言,此刻竟哽咽在口,她实在不忍心骗这么憨厚实生的庄稼人,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前一世,她只有外婆一个亲人,这一世,许是一个真正待她好的亲人都没有了吧?
沉默半响,骆尘鸢苦笑道,“大叔,小女算是失散流浪来的,小女姓……”骆尘鸢忽然哑口,张大郎是落雁山的人,倘若她直接说出自己的名讳,岂不明摆着告诉张大郎,你们这是引狼入室,带回来的人可是你们未来的地主婆。古代封建社会最大矛盾便是大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若是车队的人起了歹意,杀了她,毁了地契可就十分不妙了,于是她续又道,“小女姓陈。”
张大郎浓重的粗眉蹙了蹙,自语道,“我们那方倒鲜有姓陈的人家,倒不好替你去宗谱亲人去。”
骆尘鸢忙道,“多谢张大叔好意,小女只想去落雁山寻个栖息之地,其他的,等以后再做打算也好。”
“以后?”那张书生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听到骆尘鸢想跟他们回去的意思,登既剑眉挑老高,鼻孔朝天满脸鄙夷道,“古人言,认祖归宗,狐死必守丘,堪为人之最大事也。姑娘如此一说,不怕轻薄了自己,丢祖宗的脸面吗?况且车队之人,皆麻衣之农,尚食不果腹,恐要负了姑娘诚意。”
张书生的话晓之以理,动之以实,张大郎方才后悔就这么马虎的答应了下来,瞧她不仅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姑娘,行为举止谦卑有礼,衣食住行必不能马虎,他一个乡下人斗书难进,如何担得起人家。
骆尘鸢见张大郎犹豫,心中一慌,藏掖在麻袖下的小拳头气得微微发抖,狠狠剜了书生一眼,咬牙道,“小女能识字,熟耕种,通商训。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小女必不累赘于人,也不善于人而累赘。”语毕,明丽如星的双眸已瞪得溜圆,灼灼如宝石,耀眼生华。
第五章半路撵人
骆尘鸢紧抿着唇,小兽样的目光中,泛着潋滟清洌的碎光,带着淡淡的幽怨与怒意,张阿四正不屑置辩她的言辞,却不经意间掠过那双眸子,心中一怔,不禁想去凝眸细看,但却只看到一个清瘦纤细,跋扈嚣张的背影。
这时候骆尘鸢已经嘟着嘴巴,气呼呼地去招呼过来的其他商办了。
瞧着她踉跄跌撞,毫无窈窕淑女之态的脚步,不由厌从心起,怒从中来,拔腿就想追上去给他指点指点,不料刚抬起脚步,就被人冷冷推了一下,皱着脸扭过头正要冲拉他的人瞪眼,眼皮还没来及扯,又被劈头盖了一掌。
“阿四!你发什么愣,还不帮爹把物什搬到牛车里去!这些布匹受了露水会发霉的。这些货本就不比去年好,若是再有差错,就别指望给村里换来良种了。”张大郎黑着脸,双目圆瞠,瞪着在发懵状态的张阿四。
张阿四当即清醒过来,寒着脸,忙不迭地捋起袖子干活。毕竟骨子里不是书香门第出身,在他心里,肥田粮种在关键的时刻下,还是远远高过于他的礼仪经纶。
骆尘鸢见张大郎如此珍贵牛车旁那几匹用青色麻布包裹着的布匹,也忙上来帮忙,刚走到布匹旁,倏然想到张阿四那副臭德行,定然又会搬出些指责她又丢人现眼的言辞,加之刚才一事,气恼的沉下脸翻了个白眼,不料张阿四也在望她。
四目相对。
骆尘鸢正大囧。
后者在片刻之后,红着脸,冷哼道,“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目光灼灼,言辞凿凿,实在……还愣着干吗,过来帮忙啊?”
骆尘鸢闻前半句震怒,后半句呆住,险些没跟上人家书呆子的思维跳跃。半张开嘴,又默默紧闭,麻利的跑到牛车旁将最后一匹布抱在怀里,耷拉着眼皮瞄着张阿四,“孔圣人不是说‘学而优则士’,弟子樊须请学稼,被斥骂为‘小人哉,樊须也’,你如此,岂不和小人一般?”语毕,骆尘鸢有些小人得志的奸笑,看你这黑面书生还小不小瞧本姑娘。
正躬身整理牛车的张阿四清瘦身形,忽而顿了下,头也没抬,仍旧忙活自己手中的事物。
看样子是不屑理会自己,骆尘鸢讪讪扯扯嘴角,将布匹安放整齐,看张大郎和车队的意思,今晚恐怕要连续赶车,待到下个城池才能休息,这也没什么,自己反正也在牛车里。
骆尘鸢收拾完毕,刚起身,意外的看到张阿四正铁青着脸,神色郑重的在望她,不等她开口,当即义正言辞地说:“民以食为天,万物皆精贵,拿礼仪典范规矩自己德行,是为求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顺天理自然也;礼仪经纶,圣人之理,倘若用来约束于天。实为……没天理也!”语毕,麻袖一挥,愤愤的转身而去。
骆尘鸢石化原地,半响,“噗嗤”笑出声来,即无语之极,又感叹道,“张阿四,实在非常之逗也!”
语罢,尘鸢囧,她好像盗用某人经典语法了。
张大郎将骆尘鸢那番话讲与了车队其他当家,虽然他们为骆尘鸢那番话感到惊疑甚至可笑,但也无意再为难她,救人救到底,不管怎样,先将她带到前面的大城池后再做打算。
车队为保货物安全,连夜赶路,骆尘鸢依旧如前,跟着在张大郎那辆牛车里,迷糊睡了一夜,再睁开眼时,天已放亮,拉开草帘,迷蒙着眼,打量四周。
半夏的清晨,一缕阳光从云中透出,穿过路旁参天的古树,疏疏落落地倾洒在黄澄澄的牛背上,幽幽的黄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