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旧唐书-第3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罔上,共为朋党。不抑其端,必倾朝政,臣所以痛心扼腕,不能默已。谨件朋党

人姓名及奸状如左。”炀帝令大理推究,于是左丞郎蔚之、司隶别驾郎楚之并坐

朋党,配流漫头赤水,余免官者九人。会契丹入抄营州,诏云起护突厥兵往讨契

丹部落。启民可汗发骑二万,受其处分。云起分为二十营,四道俱引,营相去各

一里,不得交杂。闻鼓声而行,闻角声而止,自非公使,勿得走马。三令五申之

后,击鼓而发,军中有犯约者,斩纥干一人,持首以徇。于是突厥将帅来入谒之,

皆膝行股战,莫敢仰视。契丹本事突厥,情无猜忌,云起既入其界,使突厥诈云,

向柳城郡欲共高丽交易,勿言营中有隋使,敢漏泄者斩之。契丹不备。去贼营百

里,诈引南度,夜复退还,去营五十里,结阵而宿,契丹弗之知也。既明,俱发,

驰骑袭之,尽获其男女四万口,女子及畜产以半赐突厥,余将入朝,男子皆杀之。

炀帝大喜,集百官曰:“云起用突厥而平契丹,行师奇谲,才兼文武,又立朝謇

谔,朕今亲自举之。”擢为治书御史。云起乃奏劾曰:“内史侍郎虞世基,职典

枢要,寄任隆重;御史大夫裴蕴,特蒙殊宠,维持内外。今四方告变,不为奏闻,

贼数实多,或减言少。陛下既闻贼少,发兵不多,众寡悬殊,往皆莫克,故使官

军失利,贼党日滋。此而不绳,为害将大,请付有司,诘正其罪。”大理卿郑善

果奏曰:“云起诋訾名臣,所言不实,非毁朝政,妄作威权。”由是左迁大理司

直。炀帝幸扬州,云起告归长安,属义旗入关,于长乐宫谒见。义宁元年,授司

农卿,封阳城县公。武德元年,加授上开府仪同三司,判农圃监事。是岁,欲大

发兵讨王世充,云起上表谏曰:“国家承丧乱之后,百姓流离,未蒙安养,频年

不熟,关内阻饥。京邑初平,物情未附,鼠窃狗盗,犹为国忧。盩厔司竹,余氛

未殄;蓝田、谷口,群盗实多。朝夕伺间,极为国害。虽京城之内,每夜贼发。

北有师都,连结胡寇,斯乃国家腹心之疾也。舍此不图,而窥兵函、洛,若师出

之后,内盗乘虚,一旦有变,祸将不小。臣谓王世充远隔千里,山川悬绝,无能

为害,待有余力,方可讨之。今内难未弭,且宜弘于度外。如臣愚见,请暂戢兵,

务穑劝农,安人和众。关中小盗,自然宁息。秦川将卒,贾勇有余,三年之后,

一举便定。今虽欲速,臣恐未可。”乃从之。会突厥入寇,诏云起总领豳、宁已

北九州兵马,便宜从事。四年,授西麟州刺史,司农卿如故。寻代赵郡王孝恭为

夔州刺史,转遂州都督,怀柔夷獠,咸得众心。迁益州行台民部尚书,寻转行台

兵部尚书。行台仆射窦轨多行杀戮,又妄奏獠反,冀得集兵。因此作威,肆其凶

暴,云起多执不从。云起又营私产,交通生獠,以规其利,轨亦对众言之,由是

构隙,情相猜贰。隐太子之死也,敕遣轨息驰驿诣益州报轨,轨乃疑云起弟庆俭、

堂弟庆嗣及亲族并事东宫,虑其闻状或将为变,先设备而后告之。云起果不信,

问曰:“诏书何在?”轨曰:“公,建成党也,今不奉诏,同反明矣。”遂执杀

之。初,云起年少时,师事太学博士王颇,颇每与之言及时事,甚嘉叹之,乃谓

之曰:“韦生识悟如是,必能自取富贵;然刚肠嫉恶,终当以此害身。”竟如颇

言。子师实,垂拱初,官至华州刺史、太子少詹事,封扶阳郡公。

师实子方质,则天初鸾台侍郎、地官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改修《垂

拱格式》,方质多所损益,甚为时人所称。俄而武承嗣、三思当朝用事,诸宰相

咸倾附之。方质疾假,承嗣等诣宅问疾,方质据床不为之礼。左右云:“踞见权

贵,恐招危祸。”方质曰:“吉凶命也。大丈夫岂能折节曲事近戚,以求苟免也。”

寻为酷吏周兴、来子珣所构,配流儋州,仍籍没其家。寻卒。神龙初雪免。

孙伏伽,贝州武城人。大业末,自大理寺史累补万年县法曹。武德元年,初

以三事上谏。其一曰:

