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隐士大风流-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表对庞德公先生说:“先生依你看,生逢乱世,是保全自身重要呢?还是保全天下重要?”

庞德公先生头也不抬,手里忙着农活,一边干一边回答:“大人知道鸿鹄吗?那是一种翱翔于天际的大鸟,它把自己的窝建在高大的树木上,为的是夜晚来临的时候有栖身之所;而乌龟和鳖在深渊里打洞,目的也在于此。人们做什么,不做什么,什么时候开始做,什么时候停下来,都是有目的的,就像鸿鹄和乌龟为自己筑巢一样,也是为了使自己能有安身立命之地,如果连自己的保全不了,保全天下还有什么意义呢?”

刘表默然。默然即意味着对庞德公先生的说法表示赞同。但刘表却不肯接受先输一阵的结局,他蹲在田垄上,看着眼前的汗水涔涔的庞德公先生,又看到不远处同样劳累的庞德公先生的老婆,她正用耙子奋力地将一块土坷垃打碎。

刘表似乎突然间找到了话题,他对手扶犁把的庞德公先生说:“你宁愿在田间忍受又脏又累的重活,而不愿入仕为官,接受朝廷的俸禄,你这样土里刨食,如何养得了妻儿老小,更拿什么传之于子孙后代呢?”

庞德公先生停下手中的活计,与刘表一起蹲到田埂上,大概他觉得这个问题值得讨论一下。他说:“世人都给后代留下危险,而只有我才给子孙留下的安稳。虽然所留的内容不同,但不能说没有给后代留下什么吧。我听说上古尧舜把天下大事都交给他的臣下,一点儿也不留恋;而留给他子孙的,仅仅是农夫所从事的农活;丹朱、商均虽然都是特愚蠢的人,却仍然可以尽其天年;大禹、商汤把国家当私有财产传给子孙,结果落得一个后代被放逐、一个后代被杀头的下场,还要株连家族受祸害。周公旦做了天下的君王,却杀死自己的各位兄弟;假如周公的各位兄弟栖居山林,以藜藿为食,居住在茅草之中,怎么会有被杀身的后果呢?”

刘表彻底的无话可说,庞德公先生对这个世界看得太透彻了,以至于无懈可击,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做要挟引诱的食饵。这次会见大概是刘表一生当中少有的一次大碰钉子。

庞德公先生坚守自己的操守,深知爵位和俸禄的背后是一种危险的游戏,一旦裹身其中,可怕的结局不但临于自身,后代也不可避免。最长久而且最有意义的生活,莫过于躬耕于田亩,闲暇之余以读书自娱。

耕读可以传家,人间至理。

卧龙先生的先生

诸葛亮先生十七岁的时候来到襄阳隆中过上了隐居读书的生活,二十七岁的时候出山辅佐刘备成就了鼎足三分有其一的霸业,这前后长达十年的光景,诸葛亮先生从隐姓埋名到名声鹊起再到如雷贯耳,庞德公先生着实出力不少。

庞德公先生隐居生活的主要内容无外乎三点,耕作、读书和举办沙龙。

读者上帝看来倒也朴实简单,但在当时确实非常时尚的生活,那时候的士人以入仕为己任,往往心无旁骛,皓首玄经,人们对这种竞进的方式习以为常,反倒是那种耕读的生活却属另类。另类的生活虽异于常理却惹人羡慕,因此襄阳的大小隐士全都效仿庞德公先生,躬耕陇亩,读书为乐。

年轻的诸葛亮先生也不例外。耕田乃是自食其力的一种要求,粮食未必见得丰收,但丰歉都能自给自足,不用求诸外人;读书就是精神层面上的需求了,古人云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对于诸葛亮先生这样胸怀大志的隐士来说,读书是获取知识增长见识的唯一途径,也是最有效的途径。

庞德公先生举办的沙龙遐迩闻名,许多襄阳的青年才俊都慕名而来。

沙龙上有庞德公先生亲酿的美酒,四时的瓜果新蔬;还有丰富的藏书,涉及天文、地理、政治、军事诸多方面,这多亏了庞老先生曾经不顾一切的砍伐山竹;沙龙还有几个常任的主持人和管理员,即司马徽先生,崔州平先生,徐庶先生和庞统先生,都是襄阳当地的贤隐之士。沙龙的性质偏向于政治和军事,评论时势和臧否军阀乃是沙龙的题中之义;由于沙龙会员都是识见高人一等的俊杰,故沙龙本身无异于一个含金量很高的时事研究院。

诸葛亮先生苦于无人引荐而不能加入沙龙,因此时常埋怨自己时运不济。这一天,他正在山冈上平地,就是用铁耙将大块土坷垃击碎以便春来耕种,远远望见一个伟岸的身影朝山上走来,气质风采绝非一般庸常之人。那人走到切近向诸葛亮先生讨杯水酒以解焦渴,诸葛亮先生欲结交此人,便大献殷勤。三杯水酒下肚,两人便攀谈起来。结果双方俱都谈吐高雅,见识不凡,彼此甚为钦慕。

读者上帝不知,来者非是别人,正是沙龙的重要成员和组织者之一的徐庶先生。

要说只能说诸葛亮先生的运气好,正在眼巴巴的盼着加入沙龙呢,老天爷便乖乖送徐庶先生来他的一亩三分地讨水喝,不可不谓之天意如此。徐庶先生被诸葛亮先生的谈吐举止所吸引,认为诸葛亮之才超出自己若干倍,他倘若不被沙龙接受,沙龙也便不用再办下去了。

