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溥仪从世续这里回到养心殿,见王爷与四位太妃正在议论什么,见皇帝来了,几个人再不说话。世续跟在皇上的后面,溥仪见父亲载沣王爷和世续交换了一下眼色,好像有什么事,大家都在瞒着他。
溥仪向四妃请安后,王爷载沣道:“皇帝,什么事情都会有王公们处理妥当的,皇帝还是要到毓庆宫好好读书,待会儿我去陈师傅那里再和他说说。”
溥仪道:“王爷,我是皇上吗?”
载沣诧异道:“你怎么不是皇……皇帝?”
溥仪道:“袁世凯做皇帝后我怎么办?”
世续道:“刚才不是给皇上看了袁世凯的亲笔跋语了吗,皇上还是皇上,他做他的皇上,两不干涉。”
“他说话一向都是不算数的,王爷你说对吗?”
面对皇上的质问,载沣道:“他……他喜欢出尔反尔。”
世续道:“这一次我拿脑袋担保,只要皇上答应了……”世续自觉失嘴,“袁世凯决不食言。”
溥仪道:“他让咱答应什么?”
溥仪问王爷。
王爷载沣看了看四位太妃,四位太妃面面相觑,还是端康太妃心直口快,道:“他要我们的玉玺和仪仗。咱们又派了世续到总统府,表示推戴他为中华帝国的大皇帝。”
博仪仍狐疑地问着殿里的人们,表示仍不放心。
载淬道:“我的话皇帝总……总该信了吧,大总统确实不会对皇帝怎样。”
瑜妃道:“皇帝还是到毓庆宫读书去吧,这里的事,你就别操心了。”
溥仪看问不出什么,就走出了养心殿。
溥仪刚出殿门,载淬便禁不住呜呜地哭了起来,四位太妃也跟着哭,哭了一会儿,载拌道:“同意了吧,就同意这……这门亲事吧。”
端康太妃看着其他三位太妃道:“同意了吧。”
其他的三位也点了头。
载沣便对世续说:“还是你去总统府去答应了这……这门亲事。”
世续道:“这样最好。”
原来,袁世凯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溥仪作皇后。载沣和四位太妃不愿意,但是见到了皇帝一脸的愁容,一脸的狐疑,恐生不测,他们在博仪进来的那一刻,在心里其实都一致的同意了。
载沣和世续的话并没有让博仪安下心来,到了毓庆宫,陈师傅的表情和一番话却使溥仪的心里踏实了许多。
博仪坐下后,陈宝琛站起来往门外和窗外望了望,见没有人,便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条,神秘地笑了笑。在这种时刻却发出笑容且是会心的微笑,这让博仪很惊奇,道:
“陈师傅,那纸条上写着什么可乐的事?”
陈宝琛道:“袁世凯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的。”
“是吗?”
()
矢志复辟 第4节
陈宝琛走上前来,把纸条展开在博仪面前的几案上,道:“臣昨天卜得的易卦,皇上看看,大吉大利。”
博仪看见字条上写着:
“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
“皇上,这就是说皇上的仇人袁世凯前途凶恶,不能危害皇上,他连皇上的边也沾不上。不瞒皇上说,老臣还烧了龟背,卜过蓍草,一切都是吉利的,皇上就放心吧,以我看袁世凯百日内就有血光之灾。”
博仪也振奋起来,脸上显出兴奋的红润。
陈宝琛见皇上高兴,又道:“现在北京里到处都是执法处和警察厅的警探,茶馆、饭店、旅社凡是有人聚集的地方都粘了‘勿谈政事,致于严究’的字条。他袁世凯越是这样,越是说明这个独夫民贼就快要完蛋了。他称帝,皇上在这里,皇上您是真命天子,百姓的心向着皇上啊。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袁世凯民心尽失,用刺刀封百姓的嘴巴,他还能长久吗?”陈宝琛又向前靠了靠道:“就是袁世凯的总统府,也是也有人反对他呢……”
溥仪的眼睛也是亮闪闪的……
“有一个叫崔启勋的警官,在纸上写道:‘匹夫创共和,孙中山不愧中华先党;总统做皇帝,袁项城真乃民国罪人。’昨天,这个崔启勋被押向刑场,一路上,他在囚车里高呼:‘奉劝诸位同胞,当今之世有子弟者,千万莫教他读书,千万莫教他写字。这就是读书写字的结果。’皇上,那革匪就要和袁世凯狗咬狗了,他们都是乌合之众,不是正统,那是注定要失败的。”
从毓庆宫出来,溥仪神采奕奕,张谦和等太监很感意外,心想不知道陈师傅给他灌了什么药。
正走着,见博伦带人来拿仪仗。博伦见皇上在前面,遂走上前请安:“恭请万岁圣安。”
博仪见他手中的东西,一阵心酸,复又悲愤,道:“你见到袁世凯也是这样的吗?”
