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赍帛五百匹,诣徵宅以赐之。太子承乾乳母遂安夫人常白后曰:“东宫器用阙少,
欲有奏请。”后不听,曰:“为太子,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扬,何忧少于器物也!”
八年,从幸九成宫,染疾危惙,太子承乾入侍,密启后曰:“医药备尽,
尊体不瘳,请奏赦囚徒,并度人入道,冀蒙福助。”后曰:“死生有命,非人力
所加。若修福可延,吾素非为恶。若行善无效,何福可求?赦者,国之大事;佛
道者,示存异方之教耳,非惟政体靡弊,又是上所不为,岂以吾一妇人而乱天下
法?”承乾不敢奏,以告左仆射房玄龄,玄龄以闻,太宗及侍臣莫不嘘唏。朝臣
咸请肆赦,太宗从之;后闻之,固争,乃止。将大渐,与太宗辞诀,时玄龄以谴
归第,后固言:“玄龄事陛下最久,小心谨慎,奇谋秘计,皆所预闻,竟无一言
漏泄,非有大故,愿勿弃之。又妾之本宗,幸缘姻戚,既非德举,易履危机,其
保全永久,慎勿处之权要,但以外戚奉朝请,则为幸矣。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
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
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但请因山而葬,不须起坟,无用棺椁,所须器
服,皆以木瓦,俭薄送终,则是不忘妾也。”十年六月己卯,崩于立政殿,时年
三十六。其年十一月庚寅,葬于昭陵。
后尝撰古妇人善事,勒成十卷,名曰《女则》,自为之序。又著论驳汉明德
马皇后,以为不能抑退外戚,令其当朝贵盛,乃戒其龙马水车,此乃开其祸源而
防其末事耳。且戒主守者曰:“此吾以自防闲耳。妇人著述无条贯,不欲至尊见
之,慎勿言。”崩后,宫司以闻,太宗览而增恸,以示近臣曰:“皇后此书,足
可垂于后代。我岂不达天命而不能割情乎!以其每能规谏,补朕之阙,今不复闻
善言,是内失一良佐,以此令人哀耳!”上元元年八月,改上尊号曰文德顺圣皇
后。
太宗贤妃徐氏,名惠,右散骑常侍坚之姑也。生五月而能言,四岁诵《论语》、
《毛诗》,八岁好属文。其父孝德试拟《楚辞》,云“山中不可以久留”,词甚
典美。自此遍涉经史,手不释卷。太宗闻之,纳为才人。其所属文,挥翰立成,
词华绮赡。俄拜婕妤,再迁充容。时军旅亟动,宫室互兴,百姓颇倦劳役,上疏
谏曰:
自贞观已来,二十有二载,风调雨顺,年登岁稔,人无水旱之弊,国无饥馑
之灾。昔汉武守文之常主,犹登刻玉之符;齐桓小国之庸君,尚图泥金之事。望
陛下推功损己,让德不居。亿兆倾心,犹阙告成之礼;云亭伫谒,未展升中之仪。
此之功德,足以咀嚼百王,网罗千代者矣。古人有云:“虽休勿休”,良有以也。
守初保末,圣哲罕兼。是知业大者易骄,愿陛下难之;善始者难终,愿陛下易之。
窃见顷年已来,力役兼总,东有辽海之军,西有昆丘之役,士马疲于甲胄,
舟车倦于转输。且召募役戍,去留怀死生之痛;因风阻浪,人米有漂溺之危。一
夫力耕,卒无数十之获;一船致损,则倾数百之粮。是犹运有尽之农功,填无穷
之巨浪,图未获之他众,丧已成之我军。虽除凶伐暴,有国常规;然黩武玩兵,
先哲所戒。昔秦皇并吞六国,反速危亡之基;晋武奄有三方,翻成覆败之业。岂
非矜功恃大,弃德而轻邦;图利忘害,肆情而纵欲?遂使悠悠六合,虽广不救其
亡;嗷嗷黎庶,因弊以成其祸。是知地广非常安之术,人劳乃易乱之源。愿陛下
布泽流人,矜弊恤乏,减行役之烦,增湛露之惠。妾又闻为政之本,贵在无为。
窃见土木之功,不可兼遂。此阙初建,南营翠微,曾未逾时,玉华创制。虽复因
山藉水,非无架筑之劳;损之又损,颇有工力之费。终以茅茨示约,犹兴木石之
疲;假使和雇取人,不无烦扰之弊。是以卑宫菲食,圣主之所安;金屋瑶台,骄
主之为丽。故有道之君,以逸逸人;无道之君,以乐乐身。愿陛下使之以时,则
力无竭矣;用而息之,则人斯悦矣。
夫珍玩伎巧,乃丧国之斧斤;珠玉锦绣,实迷心之鸩毒。窃见服玩纤靡,如
变化于自然;织贡珍奇,若神仙之所制。虽驰华于季俗,实败素于淳风。是知漆
器非延叛之方,桀造之而人叛;玉杯岂招亡之术,纣用之而国亡。方验侈丽之源,
不可不遏。作法于俭,犹恐其奢;作法于奢,何以制后?伏惟陛下明鉴未形,智
周无际,穷奥秘于麟阁,尽探赜于儒林。千王治乱之踪,百代安危之迹,兴衰祸
