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冰心作品集-第3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十四日晚上,我和北京的观众在一起,以极其兴奋的心情,观看了日本话剧团的首次

演出。

《夕鹤》的剧作家木下顺二,是我的旧友。早在一九五七年冬,我们一同在开罗参加亚

非人民团结大会的时候,他就赠我一本《夕鹤》的剧照。但是《夕鹤》在舞台上的演出,我

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是一段千年以前的日本民间传说,很有点像我们的“田螺媳妇”或是

“画中人”。一对善良淳朴的年轻夫妇对于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却被万恶的金钱势力所破

坏。经不起金钱和京城豪华生活的引诱的农民与平,终于要求他的妻子阿通——一只报恩的

仙鹤化身的纯洁美丽的女子,用她自己雪白的羽毛,织出最后的两段布,好让他带到京城去

求暴利。结果,这故事成了悲剧,失望的仙鹤,在用尽自己的羽毛以后,悲伤地飞走了。悔

恨的与平,只好怀抱着那两段白布,痴望着微雪的天空。

这出剧在日本极受观众欢迎。他们认识到:这故事虽然是古老的,但是在现代的生活中

仍有其使人警惕的现实的意义。

以后是三出朗诵剧:《三池煤矿》、《冲绳岛》和《反对日美“安全条约”斗争纪

实》。这三出朗诵剧中,都有电影、舞蹈和歌唱。这些有力的穿插,极其生动鲜明地把日本

工人和广大人民的反美斗争摆在我们的眼前。许多词句和形象,都深深地打进观众的心里,

使人永不忘记。如:三池煤矿工人痛苦的受压榨的生活,和他们的百折不挠的斗争,以及他

们对于中国煤矿工人给他们的热烈的支援所表示的衷心的感谢;美丽的冲绳岛,因为是日本

帝国主义和美帝国主义最后决战之所,因而变成苍蝇和蛆虫群集的岛屿,变成二十万人埋骨

的地方……。但是人民没有被凶暴的美国占领军所吓倒,他们化悲愤为力量,和中国人民、

亚洲人民、非洲人民、拉丁美洲人民拉起手来,为反对美帝国主义和争取世界和平而奋起斗

争。

最后的一出,《反对日美“安全条约”斗争纪实》,把观众的激昂情绪推到了最高潮。

一队队的愤怒的人,一面面迎风飘扬的旗帜,一声声激昂的口号……在舞台上再现了一浪高

过一浪的、日本历史上空前的、人民争取独立自由的伟大的斗争。挺胸振臂喊着口号蛇形前

进的队伍,在灯光旗影之中,勇敢坚强地冒着反动统治者卡车和铁棒的血腥镇压,怒潮般地

行进!我们在报纸上所看到的关于日本人民二十几次统一行动的报道,一下子都在我们面前

活现了!当舞台上示威游行的队伍最后高举着旗帜,高唱着战歌,走下台来的时候,全场观

众怎能不春雷般地鼓起激动的热烈的掌声?怎能不伸出敌忾同仇的滚热的手,来紧紧地握住

日本九千万伟大人民的代表呢?

剧散已近午夜,这夜我久久不能入睡,凝望着窗外微雨的天空,我心里兴奋地在想,正

像朗诵剧词中所说的,在日本,黎明还没有来到,但是夜色虽然沉黑,愈烧愈旺的人民斗争

的怒火却映红了东方一片天空,黎明已经不远了。勇敢的团结的日本人民,是自信的,自豪

的,乐观的,因为他们并不孤立,他们有中国人民,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民和他们并肩

作战。最后胜利一定是他们的!

祝日本话剧团演出成功!

祝日本人民反美爱国正义斗争最后胜利!绿杨宜作两家春

在我们建国十一年的国庆佳节,全国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我们的首都,更是佳宾云

集,其中有我们的“胞波”——缅甸人民各方面的使者,这是中缅友好历史上的空前盛事,

我们不能不感到衷心的喜欢!

中国人民向来是珍贵友情的。这些日子,我一看到报纸上报道缅甸贵宾的来临,以及我

们两国将在我们的国庆节签订中缅边界条约,两国政府并将向对方边界上的居民,赠送大

米、盐、花布、瓷盘等等使人欢欣鼓舞的消息,我立刻想到我们的大诗人白居易在一千多年

前写过的欲与友人“卜邻”的诗:欲隐墙东不为身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每因暂出

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

这首诗现在拿来形容中缅的善邻好友的情谊,仍是句句亲切!我们两国不但是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的倡导者,而且在互谅互让,友好协商地解决国际悬案的问题上,也是身体力行

者。我们两国边界问题的圆满解决,便是给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树立了一个和平共处的光

辉范例!

