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巳,大赦天下:凡主守割盗、放散官物,及以军粮器甲,凡是赦所不原者,起十
一年正月以前,皆悉从恩,十一年正月已后,悉原加责;其或为事逃叛流移,因
饥以后亡乡失土,可听复业,蠲课五年,停其徭役;其被拘之身,各还本郡,旧
业若在,皆悉还之。庚戌,法驾出同泰寺大会,停寺省,讲《金字三慧经》。夏
四月丙戌,于同泰寺解讲,设法会。大赦,改元。孝悌力田为父后者赐爵一级,
赉宿卫文武各有差。是夜,同泰寺灾。六月辛巳,竟天有声,如风雨相击薄。秋
七月辛酉,以武昌王嵒为东扬州刺史。甲子,诏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无赖
子弟过于禽兽,至于父母并皆不知。多触王宪,致及老人。耆年禁执,大可伤愍。
自今有犯罪者,父母祖父母勿坐。唯大逆不预今恩。”丙寅,诏曰:“朝四而暮
三,众狙皆喜,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顷闻外间多用九陌钱,陌减则物贵,陌
足则物贱,非物有贵贱,是心有颠倒。至于远方,日更滋甚。岂直国有异政,乃
至家有殊俗,徒乱王制,无益民财。自今可通用足陌钱。令书行后,百日为期,
若犹有犯,男子谪运,女子质作,并同三年。”八月丁丑,东扬州刺史武昌王嵒
薨。以安东将军、南徐州刺史临川王正义即本号东扬州刺史,丹阳尹邵陵王纶为
镇东将军、南徐州刺史。甲午,渴般瑽国遣使献方物。冬十月癸酉,汝阴王刘哲
薨。乙亥,以前东扬州刺史岳阳王察为雍州刺史。
太清元年正月壬寅,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庐陵王续薨;以
镇南将军、江州刺史湘东王绎为镇西将军、荆州刺史。辛酉,舆驾亲祠南郊,诏
曰:“天行弥纶,覆焘之功博;乾道变化,资始之德成。朕沐浴斋宫,虔恭上帝,
祗事槱燎,高熛太一,大礼克遂,感庆兼怀,思与亿兆,同其福惠。可大赦
天下,尤穷者无出即年租调;清议禁锢,并皆宥释;所讨逋叛,巧籍隐年,暗丁
匿口,开恩百日,各令自首,不问往罪;流移他乡,听复宅业,蠲课五年;孝悌
力田,赐爵一级;居局治事,赏劳二年。可班下远近,博采英异,或德茂州闾,
道行乡邑,或独行特立,不求闻达,咸使言上,以时招聘。”甲子,舆驾亲祠明
堂。二月己卯,白虹贯日。庚辰,魏司徒侯景求以豫、广、颍、洛、阳、西扬、
东荆、北荆、襄、东豫、南兖、西兖、齐等十三州内属。壬午,以景为大将军,
封河南王,大行台,制承如邓禹故事。丁亥,舆驾躬耕籍田。三月庚子,高祖幸
同泰寺,设无遮大会,舍身,公卿等以钱一亿万奉赎。甲辰,遣司州刺史羊鸦仁、
兖州刺史桓和、仁州刺史湛海珍等应接北豫州。夏四月丁亥,舆驾还宫,大赦天
下,改元,孝悌力田为父后者赐爵一级,在朝群臣宿卫文武并加颁赉。五月丁酉,
舆驾幸德阳堂,宴群臣,设丝竹乐。六月戊辰,以前雍州刺史鄱阳王范为征北将
军,总督汉北征讨诸军事。秋七月庚申,羊鸦仁入悬瓠城。甲子,诏曰:“二豫
分置,其来久矣。今汝、颍克定,可依前代故事,以悬瓠为豫州,寿春为南豫,
改合肥为合州,北广陵为淮州,项城为殷州,合州为南合州。”八月乙丑,王师
北伐,以南豫州刺史萧渊明为大都督。诏曰:“今汝南新复,嵩、颍载清,瞻言
遣黎,有劳鉴寐,宜覃宽惠,与之更始。应是缘边初附诸州部内百姓,先有负罪
流亡,逃叛入北,一皆旷荡,不问往愆。并不得挟以私仇而相报复。若有犯者,
严加裁问。”戊子,以大将军侯景录行台尚书事。九月癸卯,王游苑成。庚戌,
舆驾幸苑。冬十一月,魏遣大将军慕容绍宗等至寒山。丙午,大战,渊明败绩,
及北兖州刺史胡贵孙等并陷魏。绍宗进围潼州。十二月戊辰,遣太子舍人元贞还
北为魏主。辛巳,以前征北将军鄱阳王范为安北将军、南豫州刺史。
二年春正月戊戌,诏在位各举所知。己亥,魏陷涡阳。辛丑,以尚书仆射谢
举为尚书令,守吏部尚书王克为尚书仆射。甲辰,豫州刺史羊鸦仁,殷州刺史羊
思达,并弃城走,魏进据之。乙卯,以大将军侯景为南豫州牧,安北将军、南豫
州刺史鄱阳王范为合州刺史。三月甲辰,抚东将军高丽王高延卒,以其息为宁东
将军、高丽王、乐浪公。己未,以镇东将军、南徐州刺史邵陵王纶为平南将军、
湘州刺史、同三司之仪,中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萧渊藻为征东将军、南徐州刺
史。是日,屈獠洞斩李贲,传首京师。夏四月丙子,诏在朝及州郡各举清人任治
民者,皆以礼送京师。戊寅,以护军将军河东王誉为湘州刺史。五月辛丑,以新
