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①不在你的“迷宫”里和你玩游戏:你谈每平方价,我论总价,你以5年前的价格做标准,我告诉你现在的行情,把守势转化成攻势。
②避强击弱,专打“七寸”:你有钱,但我有你想要的房子,你用钱当饵,但我用房子吊你胃口,阁下是全世界最需要“它”的人,你不要,我找别人,别人也有钱,但你需要的房子只有我有。
买卖双方的强弱势,不一定完全决定于单纯的“主观情势”,有些“客观条件”其实是谈判最佳的筹码,就看能不能找出来而已! txt小说上传分享
出奇篇(四)
4??????? 以痒治痒的低买策略
据笔者个人的经验,一般买家在杀价时,最常采用一列两种招数:
①??? 产品比较法:
尽量找同等级或相类似的产品大做文章,企图让产品之间“互相残杀”,以坐收“渔利”——低价购得,例如:
“同样一条街,同样大小规格,我朋友150万就买到了,你怎么一开175万,一点价也不让。而别人价钱不但比你低了25万,又附送17万装潢,还有一大堆桌椅、电话、冷气。一样的屋龄,但你的房子看起来就比人家老旧,离市场、学校、公车站又比别人远了那么几步路,这种价钱未免太离谱了吧!”
用这种方法来议价,在中国人的社会里是不大行得通的。基本上,中国人不是个性格爽朗的发族。以买卖来说,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一旦你过分批评他的产品不好时,他心理很可能会有这样的反应:
“既然东西不好,你又为什么出价想买?”
对主一旦对你起反感,抗性就会加深,稍一不慎,就会形成僵局,一旦谈判之门关闭,买卖不成,低价就更别说了。所以,一味地采取“产品比较法”杀价,绝非上策。
然而,对卖方,尤其行销人员而言,必须特别注意,因为这是一个买卖关键的警讯;因为中国人一向是——嫌货才是买货人。
特别提醒行销人员一点:
在矛盾中谈买卖,是谈判功力高低的分界线。
②??? 开低走低法:
开个低价,企图把对方“压着打”,观察对方反应,再进行谈判加价。
如果买卖标的物是低总价的大众化商品时,卖方的反应很可能是——“不理你!”
嘴巴上未必会说,但心理可能会有这种反应:
“他妈的!这么便宜的东西,没赚你多少,还被你出这种烂价钱,要买不买随便你!”
反过来说,面对高总价商品,如果价钱实在压得过低而形同鸡肋时,卖新高度想必也会在心里上反弹:
“干嘛!有钱就是大爷啊!出这种烂价钱,老子我目前不缺钱,就算缺钱,也不卖给你。”
哇!“吃这个也痒,吃那个也痒!”。想用低价买东西,却总不得其门而入,价钱老谈不拢,难道非得高价才拿得下来吗?
读者们,买卖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又有啥用。真正高明的买家是:
“会出低价,又买得到,这才了不起!”
在中国人的买卖艺术里,千万别忽略了会影响买卖的“心理感觉”,而这种所谓的心理感觉,又是非常微妙的。即使价钱已经谈妥,只要一个场合或情绪的不对,甚至只要不小心的一句话,让对方心里有所不快时,就算煮熟的鸭子,也很可能飞掉!
?
既如此,那要用什么方式议价,而又能使对方降价的幅度既大又快呢?
依笔者的经验来看,面对两难的局面时,
“最高明的议价就是——不议价”。
不议价!怎么买卖?谈什么?
可谈的话题很多,大致有三个方向:
①??? 谈了老半天,只谈自己,就是不谈价。
②??? 谈了老半天,只谈对方,就是不谈价。
而最高杆的招数就是:
③??? 不谈我,不谈你,只谈未来,谈时速,谈市场景气,谈政府政策,谈金融导向……就是不谈价。
切记:在闲聊扯谈的过程中,不要去碰触买卖标的物,以免让对方看出端倪而起疑:
“原来阁下是声东击西,以退为进,事实上是很中意,只是想找空隙杀价而已!”
最好的杀价方式是:
巧妙地透过第三者传达下列讯息:
“阁下并非‘孤行独市’,除了你的东西之外,我还是有很多同等级的产品可以先择,不一定非买你的不可。”
再把放晴转移到卖方:
“你为什么要卖?”
或者:
“其实,我觉得这房子满好的,虽然价钱高了点,但地点好,格局方正,采光也不错;换了我,恐怕就舍不得卖了!”
除非卖方不肯正面面对这个问题(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卖东西的人绝对有一大堆卖的理由),否则,在回答的理由中,一定可以找出破绽,再伺机攻其不备。
自己则尽可能地表现出预算限制,以及产品选择的限制……等压力,无法太快做出决定。
这种天马行空的应对方式,往往会让对方摸不着头脑,这时,卖方的压力会大增,而急于想知道买方的购买价格。
一旦卖方开始向买方询价时,局面的主控权自然就归买方了,这时候可以轻描谈写地表明:
“你的价格太高了,如果价钱能降的话,我们再来谈吧!”