福之数,得失成败之机,故亦苞吞心府之中,循环目围之内,乃宸衷之久察,无
假一二言焉。惟恐知之非难,行之不易,志骄于业泰,体逸于时安。伏愿抑志裁
心,慎终如始,削轻过以添重德,循今是以替前非,则令名与日月无穷,盛业与
乾坤永大。
太宗善其言,优赐甚厚。及太宗崩,追思顾遇之恩,哀慕愈甚,发疾不自医。
病甚,谓所亲曰:“吾荷顾实深,志在早殁,魂其有灵,得侍园寝,吾之志也。”
因为七言诗及连珠以见其志。永徽元年卒,时年二十四,诏赠贤妃,陪葬于昭陵
之石室。
高宗废后王氏,并州祁人也。父仁祐,贞观中罗山令。同安长公主,即后之
从祖母也。公主以后有美色,言于太宗,遂纳为晋王妃。高宗登储,册为皇太子
妃,以父仁祐为陈州刺史。永徽初,立为皇后,以仁祐为特进、魏国公,母柳氏
为魏国夫人。仁祐寻卒,赠司空。
初,武皇后贞观末随太宗嫔御居于感业寺,后及左右数为之言,高宗由是复
召入宫,立为昭仪。俄而渐承恩宠,遂与后及良娣萧氏递相谮毁。帝终不纳后言,
而昭仪宠遇日厚。后惧不自安,密与母柳氏求巫祝厌胜。事发,帝大怒,断柳氏
不许入宫中,后舅中书令柳姡О罩拢⒔虾螅に镂藜伞Ⅰ宜炝嫉裙腾桑
乃止。俄又纳李义府之策,永徽六年十月,废后及萧良娣皆为庶人,囚之别院。
武昭仪令人皆缢杀之。后母柳氏、兄尚衣奉御全信及萧氏兄弟,并配流岭外。遂
立昭仪为皇后。寻又追改后姓为蟒氏,萧良娣为枭氏。
庶人良娣初囚,大骂曰:“愿阿武为老鼠,吾作猫儿,生生扼其喉!”武后
怒,自是宫中不畜猫。初囚,高宗念之,闲行至其所,见其室封闭极密,惟开一
窍通食器出入。高宗恻然,呼曰:“皇后、淑妃安在?”庶人泣而对曰:“妾等
得罪,废弃为宫婢,何得更有尊称,名为皇后?”言讫悲咽,又曰:“今至尊思
及畴昔,使妾等再见日月,出入院中,望改此院名为‘回心院’,妾等再生之幸。”
高宗曰:“朕即有处置。”武后知之,令人杖庶人及萧氏各一百,截去手足,投
于酒瓮中,曰:“令此二妪骨醉!”数日而卒。后则天频见王、萧二庶人披发沥
血,如死时状。武后恶之,祷以巫祝,又移居蓬莱宫,复见,故多在东都。中宗
即位,复后姓为王氏,枭氏还为萧氏。
中宗和思皇后赵氏,京兆长安人。祖绰,武德中以战功至右领军卫将军。父
瑰,尚高祖女常乐公主,历迁左千牛将军。中宗为英王时,纳后为妃。既而妃母
公主得罪,妃亦坐废,幽死于内侍省。则天临朝,瑰为寿州刺史,坐与越王贞连
谋被诛,公主亦坐死。神龙元年,赠后谥为恭皇后,赠瑰左卫大将军。及中宗崩,
将葬于定陵,议者以韦后得罪,不宜祔葬,于是追谥后为和思,莫知瘗所,行招
魂祔葬之礼。太常博士彭景直上言:“古无招魂葬之礼,不可备棺椁,置辒鬻
辌。宜据《汉书郊祀志》葬黄帝衣冠于桥山故事,以皇后祎衣于陵所寝宫招魂,
置衣于魂舆,以太牢告祭,迁衣于寝宫,舒于御榻之右,覆以夷衾而祔葬焉。”
从之。
中宗韦庶人,京兆万年人也。祖弘表,贞观中为曹王府典军。中宗为太子时,
纳后为妃,仍擢后父普州参军玄贞为豫州刺史。嗣圣元年,立为皇后。其年,中
宗见废,后随从房州。时中宗惧不自安,每闻制使至,惶恐欲自杀。后劝王曰:
“祸福倚伏,何常之有?岂失一死,何遽如是也!”累年同艰危,情义甚笃。所
生懿德太子、永泰、永寿、长宁、安乐四公主,安乐最幼,生于房州,帝自脱衣
裹之,遂名曰裹儿,特宠异焉。及中宗复立为太子,又立后为妃。时昭容上官氏
常劝后行则天故事,乃上表请天下士庶为出母服丧三年;又请百姓以年二十三为
丁,五十九免役,改易制度,以收时望。制皆许之。
帝在房州时,常谓后曰:“一朝见天日,誓不相禁忌。”及得志,受上官昭
容邪说,引武三思入宫中,升御床,与后双陆,帝为点筹,以为欢笑,丑声日闻
于外。乃大出宫女,虽左右内职,亦许时出禁中。上官氏及宫人贵幸者,皆立外
宅,出入不节,朝官邪佞者候之,恣为狎游,祈其赏秩,以至要官。时侍中敬晖
谋去诸武,武三思患之,乃结上官氏以为援,因得幸于后,潜入宫中谋议,乃讽
百官上帝尊号为应天皇帝,后为顺天皇后。帝与后亲谒太庙,告谢受尊号之意。
于是三思骄横用事,敬晖、王同皎相次夷灭,天下咸归咎于后。后方优宠亲属,
内外封拜,遍列清要。又欲宠树安乐公主,乃制公主开府,置官属。太平公主仪
比亲王。长宁、安乐二府不置长史而已。宜城公主等以非后所生,各减太平之半。
安乐恃宠骄恣,卖官鬻狱,势倾朝廷,常自草制敕,掩其文而请帝书焉,帝笑而
从之,竟不省视。又请自立为皇太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