除中书令邵陵王纶为安前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前湘州刺史张缵为领军将军。辛
亥,曲赦交、爱、德三州。癸丑,诏曰:“为国在于多士,宁下寄于得人。朕暗
于行事,尤阙治道,孤立在上,如临深谷。凡尔在朝,咸思匡救,献替可否,用
相启沃。班下方岳,傍求俊乂,穷其屠钓,尽其岩穴,以时奏闻。”是月,两月
夜见。秋八月乙未,以右卫将军朱异为中领军。戊戌,侯景举兵反,擅攻马头、
木栅、荆山等戍。甲辰,以安前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邵陵王纶都督众军讨景。曲
赦南豫州。九月丙寅,加左光禄大夫元罗镇右将军。冬十月,侯景袭谯州,执刺
史萧泰。丁未,景进攻历阳,太守庄铁降之。戊申,以新除光禄大夫临贺王正德
为平北将军,都督京师诸军,屯丹阳郡。己酉,景自横江济于采石。辛亥,景师
至京,临贺王正德率众附贼。十一月辛酉,贼攻陷东府城,害南浦侯萧推、中军
司马杨暾。庚辰,邵陵王纶帅武州刺史萧弄璋、前谯州刺史赵伯超等,入援京师,
顿钟山爱敬寺。乙酉,纶进军湖头,与贼战,败绩。丙戌,安北将军鄱阳王范遣
世子嗣、雄信将军裴之高等帅众入援,次于张公洲。十二月戊申,天西北中裂,
有光如火。尚书令谢举卒。丙辰,司州刺史柳仲礼、前衡州刺史韦粲、高州刺史
李迁仕、前司州刺史羊鸦仁等并帅军入援,推仲礼为大都督。
三年春正月丁巳朔,柳仲礼帅众分据南岸。是日,贼济军于青塘,袭破韦粲
营,粲拒战死。庚申,卲陵王纶、东扬州刺史临成公大连等帅兵集南岸。乙丑,
中领军朱异卒。丙寅,以司农卿傅岐为中领军。戊辰,高州刺史李迁仕、天门太
守樊文皎进军青溪东,为贼所破,文皎死之。壬午,荧惑守心。乙酉,太白昼见。
二月丁未南兖州刺史南康王会理、前青、冀二州刺史湘潭侯萧退帅江州之众,顿
于兰亭苑。庚戌,安北将军、合州刺史鄱阳王范以本号开府仪同三司。三月戊午,
前司州刺史羊鸦仁等进军东府北,与贼战,大败。己未,皇太子妃王氏薨。丁卯,
贼攻陷宫城,纵兵大掠。己巳,贼矫诏遣石城公大款解外援军。庚午,侯景自为
都督中外诸军事、大丞相、录尚书。辛未,援军各退散。丙子,荧惑守心。壬午,
新除中领军傅岐卒。夏四月己丑,京师地震。丙申,地又震。己酉,高祖以所求
不供,忧愤寝疾。是月,青、冀二州刺史明少遐、东徐州刺史湛海珍、北青州刺
史王奉伯各举州附于魏。五月丙辰,高祖崩于净居殿,时年八十六。辛巳,迁大
行皇帝梓宫于太极前殿。冬十一月,追尊为武皇帝,庙曰高祖。乙卯,葬于修陵。
高祖生知淳孝。年六岁,献皇太后崩,水浆不入口三日,哭泣哀苦,有过成
人,内外亲党,咸加敬异。及丁文皇帝忧,时为齐随王谘议,随府在荆镇,仿佛
奉闻,便投劾星驰,不复寝食,倍道就路,愤风惊浪,不暂停止。高祖形容本壮,
及还至京都,销毁骨立,亲表士友,不复识焉。望宅奉讳,气绝久之,每哭辄欧
血数升。服内不复尝米,惟资大麦,日止二溢。拜扫山陵,涕泪所洒,松草变色。
及居帝位,即于钟山造大爱敬寺,青溪边造智度寺,又于台内立至敬等殿。又立
七庙堂,月中再过,设净馔。每至展拜,恒涕泗滂沲,哀动左右。加以文思钦明,
能事毕究,少而笃学,洞达儒玄。虽万机多务,犹卷不辍手,燃烛侧光,常至戊
夜。造《制旨孝经义》,《周易讲疏》,及六十四卦、二《系》、《文言》、《
序卦》等义,《乐社义》,《毛诗答问》,《春秋答问》,《尚书大义》,《中
庸讲疏》,《孔子正言》,《老子讲疏》,凡二百余卷,并正先儒之迷,开古圣
之旨。王侯朝臣皆奉表质疑,高祖皆为解释。修饰国学,增广生员,立五馆,置
《五经》博士。天监初,则何佟之、贺伞⒀现仓⒚魃奖龅雀彩鲋浦迹⒆
凶军宾嘉五礼,凡一千余卷,高祖称制断疑。于是穆穆恂恂,家知礼节。大同中,
于台西立士林馆,领军朱异、太府卿贺琛、舍人孔子袂等递相讲述。皇太子、宣
城王亦于东宫宣猷堂及扬州廨开讲,于是四方郡国,趋学向风,云集于京师矣。
兼笃信正法,尤长释典,制《涅盘》、《大品》、《净名》、《三慧》诸经义记,
复数百卷。听览余闲,即于重云殿及同泰寺讲说,名僧硕学,四部听众,常万余
人。又造《通史》,躬制赞序,凡六百卷。天情睿敏,下笔成章,千赋百诗,直
疏便就,皆文质彬彬,超迈今古。诏铭赞诔,箴颂笺奏,爰初在田,洎登宝历,
凡诸文集,又百二十卷。六艺备闲,棋登逸品,阴阳纬候,卜筮占决,并悉称善。
又撰《金策》三十卷。草隶尺牍,骑射弓马,莫不奇妙。勤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