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说新语-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某品中。”因示语攻难数十番,云:“旧此中不可复通。”弟子如言诣支公。正

值讲,因谨述开意,往反多时,林公遂屈。厉声曰:“君何足复受人寄载来!”

46。殷中军问:“自然无心于禀受,何以正善人少,恶人多?”诸人莫有言

者。刘尹答曰:“譬如泄水著地,正自纵横流漫,略无正方圆者。”一时绝叹,

以为名通。

47。康僧渊初过江,未有知者,恒周旋市肆,乞索以自营。忽往殷渊源许,

值盛有宾客,殷使坐,粗与寒温,遂及义理,语言辞旨,曾无愧色,领略祖举,

一往参诣。由是知之。

48。殷、谢诸人共集。谢因问殷:“眼往属万形,万形来入眼不?”

49。人有问殷中军:“何以将得位而梦棺器,将得财而梦矢秽?”殷曰:

“官本是臭腐,所以将得而梦棺尸;财本是粪土,所以将得而梦秽污。”时人以

为名通。

50。殷中军被废东阳,始看佛经。初视《维摩诘》,疑《般若波罗密》太多;

后见《小品》,恨此语少。

51。支道林、殷渊源俱在相王许。相王谓二人:“可试一交言。而《才性》

殆是渊源崤、函之固,君其慎焉!”支初作,改辄远之;数四交,不觉入其玄中。

相王抚肩笑曰:“此自是其胜场,安可争锋!”

52。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称曰:“‘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公曰:“‘訏谟定命,远猷辰告。’”谓:

“此句偏有雅人深致。”

53。张凭举孝廉,出都,负其才气,谓必参时彦。欲诣刘尹,乡里及同举者

共笑之。张遂诣刘,刘洗涤料事,处之下坐,唯通寒暑,神意不接。张欲自发无

端。顷之,长史诸贤来清言,客主有不通处,张乃遥于末坐判之,言约旨远,足

畅彼我之怀,一坐皆惊。真长延之上坐,清言弥日,因留宿至晓。张退,刘曰:

“卿且去,正当取卿共诣抚军。”张还船,同侣问何处宿,张笑而不答。须臾,

真长遣传教觅张孝廉船,同侣惋愕。即同载诣抚军。至门,刘前进谓抚军曰:

“下官今日为公得一太常博士妙选。”既前,抚军与之话言,咨嗟称善,曰:

“张凭勃窣为理窟。”即用为太常博士。

54。汰法师云:“‘六通’、‘三明’同归,正异名耳。”

55。支道林、许、谢盛德,共集王家,谢顾诸人曰:“今日可谓彦会,时既

不可留,此集固亦难常,当共言咏,以写其怀。”许便问主人:“有《庄子》不?”

正得鱼父一篇。谢看题,便各使四坐通。支道林先通,作七百许语,叙致精丽,

才藻奇拔,众咸称善。于是四坐各言怀毕。谢问曰:“卿等尽不?”皆曰:“今

日之言,少不自竭。”谢后粗难,因自叙其意,作万余语,才峰秀逸,既自难干,

加意气拟托,萧然自得,四坐莫不厌心。支谓谢曰:“君一往奔诣,故复自佳耳。”

56。殷中军、孙安国、王、谢能言诸贤,悉在会稽王许,殷与孙共论《易》

象妙于见形,孙语道合,意气干云,一坐咸不安孙理,而辞不能屈。会稽王慨然

叹曰:“使真长来,故应有以制彼。”即迎真长,孙意己不如。真长既至,先令

孙自叙本理,孙粗说己语,亦觉殊不及向。刘便作二百许语,辞难简切,孙理遂

屈。一坐同时抚掌而笑,称美良久。

57。僧意在瓦官寺中,王苟子来,与共语,便使其唱理。意谓王曰:“圣人

有情不?”王曰:“无。”重问曰:“圣人如柱邪?”王曰:“如筹算,虽无情,

运之者有情。”僧意云:“谁运圣人邪?”苟子不得答而去。

58。司马太傅问谢车骑:“惠子其书五车,何以无一言入玄?”谢曰:“故

当是其妙处不传。”

59。殷中军被废,徙东阳,大读佛经,皆精解。唯至“事数”处不解。遇见

一道人,问所谶,便释然。

60。殷仲堪精核玄论,人谓莫不研究。殷乃叹曰:“使我解《四本》,谈不

翅尔。”

61。殷荆州曾问远公:“《易》以何为体?”答曰:“《易》以感为体。”

殷曰:“铜山西崩,灵钟东应,便是《易》耶?”远公笑而不答。

62。羊孚弟娶王永言女,及王家见婿,孚送弟俱往。时永言父东阳尚在,殷

仲堪是东阳女婿,亦在坐。孚雅善理义,乃与仲堪道《齐物》,殷难之。羊云:

“君四番后当得见同。”殷笑曰:“乃可得尽,何必相同。”乃至四番后一通。

殷咨嗟曰:“仆便无以相异。”叹为新拔者久之。

63。殷仲堪云:“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本间强。”

64。提婆初至,为东亭第讲《阿毗昙》。始发讲,坐裁半,僧弥便云:“都

已晓。”即于坐分数四有意道人,更就余屋自讲。提婆讲竟,东亭问法冈道人曰:

