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顺治皇帝-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嗻!”一等御前侍卫冷僧机见皇太极脸色凝重,心知有重大事情发生,于是命人用力敲响了大鼓。

守候在崇政殿外的群臣贝勒们纷纷整理好衣冠,鱼贯而人,叩见之后,在两旁侍立。

“众爱卿诸贝勒,事出紧急,明军的六万名援兵已经驻扎在松山,他们的统帅是经略洪承畴。朕召你们进殿,是要从速定下计策。各位不要有顾虑,可以畅所欲言。”

皇太极双手倒背,缓步从御坐前走到群臣中间。因为天气闷热,他只穿了绣龙黄缎子的长衫,更显得体态臃胖,大腹便便的。

“近二、三年来,朕一再尝试打破锦州,但一直没有成功。明军顽强抵抗,我军多有失利,和硕郑亲王还中了枪伤,你们说,朕该怎么办?”

皇太极的情绪有些激动,他的嗓门有些嘶哑,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

“臣观今日情势,围困锦州之计实出万全。攻城和围城,当然以前者易见成效,而后者则需要时间,坚持下去才能成功。然而如今情况有变,明军的增援已到,加上驻在锦州城里祖大寿的兵力,我清兵并不能完全掌握主动权。臣以为当务之急,立即增派援兵,截断洪承畴与祖大寿的联合!”

“范大学士言之有理。不过,锦州的外围已被睿亲王的大军层层包围起来,祖大寿只是锦州城里的一只困兽了,不必多虑。至于洪承畴的明军却不能忽视,他们的士气高,加上洪承畴治兵有方,实在是一支很难战胜的力量!”郑亲王济尔哈朗肩上吊着绷带,声音里透着几分疲惫。

“蓟辽总督洪承畴所率的‘洪兵’固然强悍,但我八旗精兵已是身经百战,势不可挡广两黄旗重臣索尼声音洪亮,语气坚定,皇太极听了不由得精神为之一振。这貌似矮小瘦弱的索尼也是由皇太极一手提拔上来的,他精通满蒙汉文,智勇双全而且年富力强,对皇太极忠贞不贰,是皇太极的御前一等侍卫之一。”

“臣以为明国气运渐衰,连年旱灾虫祸,加上流贼叛民,明国的气数已尽。我大清何不乘运奋发,诸王贝勒同心协力,鹿鼎中原在此一举,时不容缓,机不再来,请皇上立刻出兵,荡平松山!”

“哈哈!知我者索尼也!朕真担心洪承畴会及早逃脱呢!朕主意已定,朕要亲自率兵,星夜开往松山,与洪兵决一雌雄!郑亲王济尔哈朗留守盛京,你们就静候佳音吧!哈哈哈哈!”

又是一阵爽朗的笑声,皇太极情绪激动,脸色通红。他向来不喜欢说大话空话,而此刻他把这场迫在眉睫的大战说得易如反掌,足见他早就胸有成竹,胜券在握了。

“退朝!”皇太极大手一挥,群臣贝勒们面带兴奋之色心里松了一口气。可他们没注意到,皇太极的手没有放下,却仰面捂住了鼻子,血正从他的手指缝里往外渗!

夜色浓重,星光闪闪。盛京城外的清兵大营里,萨满们正头戴铜鹰,腰围神裙,敲着神锣,神铃边跳边唱为清军送行:

“天门地门全打开,

萨满妈妈请神来。

天神保佑皇太极,

马到成功下松山。

霞光紫气照盛京,

万马欢腾人欢笑。”

众多的萨满妈妈戴着神罩,手指銮刀和桦木杆儿,边舞边唱十分热闹,清兵们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不住地喝彩叫好,看得津津有味。萨满妈妈们的身后还跟着一群老婆婆,手里吹拉弹拨着各种乐器,抑扬宛转,也跟着跳神的脚步,舞来舞去,还故意弄出许多丑态引人发笑。

帐外是欢声笑语,帐内的气氛却有些紧张!

皇太极又流了许多鼻血,伤了元气,这个时候他却执意要御驾出兵,怎能不让人担忧呢?

“你们几位是朕的心腹之人,朕患鼻衄未愈之事不得外传!”

身披战袍的皇太极在灯下显得很威武,一等御前侍卫索尼手捧黄色的披风侍立一旁,神情忧郁,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皇上,臣弟恳请皇上暂且歇息几天,臣弟愿先行一步!”

皇太极的弟弟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和豫亲王多锋几乎同时跪下劝阻皇太极。

“快起来,我的好兄弟!”皇太极心头一热,亲手扶起了两位异母弟弟。或许就在这刹那间,他想起了当初自己亲手逼死他们的母亲阿巴亥的那一幕,一时间他的眼中流露出了一丝愧疚的神色。

对于皇太极的夺主即位,曾经有人大加指责,其实只有当事人皇太极最明白他该不该受到指责。显然,这是一场蓄谋的逼宫政变,是由皇太极与兄长代善联手完成的。英明汗王努尔哈赤向来重爱情、重亲情,他怎么可能在自己临终之际又“遗命”太妃阿巴亥殉葬而丢下两个十来岁的亲生儿子多尔衮与多铎呢?他们年幼无知,若丧父又丧母,这在冷酷的后宫之中将何以立足呢?“遗命”似乎是有,但却不是“逼大福晋殉葬”的遗命,而是立“九王子”多尔衮为王,这件事代善在场,他就是最好的见证人。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真的“遗命”成了假的,假的“遗命”却成了真的!

