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景龙中,西突厥娑葛与阿史那忠节不和,屡相侵扰,西陲不安。安西都护郭
元振奏请徒忠节于内地,楚客与晋卿、处讷等各纳忠节重赂,奏请发兵以讨娑葛,
不纳元振所奏。娑葛知而大怒,举兵入寇,甚为边患。于是监察御史崔琬劾奏楚
客等曰:
臣闻四牡项领,良御不乘;二心事君,明罚无舍。谨案宗楚客、纪处讷等,
性惟险诐,志越溪壑,幸以遭逢圣主,累忝殊荣,承恺悌之恩,居弼谐之地。
不能刻意砥操,忧国如家,微效涓尘,以裨川岳。遂乃专作威福,敢树朋党,有
无君之心,阙大臣之节。潜通猃狁,纳贿不赀;公引顽凶,受赂无限。丑问充斥,
秽行昭彰。且境外之交,情状难测,今娑葛反叛,边鄙不宁,由此贼臣,取怨中
国。论之者惧祸以结舌,语之者避罪以钳口。但晋卿昔居荣职,素阙忠诚,屡抵
严刑,皆由黩货。今又叨忝,频沐殊恩,厚禄重权,当朝莫比。曾无悛改,仍徇
赃私,此而可容,孰不可恕?臣谬参直指,义在触邪,请除巨蠹,用答天造。楚
客、处讷、晋卿等骄恣跋扈,人神同疾,不加天诛,讵清王度。并请收禁,差三
司推鞫。
旧制,大臣有被御史对仗劾弹者,即俯偻趋出,立于朝堂待罪。楚客更咤鳃
作色而进,自言以执性忠鲠,被琬诬奏。中宗竟不能穷核其事,遽令琬与楚客等
结为义兄弟以和解之。韦氏败,楚客与晋卿等皆伏诛。
纪处讷者,秦州上邽人也。娶武三思妻之姊,由是累迁太府卿。神龙中,尝
因谷贵,中宗召处讷亲问其故。武三思讽知太史事右骁卫将军迦叶志忠、太史令
傅孝忠奏言,“其夜有摄提星入太微,至帝座。此则王者与大臣私相接,大臣能
纳忠,故有斯应。”帝以为然,降敕褒述处讷,赐衣一副、彩六十段。无几,进
拜侍中,与楚客等同时伏诛。
史官曰:大帝、孝和之朝,政不由己,则天在位,已绝缀旒,韦后司晨,前
踪覆辙。当是时,奸邪有党,宰执求容,顺之则恶其名彰,逆之则忧其祸及,欲
存身致理者,非中智常才之所能也。况元忠、安石、巨源、至忠、彦昭等行非纯
一,识昧存亡,徇利贪荣,有始无卒,不得其死,宜哉!楚客、晋卿、处讷等谗
谄并进,威虐贯盈,不使逃刑,可谓政正。
赞曰:为唐重臣,食唐重禄。颠危不持,富贵何足。二宗、一纪,谗邪酷毒。
与前数公,死不知辱。
卷九十三 列传第四十三
○娄师德王孝杰唐休璟张仁愿薛讷王晙
娄师德,郑州原武人也。弱冠,进士擢第,授江都尉。扬州长史卢承业奇其
才,尝谓之曰:“吾子台辅之器,当以子孙相托,岂可以官属常礼待也?”
上元初,累补监察御史。属吐蕃犯塞,募猛士以讨之,师德抗表请为猛士。
高宗大悦,特假朝散大夫,众军西讨,频有战功,迁殿中侍御史,兼河源军司马,
并知营田事。天授初,累授左金吾将军,兼检校丰州都督,仍依旧知营田事。则
天降书劳曰:“卿素积忠勤,兼怀武略,朕所以寄之襟要,授以甲兵。自卿受委
北陲,总司军任,往还灵、夏,检校屯田,收率既多,京坻遽积。不烦和籴之费,
无复转输之艰,两军及北镇兵数年咸得支给。勤劳之诚,久而弥著,览以嘉尚,
欣悦良深。”
长寿元年,召拜夏官侍郎、判尚书事。明年,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则天谓师
德曰:“王师外镇,必藉边境营田,卿须不惮劬劳,更充使检校。”又以为河源、
积石、怀远等军及河、兰、鄯、廓等州检校营田大使。稍迁秋官尚书。万岁登封
元年,转左肃政御史大夫,仍并依旧知政事。证圣元年,吐蕃寇洮州,令师德与
夏官尚书王孝杰讨之,与吐蕃大将论饮陵、赞婆战于素罗汗山,官军败绩,师德
贬授原州员外司马。
万岁通天二年,入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是岁,兼检校右肃政御
史大夫,仍知左肃政台事,以与王懿宗、狄仁杰分道安抚河北诸州。神功元年,
拜纳言,累封谯县子。寻诏师德充陇右诸军大使,仍检校河西营田事。圣历二年,
突厥入寇,复令检校并州长史,仍充天兵军大总管。是岁九月卒,赠凉州都督,
谥曰贞。
初,狄仁杰未入相时,师德尝荐之,及为宰相,不知师德荐已,数排师德,
令充外使。则天尝出师德旧表示之,仁杰大惭,谓人曰:“吾为娄公所含如此,
方知不逮娄公远矣。”师德颇有学涉,器量宽厚,喜怒不形于色。自专综边任,
前后三十余年,恭勤接下,孜孜不怠。虽参知政事,深怀畏避,竟能以功名始终,
甚为识者所重。
王孝杰,京兆新丰人也。高宗末,为副总管,从工部尚书刘审礼西讨吐蕃,
战于大非川,为贼所狱。吐蕃赞普见孝杰,垂泣曰:“貌类吾父。”厚加敬礼,
由是免死,寻得归。则天时,累迁右鹰扬卫将军。孝杰久在吐蕃中,悉其虚实。
