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伏法。兵部尚书杜如晦鞫其狱,法雅乃称寂知其言,寂对曰:“法雅惟云时候方
行疾疫,初不闻妖言。”法雅证之,坐是免官,削食邑之半,放归本邑。寂请住
京师,太宗数之曰:“计公勋庸,不至于此,徒以恩泽,特居第一。武德之时,
政刑纰缪,官方弛紊,职公之由。但以旧情,不能极法,归扫坟墓,何得复辞?”
寂遂归蒲州。未几,有狂人自称信行,寓居汾阴,言多妖妄,常谓寂家僮曰:
“裴公有天分。”于时信行已死,寂监奴恭命以其言白寂,寂惶惧不敢闻奏,阴
呼恭命杀所言者。恭命纵令亡匿,寂不知之。寂遣恭命收纳封邑,得钱百余万,
因用而尽。寂怒,将遣人捕之,恭命惧而上变。太宗大怒,谓侍臣曰:“寂有死
罪者四:位为三公而与妖人法雅亲密,罪一也;事发之后,乃负气愤怒,称国家
有天下,是我所谋,罪二也;妖人言其有天分,匿而不奏,罪三也;阴行杀戮以
灭口,罪四也。我杀之非无辞矣。议者多言流配,朕其从众乎。”于是徙交州,
竟流静州。俄逢山羌为乱,或言反獠劫寂为主,太宗闻之曰:“我国家于寂有性
命之恩,必不然矣。”未几,果称寂率家僮破贼。太宗思寂佐命之功,征入朝,
会卒,时年六十。赠相州刺史、工部尚书、河东郡公。
子律师嗣,尚太宗妹临海长公主,官至汴州刺史。律师子承先,则天时为殿
中监,为酷吏所杀。
刘文静,字肇仁,自云彭城人,代居京兆之武功。祖懿用,石州刺史。父韶,
隋时战没,赠上仪同三司。少以其父身死王事,袭父仪同三司。伟姿仪,有器干,
倜傥多权略。隋末,为晋阳令,遇裴寂为晋阳宫监,因而结友。夜与同宿,寂见
城上烽火,仰天叹曰:“卑贱之极,家道屡空,又属乱离,当何取济?”文静笑
曰:“世途若此,时事可知。吾二人相得,何患于卑贱?”
及高祖镇太原,文静察高祖有四方之志,深自结托。又窃观太宗,谓寂曰:
“非常人也。大度类于汉高,神武同于魏祖,其年虽少,乃天纵矣。”寂初未然
之。后文静坐与李密连婚,炀帝令系于郡狱。太宗以文静可与谋议,入禁所视之。
文静大喜曰:“天下大乱,非有汤、武、高、光之才,不能定也。”太宗曰:
“卿安知无?但恐常人不能别耳。今入禁所相看,非儿女之情相忧而已。时事如
此,故来与君图举大计,请善筹其事。”文静曰:“今李密长围洛邑,主上流播
淮南,大贼连州郡、小盗阻泽山者,万数矣,但须真主驱驾取之。诚能应天顺人,
举旗大呼,则四海不足定也。今太原百姓避盗贼者,皆入此城。文静为令数年,
知其豪杰,一朝啸集,可得十万人,尊公所领之兵,复且数万,君言出口,谁敢
不从?乘虚入关,号令天下,不盈半岁,帝业可成。”太宗笑曰:“君言正合人
意。”于是部署宾客,潜图起义。候机当发,恐高祖不从,沉吟者久之。文静见
高祖厚于裴寂,欲因寂开说,于是引寂交于太宗,得通谋议。
及高君雅为突厥所败,高祖被拘,太宗又遣文静共寂进说曰:“《易》称
‘知几其神乎’,今大乱已作,公处嫌疑之地,当不赏之功,何以图全?其裨将
败衄,以罪见归。事诚迫矣,当须为计。晋阳之地,士马精强,宫监之中,府库
盈积,以兹举事,可立大功。关中天府,代王冲幼,权豪并起,未有适从。愿公
兴兵西入,以图大事。何乃受单使之囚乎?”高祖然之。时太宗潜结死士,与文
静等协议,克日举兵,会高祖得释而止。乃命文静诈为炀帝敕,发太原、西河、
雁门、马邑,人年二十已上、五十已下悉为兵,期以岁暮集涿郡,将伐辽东。由
是人情大扰,思乱者益众。文静因谓裴寂曰:“公岂不闻‘先发制人,后发制于
人’乎?唐公名应图谶,闻于天下,何乃推延,自贻祸衅?宜早劝唐公,以时举
义。”又胁寂曰:“且公为宫监,而以宫人侍客,公死可尔,何误唐公也?”寂
甚惧,乃屡促高祖起兵。会马邑人刘武周杀太守王仁恭,自称天子,引突厥之众,
将侵太原。太宗遣文静及长孙顺德等分部募兵,以讨武周为辞;又令文静与裴寂
伪作符敕,出宫监库物以供留守资用,因募兵集众。及义兵将起,副留守王威、
高君雅独怀猜贰。后数日,将大会于晋祠,威及君雅潜谋害高祖,晋阳乡长刘世
龙以白太宗。太宗既知迫急,欲先事诛之,遣文静与鹰扬府司马刘政会投急变之
书,诣留守告威等二人谋反。是日,高祖与威、君雅同坐视事,文静引政会至庭
中,云有密状,知人欲反。高祖指威等取状看之,政会不肯与,曰:“所告是副
留守事,唯唐公得看之耳。”高祖阳惊曰:“岂有是乎!”览状讫,谓威等曰:
“此人告公事,如何?”君雅大诟曰:“此是反人,欲杀我也!”文静叱左右执
之,囚于别室。既拘威等,竟得举兵。
高祖开大将军府,以文静为军司马。文静劝改旗帜以彰义举,又请连突厥以
益兵威,高祖并从之。因遣文静使于始毕可汗,始毕曰:“唐公起事,今欲何为?”
