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小地主-第5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说好了,不用接了吗?”连蔓儿就道。



原本她的打算,小七今天自然是要去念园和沈谦一起念书,由韩忠带着人送过去就可以。她虽然答应了沈谨要去,但却没打算这么早就去。沈谨还要在念园住一阵子,她不可能天天、时时地去陪着。



“…是我们姑娘特意吩咐的,请姑娘早些去”罗大娘就笑道。



连蔓儿和小七到了念园,就直接被请到了常青园,两个人被请进上房的时候。就见不仅沈六,沈谨和沈谦也在。而且,沈谨和沈谦都是很高兴的样子。



“可来了,就等你们了。”沈谨笑着起身,对连蔓儿道。



大家相互见礼毕,就都重新坐下。



“六哥今天打算带我们出去走一走。”沈谨就告诉连蔓儿道。



连蔓儿恍然大悟,怪不得沈谨和沈谦这样高兴。沈谨是女孩子。在沈府那样的环境,只怕不大能出门走动。即便出门,也是从一个二门到另一个二门,真正的游玩是极少的。而沈谦,自然是高兴可以放假一天,不用念书了。



起码,连蔓儿是这样猜想的。



“…小九和小七今天都放假一天,”沈六坐在上首道。“不过,你们俩不要太高兴。回来后,这功课是要补上的。”



沈谦和小七就对视了一眼,都嘿嘿笑了。



连蔓儿听了沈六这话,倒是很高兴。



“六爷打算去哪里看看?”连蔓儿就道。



如果说要看风景,这方圆百里。最漂亮的就是念园。



“随意四处走走,看一看这周围的庄稼。”沈六就道。



“哦。”连蔓儿点头,看来沈六即便是在休假期间,也不忘正事。



“…庄子上我都没去过,正好看看这田园风光。”沈谨很高兴地对连蔓儿道。



“要是去看庄稼,那现在起身正好。”连蔓儿就道。



现在这个季节要下田,太早了露水还没干,地里湿气上蒸,可如果太晚了,又比较晒。现在这个时候,是最合适的,庄户人家也多选择在这个时候下田劳作。



沈六、沈谦和沈谨听了连蔓儿的话都点头。



沈家兄妹要出行,外面一切俱都是准备妥当了。大家都不坐车,也不坐轿子,沈六带着沈谦和小七骑了马,连蔓儿和沈谨则是坐了软兜。



这软兜是被四个人抬在肩上,特别设计了伞盖和垂帘,连蔓儿和沈谨坐在里面,既不怕被外面的人看见了脸,却又同时可以痛快地观赏外面的风景。



因是简装出行,沈家兄妹今天都穿戴的十分利落。



沈谨是一套水红色的春罗衫裙,连蔓儿今天穿的是一套湖蓝色春罗衫裙,她们两个同坐一乘软兜。沈谦和小七今天穿的都是宝蓝色的袍子,沈六穿的最为素淡,是一件月白底织金暗纹的阔袖长袍,坐在马上,衣袖当风,晃人眼目。



一行人从念园的西门出来,下了山,就先来看连蔓儿家的葡萄庄园。



小七和沈六、沈谦在前面骑马走,自然是想到了要带他们看看自家的田庄。而且,这周围,要说好一些的田园风光,可也真是非她们家莫属了。



这个季节的葡萄园,枝繁叶茂,满眼苍翠,有的葡萄架上已经结了果,只是还小。葡萄园里,有长工们正在劳作,看见小七,就都忙放下手里的活计,过来见礼。



“你一会回去说给厨房,就说我姐和我的话,今天晌午给大家伙加菜。”小七受了礼,就叫过小核桃来吩咐。



东家的姑娘和小爷来田里看看,吩咐给加菜,那自然加的晕菜,一众长工自然欢喜,又给小七行礼。小七这才摆摆手,让他们自去忙。



连蔓儿坐在软兜里,看的暗暗点头。



看过了葡萄园,一行人又绕过后山,往南山下的田地来。



“…去年种下的冬小麦,再过上半个多月,就能收割了。”连蔓儿告诉沈谨。



“我听小七说了。”沈谦勒马,靠近软兜说道,“割了这小麦,还能再种一茬是不是?”



连蔓儿就笑,看来沈谦果真是听小七说了不少,不然也不能说出“再种一茬”这种庄户人家的内行话。



“没错,还能再种一茬豆子。”连蔓儿就道。



沈六在前面听见连蔓儿说话,也勒马放慢了速度。



“这么说,咱们辽东府也可以一年两熟了?”沈六问连蔓儿。



“依我看,我们这应该是没问题。”听沈六这样问,连蔓儿就很谨慎地回答道,“去年试种了春小麦,第二茬也是种的豆子,时候不够,不是很熟,后来是割了做草料,卖毛豆,收益也还可以。今天这冬小麦,比春小麦能早收割半个月,再种豆子,应该就能熟了。”



沈六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辽东府幅员辽阔,从南到北的气候也并不完全相同,不过像三十里营子这种气候的地方,还是很多的。