今年的国庆节,正在中秋时分,遥想在中缅边界,风光明媚的地方,在明月的银辉之

中,丛林的光影里,柔媚的枝间鸟语,和浮动的亚热带的花香,将和吃过缅甸的米饭,穿上

新制的中国花衣的几百万中缅两国人民的歌声舞步,欢乐地交织在一起!这种愉快而吉祥的

节日气氛,不但表现出中缅两国的永恒的友谊,也为亚洲和世界和平,展开一幅最美好的前

景的图画。

中缅双方的相互致词里,都曾高兴地提到由于我们双方不懈的合作和努力,庄严的中缅

友好大厦,已在庆贺落成。这座由中缅两国政府和人民亲手建成的美轮美奂的大厦,就是

“宜作两家春”的浓荫万里的“绿杨”。数百年来,被帝国主义者分离隔断的,爱好和平的

中缅人民,从今天起,将和他们的万代儿孙,永远在这大厦里,享受着和平友好的春光,而

且要将我们身受的快乐的春光,在更大的范围内向四围推广。

我们热烈地希望我们的缅甸贵宾们,在中国逗留的期间,充分地分享到我们节日的欢

乐,在我们大家亲密地同在的时光里,把我们友好合作的伟大事业,更加巩固而发展下去!

(本篇最初发表于《北京晚报》1960年10月2日,后收入散文集《拾穗

小札》。)

佳节忆“胞波”

这几天,我和中缅两国所有的人民一样,在愉快吉祥的气氛里游泛,喜乐充满了我的四

肢。

从一九六○年十月一日起,在地球的东面,中国和缅甸的边界上,出现了一条两千多公

里长的闪闪发光的边界线,这是一条划时代的、发射出和平友谊的金光的边界线,它的飞腾

的光芒,照亮了中缅两国和亚洲以及全世界人民的喜乐的心,也给世界各国和平解决国际争

端照出了一条光明的道路!

我的心,越过了这条闪闪发光的边界线,飞向我们“胞波”的缅甸。在欢乐的回想之

中,我忆起了许多美丽的缅甸的景物,许多友好的亲切的缅甸人民。

我曾两次到过缅甸,时间都很短,而且只停留在缅甸的美丽的首都仰光,但是我所见到

的一切,都使我兴奋,使我快乐,使我永不忘记。

我永不能忘记:缅甸政府和人民给我们亲如手足的欢迎。

吴努总理接见了我们,他和我们的谈话,就像旧友重逢一般的亲切。在文化部长的招待

宴会上,我们吃的是广东式的筵席,看了和中国少数民族同胞一般形式的歌舞,在灯月交辉

的欢乐的夜晚,我们简直没有一点身在异乡的感觉!

我永不能忘记:我们所会到的缅甸的和平人士,像德钦哥都迈这位须发如银的老人,谈

起中缅交谊,谈起世界和平,真是滔滔不绝,兴会无前。我们会到许多有代表性的妇女界、

教育界的人士,虽然是通过翻译来交谈的,但是我们发现:关于亚洲国家在五项原则基础上

和平共处的信念,关于亚洲和全世界人民保卫世界和平的努力,我们都有着共同的语言。一

种和平友好、互相合作的气氛,到处洋溢着。

我永不能忘记:我们所参观过的雄伟屹立的缅甸独立纪念塔,这座纪念缅甸人民争取民

族独立的辉煌的里程碑,以及天下闻名的金碧辉煌的大金塔。在大金塔周围,几千座大塔小

塔之中,还有好几座是华侨信徒所奉献的。

在华侨聚居的那条街上,看到不少的中国书店,里面摆列着各种国内出版的书刊。街上

中缅两国人民熙熙攘攘地来往,笑语纷纭,从他们的快乐的声音和面貌里,都可以看出亲如

“胞波”的友情。

还有仰光郊外的明媚的湖山,葱郁的树林……,我们虽然是走马看花,而山色湖光,在

宾主融洽的欢谈之中,也给我们送来一片宾至如归的感觉。这湖光山色对我们都是极其亲切

熟悉的。我们两国边境上,山连着山,水连着水,山和水不但没有隔断我们的友情,而且是

坚固永远地把我们的“胞波”情谊连系起来,直到子孙万代。

我将永远把这些美好的回忆,珍贵地藏在心头。我们六亿五千万人民将永远和我们的

“胞波”缅甸人民,紧紧地携起手来,一同为发展中缅友谊,保卫世界和平贡献我们最大的

力量!(本篇最初发表于《中国青年报》1960年10月5日。)喜读《耕云记》

‘读到《人民文学》一九六○年九月号上,李准同志的两万多字的小说《耕云记》,我

感到像从前坐在海边的崖石上,看大海涨潮一样的惊奇与喜悦。这篇小说描写一个年轻的女

气象员,在党的培养与领导下,怎样地成长、坚强,又是怎样地在党的支持下和她周围的广

大农民在一起,抗过了“百年一遇”的大旱,夺到了大丰收。小说的结尾,这个新生的人

物,快乐而自豪地说:“老天爷他本来要向我们人民公社来挑战,可是结果呢,他输了!”

这篇小说从平平淡淡的人们在路旁避雨开端,引出一个认真、负责、踏踏实实地工作

的、在群众里威信很高的气象员萧淑英;随着故事的发展,又引出一批新社会里的新人物,

如人民公社的坚强的党领导:关书记、张社长、姑娘的父亲——仓库主任萧宽……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