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又曰:‘仁远乎哉?
我欲仁,斯仁至矣。’若诚行之,斯民永济。”书奏,诏曰:“太傅学优才高,
留心政事,又於刑理深远。此大事,公卿群僚善共平议。”司徒王朗议,以为
“繇欲轻减大辟之条,以增益刖刑之数,此即起偃为竖,化尸为人矣。然臣之愚,
犹有未合微异之意。夫五刑之属,著在科律,自有减死一等之法,不死即为减。
施行已久,不待远假斧凿于彼肉刑,然后有罪次也。前世仁者,不忍肉刑之惨酷,
是以废而不用。不用已来,历年数百。今复行之,恐所减之文未彰于万民之目,
而肉刑之问已宣于寇雠之耳,非所以来远人也。今可按繇所欲轻之死罪,使减死
之髡、刖。嫌其轻者,可倍其居作之岁数。内有以生易死不訾之恩,外无以刖易
釱骇耳之声。”议者百馀人,与朗同者多。帝以吴、蜀未平,且寝。【袁宏曰:
夫民心乐全而不能常全,盖利用之物悬於外,而嗜欲之情动於内也。於是有进取
贪竞之行,希求放肆之事。进取不已,不能充其嗜欲,则苟且侥倖之所生也;
希求无厌,无以惬其欲,则奸伪忿怒之所兴也。先王知其如此,而欲救其弊,或
先德化以陶其心;其心不化,然后加以刑辟。书曰:“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
作司徒而敬敷五教。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五刑有服。”然则德、刑之
设,参而用之者也。三代相因,其义详焉。周礼:“使墨者守门,劓者守关,宫
者守内,刖者守囿。”此肉刑之制可得而论者也。荀卿亦云,杀人者死,伤人者
刑,百王之所同,未有知其所由来者也。夫杀人者死,而相杀者不已,是大辟可
以惩未杀,不能使天下无杀也。伤人者刑,而害物者不息,是黥、劓可以惧未刑,
不能使天下无刑也。故将欲止之,莫若先以德化。夫罪过彰著,然后入于刑辟,
是将杀人者不必死,欲伤人者不必刑。纵而弗化,则陷於刑辟。故刑之所制,在
於不可移之地。礼教则不然,明其善恶,所以潜劝其情,消之於未杀也;示之耻
辱,所以内愧其心,治之於未伤也。故过微而不至於著,罪薄而不及於刑。终入
罪辟者,非教化之所得也,故虽残一物之生,刑一人之体,是除天下之害,夫何
伤哉!率斯道也,风化可以渐淳,刑罚可以渐少,其理然也。苟不能化其心,而
专任刑罚,民失义方,动罹刑网,求世休和,焉可得哉?周之成、康,岂按三千
之文而致刑错之美乎?盖德化渐渍,致斯有由也。汉初惩酷刑之弊,务宽厚之论,
公卿大夫,相与耻言人过。文帝登朝,加以玄默。张武受赂,赐金以愧其心;吴
王不朝,崇礼以训其失。是以吏民乐业,风流笃厚,断狱四百,几致刑措,岂非
德刑兼用已然之效哉?世之欲言刑罚之用,不先德教之益,失之远矣。今大辟之
罪,与古同制。免死已下,不过五岁,既释钳锁,复得齿于人伦。是以民无耻恶,
数为奸盗,故刑徒多而乱不治也。苟教之所去,罚当其罪,一离刀锯,没身不齿,
邻里且犹耻之,而况于乡党乎?而况朝廷乎?如此,则夙沙、赵高之俦,无施其
恶矣。古者察其言,观其行,而善恶彰焉。然则君子之去刑辟,固已远矣。过误
不幸,则八议之所宥也。若夫卞和、史迁之冤,淫刑之所及也。苟失其道,或不
免於大辟,而况肉刑哉!汉书:“斩右趾及杀人先自言告,吏坐受赇,守官物而
即盗之,皆弃巿。”此班固所谓当生而令死者也。今不忍刻截之惨,而安剿绝之
悲,此最治体之所先,有国所宜改者也。】
太和四年,繇薨。帝素服临吊,谥曰成侯。【魏书曰:有司议谥,以为繇昔
为廷尉,辨理刑狱,决嫌明疑,民无怨者,由于、张之在汉也。诏曰:“太傅功
高德茂,位为师保,论行赐谥,常先依此,兼叙廷尉于、张之德耳。”乃策谥曰
成侯。】子毓嗣。初,文帝分毓户邑,封繇弟演及子劭、孙豫列侯。
毓字稚叔。年十四为散骑侍郎,机捷谈笑,有父风。太和初,蜀相诸葛亮围
祁山,明帝欲西征,毓上疏曰:“夫策贵庙胜,功尚帷幄,不下殿堂之上,而决
胜千里之外。车驾宜镇守中土,以为四方威势之援。今大军西征,虽有百倍之威,
於关中之费,所损非一。且盛暑行师,诗人所重,实非至尊动轫之时也。”迁
黄门侍郎。时大兴洛阳宫室,车驾便幸许昌,天下当朝正许昌。许昌偪狭,於城
南以毡为殿,备设鱼龙曼延,民罢劳役。毓谏,以为“水旱不时,帑藏空虚,凡
此之类,可须丰年。”又上“宜复关内开荒地,使民肆力於农。”事遂施行。正
始中,为散骑【侍郎】常侍。大将军曹爽盛夏兴军伐蜀,蜀拒守,军不得进。爽