三十里营子的土地可以一年两熟,那么相同气候的地区同样也可以。



“不过,这样种了一年的地,第二年就不能这么种了。听我爹说,得让地歇一歇。第二年就种玉米。”连蔓儿又道。



“就是这样,那也还是比别人多了近一倍的收成吧。”沈谨对这些事并不是很懂,不过也听出了些门道,就试探着问。



“是差不多。”连蔓儿点头,“不过,我们要付出的辛苦,也是人家的一倍,一倍还不止那。”



不仅是人力,还有粪肥。这两项是支撑高产的基本条件。



“等五郎回来了,年底让他写个条陈。”沈六就对连蔓儿道。



“嗯。”连蔓儿重重地点头。



这个时节麦穗已经比较饱满了,微风吹来,随着沙沙的响声,看麦浪翻滚,这是田间最美丽的景色。



沈六、沈谨和沈谦都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而对于连蔓儿来说,这是她这一辈子,甚至下辈子,下下辈子,怎么看也看不够的。



一行人正在麦田边驻足观看,就见有个人从地头的小路上跑了过来。



那人跑到跟前,就被沈家跟随护卫的人给拦住了。



“我找我蔓儿姐有事。”



连蔓儿听见说话声,忙扭过头,看见是连叶儿,就忙出声,沈家护卫的人这才让开,让连叶儿走了过来。



“是我的堂妹,连叶儿。”连蔓儿告诉沈谨道。



“叶儿,是家里有啥事?”连蔓儿就问连叶儿道。



第六百四十五章耨耨



“蔓儿姐,是大舅他们来了。”连叶儿忙上前来,对连蔓儿道。



原来是张庆年来了。这个季节,正是新鲜山货下来的季节,张庆年他们来,一定是给连蔓儿家送山里的新鲜土产来了。张庆年过来,一般都是早上来,吃过了饭就走,不会留宿。



连蔓儿就忙和沈谨说了,要和小七回家去。



人家亲娘舅来了,而且还是很快就要走了,沈家兄妹再舍不得,也的放连蔓儿和小七回去。



连蔓儿就和沈六、沈谨、沈谦告辞,沈六另安排了一辆轿子给连蔓儿。连蔓儿就和连叶儿坐了轿子,小七依旧骑着马急忙往家里来。



一进院门,张采云就笑着迎了过来。



“蔓儿,我可想死你了。”张采云上来就拉住连蔓儿,又看小七,“小七好像又长高了。”



几个孩子说说笑笑地进了屋。张青山和李氏这次都没来,只打发了张庆年和张王氏两口子带着张采云来了。大家相互见礼,又是一番寒暄热闹。



张氏和连枝儿张罗着做饭,张采云就带着连蔓儿和小七看他们带来的东西。



两篮子晚熟的大黄杏,一篮子还有些泛青的沙果,另外几个篮子里满满地装着各种鲜蘑菇、鲜木耳,还有两个篮子,里面装满了红彤彤的小果子。



“耨耨。”别的都还寻常,小七见了那两篮子红果子,立刻就两眼放光了。



“就知道你们最稀罕吃这个。”张采云就笑,“…是我们昨天上山摘的,怕放不住,都带着叶子摘下来的。你们先挑特殊熟烂的吃,剩下的放你们那地窖里去,还能多放两天。”



耨耨,是烧锅屯那一带大山里特有的一种野果子。植株是小灌木,果子有指肚大小,完全成熟的时候呈火红色,味道极为甜美。连蔓儿姊妹几个都爱吃这个,并一致认为这是最最好吃的野果子。



耨耨多生长在深山里,即便是张青山家山里果园里也是没有的。要采摘耨耨,必须要往更深、更险的山里走。而且,这种野果子的数量并不多。



张家人特意上山里,为她们摘了这么多的耨耨送来,这一份心意,让连蔓儿觉得,什么样的言语感谢都是虚浮的。



连蔓儿就打发了小喜去洗些耨耨送上来,就拉着张采云往炕上坐了说话。



“我姥爷、姥姥咋没来?”连蔓儿问张采云。



“今年不又买了好多棵树吗,现在正结果,离不了人。雇了人也忙不过来。他俩都不放心,非得看着,就没来。”张采云对连蔓儿道。



这一两年,张家的日子也越发好过了,因此今年开春就又买了个果园。不过在烧锅屯那边,一般都不说几个果园,而是算具体的果树有多少棵。



“那我大舅和舅妈今天就得回去,不能住两天?”连蔓儿就问。



“一会吃完饭就得回去。”张采云道,“对了,你跟小七跟我们回去不?我爷和奶在家里总念叨,让你俩去住俩月。”



“恐怕还得过些天。”连蔓儿就道,她跟张采云说了沈谨,还有小七去念园和沈谦一起念书的事。



“那这是好事,小七念书最要紧。我们那,啥时候都能去。”张采云立刻就道,接着又好奇地拉着连蔓儿问,“那个沈谨,长啥样啊?说话是不是和咱都不一样?…哎呀,这府城里沈家的千金小姐,我还没见过啊。”



沈谨觉得乡下的每一样东西都新奇,张采云也对沈谨这个府城来的大户人家的姑娘感到好奇。而且,这么好奇的不仅张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