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重紫-第3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窦昭大惊,道:“你怎么还没有用晚膳。”



宋墨笑道:“我从宋先生那里出来,就进了趟宫。调了那么多的人过来,虽说拿五城兵马司做了借口,可这借口也要做得漂亮才行——我去见了皇上,把几个人的名册拿给他老人家过过眼,以后免得有人在皇上面前给我上药眼。”



给皇上看……



窦昭睁大眼睛:“那皇上怎么说?”



宋墨朝着她笑:“说起来,皇上和我们倒想到了块去了,都选中了那三个人。”



窦昭不由失笑。



宋墨感叹道:“若是舅母没有那些门户之见多好啊!读书人家入赘,改了姓名,不免有数典忘祖之嫌,就算是能参加春闱,也没有人愿意点他做门生。可这勋贵人家就不同了,走得本是恩荫,倒也不在乎这样,反而能继续女方的袭职……”



要不然,他也不会在亲卫军里给赵璋如找夫婿了。



窦昭就挽了他的胳膊,戏谑道:“辛苦世子爷了!”



“你知道就好!”宋墨索性道,“今天可把我累坏了!”



素心等几个跟着窦昭迎出来的不禁都低了头笑。



用了晚膳,梳洗更衣,两人躺在床上说悄悄话。



“你怎么就想到去试宋千里制艺?”



“第一次办砸了,总不能第二次也办砸吧?”宋墨笑着,“舅母不是要找读书人家的子弟吗?万一舅母见面就考人学问怎么办?”



窦昭抿了嘴笑:“科举也考诗文的,你怎么不随不顺便考考他诗文呢?”



宋墨见她巧笑嫣然,情不自然地拧了拧她的鼻子,道:“我倒想啊,可看他那傻呆呆的样子,怎及给我夫人作首诗来得风情艳冶?”



窦昭和他耍花枪。



“还风情艳冶?”她咬着他的耳朵道,“作首诗来我听听!”



宋墨真喜欢这样的窦昭。



转身把她压在身下,在她耳朵暧昧地道:“真要我做!”



“真要!”窦昭斜睇着他。



宋墨轻笑,吟“繁枝容易纷纷落”……她的衣衫褪尽……他的手在幽谷间嬉戏……“嫩芯商量细细开”……



窦昭面如朝霞……



第三百一十四章接受



且不说窦昭和宋墨蜜里调着油,宋炎却是辗转反侧,一夜未合眼。



他想起小时候族人对他的照顾,想起大冬天后街姑婆的一碗热气腾腾的粥,想起炎炎夏日里,三婶给他做的夏布褂子。



伯父有四个儿子,去真定做馆,原是准备将小儿子带在身边,既可以读书,又可以少一个人的开销,最后却带他。



伯母什么也没有,帮他准备一年四季热冷衣裳。



这两年还想为他说门亲。只因他家无恒产,又无个正当的营生,好点的人家聘礼要的高,伯父家的三堂兄和四堂兄连着媳妇,家里一时有点周围不过来,愿意把女儿嫁给他的,不是女儿有毛病的,就是贪女儿聘礼的无癞人家,实际上伯母大可顺水推舟,给他订下一门亲事就算了,还可以搏个“贤妇”的名声。可伯母却非要给他挑个能过日子……



宋炎的眼眶顿时湿润起来。



天刚刚亮,他顾不得仆妇异样的眼光,跪在了宋与民的房门前。



宋与民推开门,看见宋炎发丝上的露水,一时呆立在门口。



半晌,才声音嘶哑地道:“你已经知道?”



宋炎点头,低声道:“伯父,我答应这门亲事!”眼角眉梢间是掩也掩不住的羞惭。



“胡说些什么?”宋与民忙将宋炎拉了起来,“我们把你拉扯这么大,难道就是让你去给人做上门女婿的?这样的话,从今以后再也不准提。英国公府世子那里,自有我周旋……大不了我回去再坐几年馆!”



“不是。”宋炎急急地辩道,“我不是因为英国公世子来说项,害怕了,是我自己想去。”



伯父家的大哥已经是举人了,三哥也中了秀才,马上大侄子也要下场了,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从前还有窦家的束修,现在却是坐吃山空。好多人像他这样的早就饿死冻死了,自己已经长大成人,还跟着伯父读了点书,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只可惜不能金榜题名,报答伯父和族人的恩情。



宋与民不相信。



前天两人还说得好好的,回衢州之后怎么去官衙报名,怎么参加童子试。怎么会转眼就变了卦了?



“伯父!”宋炎跪在了宋与民的脚下,“赵大人和赵太太都是好人,他们不会亏待侄儿的。您就答应了吧!”



然后跪在宋与民面前不愿意起来。



宋与民老泪纵横。



屋主姓郑,名久言,是宋与民的朋友。



听仆妇说伯侄俩跪在那里说话,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急急地赶过来。



听说是为了宋炎的婚事,郑久言不由得哈哈大笑,指责宋与民:“你也是老胡涂了。那赵家是读书人家,自然也希望女婿能懂诗文。要不然,只怕不会把闺女留这么大。令侄既入赘赵家。肯定伺俸赵大人左右,全家是堂堂两榜进士出身,跟着赵大人读书,岂不比跟着你读书要强上一百倍?就是子子孙孙,有窦家这棵大树也有了依靠。你若是真的心疼你这侄儿,以后和赵家常来常往,不坠了他的名声就是了。”又打趣宋与民。“你们家应该没人贪赵家的银子吧?”



