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门-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亲,我听说,中央有可能会在明年党代会召开之前,裁撤中顾委。”楚云松想到了另外一件跟父亲利益攸关的传言,忍不住便问道。

“是有这么一回事儿。”楚风同志点了点头,“我对此事是赞成的。”

“为什么?”楚云松听了,大为不解。

权利,权利,没有权,哪来的利?他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舍弃中顾委这块儿权利相当重的舞台,那岂不是说他就要完全退下去了?

“年龄大了,该下就要下。”楚风同志有些感慨地说道,“你看我现在的样子,适合在坚持工作在固定的岗位上吗?我们的很多同志,就是无法树立起正确的权利观,所以才会晚节不保,犯下懊悔终生的错误。如今我的脑子还清醒,自然要做出这一步选择的。”

楚云松听了,心中触动颇多,心想如果父亲也完全退下去的话,这国内的政局,又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呢?

明年的党代会,看起来又是风起云涌,关系到无数人命运走向的重要一届啊!

第八十六章黑海造船厂

“这就是航空母舰?!”钟离妤亲眼看到还在船坞中的“瓦良格号”的时候,眼神中充满了震撼。

“是的,这就是苏联所建造的有史以来最强大的航空母舰瓦良格号,不过苏联人不管它们叫航空母舰,而是叫作载机巡洋舰。”叶开盯着不远处尚未完工的“瓦良格号”,心里面也不无感触。

亲眼看到这艘海上霸王的时候,瓦良格号的主体结构实际上已经基本完成了,船体百分之六十多的部分都已经安装到位,现在进行的主要是一些后期设备安装工作,比如说电缆铺设、武器系统装配等等。

苏联海军自1962年开始建造第一代“莫斯科”级载机巡洋舰(直升机母舰)、1970年开建第二代“基辅”号中型载机巡洋舰(中型航空母舰)之后,于1982年又开始建造第三代1143。5型(现为俄“库兹涅佐夫”号)重型载机巡洋舰。

1983年初,时任苏联海军总司令的戈尔什科夫元帅提出建造第二艘1143。5型载机巡洋舰的设想,这个计划得到了当时苏联国防部长乌斯基诺夫的支持。

1985年12月6日,1143。6型“里加”号正式在黑海造船厂动工。

鉴于“库兹涅佐夫”号的建造和测试经验,经过复杂的计算,滑跃甲板由“库兹涅佐夫号”的12度改进为14度。1143。6型载机巡洋舰1988年11月25日下水,此时舰体主要结构已经完成。

按苏联国防部最初的计划,“里加”号本应为1143。5型的2号舰,但苏联海军认为此时舰载电子设备已经有了新的发展,应当对原有设计进行改进。

1986年6月,1143。6型改进计划获得批准,主要内容是改进雷达系统:以最新型“福鲁姆”对空警戒雷达取代“库兹涅佐夫”号的“火星—贸易风”相控阵雷达,同时1143。6型对其它电子设备也进行了大幅度改进,相比1143。5型各项改进累计超过150处。

但正因为更新计划而使建造比预定工期拖延了9个月。1990年7月,“里加”号正式更名为“瓦良格”号。

按道理说,瓦良格号现在应该已经建成服役了,可惜的是苏联经济近年来陷入困境,尤其是在今年海湾战争爆发之后,油价暴跌回原来的位置,这对苏联的石油出口造成了致命打击,整个苏联的对外贸易陷入了不可救药的地步,资金枯竭,怎么可能在航母这种烧钱的东西上继续投入?

因为这些原因,瓦良格号的承建者,乌克兰的黑海造船厂只能是先把船放在那里,通过承接一些民用大型船只的建造任务,来维持造船厂的运作。

“想要这艘船投入使用,至少还要投入5亿美金左右,但是现在苏联政府没钱了。”陪同叶开他们参观的乌克兰人如此说道,脸上也有一些遗憾。

叶开对这艘航母很感兴趣,还在乌克兰人的带领下,上到平台去转了一圈儿。

钢铁巨兽!钟离妤站在航母的甲板上,脑海中就不由自出地出现了这个名词儿。

“你说,我把它买下来如何?”叶开突然对钟离妤说道。

“啊?!”钟离妤听了,顿时愕然。

“说说而已嘛,不用那么紧张,买下来我也养不起。”叶开打了个哈哈道。

叶开心里面很清楚,如果苏联一旦解体,那么立刻下手购买这艘未完工的航母瓦良格号,才是最佳时机。

事实上,苏联解体前后几年当中,原加盟共和国的乱象,几乎令人不可想象。

甚至连手提箱核弹都被私下卖出去几百只,更别提什么普通武器了,就像有一部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电影《战争之王》里所描述的那样,国际军火贩子一度相当猖獗,只要买家付得起钱,只要是苏联军火库里面有的武器,都能给你搞出来。

当年的中国商人,拉了一车皮食品日用品去乌克兰,换回来两架飞机的事情,也绝对不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事实上他所得到的东西要比说出来的更多一些。