张谦和等露出惊恐的神色。这些天来,他们人人都对溥伦陪着小心。如今溥伦可是袁世凯的红人,他向袁世凯上了劝进表,袁世凯许给溥伦亲王双俸,又让他做了议长。所以这些天,连太妃王爷师傅们也都对溥伦陪着小心,向他做着笑脸。如今太监们见皇上对溥伦这样,生怕溥伦在袁世凯面前说坏话,个个心里惊慌。
这时,溥伦跪在地上道:“奴才的心永远是向着万岁爷的,奴才为袁世凯做事,也是为旗人着想,为皇室着想,万岁爷您要明鉴此事,莫让奴才做屈死的鬼。”
“哼,你告诉袁世凯,他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的。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袁世凯这个独夫民赋多行不义必自毙!”
博伦跪在地上满身的冷汗。
太监们瞠目结舌,手足无措,惊恐得眼珠子都快要从眼眶里迸出来。
溥仪说完,转身走了,张谦和等大监,许久才楞怔过来。
到了养心殿的台阶上,博仪不由得又向太和殿、保和殿、中和殿上的脚手架投去愤恨的目光,但今天,却少了些恐惧。
这时,张谦和等已跟了来,见皇上今天的神情,心里也受了鼓舞。
张谦和道:“袁世凯就是作恶多端,正像皇上说的,他是独夫民贼,长不了的。听说他花了二百万元粉刷了三大殿,他说他最喜欢看那上面飞舞的金龙和耸立的朱红柱子。袁世凯还向咱宫中取了龙袍的样子,在咱宫中请了裁缝。据说,袁世凯的两件龙袍花了八十万元,用金丝织成,嵌上宝珠。因为咱的玉玺是满汉合壁的,他就不用大清的王玺了,花了七十多万元做了六颗玉玺。这样的人,在世上是不会长久的,万岁爷您说的对,这样的乱臣贼子,是兔子的尾巴。”
晚膳,博仪吃得特别香:他觉得他是正统,是真命天子,那些作乱的蝥贼,都不会长久。
日本。东京。
首相大偎和加藤高明在大偎的办公室正紧张的布置着。
大偎道。“在东亚,理应是我大日本帝国的范围,可是英国却横加干涉,美国也指手划脚,这把我们大和民族置于什么境地?实在令人气愤。如今,英国对袁世凯称帝一手包办,若袁世凯一头倒进英国的怀抱,对大日本帝国的利益,必造成重大威胁,你看应如何处理此事?”
外相加藤高明道:“我已电令驻华公使日置益回国,调整对支那的政策。在下以为,大日本帝国此次必采取坚决措施,一者驱除英国势力,在英人面前展示我大和民族的雄武及决心;二者给袁氏一个下马威,要让他知道,在东亚,我大日本帝国才是真正的主人。”
“想必你已有方略了。”
加藤高明道:“我已对德宣战,与英为同盟,可突然出兵青岛,英国及袁世凯量他也不会有什么说词。据我估计,英人似乎已与袁世凯在青岛问题上有了什么交易。我们的情报部门已觉察到袁世凯有派兵青岛的迹象。所以目前出兵青岛已刻不容缓。”
“好!”大偎道:“我们的意见是一致的,事实上军队已作好了一切准备。我不仅要占领青岛,还要占领胶济铁路及沿线地区。”
“好!”加藤高明道。“另外,袁世凯向与日美亲呢,从大日本帝国的利益出发,应寻找代替袁世凯的实力人物。在下已命令有关人员与冯国璋、段琪瑞、张勋等接触。”
大偎道:“除此之外,我大日本帝国在此时应对支那采取断然行动,逼袁驱英。”
加藤高明道:“首相所言甚是。此时英德法俄欧战正急,大日本应乘机扩大在东亚的影响,使大日本帝国成为东方的主人,使大和民族立于不败之地。”
大偎首相道:“我与有关方面商量,已决定为支那定出条款,逼袁世凯签约施行,把这些条款骤然放到他袁世凯面前,看他有何举动,我们要逼他到进退维谷的境地。”
“高明,首相高明。不知首相对条款有何指示。”
大偎首相道:“条款内容大致有五个方面,具体的内容由你负责拟定。这五个方面的内容是:一、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山东省不得租借给他国,准日本修建自烟台至胶济路的铁路;二、日本在满洲南部、东部和内蒙古东部可以租界土地、修建铁路、开采矿产并可以自由居住和经营工商业;三、把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等变成中日合办企业,中国不得自行处理,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的人开采;四、所有中国沿海的港湾、岛屿不租借或让给第三国;五、中国政府必须聘用日本人当军事、政治、财政顾问,中日合办警察和兵工厂。你负责把这五个方面具体化,也可补充或改动。”
“谣西——谣西——,这才显出我大和民族的气魄。首相,在下这就回去办理。”
大偎道:“越快越好!”
“咳——”
加藤高明转身走出首相办公室。
第三天,加高明已经把大偎首相的五项指示具体化为21条并获政府通过和元老们的赞赏。此时,日本军队也已开进了青岛和胶济铁路沿线,动作果断迅速。
驻华公使日置益回国接受加藤高明训令,带着“二十一条”当天便转回北京。
次日,日置益大使偕参赞小幡、书记官高尾径直来到总统府拜见袁总统。
袁世凯在办公室接见了他们。
日置益大使开门见山地道:“总统阁下既要高升一步,何必舍近而求远呢?难道日本没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