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荣当因病死于端州,中国僧人祥彦因病死于吉州,鉴真和尚自己也因暑热困顿而双目失明。
但是鉴真和尚坚定地认为中日两国是“有缘之国”、“为是法事也,何惜身命!”他和他的
弟子朋友们,咬定牙关,百折不挠,“不惜身命”地再接再厉,终于完成了他们的雄心和宏
愿!他们这种惊天地泣鬼神的热诚毅力,和坚忍不拔的忠贞形象,都给我们以莫大的鞭策和
鼓舞。在一千二百年之后,中日两国在文化方面,都有了新的进展,我们两国人民文化交流
的范围,可以而且已经扩大了的时候,在我们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互相加深了解,加强团
结,促进中日两国文化的畅通交流,上而继承鉴真和尚的伟大事业,下而奠定中日两国人民
世世代代友好合作的重要基础,应该是中日两国文化界朋友们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我也曾荣幸地参加过中日文化交流的工作,当我自己安安稳稳地坐在飞机上,向着日本
飞去,以清澈的双目,下望连接着中日两国的万顷绿波的时候;当我到了日本,和日本朋友
们兴高采烈地谈论着我们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文学艺术的时候;我是如何地感谢鉴真
和尚和他的日本僧人朋友们,在一千二百年前,为我们搭起了一座文化交流的虹桥,桥边栽
上了两行文学、艺术、学术、宗教的绿树,桥上燃起了万盏文学、艺术、学术、宗教的明
灯,使我们今天在这座桥上走过的时候,受到了凉荫,得到了照明,而当年他们搭桥的工作
又是如何地曲折而艰苦啊!
当我自己坐在飞机上,向着日本飞去的时候,我的心中还有深深的遗憾和愤怒。在科学
发达的今天,自然界的障碍,是阻挠不了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迫切愿望的。从北京到东
京,若有直接交通,本来可以朝发而午至!但是美帝国主义及其追随者们,十几年来,处心
积虑地阻挠中日两国正常邦交的恢复,千方百计地破坏中日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活动。
但是为了共同粉碎美帝国主义及其追随者的阴谋,中日两国人民的战斗友谊和广泛团
结,也因而愈益加深了。我们还进一步体会到,世界反动势力主要堡垒的美帝国主义,不但
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敌人,而且是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共同敌人,我们应该有鉴真和尚
和他的弟子朋友们的雄心和宏愿,百折不挠、“不惜身命”地为促进中日两国邦交的正常
化,为驱除笼罩在亚洲和世界上空的乌云,为防止战争和保卫世界和平、在反对我们的共同
敌人——美帝国主义者上,尽上我们最大的力量。
让我们以忘我的精神和积极的行动,来纪念鉴真和尚吧。
安息在“有缘之国”、友好的日本人民中间的鉴真和尚,永垂不朽!
一九六三年三月十九日于北京。
(本篇最初发表于《光明日报》1963年4月26日。)盛开的革命花朵——和贾米
拉会见
我们的诗人歌唱过:哪里有火热的斗争,那里就爆发着灿烂的火花,哪一片土地上酒满
了人民斗争的热血,那一片土地上就开出鲜红的花朵。
贾米拉·布伊海德是一朵开在阿尔及利亚土地上的鲜红的花。
我坐在大厅的侧首,凝望着这位年方三九的名震全球的阿尔及利亚女英雄,在从大厅各
个角落射来的强烈灯光之下,不断起落的摄影机声中,她半低着蓬松着黄褐色头发的头,谦
柔而又腼腆地坐在那里,黑色的大衣领半敞着,露出了雪白的颈项。她浑身上下,是那么朴
素,那么温柔,但是就是这位朴素温柔的姑娘,在狰狞丑恶的法国殖民主义者面前,显示出
了石破天惊的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
年轻的贾米拉走出学校,参加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斗争,她担任护士工作,一九五七年
四月,被法国巡逻兵追击,中弹被捕——那年她才二十二岁——七月十五日又被判处死刑,
当她听到法国军事法庭判决的时候,她凛然地说:“我知道你们要判处我死刑,因为你们所
服务的那些人都是吸血鬼。
事实是,我爱我的国家,我希望看到它获得独立,因此,我支持民族解放阵线的斗争,
而就是为此,你们就判处我死刑……但是,你们不能阻挡阿尔及利亚走向独立。”
对于法国殖民主义者这个残酷的判决,我国的青联、学联和妇联和全世界的青年妇女团
体在一起都提出过最严正的抗议,法国当局被迫改判她终身苦役。她前后被关在撒哈拉大沙
漠边缘和法国的监狱里,她在监狱仍坚持斗争,直到一九六二年,她的祖国取得了独立,贾
米拉才得到了自由。
腼腆谦柔的贾米拉用低柔的声音,说出了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于中国人民的热情洋溢的友
谊,说出了中国人民对于阿尔及利亚解放斗争真诚的、无条件的支持。她谈到中国的革命文
献对于非洲战士们的影响,这也是对我们的鼓舞。共同受过西欧北美殖民主义者的压迫的中
阿人民的友谊,不是寻常的,乃是同情的心血凝成的战斗友谊呵!
