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小地主-第2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秋下咱新屋子盖好了,就摆新屋子里。”张氏道。



连蔓儿笑着拦住了张氏。



“娘,这都摆出来了,就搁在这摆着吧。”连蔓儿道,“娘,你现在看着这个稀罕,等以后。咱这样的东西肯定不少,比这更好的东西还多的是那。”



到时候不需要人送,她们自己也买的起。



五郎也点头,觉得胆瓶就摆在那好看。



“娘,你看我哥都点头了。只要我哥考中了科举,以后怕没人给你送好东西?”连蔓儿就笑道。



“那敢情。”连蔓儿这么说,张氏就更高兴。



“哥。你可要加把劲,咱娘就指望你了。”连蔓儿回头就朝五郎笑,“今天鲁先生给你出的题目,文章做出来了没有?”



“差不多了,我这就去誊写出来,请先生评讲去。”五郎说着话,匆匆地走了。



“你哥自己知道用功,不用人催。这点让人省心。咱也别过分催逼他。”张氏说道,他心疼儿子。



“娘,我就给他提个醒,这个叫督促、督促不是催逼。”连蔓儿笑道,“哎呀,昨天小七还挨了先生的手板了。”



一时间张氏的脸色有些复杂。



“我去摘菜去。今晚上给鲁先生加个菜。”张氏这么说着,也出门去了。



连蔓儿就在屋里抿嘴笑。和任何一个平凡的母亲一样,张氏心里疼孩子。但是她知道,不能溺爱,所以对于鲁先生怎么严格教导五郎和小七,她都会忍着什么也不说。但是,一个母亲的私心,她总想更加厚待鲁先生一些,让鲁先生挥板子的时候,能对五郎和小七心软一些。



但是,张氏不知道,她这样做,却得到了恰恰相反的结果。



因为张氏什么也不说,她看儿子挨板子时的焦急神情,以及之后加厚的饭菜,让鲁先生很感动,并决定加倍报答,因此对待五郎和小七更为上心,当然也更为严厉了。手板不打则已,若是打了,就非常的实在,绝不会是高高抬起、轻轻落下。



……



端午节前三天,连记就开始卖粽子了。



连记的粽子是每个二两,重量只多不少。黄米棕每个三文钱,江米棕每个四文钱,江米红枣粽子九文钱两个,鲜肉粽、蛋黄粽每个是五文钱。



来铺子里吃早点的,很多就买了粽子当做早点吃,也有的还会多买两个带回去当点心吃。黄米棕和江米棕同样受欢迎,但是鲜肉粽和蛋黄粽却是最先卖完的。



因为过节,铺子里的生意比往常还要忙碌,不过铺子里的伙计们都很高兴,过节了,连记给他们发了福利。



第三百一十七章节礼风波



这个年代,有一条不成文的定例。对于长期雇佣的雇工,包括各种铺子里的伙计,地主雇佣的长工等,东家除了按月发给工钱之外,逢年过节还要给一些额外的福利。至于这福利的多少,要看东家的收益,同时也要看东家的人品。



有厚道的东家,给伙计们的福利就好。也有那刻薄的,干脆就不给,也有碍着舆论不得不给伙计们发钱物,但却会想尽法子克扣。比如连蔓儿就曾听村里的人说过,某一家粮店的东家特别的刻薄、小气,逢年过节给铺子里的伙计们发米,对外面说是多少斤多少斤上好的米,其实却是拿发霉的、仓底子带沙土的米来充数,弄得铺子里的伙计怨声载道,被街坊邻居背后指脊梁骨。



连记的铺子里,现在雇佣着三个跑堂,一个厨房帮佣的媳妇,另外还有日常打扫茅厕的吴老头。这五个人,每个人都是一斤粽子,一斤肉,再加上一斤酒。



这样的一份福利,就是与青阳镇上的大铺面相比,也毫不逊色。



“那他三伯娘那份那?”张氏就问该给赵氏些什么。



“也是一样吧。”连蔓儿想了想,就道。都是一样在铺子里干活,这种事还是一视同仁的比较好。如果有心,过后再填补赵氏,更加合适。



而且当初请赵氏来铺子里干活,除了想私下照顾赵氏母女一些之外,也是让连家沾些利益的意思。



“这东西拿回去,也轮不上她们娘俩吃。”张氏就叹气道。



“今年应该好点吧,前天听老黄大叔说,山上过节也发东西。虽然没咱铺子里给的多,可我二伯,三伯,二郎哥。三郎哥他们,能拿到四份。东西多,咋地也能轮上她们吃些。”连蔓儿就道。



“那给你爷你奶的粽子啥的,也一起给了吧。”连守信就道。



“这个行。”连蔓儿点头。



一家人就商量。要给连老爷子和周氏多少粽子。



“就五个黄米棕,五个白米粽吧。”连蔓儿说道。十个粽子,正好两斤。



张氏听了,就看了连守信一眼。



“粽子你奶她们也包了,给这些也还行。……要不,就再给添点猪肉?”张氏用商量的语气问道。



“那就再添一斤猪肉吧。”连蔓儿就道,“过节这几天。镇上的肉铺子,猪肉都卖光了,多亏咱提前订了,勉强能够咱铺子里用的。……先就这些,也不在这一时半会。就这些,在咱村里,也排的上号了。”