文静曰:“皇帝废冢嫡,传位后主,致斯祸乱。唐公国之懿戚,不忍坐观成败,
故起义军,欲黜不当立者。愿与可汗兵马同入京师,人众土地入唐公,财帛金宝
入突厥。”始毕大喜,即遣将康鞘利领骑二千,随文静而至,又献马千匹。高祖
大悦,谓文静曰:“非公善辞,何以致此?”寻率兵御隋将屈突通于潼关,通遣
武牙郎将桑显和率劲兵来击,文静苦战者半日,死者数千人。文静度显和军稍怠,
潜遣奇兵掩其后,显和大败,悉虏其众。通尚拥兵数万,将遁归东都,文静遣诸
将追而执之,略定新安以西之地。转大丞相府司马,进授光禄大夫,封鲁国公。
高祖践祚,拜纳言。时高祖每引重臣共食,文静奏曰:“陛下君临亿兆,率
土莫非臣,而当朝捴抑,言尚称名;又宸极位尊,帝座严重,乃使太阳俯同万物,
臣下震恐,无以措身。”帝不纳。时制度草创,命文静与当朝通识之士更刊《隋
开皇律令》而损益之,以为通法。高祖谓曰:“本设法令,使人共解,而往代相
承,多为隐语,执法之官,缘此舞弄。宜更刊定,务使易知。”会薛举寇泾州,
命太宗讨之,以文静为元帅府长史。遇太宗不豫,委于文静及司马殷开山,诫之
曰:“举粮少兵疲,悬军深入,意在决战,不利持久,即欲挑战,慎无与决。待
吾差,当为君等取之。”文静用开山计,出军争利,王师败绩。文静奔还京师,
坐除名。俄又从太宗讨举,平之,以功复其爵邑,拜民部尚书,领陕东道行台左
仆射。武德二年,从太宗镇长春宫。
文静自以才能干用在裴寂之右,又屡有军功,而位居其下,意甚不平。每廷
议多相违戾,寂有所是,文静必非之,由是与寂有隙。文静尝与其弟通直散骑常
侍文起酣宴,出言怨望,拔刀击柱曰:“必当斩裴寂耳!”家中妖怪数见,文起
忧之,遂召巫者于星下被发衔刀,为厌胜之法。时文静有爱妾失宠,以状告其兄,
妾兄上变。高祖以之属吏,遣裴寂、萧瑀问状。文静曰:“起义之初,忝为司马,
计与长史位望略同;今寂为仆射,据甲第,臣官赏不异众人,东西征讨,家口无
托,实有觖望之心。因醉或有怨言,不能自保。”高祖谓群臣曰:“文静此言,
反明白矣。”李纲、萧瑀皆明其非反。太宗以文静义旗初起,先定非常之策,始
告寂知;及平京城,任遇悬隔,止以文静为觖望,非敢谋反,极佑助之。而高祖
素疏忌之,裴寂又言曰:“文静才略,实冠时人,性复粗险,忿不思难,丑言悖
逆,其状已彰。当今天下未定,外有勍敌,今若赦之,必贻后患。”高祖竟听其
言,遂杀文静、文起,仍籍没其家。文静临刑,抚膺叹曰:“高鸟逝,良弓藏,
故不虚也。”时年五十二。
贞观三年,追复官爵,以子树义袭封鲁国公,许尚公主。后与其兄树艺怨其
父被戮,又谋反,伏诛。
文静初为纳言时,有诏以太原元谋立功,尚书令、秦王某,尚书左仆射裴寂
及文静,特恕二死。左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右骁卫大将军刘弘基、右屯卫大将
军窦琮、左翊卫大将军柴绍、内史侍郎唐俭、吏部侍郎殷开山、鸿胪卿刘世龙、
卫尉少卿刘政会、都水监赵文恪、库部郎中武士䴙、骠骑将军张平高、李思行、
李高迁,左屯卫府长史许世绪等十四人,约免一死。武德九年十月,太宗始定功
臣实封差第,文静已死,于是裴寂加食九百户,通前为一千五百户;长孙无忌、
王君廓、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等五人,食邑一千三百户;长孙顺德、柴绍、
罗艺、赵郡王孝恭等四人,食邑一千二百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等三人食
邑一千户;李勣、刘弘基二人食邑九百户;高士廉、宇文士及、秦叔宝、程知节
四人食七百户;安兴贵、安修仁、唐俭、窦轨、屈突通、萧瑀、封德彝、刘义节
八人,各食六百户;钱九陇、樊兴、公孙武达、李孟尝、段志玄、庞卿惲、张亮、
李药师、杜淹、元仲文十人,各食四百户;张长逊、张平高、李安远、李子和、
秦行师、马三宝六人,各食三百户。其王君廓事在《庐江王瑗传》,安兴贵、安
修仁事在《李轨传》,李子和事在《梁师都传》,马三宝事在《柴绍传》。
李孟尝,赵州平棘人,官至右威卫大将军、汉东郡公。元仲文,洛州人,至
右监门将军、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