坐在她身旁的几位“大姐”,用敬佩爱惜的眼光拥抱着她,劝她爱护自己的健康,告诉
她独立后的阿尔及利亚同毛主席所说的解放后的中国一样,才走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因
此,她和她的战友们都还有许多许多的工作要做。听着这些亲如家人的情话,她频频抚摸颈
项,咽下她的激动的情感……
我坐在大厅的侧首,凝望着这朵娇红欲滴的自由之花,和在她周围扶持着她的一片片饱
历风霜的红叶,耳中回荡着坚脆的一支又一支的革命歌曲。从大厅的各个角落,强烈的灯光
又映射起来了。我忽然觉得这不是什么灯光,这是动摇着帝国主义基础的亚洲、非洲、拉丁
美洲的革命烈火,正在呼呼地蔓延,这坚脆的歌声似乎是扑面的东风的声响,风增火势,火
助风威,把火光中的代表中阿革命人民的一朵红花、几片霜叶,衬托得成一幅最新最美的图
画。
(本篇最初发表于《北京晚报》1963年3月21日,后收入散文集《拾穗小
札》。)湛江十日
一九六一年底,我在湛江度过了难忘的十天,回来后就有出国的任务,把我所要写的
“湛江”滑过去了。这十几个月之中,几番提笔,总感到明日黄花,不大好写。湛江和祖国
其他的地方一样,你去过一次,再来时已是万象更新,那时撒下的种子,现在已经遍地开
花,那时开着的花心现在已经累累结果。追述过去,不如瞻望将来。但是,正因为是过去的
经历,有些人物,有些山水,在迷镑的背景中,却更加鲜明,更加生动。它们像闪闪发光的
帆影,在我的脑海中不断地明灭!这回忆,往往把我重新放在一种特别浓郁的色、香、味之
中,使我的心灵,再来一阵温馨,再起一番激发,就是这奇妙的感情,逼得我今天又提起笔
来。
湛江不像北京和南京,也不像苏州和杭州,它没有遍地的名胜古迹,更没有壮丽精雅的
宫殿园林。它在古代是蛮风瘴雨之乡,当宋朝丧失了北部边疆的时候,便把得罪朝廷的人
们,贬谪到这地方来。著名诗人苏东坡,便是其中之一。解放前的五十年中,它是法帝国主
义者所盘踞的“广州湾”,这里除了一条法国人居住的街道以外,只有低洼、腥臭、窄小的
棚寮和草屋。除了骑在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者和反动派之外,就是饥饿贫困的人民。但是这
些饥饿贫困的人民,五十年来,坚持着抗法斗争、抗日斗争和解放斗争,终于在一九四九年
十二月十九日,冲洗净了这颗祖国南海的明珠,使它在快乐勇敢的人民手里,发出晶莹的宝
光!
一九六一年底我们从严冬的北京,骤然来到浓绿扑人的湛江市,一种温暖新奇的感觉,
立刻把我们裹住了。这宽阔平坦的大道,大道两旁浓密的树荫,树荫外整齐高大的楼屋,树
荫下如锦的红花,如茵的芳草,还有那座好几里长的海滨公园,连续不断的矮矮的紫杜鹃花
墙,后面矗立着高大的椰林,林外闪烁着蔚蓝的波光,微风吹送着一阵阵的海潮音,这座新
兴的海滨城市,景物是何等地迷人呵!
在这里,道路是人民开的,楼屋是人民盖的,花草树木是人民栽的……几十万双勤劳的
手在十二年之中,建起了一座崭新的现代的城市。当我看到这座城市的时节,我的喜乐,我
的自豪,并不在看到京、宁、苏、杭的那些古代中国人民所创造的宫殿园林以下。反过来,
我倒感到,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尽力地兴建了那些宫殿园林,却不能恣情享受自己劳动的
果实,而在解放后的今天,人民的点滴血汗,都能用在自己身上,这奇迹般的美丽的城市,
就是在这种无比热情和冲天干劲之下产生的。
在这里,最使人眼花缭乱的,是树木花草。树木里有凤凰树、相思树、合欢树、椰子
树,还有木麻黄。这木麻黄树,真值得大书特书!这种树我从来没有见过,连名字也是我在
翻译印度泰戈尔的小说的时候才接触到的。我只知道它是一种热带的树,从那篇小说里也看
不出它的特征,翻译过后也就丢开手。没想到这次在祖国的南方,看到了它的英雄本色!
它的形象既像松柏又像杨柳。有松柏的刚健又有杨柳的婀娜,直直的树干,细细的叶
子,远远地看去,总像笼住一团薄雾。
它不怕台风,最爱海水,离海越近它长得越快。解放后,翻身的湛江人民要在这一片荒
沙上建立起美丽的家园,他们就利用这种树木的特长,在沙岸上里三层外三层地种起木麻黄
树来。这些小树,一行行一排排地扎下根去,聚起沙来,在海波声中欣欣向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