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也不愿意去想了。本来嘛,眼前的一片光明,已经照耀得他们眼花缭乱,耳中心头的无数
的农业工业的生产计划,像一望无际青青的春草一般,蓬蓬勃勃地在遍地生长。因此,工地
上的狂风大雨,飞砂走石,对于他们,是过眼烟云一般,简直挤不进这充满了快乐的心眼里
去。在修建的日子里,有多少次,工地上起过七八级的大风,下过倾盆的大雨,电线杆刮倒
了,电线吹折了,白茫茫,呼喇喇的旷野上,对面看不见人,雨打风吹得人都站不住,冰
冷,黑暗,泥泞……手车斗车都停止了。在大风雨里,他们还半侧着头,半闭着眼,握着扁
担和土筐,不肯离开工地一步!他们的口号是:“小雨大干,大雨特干,不下雨猛干!”这
块工地是他们的,他们决不肯放弃他们斗争的阵地。
他们的话虽然不多,而从这五张小嘴里,牵引出来的生动而鲜明的片言断句,都可以看
出,一日一夜二十四小时,除了小脑袋着枕,一梦沈酣之外,他们都是小老虎似的生气勃勃
地活跃着!
问他们每天工作完毕,走几十里路回家,是不是觉得累呢?觉得路长了呢?他们都笑着
摇头说:“累什么?几十里路,打打闹闹地就到家了!”好一个“打打闹闹”!我们不是可
以想象得到:当工地上三班轮换的时候,不管是朝日初出,晚霞满天,星月当空,或是风晨
雨夕,这一大队人马,长蛇似地由家里出发,或是从工地上回家,在漫长的山路上,有五个
活泼而欢乐的孩子在队伍的前前后后,奔走追逐,欢呼高唱,自己发泄了说不尽的热情,使
不完的干劲,而同时也鼓舞了别人了呢?
他们从工地上回了家,还在自己社的菜园里,做两个钟头的义务劳动。在工地上,有两
小时的学习。他们最喜欢的是唱歌了,而且跟谁都可以合在一起,他们和本大队的东风妇女
组一块儿学歌,在别的队员打夯的时候,他们也在一旁帮着唱,帮着喊:“哎嗨哟!”
问他们长大了想做什么?那是没有二话!异口同声斩钉截铁地说:“当农业社员!”现
在的农业社真是前途似锦,全国遍地的农业社,像放焰火似的,射出千千万万的丰产卫星。
将来的小城市大花园般的农村,岂止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而已,这五个小孩子心
里,个个有他自己最新最美的画图。他们自小在农村里长大,知道水利是庄稼的生命,也知
道劳动得越紧张,农村面貌也改变得越快,他们的话却是这样说的:“我们自己的青年水库
一完工,我们就赶到这里,成了第一批的民工。等这里修完了,我们还要赶到怀柔去,赶到
密云去,我们修水库修得上了瘾了!”
一九五八年七月三十日,北京。十三陵水库工地散记
十三陵水库工地,三个月前我是来过的,但是只走到工地边缘!
我们那次来,是只做四小时的轻微劳动。我们怀着极其兴奋的心情,从北京出发,汽车
走过明陵的大红门,不久往东一拐,群山环抱之间,远远地有几间草棚,我们的大汽车就在
那里停下了。
我们又极其兴奋地跳下车去,工地上有人迎了上来,给我们指点了坡下劳动的地点,就
是铲走地面的浮土、石子和草皮,把好的粘土留下,将来好运去筑拦洪大坝。我们分成几队
后,锄土的、铲土的、挑土的、抬土的,按着自己的劳动力的大小,就干了起来。休息的时
候,我们起立四望,真正的劳动大军,实在还离我们很远很远!豆子大的几点红旗,在一望
无际的平野上,一闪一闪地发亮。劳动的人们,像几条黄白相间的花带一般,缠在朝阳下的
山腰。在我们工作地点的大路上,停下了好几辆大汽车,从里面走下许多男女外宾,脸上充
满了兴奋的神情,一队一队地向着东方跑去,我们这里不过是工地的门口呵!
吃过了干粮,午后休息的时间,我们上了小孤山,看的也还是工地的远景:东山口上万
人如蚁,拦洪坝的地基上,有几辆压道机,在突突地开行。来回的一路上,推车的、抬筐
的,有戴白帽子的回族同胞、有僧侣、有双辫的小姑娘、有赤膊的小伙子,热汗满面,眼光
里横溢着无比的热情。我们交肩擦过,相视而笑,也没有谈过一句话!
这次来,不走原路,也不进大红门了,只绕了一条大马路,汽车一直开进一座席棚搭的
大门,穿过几条整洁的、两旁有帐幕和席棚的“街道”,直到文艺大队的驻在地,停下了。
这里很像北京城里的三合院,以一座朝南的席棚为主,两旁是相向的五六顶帐篷,不同
的是这里没有门墙,而且院子大至无边!里面住的有常驻的工作人员,有来来往往的文艺大
队的队员:画家,作家,作曲家,雕塑家,新闻记者……
真是热烘烘人来人往,成了工地上很特殊也很热闹的一个角落!
