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赴,斩获居多。天监元年,封南安县男,邑三百户。除辅国将军、竟陵太守。魏
围梁州,刺史王珍国使请救,绚以郡兵赴之,魏军退。七年,司州三关为魏所逼,
诏假绚节、武旅将军,率众赴援。九年,迁假节、督北兖州缘淮诸军事、振远将
军、北兖州刺史。及朐山亡徒以城降魏,绚驰遣司马霍奉伯分军据崄。魏军至,
不得越朐城。明年,青州刺史张稷为土人徐道角所杀,绚又遣司马茅荣伯讨平之。
征骠骑临川王司马,加左骁骑将军,寻转朱衣直阁。十三年,迁太子右卫率,甲
仗百人,与领军萧景直殿内。
绚身长八尺,容貌绝伦,虽居显官,犹习武艺。高祖幸德阳殿戏马,敕绚马
射,抚弦贯的,观者悦之。其日,上使画工图绚形,遣中使持以问绚曰:“卿识
此图不?”其见亲如此。
时魏降人王足陈计,求堰淮水以灌寿阳。足引北方童谣曰:“荆山为上格,
浮山为下格,潼沱为激沟,并灌钜野泽。”高祖以为然,使水工陈承伯、材官将
军祖芃视地形,咸谓淮内沙土漂轻,不坚实,其功不可就。高祖弗纳,发徐、扬
人,率二十户取五丁以筑之。假绚节、都督淮上诸军事,并护堰作,役人及战士,
有众二十万。于钟离南起浮山,北抵巉石,依岸以筑土,合脊于中流。十四年,
堰将合,淮水漂疾,辄复决溃,众患之。或谓江、淮多有蛟,能乘风雨决坏崖岸,
其性恶铁,因是引东西二冶铁器,大则釜鬵,小则鋘锄,数千万斤,沉于堰
所。犹不能合,乃伐树为井干,填以巨石,加土其上。缘淮百里内,冈陵木石,
无巨细必尽,负担者肩上皆穿。夏日疾疫,死者相枕,蝇虫昼夜声相合。高祖愍
役人淹久,遣尚书右仆射袁昂、侍中谢举假节慰劳之,并加蠲复。是冬又寒甚,
淮、泗尽冻,士卒死者十七八,高祖复遣赐以衣袴。十一月,魏遣将杨大眼扬声
决堰,绚命诸军撤营露次以待之。遣其子悦挑战,斩魏咸阳王府司马徐方兴,魏
军小却。十二月,魏遣其尚书仆射李昙定督众军来战,绚与徐州刺史刘思祖等距
之。高祖又遣右卫将军昌义之、太仆卿鱼弘文、直阁曹世宗、徐元和相次距守。
十五年四月,堰乃成。其长九里,下阔一百四十丈,上广四十五丈,高二十丈,
深十九丈五尺。夹之以堤,并树杞柳,军人安堵,列居其上。其水清洁,俯视居
人坟墓,了然皆在其下。或人谓绚曰:“四渎,天所以节宣其气,不可久塞。若
凿湫东注,则游波宽缓,堰得不坏。”绚然之,开湫东注。又纵反间于魏曰:
“梁人所惧开湫,不畏野战。”魏人信之,果凿山深五丈,开湫北注,水日夜分
流,湫犹不减。其月,魏军竟溃而归。水之所及,夹淮方数百里地。魏寿阳城戍
稍徙顿于八公山,此南居人散就冈垄。
初,堰起于徐州界,刺史张豹子宣言于境,谓己必尸其事。既而绚以他官来
监作,豹子甚惭。俄而敕豹子受绚节度,每事辄先谘焉,由是遂谮绚与魏交通,
高祖虽不纳,犹以事毕征绚。寻以绚为持节、都督司州诸军事、信武将军、司州
刺史,领安陆太守,增封二百户。绚还后,豹子不修堰,至其秋八月,淮水暴长,
堰悉坏决,奔流于海,祖芃坐下狱。绚在州三年,大修城隍,号为严政。
十八年,征为员外散骑常侍,领长水校尉,与护军韦睿、太子右卫率周舍直
殿省。普通元年,除卫尉卿,未拜,卒,时年五十七。舆驾即日临哭。赠右卫将
军,给鼓吹一部。赙钱十万,布百匹。谥曰壮。
绚宽和少喜惧,在朝廷,见人如不能言,号为长厚。在省,每寒月见省官
繿缕,辄遗以襦衣,其好施如此。子悦嗣。
昌义之,历阳乌江人也。少有武干。齐代随曹虎征伐,累有战功。虎为雍州,
以义之补防阁,出为冯翊戍主。及虎代还,义之留事高祖。时天下方乱,高祖亦
厚遇之。义师起,板为辅国将军、军主,除建安王中兵参军。时竟陵芊口有邸阁,
高祖遣驱,每战必捷。大军次新林,随王茂于新亭,并朱雀航力战,斩获尤多。
建康城平,以为直阁将军、马右夹毂主。天监元年,封永丰县侯,邑五百户。除
骁骑将军。出为盱眙太守。二年,迁假节、督北徐州诸军事、辅国将军、北徐州
刺史,镇钟离。魏寇州境,义之击破之。三年,进号冠军将军,增封二百户。
四年,大举北伐,扬州刺史临川王督众军军洛口,义之以州兵受节度,为前
军,攻魏梁城戍,克之。五年,高祖以征役久,有诏班师,众军各退散,魏中山
王元英乘势追蹑,攻没马头,城内粮储,魏悉移之归北。议者咸曰:“魏运米北
归,当无复南向。”高祖曰:“不然,此必进兵,非其实也。”乃遣土匠修堑营
钟离城,敕义之为战守之备。是冬,英果率其安乐王元道明、平东将军杨大眼等