“弟子都未解,阿弥那得已解?所得云何?”曰:“大略全是,故当小未精核耳。”

65。桓南郡与殷荆州共谈,每相攻难。年余后但一两番,桓自叹才思转退,

殷云:“此乃是君转解。”

66。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

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

有惭色。

67。魏朝封晋文王为公,备礼九锡,文王固让不受。公卿将校当诣府敦喻。

司空郑冲驰遣信就阮籍求文。籍时在袁孝尼家,宿醉扶起,书札为之,无所点定,

乃写付使。时人以为神笔。

68。左太冲作《三都赋》初成,时人互有讥訾,思意不惬。后示张公,张曰:

“此二京可三。然君文未重于世,宜以经高名之士。”思乃询求于皇甫谧,谧见

之嗟叹,遂为作《叙》。于是先相非贰者,莫不敛衽赞述焉。

69。刘伶著《酒德颂》,意气所寄。

70。乐令善于清言,而不长于手笔。将让河南尹,请潘岳为表。潘云:“可

作耳,要当得君意。”乐为述己所以为让,标位二百许语,潘直取错综,便成名

笔。时人咸云:“若乐不假潘之文,潘不取乐之旨,则无以成斯矣。”

71。夏侯湛作《周诗》成,示潘安仁,安仁曰:“此非徒温雅,乃别见孝悌

之性。”潘因此遂作《家风诗》。

72。孙子荆除妇服,作诗以示王武子。王曰:“未知文生于情,情生于文?

览之凄然,增伉俪之重。”

73。太叔广甚辩给,而挚仲治长于翰墨,俱为列卿。每至公坐,广谈,仲治

不能对;退,着笔难广,广又不能答。

74。江左殷太常父子,并能言理,亦有辩讷之异。扬州口谈至剧,太常辄云:

“汝更思吾论。”

75。庾子嵩作《意赋》成,从子文康见,问曰:“若有意邪,非赋之所尽;

若无意邪,复何所赋?”答曰:“正在有意无意之间。”

76。郭景纯诗云:“林无静树,川无停流。”阮孚云:“泓峥萧瑟,实不可

言。每读此文,辄觉神超形越。”

77。庾阐始作《扬都赋》,道温、庾云:“温挺义之标,庾作民之望。方响

则金声,比德则玉亮。”庾公闻赋成,求看,兼赠贶之。阐更改“望”为“俊”,

以“亮”为“润”云。

78。孙兴公作《庾公诔》,袁羊曰:“见此张缓。”于时以为名赏。

79。庾仲初作《扬都赋》成,以呈庾亮。亮以亲族之怀,大为其名价云:

“可三《二京》、四《三都》。”于此人人竞写,都下纸为之贵。谢太傅云:

“不得尔,此是屋下架屋耳,事事拟学,而不免俭狭。”

80。习凿齿史才不常,宣武甚器之,未三十,便用为荆州治中。凿齿谢笺亦

云:“不遇明公,荆州老从事耳!”后至都见简文,返命,宣武问:“见相王何

如?”答云:“一生不曾见此人。”从此忤旨,出为衡阳郡,性理遂错。于病中

犹作《汉晋春秋》,品评卓逸。

81。孙兴公云:“《三都》、《二京》,五经鼓吹。”

82。谢太傅问主簿陆退:“张凭何以作母诔,而不作父诔?”退答曰:“故

当是丈夫之德,表于事行;妇人之美,非诔不显。”

83。王敬仁年十三作《贤人论》,长史送示真长,真长答云:“见敬仁所作

论,便足参微言。”

84。孙兴公云:“潘文烂若披锦,无处不善;陆文若排沙简金,往往见宝。”

85。简文称许掾云:“玄度五言诗,可谓妙绝时人。”

86。孙兴公作《天台赋》成,以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

范曰:“恐子之金石,非宫商中声。”然每至佳句,辄云:“应是我辈语。”

87。桓公见谢安石作简文谥议,看竟,掷与坐上诸客曰:“此是安石碎金。”

88。袁虎少贫,尝为人佣载运租。谢镇西经船行,其夜清风朗月,闻江渚间

估客船上有咏诗声,甚有情致;所咏五言,又其所未尝闻,叹美不能已。即遣委

曲讯问,乃是袁自咏其所作《咏史诗》。因此相要,大相赏得。

89。孙兴公云:“潘文浅而净,陆文深而芜。”

90。裴郎作《语林》,始出,大为远近所传。时流年少,无不传写,各有一

通。载王东亭作《经王公酒垆下赋》,甚有才情。

91。谢万作八贤论,与孙兴公往反,小有利钝。谢后出以示顾君齐,顾曰:

“我亦作,知卿当无所名。”

92。桓宣武命袁彦伯作《北征赋》,既成,公与时贤共看,咸嗟叹之。时王

珣在坐,云:“恨少一句。得‘写’字足韵,当佳。”袁即于坐揽笔益云:“感

不绝于余心,溯流风而独写。”公谓王曰:“当今不得不以此事推袁。”

93。孙兴公道:“曹辅佐才如白地明光锦,裁为负版绔,非无文采,酷无裁

制。”

94。袁彦伯作《名士传》成,见谢公,公笑曰:“我尝与诸人道江北事,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