臣闻天子有诤臣,虽无道不失其天下;父有诤子,虽无道不陷于不义。故云

子不可不诤于父,臣不可不诤于君。以此言之,臣之事君,犹子之事父故也。隋

后主所以失天下者,何也?止为不闻其过。当时非无直言之士,由君不受谏,自

谓德盛唐尧,功过夏禹,穷侈极欲,以恣其心。天下之士,肝脑涂地,户口减耗,

盗贼日滋,而不觉知者,皆由朝臣不敢告之也。向使修严父之法,开直言之路,

选贤任能,赏罚得中,人人乐业,谁能摇动者乎?所以前朝好为变更,不师古训

者,止为天诱其咎,将以开今圣唐也。陛下龙举晋阳,天下响应,计不旋踵,大

位遂隆。陛下勿以唐得天下之易,不知隋失之不难也。陛下贵为天子,富有天下,

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既为竹帛所拘,何可恣情不慎?凡有搜狩,须顺

四时,既代天理,安得非时妄动?陛下二十日龙飞,二十一日有献鹞雏者,此乃

前朝之弊风,少年之事务,何忽今日行之!又闻相国参军事卢牟子献琵琶,长安

县丞张安道献弓箭,频蒙赏劳。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陛下必有所欲,何求而不得?陛下所少者,岂此物哉!愿陛下察臣愚忠,则天下

幸甚。

其二曰:

百戏散乐,本非正声,有隋之末,大见崇用,此谓淫风,不可不改。近者,

太常官司于人间借妇女裙襦五百余具,以充散妓之服,云拟五月五日于玄武门游

戏。臣窃思审,实损皇猷,亦非贻厥子孙谋,为后代法也。故《书》云:“无以

小怨为无伤而弗去。”恐从小至于大故也。《论语》云:“放郑声,远佞人。”

又云:“乐则《韶》舞。”以此言之,散妓定非功成之乐也。如臣愚见,请并废

之。则天下不胜幸甚。

其三曰:

臣闻性相近而习相远,以其所好相染也。故《书》云:“与治同道罔弗兴,

与乱同事罔弗亡。”以此言之,兴乱其在斯与!皇太子及诸王等左右群僚,不可

不择而任之也。如臣愚见,但是无义之人,及先来无赖,家门不能邕睦;及好奢

华驰猎驭射,专作慢游狗马、声色歌舞之人,不得使亲而近之也。此等止可悦耳

目,备驱驰,至于拾遗补阙,决不能为也。臣历窥往古,下观近代,至于子孙不

孝,兄弟离间,莫不为左右乱之也。愿陛下妙选贤才,以为皇太子僚友,如此即

克隆盘石,永固维城矣。

高祖览之大悦,下诏曰“秦以不闻其过而亡,典籍岂无先诫?臣仆谄谀,故

弗之觉也。汉高祖反正,从谏如流。洎乎文、景继业,宣、元承绪,不由斯道,

孰隆景祚?周、隋之季,忠臣结舌,一言丧邦,谅足深诫。永言于此,常深叹息。

朕每惟寡薄,恭膺宝命,虽不能性与天道,庶思勉力,常冀弼谐,以匡不逮。而

群公卿士,罕进直言,将申虚受之怀,物所未谕。万年县法曹孙伏伽,至诚慷慨,

词义恳切,指陈得失,无所回避。非有不次之举,曷贻利行之益!伏伽既怀谅直,

宜处宪司,可治书侍御史。仍颁示远近,知朕意焉。”兼赐帛三百匹。时军国多

事,赋敛繁重,伏伽屡奏请改革,高祖并纳焉。二年,高祖谓裴寂曰:“隋末无

道,上下相蒙,主则骄矜,臣惟谄佞。上不闻过,下不尽忠,至使社稷倾危,身

死匹夫之手。朕拨乱反正,志在安人,平乱任武臣,守成委文吏,庶得各展器能,

以匡不逮。比每虚心接待,冀闻谠言。然惟李纲善尽忠款,孙伏伽可谓诚直,余

人犹踵弊风,俯首而已,岂朕所望哉!”及平王世充、窦建德,大赦天下,既而

责其党与,并令配迁。伏伽上表谏曰:

臣闻王言无戏,自古格言;去食存信,闻诸旧典。故《书》云:“尔无不信,

朕不食言。”又《论语》云,一言出口,驷不及舌。以此而论,言之出口,不可

不慎。伏惟陛下光临区宇,覆育群生,率土之滨,谁非臣妾。丝纶一发,取信万

方,使闻之者不疑,见之者不惑。陛下今月二日发云雨之制,光被黔黎,无所间

然,公私蒙赖。既云常赦不免,皆赦除之,此非直赦其有罪,亦是与天下断当,

许其更新。以此言之,但是赦后,即便无事。因何王世充及建德部下,赦后乃欲

迁之?此是陛下自违本心,欲遣下人若为取则?若欲子细推寻,逆城之内,人谁

无罪?故《书》云:“歼厥渠魁,胁从罔治。”若论渠魁,世充等为首,渠魁尚

免,胁从何辜?且古人云:“蹠狗吠尧,盖非其主。”在东都城内及建德部下,

乃有与陛下积小故旧,编发友朋,犹尚有人败后始至者。此等岂忘陛下,皆云被

壅故也。以此言之,自外疏者,窃谓无罪。又《书》云:“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上古以来,何代无君,所以只称尧、舜之善者,何也?直由为天子者实难,善名

难得故也。往者天下未平,威权须应机而作;今四方既定,设法须与人共之。但

法者,陛下自作之,还须守之,使天下百姓信而畏之。今自为无信,欲遣兆人若

为信畏?故《书》云:“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赏罚之

行,达乎贵贱,圣人制法,无限亲疏。如臣愚见,世充、建德下伪官,经赦合免

责情,欲迁配者,请并放之,则天下幸甚。

又上表请置谏官,高祖皆纳焉。

太宗即位,赐爵乐安县男。贞观元年,转大理少卿。太宗尝马射,伏伽上书

谏曰:“臣闻千金之子,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