众数十万,来寇钟离。钟离城北阻淮水,魏人于邵阳洲西岸作浮桥,跨淮通道。
英据东岸,大眼据西岸,以攻城。时城中众才三千人,义之督帅,随方抗御。魏
军乃以车载土填堑,使其众负土随之,严骑自后蹙焉。人有未及回者,因以土迮
之,俄而堑满。英与大眼躬自督战,昼夜苦攻,分番相代,坠而复升,莫有退者。
又设飞楼及冲车撞之,所值城土辄颓落。义之乃以泥补缺,冲车虽入而不能坏。
义之善射,其被攻危急之处,辄驰往救之,每弯弓所向,莫不应弦而倒。一日战
数十合,前后杀伤者万计,魏军死者与城平。
六年四月,高祖遣曹景宗、韦睿帅众二十万救焉,既至,与魏战,大破之,
英、大眼等各脱身奔走。义之因率轻兵追至洛口而还。斩首俘生,不可胜计。以
功进号军师将军,增封二百户,迁持节、督青、冀二州诸军事、征虏将军、青、
冀二州刺史。未拜,改督南兖、兖、徐、青、冀五州诸军事、辅国将军、南兖州
刺史。坐禁物出藩,为有司所奏免。其年,补朱衣直阁,除左骁骑将军,直阁如
故。迁太子右卫率,领越骑校尉,假节。八年,出为持节、督湘州诸军事、征远
将军、湘州刺史。九年,以本号还朝,俄为司空临川王司马,将军如故。十年,
迁右卫将军。十三年,徙为左卫将军。
是冬,高祖遣太子右卫率康绚督众军作荆山堰。明年,魏遣将李昙定大众逼
荆山,扬声欲决堰,诏假义之节,帅太仆卿鱼弘文、直阁将军曹世宗、徐元和等
救绚,军未至,绚等已破魏军。魏又遣大将李平攻峡石,围直阁将军赵祖悦,义
之又率朱衣直阁王神念等救之。时魏兵盛,神念攻峡石浮桥不能克,故援兵不得
时进,遂陷峡石。义之班师,为有司所奏,高祖以其功臣,不问也。
十五年,复以为使持节、都督湘州诸军事、信威将军、湘州刺史。其年,改
授都督北徐州缘淮诸军事、平北将军、北徐州刺史。义之性宽厚,为将能抚御,
得人死力,及居藩任,吏民安之。俄给鼓吹一部,改封营道县侯,邑户如先。普
通三年,征为护军将军,鼓吹如故。四年十月,卒。高祖深痛惜之,诏曰:“护
军将军、营道县开国侯昌义之,干略沉济,志怀宽隐,诚著运始,效彰边服。方
申爪牙,寄以禁旅;奄至殒丧,恻怆于怀。可赠散骑常侍、车骑将军,并鼓吹一
部。给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赙钱二万,布二百匹,蜡二百斤。谥曰烈。”子宝
业嗣,官至直阁将军、谯州刺史。
陈吏部尚书姚察曰:张惠绍、冯道根、康绚、昌义之,初起从上,其功则轻。
及群盗焚门,而惠绍以力战显;合肥、邵阳之逼,而道根、义之功多;浮山之役
起,而康绚典其事:互有厥劳,宠进宜矣。先是镇星守天江而堰兴,及退舍而堰
决,非徒人事,有天道矣。
卷十九 列传第十三
◎宗夬刘坦乐蔼
宗夬,字明扬,南阳涅阳人也,世居江陵。祖炳,宋时征太子庶子不就,有
高名。父繁,西中郎谘议参军。夬少勤学,有局干。弱冠,举郢州秀才,历临川
王常侍、骠骑行参军。齐司徒竟陵王集学士于西邸,并见图画,夬亦预焉。永明
中,与魏和亲,敕夬与尚书殿中郎任昉同接魏使,皆时选也。
武帝嫡孙南郡王居西州,以夬管书记,夬既以笔札被知,亦以贞正见许,故
任焉。俄而文惠太子薨,王为皇太孙,夬仍管书记。及太孙即位,多失德,夬颇
自疏,得为秣陵令,迁尚书都官郎。隆昌末,少帝见诛,宠旧多罹其祸,惟夬及
傅昭以清正免。
明帝即位,以夬为郢州治中,有名称职,以父老去官还乡里。南康王为荆州
刺史,引为别驾。义师起,迁西中郎谘议参军,别驾如故。时西土位望,惟夬与
同郡乐蔼、刘坦为州人所推信,故领军将军萧颖胄深相委仗,每事谘焉。高祖师
发雍州,颖胄遣夬出自杨口,面禀经略,并护送军资,高祖甚礼之。中兴初,迁
御史中丞,以父忧去职。起为冠军将军、卫军长史。天监元年,迁征虏长史、东
海太守,将军如故。二年,征为太子右卫率。是冬,迁五兵尚书,参掌大选。三
年,卒,时年四十九。子曜卿嗣。
夬从弟岳,有名行,州里称之,出于夬右。仕历尚书库部郎,郢州治中,北
中郎录事参军事。
刘坦,字德度,南阳安众人也,晋镇东将军乔之七世孙。坦少为从兄虬所知。
齐建元初,为南郡王国常侍,寻补孱陵令,迁南中郎录事参军,所居以干济称。
南康王为荆州刺史,坦为西中郎中兵参军,领长流。义师起,迁谘议参军。时辅
国将军杨公则为湘州刺史,帅师赴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