在徐庶先生的引荐下,诸葛亮先生如愿以偿的加入沙龙。沙龙的生活使诸葛亮先生受益匪浅,不仅能见到当时社会的顶尖人物(这些隐居的人大都是学术上的权威或是经天纬地的奇才),关键是能从这些人身上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诸葛亮先生仿佛掉进了知识漩涡,想不增长才干都不可能。

诸葛亮先生在沙龙混得日益和洽,尤其是得到了主人庞德公先生的赏识。参加过两次沙龙以后,庞德公先生便说诸葛亮孺子可教。

大概第一次参加的时候,诸葛亮先生有些拘谨,未能引起庞德公先生的瞩目;第二次的时候情形大为改观,诸葛亮先生的言辞引起全场阵阵的喝彩之声,那种妨碍交流的隔膜感和陌生感随之烟消云散,庞德公先生也自然而然的发现了这块尚未精雕细琢的美玉。

庞德公先生对诸葛亮小伙子的表现非常满意,认为他可继承自己的衣钵。

以诸葛亮先生的聪明程度(连眼睫毛都是空的),他看出庞德公先生有收自己为徒的意思,不等别人走过场,自己便倒身下拜,当即向庞德公先生表达了崇敬之意,并希望能成为他的弟子。

庞德公先生实打实,并没有道貌岸然的推说自己学识不够恐误人子弟之类的屁话,当着众沙龙成员的面,举行了简单的拜师仪式,自此庞德公先生和诸葛亮先生便有了师徒名分,诸葛亮先生有幸能够继承庞德公先生渊博的学问,为后来的出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诸葛亮先生拜师这件事轰动了整个襄阳。能拜到庞德公先生的门下,对于许多人来说是难以企及的梦想,但诸葛亮先生却实现了,正印证了那句话,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

除了师徒之外,两家还做成了亲戚,庞德公先生的儿子庞山民先生娶诸葛亮的姐姐为妻,成了诸葛亮先生的姐夫。这样一来,师徒加亲戚,庞德公先生倾囊而授,诸葛亮先生虚心而学,几个寒暑过去,诸葛亮先生的造诣,不仅要高出初到襄阳时许多,而且还要超出其他沙龙成员一大截,位为翘楚。

日后,徐庶先生被曹操用书信诓到曹营,临行之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说诸葛亮的才能高他十倍,看来并非虚言妄指,乃是心悦诚服有啥说啥。

庞德公先生收得高徒,心中自然欢喜。他平时便有给人起外号的癖好,如今看着沙龙里众多的才俊,不免故技生痒,要编排众位一番。虽说是编排也不是随便来的,一是要符合其人的特性,二是要雅而不俗,传出去得让世人喊一声高明。

因诸葛亮先生沉稳刚毅,仿佛龙潜于渊,正值欲飞未飞之际,只待有识英主前来延聘,必将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故雅谑为“卧龙”,卧者潜也;司马徽先生冷静沉着,善于臧否人物,如同一面镜子,既照别人又照自己,故称其为“水镜”,水既包藏阴柔之美,又是天下至德的载体,惟司马徽先生可以担当;对于庞德公先生的侄儿庞统先生,也是一个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俊秀人物,因羽翼未丰,叫声含混,需要进一步的修持与磨砺,故被其叔称为“凤雏”,意思即为尚未长大的凤凰,一旦羽翼丰满,必能建立殊世功勋。

读者上帝不要以为这是庞德公先生一时心血来潮的玩笑之举,其实庞德公先生的用意至为深远。想当初,曹操想在社会上出人头地,便想到要让当时的大名士许劭先生对他进行品评,结果许劭说他“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使曹操一下子声名卓著,引起当世之人的刮目之看。之所以有这样结果,是因为当时时兴品藻人物,名士的一番很高的评价,往往抵过半生的努力之功。

庞德公先生的深意也在于此。他早已看出,诸葛亮绝非甘于隐姓埋名,而是在等待时机。以诸葛亮的才能,一旦与英主风云际会,必定创下一方霸业,如果随便来个小军阀就可以请动他,那么他也就没什么前途可言了。

诸葛亮先生最需要做的事就是等待。但等待不是傻等,而是一个为出山做好准备的过程,一是提升自身的学识修养,这方面不用说了,齐活儿;二是尽可能的提升知名度,最好是未出山之际便四海扬名。庞德公先生称他为“卧龙”就是这个意思。庞德公先生品评当今人物,其影响不输于“汝南月旦评”,他在背后充当诸葛亮先生的推手,诸葛亮先生不想出名都不行。

庞德公先生病危之际,把诸葛亮推荐给他的好友黄承彦先生。黄承彦先生亦是一代名士,因不满于社会现实而隐居襄阳。诸葛亮先生不仅跟从黄承彦先生学习排兵布阵,而且还娶黄承彦先生的女儿黄女士为妻。

黄女士为人娴淑,聪颖非常,而且尤能发明创造,但只因容貌丑陋,一直没有找到婆家。诸葛亮先生不以貌取人深得世人的赞赏。相传,诸葛亮先生一着急便脸色绯红,黄女士为替夫遮掩窘态,特意制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