“要不,再给你爷添坛子酒吧。”连守信迟疑了一会。说道。



连守信开口了,连蔓儿想了想,也就点了头。



“继祖媳妇这些天总来帮咱干活。”张氏又说道,“平时看不大出来,继祖媳妇厨房的活,还真不赖,不比二郎媳妇差。咱这几天包粽子,也多亏她来帮忙。”



张氏的意思,是问是不是该另外给蒋氏添点什么。



“这个我看不用。”连蔓儿摇了摇头道,“大嫂来帮咱,是瞒着家里的。咱也别提,省得有说道。……大嫂她。也有自己的打算。”



“啥打算,还不就是为了给妞妞一口吃的。”张氏就道,“你说的也对,这事咱还是别提。”



妞妞年纪小,原本在家会时不时的开小灶。但是赵秀娥搬回来住之后,什么都要争竞。妞妞的小灶就被取消了。一个院子里住着,蒋氏就想偷偷地给妞妞另外做些吃的也不可能。



蒋氏那天来帮忙,着实舍得下力气,她又会说话,将张氏哄的很开心。后来张氏就留蒋氏吃饭,蒋氏说什么也不答应。说是没告诉家里,是她自己来的,如果留下来吃饭不大好。



连蔓儿就拿了江米粽子,给妞妞吃。



蒋氏没有推辞。



从那之后,每天包粽子,蒋氏都会带妞妞来。张氏给饭食,蒋氏从来不要,但是给妞妞,蒋氏就不拒绝。不过也只是让妞妞在铺子里吃,不肯把东西带回去吃。



“要是她肯来铺子里干活,过了明路,咱也给她一份工钱,给妞妞弄点细粮吃,这也不是啥难事。”张氏说道,“那天我跟她把这意思透了透,她就是笑着摇头。”



张氏说完,又叹了一口气。



“我看她也不是自己不愿意来,还是碍着家里,他大伯、继祖他们。”



说了一会子闲话,张氏和连蔓儿就将给赵氏,还有给连老爷子和周氏的东西都收拾出来,要赶在端午节前,将东西送过去。



傍晚,一家人回到老宅。



张氏就将东西都交给连守信提着。



“他爹,你自己送去吧,我带孩子们回屋做饭。”张氏对连守信道。



“爹,得跟我爷我奶说清楚,哪些是三伯娘挣的。”连蔓儿说着话,看见连叶儿从西厢房里出来,就忙招呼道,“叶儿,你过来。”



将连叶儿招呼到跟前,连蔓儿就把事情和她说了。



“三伯娘在不,你们一起去。”



“娘在做饭,我跟四叔去。”连叶儿说着话,就提了肉,跟连守信一起到上房去了。



张氏带着连枝儿和连蔓儿就回西厢房,刷锅、淘米、摘菜,准备晚饭。



“姐,递给我个干净盆儿。”连蔓儿淘着米,就招呼连枝儿。



连枝儿就拿了个盆子过来,连蔓儿将第二水淘米水倒了进去。



“够咱晚上洗脸的了。”看着盆里发白的淘米水,连蔓儿笑着道。



“别说,这淘米水还真能把脸给洗白净了。”张氏看了一眼连枝儿和连蔓儿两个白里透红的脸蛋,笑着道。



“那也得是天生白,要是天生黑,拿啥洗也是白搭。”连蔓儿就笑,“娘,我和我姐都随你。”



“净给我灌**汤。”张氏忍不住笑了起来。



娘三个正在说笑,就听见上房传来周氏中气十足的骂声。



“你这打发要饭花子那,你这个丧良心的东西,你喝了我三年的奶。这奶水钱你一辈子就还不起……”



张氏立刻停住手里的活,脸上露出忧虑的神色。



连蔓儿抚额,凡事要碰上周氏,就不会让你顺顺当当地过去。哪怕鸡蛋里挑骨头,她也要挑出些错来。



“我就知道,不管咱咋地,你奶都没好脸色。我还想那,咱不去,就你爹去,你奶对你爹咋地也能差一点。不能向对咱。”张氏叹气道,“你奶这脾气,一天不吵吵,不骂人,她好像就不过日子了。”



是让连守信硬抗,还是过去看看?



连蔓儿想了想,就把淘好的米交给连枝儿。



“我看看去。”连蔓儿说着话就朝外走。



“别跟她吵吵,咱丢不起那人。”张氏就嘱咐道。



走进上房。就看见周氏正拍手打掌地痛骂连守信。



“……你当我不知道,吴家给你送了多少东西,猪肉就给你送了十斤。又是好布料,又是好酒的。你给吴家也送了不老少,村里人都看见了。你翅膀硬了啊,跟老王家你都拉格上了,送来送去的。大老远,你还给老张家捎了不少东西是不是,还让人给你们啥保密,不让说出去,我呸,你个没囊没气的。有东西填补那两姓旁人,把人家当亲爹娘,把你亲爹亲娘不当回事,我上辈子做了孽,生了你这么个吃里扒外的东西。”



“你给那外人大把大把的送,给你亲爹娘。你就舍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