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芙蓉国-第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来的党内斗争。

1970年在庐山召开的九届二中全会,暴露出了林彪、陈伯达一伙人的政

治野心,毛泽东一贯对政治十分敏感,熟谙古今中外的复杂政治斗争历史,感到

庐山会议上林彪一伙人的表演实属非常。他们的纲领是设国家主席,他们的理论是

所谓天才论,暴露出了林彪急于当国家主席、抢班夺权的意图。对于这个几年来

一直表现恭顺的接班人,他第一次有了真正的警惕。自从他执掌权力以来,他从未

放松过对军权的控制,当林彪手中掌握了相当的军权而又露出图谋不轨的迹象时,

他必须采取一系列防患于未然的部署。林彪是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接班人,担任着

共产党的副主席,要在整个党政军的上层削弱林彪的政治威信和权力,只能由他

亲自出面,其他的政治部署都可以派人去做,惟有对林彪这个已在党章上写明是

自己接班人的任何新说法,没有人可以取代他。他一路上讲了很多话,要搞马列

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他

严厉批评了林彪手下的一伙人:叶群、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对陈伯

达,更是定性为反革命分子。对林彪本人,他只提出了较为含蓄的批评,说林彪

对九届二中全会上的阴谋分裂潮流也有责任,这样做是为了稳住林彪,稳住整个

形势。

他还未完全看清楚林彪的全部真实面貌,他目前的行动进可攻、退可守。对

林彪的力量予以一定的削弱抑制,林彪今后又安分守己,那么,中国的政局无疑会

更稳定;如果林彪确实图谋不轨,那么,这一系列部署也为最后打掉他做了准备。

最初,毛泽东并没有将事态看得过分严重,临离开北京时,还曾对陪同南巡的

人员说道:“陈伯达在华北走了几十天,到处游说,我也向陈伯达学习,来个周游

列国,游说各路诸侯。”在武汉、长沙及南昌,他一批又一批地召见各省市的党政

军首脑,他那时还是以号令天下的从容大度侃侃而谈。然而,9月8日到达杭州

后,他嗅到了不安全的气氛,9月10日到达上海,他感到“山雨欲来风满楼”,

甚至嗅到了一丝军事政变的气味。他立刻十分警觉,亲自部署行车路线及停车地点,

出其不意地提前离开上海,经南京、蚌埠、徐州、济南、德州一路到达丰台。刚才

接见北京军区的几位司令、政委,也是他路经德州时才做出的决定,政治斗争的

经验使他以最警觉的方式对中国的政治、军事格局做了纵横捭阖的安排。现在,

看到北京街头的和平景象,笼罩在归途上的危险阴云似乎已经散去,在汽车的轻

微颠动中,他感到的是78岁老人的极度疲劳。

从杭州到北京这三四天以来,他没有睡过一小时安稳觉,就像猛虎穿越丛林

时感到周围有许多冷箭和黑洞洞的枪口对着自己,他丝毫不敢掉以轻心。现在,

回到自己的窝了,似乎可以放松身躯与大脑了。回到中南海自己的住宅后,一派

陈旧而熟悉的老格局、老物品、老气氛使他尤其觉得疲倦。护士李秀芝搀扶着他在

沙发上坐下,他仰靠在沙发上伸展双腿,觉得全身的关节都垮了一样,放在沙

发扶手上的两条手臂沉甸甸的,卧在沙发上的脊背、臀部沉甸甸的,伸展的两条腿

也是沉甸甸的,好像自己缺乏力量将它们启动。快到傍晚了,屋里有些昏暗,李

秀芝小声问:“要不要开灯?”他闭着眼头靠在沙发背上微微摇了摇头。他要在

自己熟悉的幽暗气氛中静静休息一会儿。

一直陪同自己南巡的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走了进来,俯身向他汇报道:

“刚才我在专列上和周总理通过电话,报告您已经到了丰台,马上就要进北京,

周总理当时很惊讶,他没想到您这么快回来,问为什么改变了计划?”毛泽东闭

着眼揶揄地微笑着摇了摇头。汪东兴又接着说:“我对总理说有情况,所以改变了

计划,详情见面再谈。总理说,您一到就报告给他,需要他过来,他马上就过来。”