住在这三合院里的人们,就好像一窝闹嗡嗡的、忙忙碌碌的蜜蜂。这时十三陵工地上真
是“百花齐放”,盛开着数不尽说不完的美丽挺拔的奇花异卉,把这一群蜜蜂忙坏了也乐坏
了!哪里去找这么一个集中的丰富的花园呵!
有的人,一早起戴上大草帽,脖子上搭着一块手巾,带着画具,或是揣着笔记本,匆匆
地就出去了,也不知道他们都上哪里,横竖你随便走去,在坝上、山头上、河底、渠边,处
处都碰得着!有的人,几天都不出去,在我们的“工作室”里,专候着我们的贵宾和对象—
—工地上的劳模和英雄。
我们的工作室,就是“西厢房”的第二座帐篷,除了狂风大雨的时节,平常总是把四面
的围幕掀起来,就像一座凉亭似的;旁边是玉米地,西望是连绵不断的青紫的山;里面摆着
几张桌子,十几把椅子,从篷顶上吊下两个很大的电灯泡。这间工作室,设备虽然简单,而
来到的客人,却不简单!
他们是十八勇士,七姊妹,七战友,九兰组,五虎队,单臂英雄……真是“谈笑有英
杰,往来无白旗”!这些贵宾,一在凉亭外面出现,我们这些人立刻喜笑颜开地一拥而上,
握手的握手、拉椅子的拉椅子、倒水的倒水……等他们刚一坐下,这些人就把他们围得风雨
不透,问的问、记的记、画的画、塑的塑、摄影的摄影……把这些小伙子,大姑娘,甚至于
久经战阵的老兵,饱经世事的老头,也搞得应接不暇,腼腆不安。
但是过不一会儿,他们的谈话就流畅了,一提到自己和同伴们战胜困难的事迹,他们就
滔滔不绝地,眉飞色舞地说了下去。这时节,乐坏了也急坏了我们这一班人!笔记的忙得漏
掉了一串一串的鲜明生动的言语,画像的摄影的急得错过了一个一个神采奕奕的镜头!这一
场会见刚过去,第二队贵宾又已经来临,我们就是这样地过着“将军不下马,各自奔前程”
的一天,这是多么丰富,多么兴奋,多么紧张又多么困窘的一天呵!
清晨,草叶上还附满了露珠,太阳还没有冒花,已经有人悄悄地起身了。他们在凉亭里
收拾整理:扫去地上的碎纸和烟头,拂拭去桌椅上的尘土,把它摆成课室一般,大家各据一
方,拿起自己的工具,扶头细看凝思,修改整理着自己的作品。大家看来看去的,总觉得自
己写的不完全,不够劲……自己画的、塑的太呆板,不活跃……只得停下笔,放下工具,搔
搔头,抽抽烟;时间是最无情的,它已经被修建十三陵的英雄们拉好远了,就只好向我们示
威!不知不觉之间,太阳已经老高了,田野上浮漾着一层流动的热气。青青的玉米地里的仄
径上,不时走过敲锣打鼓的报喜大队,前面有许多面红旗彩旗引导着,喜盈盈地飞跑过去!
离“七一”献礼只有一两天了,各路的修建大军,纷纷地“红旗报捷”,而我们呢……形势
逼人,只有一句话,不,一个字:“干!”
横挡在蟒山和汉包山之间,六百二十七公尺长,二十九公尺高的拦洪大坝,是十三陵水
库的主要工程。它必须和六月十五以后的洪水赛跑,水高一尺坝高一丈,四十万劳动大军日
日夜夜的智慧与血汗,终于在洪水的面前,矗立起这一座铜墙铁壁!从今起那千百年来汹涌
奔腾的恶水,将静止回旋在水库之内,驯良地为人民服务了。
前面说过,三个月以前,我根本连大坝的影子也没有看到。这一次,我把行李放在帐篷
里,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大坝,又是穿过几条上坡下坡的整洁的“街道”,两旁是食堂、报
馆、展览馆、指挥部……绕过一座山坡,猛然看见这一座从平地涌起的万里长城似的高墙!
毛主席写的“十三陵水库”五个潇洒的、用白石砌成比人还高的题字,嵌在坝上,在朝阳下
闪闪发光。坝前坝上东一簇西一簇,布满了热火朝天的在骄阳下猛干的人们。坝的两端,还
架着两道高高长长的浮桥,通到地上,桥上也上下地走着川流不息的人。在坝上工作的都是
解放军部队,在铺石块,在压道……个个汗流如雨,脸上堆着笑,嘴里唱着歌。倚着石栏西
望,将来是水库湖身的地方,已经是一片平坦,四望空阔,四边静静的群山,一层一层地,
颜色从淡红到深紫。将来这一带是良田千顷,树木葱郁,亭台掩映,将是京郊最富饶最美丽
的地方了。
过了四五天,就是“七一”的前一天早晨,我再到坝上去,又看到一个奇迹!两座浮桥
已经没有了,大坝基的南头,忽然涌现出了一座发电站,里面也装好了机器!这电站有两层
大楼高,上面还有平台。坝上已经碾成平路了,观礼台的大厅已经布置好,还有两只庞大的
石狮子,不知何时,也已爬上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