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吏部尚书姚察云:夏侯胜有言曰:“士患不明经术;经术明,取青紫如拾
地芥耳。”朱异、贺琛并起微贱,以经术逢时,致于贵显,符其言矣。而异遂徼
宠幸,任事居权,不能以道佐君,苟取容媚。及延寇败国,实异之由。祸难既彰,
不明其罪,至于身死,宠赠犹殊。罚既弗加,赏亦斯滥,失于劝沮,何以为国?
君子是以知太清之乱,能无及是乎。
卷三十九 列传第三十三
◎元法僧元树元愿达王神念杨华羊侃子鹍羊鸦仁
元法僧,魏氏之支属也。其始祖道武帝。父钟葵,江阳王。法僧仕魏,历光
禄大夫,后为使持节、都督徐州诸军事、徐州刺史,镇彭城。普通五年,魏室大
乱,法僧遂据镇称帝,诛锄异己,立诸子为王,部署将帅,欲议匡复。既而魏乱
稍定,将讨法僧。法僧惧,乃遣使归款,请为附庸,高祖许焉,授侍中、司空,
封始安郡公,邑五千户。及魏军既逼,法僧请还朝,高祖遣中书舍人朱异迎之。
既至,甚加优宠。时方事招携,抚悦降附,赐法僧甲第女乐及金帛,前后不可胜
数。法僧以在魏之日,久处疆埸之任,每因寇掠,杀戮甚多,求兵自卫,诏给甲
仗百人,出入禁闼。大通二年,加冠军将军。中大通元年,转车骑将军。四年,
进太尉,领金紫光禄。其年,立为东魏主,不行,仍授使持节、散骑常侍、骠骑
大将军、开府同三司之仪、郢州刺史。大同二年,征为侍中、太尉,领军师将军,
薨,时年八十三。二子景隆、景仲,普通中随法僧入朝。
景隆封沌阳县公,邑千户,出为持节、都督广、越、交、桂等十三州诸军事、
平南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中大通三年,征侍中、安右将军。四年,为
征北将军、徐州刺史,封彭城王,不行,俄除侍中、度支尚书。太清初,又为使
持节、都督广、越、交、桂等十三州诸军事、征南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
行至雷首,遇疾卒,时年五十八。
景仲封枝江县公,邑千户,拜侍中、右卫将军。大通三年,增封,并前为二
千户,仍赐女乐一部。出为持节、都督广、越等十三州诸军事、宣惠将军、平越
中郎将、广州刺史。大同中,征侍中、左卫将军。兄景隆后为广州刺史。侯景作
乱,以景仲元氏之族,遣信诱之,许奉为主。景仲乃举兵,将下应景。会西江督
护陈霸先与成州刺史王怀明等起兵攻之,霸先徇其众曰:“朝廷以元景仲与贼连
从,谋危社稷,今使曲江公勃为刺史,镇抚此州。”众闻之,皆弃甲而散,景仲
乃自缢而死。
元树,字君立,亦魏之近属也。祖献文帝。父僖,咸阳王。树仕魏为宗正卿,
属尔朱荣乱,以天监八年归国,封为邺王,邑二千户,拜散骑常侍。普通六年,
应接元法僧还朝,迁使持节、督郢、司、霍三州诸军事、云麾将军、郢州刺史,
增封并前为三千户。讨南蛮贼,平之,加散骑常侍、安西将军,又增邑五百户。
中大通二年,征侍中、镇右将军。四年,为使持节,镇北将军,都督北讨诸军事,
加鼓吹一部以伐魏,攻魏谯城,拔之。会魏将独孤如愿来援,遂围树,城陷被执,
发愤卒于魏,时年四十八。
子贞,大同中,求随魏使崔长谦至邺葬父,还拜太子舍人。太清初,侯景降,
请元氏戚属,愿奉为主,诏封贞为咸阳王,以天子之礼遣还北,会景败而返。
元愿达,亦魏之支庶也。祖明元帝。父乐平王。愿达仕魏为中书令、郢州刺
史。普通中,大军北伐,攻义阳,愿达举州献款,诏封乐平公,邑千户,赐甲第
女乐。仍出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湘州诸军事、平南将军、湘州刺史。中大
通二年,征侍中、太中大夫、翊左将军。大同三年,卒,时年五十七。
王神念,太原祁人也。少好儒术,尤明内典。仕魏起家州主簿,稍迁颍川太
守,遂据郡归款。魏军至,与家属渡江,封南城县侯,邑五百户。顷之,除安成
内史,又历武阳、宣城内史,皆著治绩。还除太仆卿。出为持节、都督青、冀二
州诸军事、信武将军、青、冀二州刺史。神念性刚正,所更州郡必禁止淫祠。时
青、冀州东北有石鹿山临海,先有神庙,妖巫欺惑百姓,远近祈祷,糜费极多。
及神念至,便令毁撤,风俗遂改。普通中,大举北伐,征为右卫将军。六年,迁
使持节、散骑常侍、爪牙将军,右卫如故。遘疾卒,时年七十五。诏赠本官、衡
州刺史,兼给鼓吹一部。谥曰壮。
神念少善骑射,既老不衰,尝于高祖前手执二刀楯,左右交度,驰马往来,
冠绝群伍。时复有杨华者,能作惊军骑,并一时妙捷,高祖深叹赏之。