毛泽东依然仰在沙发上闭目养神,这时微微抬手摆了摆,汪东兴说:“那您就休息

一会儿吧,我报告总理,说您休息了。”汪东兴走了,毛泽东觉得自己像搁浅在

沙滩上的一条大鲸鱼,又像搁浅在海滩上的一艘航空母舰,一动不动地躺着,也

像一块硕大的浮云,在黄昏的天空中懒懒地浮荡着。人在心力交瘁的疲惫中很

难想象自己在趾高气扬时做的事情,好在一切都安排妥了,多少可以放心了,他可

以暂时搁浅在这里歇着。他知道,在极度的疲劳过去后,人的情绪又会变化过来,

到那时,就又能理解自己趾高气扬时的作为了。

房间里正在渐渐暗下来,飘飘渺渺中觉得这所老房子十分舒服,想起自己湖

南韶山的老家,那所老屋子至今还常常像梦中的小舟一样在身边浮荡。房子是木头

的,在小小的山坡上,说山坡也不是山坡,是在村中的一块高地,房前房后有些

竹子,再远处有些池塘,池塘外面有些路,有些田。房子三面环抱着一块小小的

空地,房子很阴暗,泥地,很少光线,小时候在房子里跑来跑去时,觉得它像一

个迷宫,可以在里面躲躲藏藏,是猫和老鼠捉迷藏的世界。在那所老房子里睡觉

时,夜晚可以听见老鼠的叫声,蛇爬房梁的声音,也有猫夜行的声音,远处还有

狗叫,黑暗中还可以闻到池塘、稻田和树木的气味飘进来,织成一个说不上来的梦

境。现在,他依然记得那所老房子的气味,很重很重的泥土的气味,很重很重的

木头的气味,还有院子里堆积的稻草被雨水沤湿腐烂的气味。轮到阴雨天气,站

在黑洞洞的屋子里,倚着门柱往外看,雨雾茫茫,竹子歪斜,远处戴着蓑笠帽的

人牵着牛向田里走,或者往村里走,几间小房在雨雾中晃动,一两个烟囱冒起炊

烟。自己就是从这所老房子中走出来闹各种新潮,上了井岗山,又经过二万五千

里长征,一路革命到了北京。

如今,中南海里的这所房子又成了他久住的老房子了,这里也飘散着他熟悉

的气味。这里原是清朝的皇家园林,被他住久了,被他召集共产党的首脑会议熏

染了,被周围的护士、警卫来回踏遍了,也被他堆积的书陶冶了,有了一股毛泽

东的气味。他在这种气味中得到抚慰。

朦胧中,有人在他脚边放下了水盆,接着,他的脚一只一只被抬了起来,鞋

子被脱掉了,袜子被脱掉了,被浸到了温热的水中。在晃晃悠悠的困倦中,他依

然知道配合着用脚尝试水温,将两只肥大而又疲惫的脚沉入热水中,在那里一沉到

底,听任一双柔韧的手在水中搓洗着它们,按摩着它们。从红军时期行军打仗开

始,他就养成了每晚烫脚的习惯,现在,这种洗烫与按摩成了他修身养性不可或

缺的科目。两只脚像两条潜水艇在水中安卧着,又像两条吃饱了没事干的大鲨鱼

在水中沉睡着,一股舒适的感觉带着暖意从脚心传上来,它在逼退全身的疲劳,

又在加重着全身的疲劳,搁浅的航空母舰更疲软地躺在沙滩上,在空中浮荡的乌

云更沉醉地飘浮着。隐隐约约听见李秀芝在问:“主席,想不想吃点东西?”

他微微摇了摇头,知道在这样的昏暗中李秀芝根本看不见自己的表情,而是

通过身体的传递在脚上感到了回答。李秀芝说过,对他的脚料理时间长了,有了

感情,此刻,在极度疲劳的状态中接受洗浴和按摩,他觉出自己对那双柔韧的手

也有了感情。他忽然发现,自己已成为越来越需要照料的人,一生征战,英雄良久,

到头来躺下了,不过是一个可怜人。

脚被洗烫按摩了很长时间,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及这次南巡差不多长久,脚被

安抚完了,穿上了一双干燥的干净袜子,穿上了一双软拖鞋,又被沉沉地放在了地

上。那双柔韧的小手抬起自己的头,在后脖颈下垫了一个软软的小枕头,他便

更加飘飘荡荡地放松了全身。

这一觉,他睡得天昏地暗,口角流出了涎水,那双柔韧的小手用毛巾轻轻擦

拭着自己的嘴角。就在朦朦胧胧要从飘浮的恍惚中醒过来时,他觉出屋里开了灯,

光线虽然不是很强,但也提醒着他要对他做出新的安排。果然,耳边响起了李秀

芝小心翼翼的声音:“周总理和汪主任来了,他们有重要的事情要向您紧急汇报。”

毛泽东慢慢睁开了眼,看了看房间里宽宽荡荡的格局,一切都和南巡前一模一样,

昏黄的灯光下,沙发、窗帘、桌子、椅子还有紫红色的木门都一见如故地恭候着他。

李秀芝正像一道彩虹弯腰站在自己身边。他在她的搀扶下坐起了身子,李秀芝将

小枕头从他的脖颈下抽出来,垫到他的腰上,小声请示道:“我去请他们进来?”

毛泽东眨眨眼醒着自己,点了点头。李秀芝用一块湿毛巾给他将嘴角、眼睛轻轻擦

拭了一下,他干脆自己拿过毛巾将脸整个抹了一把,连湿带凉算是醒了过来,而

后伸出手去,李秀芝抽出一支烟放到他手里,给他划着了火柴,一口烟喷吐出来。

他摆了摆手,李秀芝匆匆走出去。

过了一会儿,周恩来神情严肃沉重地走了进来,跟在他后面的是神情敦厚雄

壮的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两人一左一右在沙发上坐下了。周恩来的第一句话

是:“刚刚接到报告,林彪乘飞机从山海关跑掉了,同机的还有叶群、林立果。”

毛泽东一下警醒了,这是一个极为令人震惊的消息,他沉思了几秒钟,抽着烟问

了一句:“情况属实吗?”周恩来抬腕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