长寿元年,为武威军总管,与左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节率众以讨吐蕃,乃克复龟
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而还。则天大悦,谓侍臣曰:“昔贞观中贝绫,得此
蕃城,其后西陲不守,并陷吐蕃。今既尽复于旧,边境自然无事。孝杰建斯功效,
竭此款诚,遂能裹足徒行,身与士卒齐力。如此忠恳,深是可嘉。”乃拜孝杰为
左卫大将军。明年,迁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封清源男。延载初,入为瀚
海道行军总管,余如故。证圣初,又为朔方道总管,寻坐与吐蕃战败免官。
万岁通天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反叛,复诏孝杰白衣起为清边道总管,统
兵十八万以讨之。孝杰军至东峡石谷遇贼,道隘,虏甚众,孝杰率精锐之士为先
锋,且战且前,及出谷,布方阵以捍贼。后军总管苏宏晖畏贼众,弃甲而遁。孝
杰既无后继,为贼所乘,营中溃乱,孝杰堕谷而死,兵士为贼所杀及奔践而死殆
尽。时张说为节度管记,驰奏其事。则天问孝杰败亡之状,说曰:“孝杰忠勇敢
死,乃诚奉国,深入寇境,以少御众,但为后援不至,所以致败。”于是追赠孝
杰夏官尚书,封耿国公。拜其子无择为朝散大夫。遣使斩宏晖以徇。使未至幽州,
而宏晖已立功赎罪,竟免诛。开元中,无择官至左骁卫将军,以恩例赠孝杰特进。
唐休璟,京兆始平人也。曾祖规,周骠骑大将军、安邑县公。祖宗,隋大业
末为朔方郡丞。时为梁师都举兵,将据城,宗抗节不从,乃为所害。
休璟少以明经擢第。永徽中,解褐吴王府典签,无异材,调授营州户曹。调
露中,单于突厥背叛,诱扇奚、契丹侵掠州县,后奚、羯胡又与桑乾突厥同反。
都督周道务遣休璟将兵击破之于独护山,斩获甚众,超拜丰州司马。永淳中,突
厥围丰州,都督崔智辩战殁。朝议欲罢丰州,徙百姓于灵、夏,休璟以为不可,
上书曰:“丰州控河遏贼,实为襟带,自秦、汉已来,列为郡县,田畴良美,尤
宜耕牧。隋季丧乱,不能坚守,乃迁徙百姓就宁、庆二州,致使戎羯交侵,乃以
灵、夏为边界。贞观之末,始募人以实之,西北一隅,方得宁谧。今若废弃,则
河傍之地复为贼有,灵、夏等州人不安业,非国家之利也。”朝廷从其言,丰州
复存。
垂拱中,迁安西副都护。会吐蕃攻破焉耆,安息道大总管、文昌右相韦待价
及副使阎温古失利,休璟收其余众,以安西土。迁西州都督,上表请复取四镇。
则天遣王孝杰破吐蕃,拔四镇,亦休璟之谋也。圣历中,为司卫卿,兼凉州都督、
右肃政御史大夫,持节陇右诸军州大使。
久视元年秋,吐蕃大将麹莽布支率骑数万寇凉州,入自洪源谷,将围昌松县。
休璟以数千人往击之,临阵登高,望见贼衣甲鲜盛,谓麾下曰:“自钦陵死,赞
婆降,麹莽布支新知贼兵,欲曜威武,故其国中贵臣酋豪子弟皆从之。人马虽精,
不习军事,吾为诸君取之。”乃被甲先登,与贼六战六克,大破之,斩其副将二
人,获首二千五百级,筑京观而还。是后休璟入朝,吐蕃亦遣使来请和,因宴屡
觇休璟。则天问其故,对曰:“往岁洪源战时,此将军雄猛无比,杀臣将士甚众,
故欲识之。”则天大加叹异,擢拜右武威、右金吾二卫大将军。
休璟尤谙练边事,自碣石西逾四镇,绵亘万里,山川要害,皆能记之。长安
中,西突厥乌质勒与诸蕃不和,举兵相持,安西道绝,表奏相继。则天令休璟与
宰相商度事势,俄顷间草奏,便遣施行。后十余日,安西诸州表请兵马应接,程
期一如休璟所画。则天谓休璟曰:“恨用卿晚。”因迁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
品。又谓魏元忠及杨再思、李峤、姚元崇、李迥秀等曰:“休璟谙练边事,卿等
十不当一也。”
寻转太子右庶子,依旧知政事。以契丹入寇,复拜夏官尚书,兼检校幽,营
等州都督,兼安东都护。时中宗在春宫,将行,进启于皇太子曰:“张易之兄弟
幸蒙宠遇,数侍宴禁中,纵情失礼。非人臣之道,惟加防察。”中宗即位,召拜
辅国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封酒泉郡公,顾谓曰:“卿曩日直言,朕今不忘。
初欲召卿计事,但以遐远,兼怀北狄之忧耳。”未几,加特进,拜尚书右仆射。
是岁秋,大水,休璟两上表自咎,请免官甚切,辞多不载。中宗竟不允,手制答
曰:“阴阳乖爽,事属在予,待罪私门,难依来表。”寻迁中书令,充京师留守,
俄加检校吏部尚书。又以宫僚之旧,赐实封三百户,累封宋国公。休璟在任,无
所弘益。
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