子尊业,仕至太仆卿。卒,赠信威将军、青、冀二州刺史,鼓吹一部。次子
僧辩,别有传。
杨华,武都仇池人也。父大眼,为魏名将。华少有勇力,容貌雄伟,魏胡太
后逼通之,华惧及祸,乃率其部曲来降。胡太后追思之不能已,为作《杨白华歌
辞》,使宫人昼夜连臂蹋足歌之,辞甚忄妻惋焉。华后累征伐,有战功,历官太
仆卿,太子左卫率,封益阳县侯。太清中,侯景乱,华欲立志节,妻子为贼所擒,
遂降之,卒于贼。
羊侃,字祖忻,泰山梁甫人,汉南阳太守续之裔也。祖规,宋武帝之临徐州,
辟祭酒从事、大中正。会薛安都举彭城降北,规由是陷魏,魏授卫将军、营州刺
史。父祉,魏侍中,金紫光禄大夫。侃少而瑰伟,身长七尺八寸,雅爱文史,博
涉书记,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弱冠随父在梁州立功。魏正光中,
稍为别将。时秦州羌有莫遮念生者,据州反,称帝,仍遣其弟天生率众攻陷岐州,
遂寇雍州。侃为偏将,隶萧宝夤往讨之,潜身巡緌,伺射天生,应弦即倒,其众
遂溃。以功迁使持节、征东大将军、东道行台,领泰山太守,进爵钜平侯。
初,其父每有南归之志,常谓诸子曰:“人生安可久淹异域,汝等可归奉东
朝。”侃至是将举河济以成先志。兖州刺史羊敦,侃从兄也,密知之,据州拒侃。
侃乃率精兵三万袭之,弗克,仍筑十余城以守之。朝廷赏授,一与元法僧同。遣
羊鸦仁、王弁率军应接,李元履运给粮仗。魏帝闻之,使授侃骠骑大将军、司徒、
泰山郡公,长为兖州刺史,侃斩其使者以徇。魏人大骇,令仆射于晖率众数十万,
及高欢、尔朱阳都等相继而至,围侃十余重,伤杀甚众。栅中矢尽,南军不进,
乃夜溃围而出,且战且行,一日一夜乃出魏境。至渣口,众尚万余人,马二千匹,
将入南,士卒并竟夜悲歌。侃乃谢曰:“卿等怀土,理不能见随,幸适去留,于
此别异。”因各拜辞而去。
侃以大通三年至京师,诏授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瑕丘征讨诸军事、安北
将军、徐州刺史,并其兄默及三弟忱、给、元,皆拜为刺史。寻以侃为都督北讨
诸军事,出顿日城,会陈庆之失律,停进。其年,诏以为持节、云麾将军、青、
冀二州刺史。中大通四年,诏为使持节、都督瑕丘诸军事、安北将军、兖州刺史,
随太尉元法僧北讨。法僧先启云:“与侃有旧,愿得同行。”高祖乃召侃问方略,
侃具陈进取之计。高祖因曰:“知卿愿与太尉同行。”侃曰:“臣拔迹还朝,常
思效命,然实未曾愿与法僧同行。北人虽谓臣为吴,南人已呼臣为虏,今与法僧
同行,还是群类相逐,非止有乖素心,亦使匈奴轻汉。”高祖曰:“朝廷今者要
须卿行。”乃诏以为大军司马。高祖谓侃曰;“军司马废来已久,此段为卿置之。”
行次官竹,元树又于谯城丧师。军罢,入为侍中。五年,封高昌县侯,邑千户。
六年,出为云麾将军、晋安太守。闽越俗好反乱,前后太守莫能止息,侃至讨击,
斩其渠帅陈称、吴满等,于是郡内肃清,莫敢犯者。顷之,征太子左卫率。
大同三年,车驾幸乐游苑,侃预宴。时少府奏新造两刃槊成,长二丈四尺,
围一尺三寸,高祖因赐侃马,令试之。侃执槊上马,左右击刺,特尽其妙,高祖
善之,又制《武宴诗》三十韵以示侃,侃即席应诏,高祖览曰:“吾闻仁者有勇,
今见勇者有仁,可谓邹、鲁遗风,英贤不绝。”六年,迁司徒左长史。八年,迁
都官尚书。时尚书令何敬容用事,与之并省,未尝游造。有宦者张僧胤候侃,侃
曰:“我床非阉人所坐。”竟不前之,时论美其贞正。九年,出为使持节、壮武
将军、衡州刺史。
太清元年,征为侍中。会大举北伐,仍以侃为持节、冠军,监作韩山堰事,
两旬堰立。侃劝元帅贞阳侯乘水攻彭城,不纳;既而魏援大至,侃频劝乘其远来
可击,旦日又劝出战,并不从,侃乃率所领出顿堰上。及众军败,侃结阵徐还。
二年,复为都官尚书。侯景反,攻陷历阳,高祖问侃讨景之策。侃曰:“景
反迹久见,或容豕突,宜急据采石,令邵陵王袭取寿春。景进不得前,退失巢窟,
乌合之众,自然瓦解。”议者谓景未敢便逼京师,遂寝其策,令侃率千余骑顿望
国门。景至新林,追侃入副宣城王都督城内诸军事。时景既卒至,百姓竞入,公
私混乱,无复次第。侃乃区分防拟,皆以宗室间之。军人争入武库,自取器甲,
所司不能禁,侃命斩数人,方得止。及贼逼城,众皆恟惧,侃伪称得射书,云
“邵陵王、西昌侯已至近路”。众乃少安。贼攻东掖门,纵火甚盛,侃亲自距抗,
以水沃火,火灭,引弓射杀数人,贼乃退。加侍中、军师将军。有诏送金五千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