大福晋阿巴亥生殉成了后金国的一大疑案,残酷的历史给多尔衮兄弟三人开了个无情的血血淋淋的玩笑,而坐在龙廷里的皇太极却并不感到心中惶然。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明成祖朱棣……以不正当的手段登极为王的例子不胜枚举,他皇太极又为什么不能心安理得呢?更何况在他的治理之下,迁都盛京,走完了从后金到大清这艰难的一步,倘若他有过错人们也早该原谅他了!

只不过偶尔,每当面对多尔衮三兄弟时,皇太极的内心深处会产生一点点的愧疚,仅此而已。就为了弥补内心深处的一点点愧疚,皇太极对多尔衮三兄弟格外重用,因此尽管他们年纪不大,资格不老,他们的地位却比许多兄长高。皇太极这么做不仅仅是因为这三兄弟军功卓著,随着年纪的增加,他也许想到了有那么一天他会面对已故的太妃阿巴亥,到那时他也就心中坦然了。

然而这种愧疚的念头只是一闪而过,皇太极的声音又恢复了平静:“行军制胜,贵在神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朕此时若有翼可飞,恨不得展翅而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赴松山!好了,外面的祭神已经结束,两位兄弟,即刻带兵随朕出征!”

()

第一章 争帝统 3.睿王多尔衮的野心

幼年时杀母夺旗之恨,如今又涌上了多尔衮的心头。当他把侄孙派去惊驾之后,阴森森地笑出一团黑云……

多尔衮带着亲兵部将十数骑连夜回到了营地。

一路上,多尔衮策马飞驰,宝马苍龙骥似乎明白主人的心情,四蹄飞扬掀起阵阵尘土。部将们不敢怠慢,扬鞭猛抽,生怕被主帅拉下。风声呼呼,马蹄阵阵,月光下的多尔衮浓眉拧到了一起。

“朕待你与诸子弟不同,良马任你乘,美服任你穿,……”皇太极威严的声音在多尔痛的耳畔回想。“叭!”多尔衮气恼间又扬起了马鞭,苍龙骥已经跑出了一身汗,它忍着疼痛风驰电掣般地狂奔起来。

几年来,多尔衮出生入死,马不停蹄跟皇太极打天下,争地盘,先后降服了察哈尔和朝鲜,使明朝在辽东失去了两翼,使大清扫除了后顾之忧,多尔衮的军队还接连不断进攻明朝,直捣中原,频频获胜,然而他却万万没有想到,他差一点遭到了灭顶之灾!

“由亲王降为郡王,罚银万两,拔出部下两牛录!”大学士范文程的声音不高但却十分清晰,多尔衮听来十分刺耳。

“唉,这么没日没夜地为他打天下,他却翻脸无情,这种朝不保夕的日子可真难挨呀!”

马上的多尔衮重重地叹了口气,松开了缰绳,因为眼前就是他军中的大营了。

营帐里灯火摇曳,五彩的地毯和榻上毛茸茸的皮褥子显得温馨舒适。多尔衮惬意地躺着,两位侍从端水送茶忙前忙后地伺候着。

“王爷,烟点好了,您抽几口吧。”多尔衮眯着眼睛,稍稍张开嘴:“傻丫头,你不会送到本王的嘴里?嗒,就这样。”

多尔衮伸手抓住了那递烟袋锅的手,“手指又白又嫩,啧啧,简直爱煞人了。”

“王爷,半夜三更的,您不能再吸烟了,您得喝碗热牛奶,这样您就可以好好地睡一会儿,明儿个您还得领兵打仗呢。”

两个女扮男装的侍卫,一个递烟,一个送奶,一个丰腴,一个美艳,两个人娇滴滴的声音令多尔衮满心欢喜,两个人花儿般的容貌更令多尔衮喜不自胜。他猛吸了几口烟,又喝完了奶,然后色迷迷地搂抱着两个女子,“噗”地吹熄了蜡烛。

天蒙蒙亮的时候,多尔衮被帐外的争吵声吵醒了,他揉着眼睛正要发作,忽又听到了帐外那颇为熟悉的声音:“我有事要禀报王爷,将军如若不允,我可就要硬闯了!”

“你这厮怎敢如此放肆!堂堂睿王爷是你想见就见的吗?快滚开,否则老子的剑可是不认人的!”

多尔衮一掀帐篷走了出来,他身材颀长,相貌英俊,颌下是一把修翦得很整齐的短胡须,潇洒中透出几分威严,显得气宇轩昂。

“你们且退下,本王有话跟他说。”

“睿王爷,侄孙这么早就吵醒了您,实在是因为事出有因。”来人一袭黑袍,脸上罩着面具,看不清他的相貌。

“这么说事情很急?好吧,进来说话,阿达礼。”

阿达礼解下了面罩,环顾四周,桌子上已经摆满了热气腾腾的食物:热牛奶、牛油饼、烩牛肉。阿达礼不禁咂吧着嘴讪着脸:“王爷,小的一夜没睡,跑得又累又饿——”

多尔衮眼睛一瞪:“再累再饿也不在乎这一会儿。快说,那边出了什么事了?”

“王爷,昨晚您刚离开不久,皇上他就病了,天还没亮内侍就传出话了,说什么圣躬违和,要去安山(鞍山)温泉疗养,已经动身了。”

“噢?皇上又病了?哼,他如今已是秋后的蚂蚱,没多少气候了。训斥我的时候还是大喊大叫,原来他这是硬撑的,好哇,我倒要看看他还能撑几天?”

“王爷,听说皇上去温泉走的是近道,途中要经过‘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