方欲增兵,毓与书曰:“窃以为庙胜之策,不临矢石;王者之兵,有征无战。诚
以干戚可以服有苗,退舍足以纳原寇,不必纵吴汉于江关,骋韩信於井陉也。见
可而进,知难而退,盖自古之政。惟公侯详之!”爽无功而还。后以失爽意,徙
侍中,出为魏郡太守。爽既诛,入为御史中丞、侍中廷尉。听君父已没,臣子得
为理谤,及士为侯,其妻不复配嫁,毓所创也。
正元中,毌兵俭、文钦反,毓持节至扬、豫州班行赦令,告谕士民,还为尚
书。诸葛诞反,大将军司马文王议自诣寿春讨诞。会吴大将孙壹率众降,或以为
“吴新有衅,必不能复出军。东兵已多,可须后问”。毓以为“夫论事料敌,当
以己度人。今诞举淮南之地以与吴国,孙壹所率,口不至千,兵不过三百。吴之
所失,盖为无几。若寿春之围未解,而吴国之内转安,未可必其不出也。”大将
军曰:“善。”遂将毓行。【臣松之以为诸葛诞举淮南以与吴,孙壹率三百人以
归魏,谓吴有衅,本非有理之言。毓之此议,盖何足称耳!】淮南既平,为青州
刺史,加后将军,迁都督徐州诸军事,假节,又转都督荆州。景元四年薨,追赠
车骑将军,谥曰惠侯。子骏嗣。毓弟会,自有传。
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也。高唐为齐名都,衣冠无不游行市里。歆为吏,
休沐出府,则归家阖门。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魏略曰:歆与北海邴原、管
宁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
臣松之以为邴根矩之徽猷懿望,不必有愧华公,管幼安含德高蹈,又恐弗当为尾。
魏略此言,未可以定其先后也。】同郡陶丘洪亦知名,自以明见过歆。时王芬与
豪杰谋废灵帝。语在武纪。【魏书称芬有大名於天下。】芬阴呼歆、洪共定计,
洪欲行,歆止之曰:“夫废立大事,伊、霍之所难。芬性疏而不武,此必无成,
而祸将及族。子其无往!”洪从歆言而止。后芬果败,洪乃服。举孝廉,除郎中,
病,去官。灵帝崩,何进辅政,徵河南郑泰、颍川荀攸及歆等。歆到,为尚书郎。
董卓迁天子长安,歆求出为下邽令,病不行,遂从蓝田至南阳。【华峤谱叙曰:
歆少以高行显名。避西京之乱,与同志郑泰等六七人,间步出武关。道遇一丈夫
独行,愿得俱,皆哀欲许之。歆独曰:“不可。今已在危险之中,祸福患害,义
犹一也。无故受人,不知其义。既以受之,若有进退,可中弃乎!”众不忍,卒
与俱行。此丈夫中道堕井,皆欲弃之。歆曰:“已与俱矣,弃之不义。”相率共
还出之,而后别去。众乃大义之。】时袁术在穰,留歆。歆说术使进军讨卓,术
不能用。歆欲弃去,会天子使太傅马日磾安集关东,日磾辟歆为掾。东至徐州,
诏即拜歆豫章太守,以为政清静不烦,吏民感而爱之。【魏略曰:扬州刺史刘繇
死,其众愿奉歆为主。歆以为因时擅命,非人臣之宜。众守之连月,卒谢遣之,
不从。】孙策略地江东,歆知策善用兵,乃幅巾奉迎。策以其长者,待以上宾之
礼。【胡冲吴历曰:孙策击豫章,先遣虞翻说歆。歆答曰:“歆久在江表,常欲
北归;孙会稽来,吾便去也。”翻还报策,策乃进军。歆葛巾迎策,策谓歆曰:
“府君年德名望,远近所归;策年幼稚,宜脩子弟之礼。”便向歆拜。华峤谱叙
曰:孙策略有扬州,盛兵徇豫章,一郡大恐。官属请出郊迎,教曰:“无然。”
策稍进,复白发兵,又不听。及策至,一府皆造阁,请出避之。乃笑曰:“今将
自来,何遽避之?”有顷,门下白曰:“孙将军至。”请见,乃前与歆共坐,谈
议良久,夜乃别去。义士闻之,皆长叹息而心自服也。策遂亲执子弟之礼,礼为
上宾。是时四方贤士大夫避地江南者甚众,皆出其下,人人望风。每策大会,坐
上莫敢先发言,歆时起更衣,则论议讙哗。歆能剧饮,至石馀不乱,众人微察,
常以其整衣冠为异,江南号之曰“华独坐”。虞溥江表传曰:孙策在椒丘,遣虞
翻说歆。翻既去,歆请功曹刘壹入议。壹劝歆住城,遣檄迎军。歆曰:“吾虽刘
刺史所置,上用,犹是剖符吏也。今从卿计,恐死有馀责矣。”壹曰:“王景兴
既汉朝所用,且尔时会稽人众盛强,犹见原恕,明府何虑?”於是夜逆作檄,明
旦出城,遣吏赍迎。策便进军,与歆相见,待以上宾,接以朋友之礼。孙盛曰:
夫大雅之处世也,必先审隐显之期,以定出处之分,否则括囊以保其身,泰则行
义以达其道。歆既无夷、皓韬邈之风,又失王臣匪躬之操,故挠心於邪儒之说,
交臂於陵肆之徒,位夺於一竖,节堕於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