只要能在这种关键时刻让卖方踏出“降价的第一步”时,哪怕幅度只是一小步,买方都可以“掀底牌”了。
这种策略多半可以低价成交。
请下面例子:
例:中国人是很爱面子的民族,如果面子挂不住,什么都免谈。笔者就曾碰过一个业主,贷款已经缴不出来,银行催逼甚急,当时房地产市场又很低迷,而委托中介的3个月期限也快到了。90天内总共只出现了两组客户。一组出价325万,另一组更低,只有300万,但业主就是咬死非375万不卖。
??
这下又回到那句老话:
“吃这个也痒,吃那个也痒”。
眼看着又要玩完了,怎么办?
或许有人会问,难道业主不知道,银行再催不到款,房子就会被查封吗?
我要反问:
“难道读者们认为卖方很笨,不知道自己已经陷入绝境了吗?”
其实,不必用头脑,光用头发想也知道,中间卡了一个“面子”问题……
价钱卖得这么低,破坏行情,没面子!
最重要的一点是:
会卖这么低的价格,肯定是缺钱,这事要传出去的话,不成了“江湖笑柄”!以后还混个啥啊!
知道了屋主的心结之后,笔者于是展开“天马行空法”。不谈价钱,不谈行情,只谈时事,谈房地产未来的走势,然后谈到利息,最后再技巧地传达了这样的讯息:
“即使赔钱卖出,但现金回收,将贷款还清,没有了利息压力,心情舒坦多了,只要手上有银子,以钱滚钱,一下子又赚回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连青山都丢了,以后怕不要冻死、饿死了!”
事实上,我所说的道理,屋主不会,更不可能不懂。问题出在,他有“面子心结”,所以,这时候我们所能做的最好方式就是:
“不要让他觉得是自己缺钱急售,低价把房子卖了,因为这是件很没面子的事,而是你说服他,给了他一个降价卖出的理由,只要有台阶下,降价就没那么困难了。”
碰到这种“面子心结”时,要给对方下台阶,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他一个梯子,对方就会大大方方、自自然然地踩下来了!”
出奇篇(五)
5??????? 项庄舞剑的销售策略
买卖心理是很微妙的,当买方出价时,一旦卖方依对方的开价爽快地表示成交时!通常买方的第一个反射动作就是“退缩”。
“咦!这么爽快就答应了!我是不是当了冤大头,把价钱开高了?”
所以,有经验的行销对买方的开盘价通常都不会立刻拍板,而是在一番技术性的坚持后,立刻就地议价。
为什么要强调立刻就地议价呢?
因为,买卖心理的微妙性,还包含了一种所谓的“购买冲动”,这种购买冲动能持续多久,就算资深行销,也不能精确地掌握。所谓“与其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只要买方愿意出价(当然是不太离谱的价格),再依着这个价格线索顺势合理的拉抬,通常生意都不难成交。
以房地产这类的高总价买卖而言,成交价格的产生,有时候,重点不在于开价的高低,而在于议价的过程。
开低价,买方不见得会认同(至少表面上)捡到便宜货。
开高价呢?卖方自己会心虚:“这种竹竿价,只有凯子才会买”。面对白花花的银子,天下有几下凯子呢?
买方一旦出价,而卖方又不能当场做决定。等到决定卖了,如果买方又退缩,甚至再反手一刀时,事情就“大条”了!
面对这种困局,行销要如何应对?
不但要快速成交,且又能让买方加价呢?
以下是笔者的经验谈!
例:一年前,我经手中介一栋房子,因为屋主已办妥移民,急着脱手,所以全套家具包括电话、电器产品全部不加价奉送。依笔者的经验,像这种“俗搁大碗”型的房子,应该很快可以卖掉,于是我约好了一位客户,兴高采烈地来到现场,准备马上收订成交。
看过房子后,客户果然很满意,双方立刻进入谈价过程。由于卖方催得很急,而我又很有把握,于是不假思索,立刻把底价掀了出来:
“575万!怎么样?很便宜吧!”
说完,心里在期待:买方将立刻露出满意的笑容,并毫不考虑地立刻回应一声:
“就这个价,买了!”
然而,我猜错了,中国式的买卖哪有这么干脆的“不二价”,门儿都没有!对方的反应很快,马上就地还价:
“500万!”
(事后回想,这才是正常买方心理的最具体反应。)
我一听急了,立刻叫起来:
“哎哟!老板啊!我一开始就先说过,一定开实在价,这个价钱真的很便宜,不能再让价了!”
“李先生,你别开玩笑了!哪有买卖不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