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志-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十馀万,潜军密进,规向剑阁。亮时在祁山,旌旗利器,守在险要,十二更下,

在者八万。时魏军始陈,幡兵適交,参佐咸以贼众强盛,非力不制,宜权停下兵

一月,以并声势。亮曰:“吾统武行师,以大信为本,得原失信,古人所惜;去

者束装以待期,妻子鹤望而计日,虽临征难,义所不废。”皆催遣令去。於是去

者感悦,愿留一战,住者愤踊,思致死命。相谓曰:“诸葛公之恩,死犹不报也。”

临战之日,莫不拔刃争先,以一当十,杀张郃,卻宣王,一战大剋,此信之由

也。难曰:臣松之案:亮前出祁山,魏明帝身至长安耳,此年不复自来。且亮大

军在关、陇,魏人何由得越亮径向剑阁?亮既在战场,本无久住之规,而方休兵

还蜀,皆非经通之言。孙盛、习凿齿搜求异同,罔有所遗,而并不载冲言,知其

乖剌多矣。】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

宣王对於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

杂於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汉晋春秋曰:亮自至,数挑战。

宣王亦表固请战。使卫尉辛毗持节以制之。姜维谓亮曰:“辛佐治仗节而到,贼

不复出矣。”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於其众耳。将在军,

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魏氏春秋曰:亮使至,问其寝食

及其事之烦简,不问戎事。使对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

所啖食不至数升。”宣王曰:“亮将死矣。”】相持百馀日。其年八月,亮疾病,

卒于军,时年五十四。【魏书曰:亮粮尽势穷,忧恚欧血,一夕烧营遁走,入谷,

道发病卒。汉晋春秋曰:亮卒于郭氏坞。晋阳秋曰:有星赤而芒角,自东北西南

流,投于亮营,三投再还,往大还小。俄而亮卒。臣松之以为亮在渭滨,魏人蹑

迹,胜负之形,未可测量,而云欧血,盖因亮自亡而自夸大也。夫以孔明之略,

岂为仲达欧血乎?及至刘琨丧师,与晋元帝笺亦云“亮军败欧血”,此则引虚记

以为言也。其云入谷而卒,缘蜀人入谷发丧故也。】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

所,曰:“天下奇才也!”【汉晋春秋曰:杨仪等整军而出,百姓奔告宣王,宣

王追焉。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宣王者,宣王乃退,不敢偪。於是仪结陈而

去,入谷然后发丧。宣王之退也,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或以告

宣王,宣王曰:“吾能料生,不便料死也。”】

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诏策曰:

“惟君体资文武,明叡笃诚,受遗讬孤,匡辅朕躬,继绝兴微,志存靖乱;爰整

六师,无岁不征,神武赫然,威镇八荒,将建殊功於季汉,参伊、周之巨勋。如

何不吊,事临垂克,遘疾陨丧!朕用伤悼,肝心若裂。夫崇德序功,纪行命谥,

所以光昭将来,刊载不朽。今使使持节左中郎将杜琼,赠君丞相武乡侯印绶,谥

君为忠武侯。魂而有灵,嘉兹宠荣。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馀饶。

至於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

之日,不使内有馀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亮性长於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陈图,咸

得其要云。【魏氏春秋曰:亮作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皆有条章,以训厉臣

子。又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亮集载作木

牛流马法曰:“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著於腹。载多而行

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曲者为牛头,双者

为牛脚,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足,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

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鞦轴。牛仰双辕,

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载一岁粮,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流马尺寸之数,肋

长三尺五寸,广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前轴孔分墨去头四寸,径中二寸。

前脚孔分墨二寸,去前轴孔四寸五分,广一寸。前杠孔去前脚孔分墨二寸七分,

孔长二寸,广一寸。后轴孔去前杠分墨一尺五分,大小与前同。后脚孔分墨去后

轴孔三寸五分,大小与前同。后杠孔去后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后载剋去后杠孔

分墨四寸五分。前杠长一尺八寸,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后杠与等版方囊二枚,

厚八分,长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广一尺六寸,每枚受米二斛三斗。从上

杠孔去肋下七寸,前后同。上杠孔去下杠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长一寸五分,广七

分,八孔同。前后四脚,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形制如象,靬长四寸,径面四

寸三分。孔径中三脚杠,长二尺一寸,广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杠耳。”】

亮言教书奏多可观,别为一集。

景耀六年春,诏为亮立庙於沔阳。【襄阳记曰: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

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於道陌上。言事者或以为可听立庙於成都

者,后主不从。步兵校尉习隆、中书郎向充等共上表曰:“臣闻周人怀召伯之德,

甘棠为之不伐;越王思范蠡之功,铸金以存其像。自汉兴以来,小善小德而图形

立庙者多矣。况亮德范遐迩,勋盖季世,王室之不坏,实斯人是赖,而蒸尝止於

私门,庙像阙而莫立,使百姓巷祭,戎夷野祀,非所以存德念功,述追在昔者也。

今若尽顺民心,则渎而无典,建之京师,又偪宗庙,此圣怀所以惟疑也。臣愚以

为宜因近其墓,立之於沔阳,使所亲属以时赐祭,凡其臣故吏欲奉祠者,皆限至

庙。断其私祀,以崇正礼。”於是始从之。】秋,魏镇西将军锺会征蜀,至汉川,

祭亮之庙,令军士不得於亮墓所左右刍牧樵采。亮弟均,官至长水校尉。亮子瞻,

嗣爵。【襄阳记曰:黄承彦者,高爽开列,为沔南名士,谓诸葛孔明曰:“闻君

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孔明许,即载送之。时人以为笑乐,

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诸葛氏集目录

开府作牧第一权制第二南征第三北出第四

计算第五训厉第六综覈上第七综覈下第八

杂言上第九杂言下第十贵和第十一兵要第十二

传运第十三与孙权书第十四与诸葛瑾书第十五与孟达书第十六

废李平第十七法检上第十八法检下第十九科令上第二十

科令下第二十一军令上第二十二军令中第二十三军令下第二十四

右二十四篇,凡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

臣寿等言:臣前在著作郎,侍中领中书监济北侯臣荀勖、中书令关内侯臣和

峤奏,使臣定故蜀丞相诸葛亮故事。亮毗佐危国,负阻不宾,然犹存录其言,耻

善有遗,诚是大晋光明至德,泽被无疆,自古以来,未之有伦也。辄删除复重,

随类相从,凡为二十四篇,篇名如右。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

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

於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

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

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

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

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及备殂没,嗣子幼弱,

事无巨细,亮皆专之。於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

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於吏不容奸,人

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

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

然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幹,优於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

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

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

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

也。

青龙二年春,亮帅众出武功,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其秋病卒,黎庶追思,

以为口实。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

子产,无以远譬也。孟轲有云:“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

忿。”信矣!论者或怪亮文彩不艳,而过於丁宁周至。臣愚以为咎繇大贤也,周

公圣人也,考之尚书,咎繇之谟略而雅,周公之诰烦而悉。何则?咎繇与舜、禹

共谈,周公与群下矢誓故也。亮所与言,尽众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及远也。然

其声教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补於

当世。

伏惟陛下迈踪古圣,荡然无忌,故虽敌国诽谤之言,咸肆其辞而无所革讳,

所以明大通之道也。谨录写上诣著作。臣寿诚惶诚恐,顿首顿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