一席话让宋与民哭笑不得。



郑久言趁机道:“不如我来做了这个媒人如何?”



宋与民没有吭声。



宋炎忙起身谢道。



郑久言笑道:“这才对!男子汉大丈夫,行事磊落,既然决定了。就堂堂正正地做好!”



宋炎连连点头。



宋与民长叹一口气,转身进了屋。



郑久言就朝着宋炎使了个眼色:“你以后要跟着赵家的人过日子了,就算知道你过得,他把你当亲生儿子一样,心里肯定舍不得,你去好好跟你伯父说道说道。”



宋炎感激的再次向郑久言行礼。



郑久言笑着摆了摆手,出了垂花门就派人去打听了窦世英行踪,踩着窦世英下衙的时候备了十二色的礼盒,去了静安寺胡同。



窦世英听说了郑久言的来意,骇然的张大了嘴巴,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他小心翼翼地求证:“您没的说错吧?为宋千里和我表侄女保媒?我大舅兄家要招女婿的!”



“是啊!”郑久言笑道,“久闻你们家表小姐安静娴雅,宋公子跟着宋先生在你们坐了这几年的馆,相貌,品行你们都是知道的……”



他的话还没有说全,窦世英已经激动起来,他忙叫了郑政昌来陪客,自己一溜烟地去了客房。



舅母也一夜未眠。



宋家会不会答应呢?



如果不答应,璋如的婚事怎么办?



该托的朋友都托了,该相看的孩子也都相看了,哪里还有合适的人选呢?



若是这件事传了出去,别人会不会觉得赵家急着嫁姑娘,轻瞧了璋如?



早先怎么就没有想到宋炎?



如果是在真定的时候提这件事,成与不成,都有了定论,也不至于要弄到京都来。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猫儿胡同那边还好说,让槐树胡同的人知道了,还不得暗底里幸灾乐祸啊?还有王家,也住在京都……



她想想都觉得头痛,一天都没有什么精神。



见窦世英兴冲冲地过来,舅母大吃一惊。



窦世英没等她开口,已对身边服侍的道:“你们都下去,我和舅太太有话要说。”



丫鬟们忙退了下去。



窦世英把郑久言的来意告诉了舅母。



舅母半天没有回过神来,回过神来就忍不住对念了声“阿弥陀佛”,道:“砚堂这孩子,我还没见过比他做事更稳当的!”



“这关砚堂什么事啊?”窦世英愕然。



舅母就把昨天窦昭和宋墨过来和她商量赵璋如婚事的事告诉了窦世英。



窦世英目瞪口呆,总算是明白了宋墨为何要考校宋炎了。



他不禁喜笑颜开,把昨天在花厅发生的事告诉了舅母:“……你说这孩子,做事不仅稳妥,还细心,周到,最要紧的是少年得志。还不摆架子,您说,我们家寿姑怎么就嫁了这么好的一个女婿呢!”转念想以赵璋如和窦昭一样,都是婚事一波三折,留来留去,留在家里成了老姑娘,又安慰舅母,“俗话说。留在后面的有汤喝。我们家寿姑能嫁得这么好,我们家璋如也能嫁得一样好!”



舅母不由连连点头,笑咪咪地道着“承您吉言”。



这是自从赵谷秋去世之后,舅母第一次这么心平气和地与窦世英说话。窦世英不由长了几分胆色,道:“您看要不要给舅兄写封信去?问问舅兄的意思?”



“那是自然!”舅母道,“这要是和宋家说亲,只怕还要在静安寺胡同住些日子……”



“您直管住!您直管住!”窦世英忙不迭地说了几句客气话,去了花厅,留了郑久言在家里用晚膳,并将赵家愿意结亲的意思委婉地转达给了郑久言。



这本是瞎子吃汤圆。心里有数的事,不过是为了赵家的颜面好看。由宋家选提出罢了。



郑久言和窦世英由窦政昌在一旁服侍着,推杯换盏,话说得十分投机。



舅母立刻差人去告诉窦昭。



窦昭捧着宋墨的脸就连亲了几下:“你可真行!”然后叫了丫鬟进来重新妆扮一番,就要去静安寺胡同。



宋墨摸着自己的脸,笑着坐在一旁看着窦昭妆扮,道:“这媳妇还没有娶进门,我这媒人就被抛过了墙。你也太狠了点!”



窦昭对着他笑得容光滟潋。佯作居高临下的样子道:“准你和我一起回娘家!”



宋墨哈哈大笑。



真的跟着窦昭去了静安寺胡同。



高升一看,四姑奶奶和四姑爷回来了,立马去通禀不说。还急着吩咐灶上的:“快,重新整桌酒席,四姑爷过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