还得等一等啊!叶开恋恋不舍地又看了船坞中的“瓦良格号”一眼,终于和钟离妤一同离开了。

他这一次来乌克兰,要做的事情真是不少,黑海造船厂是他早就瞄准的一个重要目标。

他看上的是乌克兰的成熟造船技术,建造万吨级十万吨级巨轮的技术,以及成熟的产业工人。

如今苏联国内的情况很糟糕,黑海造船厂的情况也非常糟糕,虽然能够凭借民用造船订单来维持生计,但是开工率不到三成,多数工人都处于勉强维持生活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叶开估计自己是可以忽悠一批乌克兰人前往中国淘金的。

尤其是他来到苏联之后才发现,事实上很多苏联人对于中国并没有多少排斥的心理,甚至很多年纪大一些的老人,还亲热地喊他们“中国同志”。

显然,由于现在戈尔巴乔夫将苏联国内搞得一团儿糟糕,人民群众对他和现任政府早已怨声载道,更加怀念起当初那个强大的红色苏联,对于同属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中国,自然也有很多好感,毕竟当初曾经是“同志加兄弟”,而且中国据说现在发展的不错,大家有的吃有的穿。

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人对苏联有诸多怨念,但是苏联人却没有吃中国人的什么亏,所以他们的普通百姓对于中国并没有什么恶感,提起来的时候还觉得有些亲切。

叶开有打算在明珠市的外围地区,投资建造一个大型的造船厂,先把架子搭起来,慢慢地将黑海造船厂的底子给掏空了,等到时机成熟了,再将瓦良格号给买过来,接着建造。

不过这么一来的话,叶开就发现,好像自己的钱有点儿不够用了。

虽然说他上一次转了7亿多美元,可是这笔钱是计划投入香港楼市赚钱的,如今计划突然有了改变,真是让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不过,从黑海造船厂这边儿挖上几千人回国,倒是也用不了多少钱,现在的这些人,只要你答应给他们全家管饱,科学家都愿意跟你走啊!

第八十七章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你怎么对黑海造船厂感兴趣了?我们国内的船舶工业也正值发展时期,没有必要照搬苏联人的,再说了,民用造船技术方面,江南重工等等都是相当不错的。”叶子平听到儿子跟他谈起想要在黑海造船厂挖一些技术人员回去的时候,显然有些诧异。

这个时期的干部们,对于人才的认识还非常肤浅,完全没有意识到一个完整的技术团队,能够给国内的造船工业带来多么大的影响。

“国内造得出航母吗?”叶开一句话就把叶子平的话给堵回去了。

“中国不需要航母,我们不搞霸权主义。”停了好半天,叶子平才说道。

叶开撇了撇嘴,这种说法都是什么时候的认知了,现在还有这么大的市场。

一个国家想要走向强大,不可能只通过自立自强就能够达成目标的,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必须去走对外扩张的道路,一个国家的崛起,就意味着周边国家的被奴役,虽然现在不流行搞什么殖民地半殖民地了,但是经济侵略却是无处不在。

适当的时候,完备的武力威慑也是必要的。

再说了,中国不需要航母吗?仅仅是南海问题,就需要不止一只航母编队才能够解决争端问题,其他的就不说了,美国人的第七舰队可是给中国人造成了长大半个多世纪的麻烦了。

所谓的中国不需要航母,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一名思想成熟的政治家,不应该说出这么幼稚的话来。”叶开也没有好意思给老爸上一上政治课,最后只是这么说了一句。

和平崛起,真有那么容易?叶开很怀疑这种可能性的存在,几近于零。

这个世界信奉的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你不去欺负别人,别人就会来欺负你。

其实,国内即便是军方,对于航母的作用,认识也是比较浅薄的。

国内有此考虑,其实跟清末的购舰运动不无关系,当时满清吃够了外国人坚船利炮的亏,咬咬牙,勒紧裤腰带购买了大量最先进的铁甲舰,想要自强一回,结果却完败给东洋鬼子,这事儿一直被引以为耻。

因为有了这事儿在前头,所以即便是海军方面偶尔想要提一提建造或者购买航空母舰的事情,总会被人斥之为不切实际,好大喜功,时间久了,再也没有人愿意提这事儿了。

另外还有一些客观原因,随着形势的发展,无论是在进攻还是在防卫方面,航母的作用已经有所下降。

就以美国海军为例,在二战结束后的一段时期,航母曾成为美国海军实力的象征。

在八十年代前,小型战舰的火力,主要还是一些短程炮火。但随着远程导弹发展起来,现在的几乎所有的驱逐舰、巡洋舰和攻击潜艇,都配有战斧式导弹。它们攻击目标的距离,已经超过舰载飞机的路程,而且还不用飞行员冒生命危险。

相比之下,航母的体积大,能耗大,目标也大。

不仅航母本身的造价惊人,而且为了保护航母,也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建立护卫舰队。

美国海军很多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