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宜远出。上以上流之重,宜有至亲,故以授浚。时浚入朝,遣还京,为行留处分。
至京数日而巫蛊事发,时二十九年七月也。上惋叹弥日,谓潘淑妃曰:“太子图
富贵,更是一理。虎头复如北,非复思虑所及。汝母子岂可一日无我耶!”浚小
名虎头。使左右朱法瑜密责让浚,辞甚哀切,并赐书曰:“鹦鹉事想汝已闻,汝
亦何至迷惑乃尔。且沈怀远何人,其讵能为汝隐此耶?故使法瑜口宣,投笔惋慨。”
浚惭惧,不知所答。浚还京,本暂去,上怒,不听归。其年十二月,中书侍郎蔡
兴宗问建平王宏曰:“岁无复几,征北何当至?”宏叹息良久曰:“年内何必还。”
在京以沈怀远为长流参军,每夕辄开便门为微行。上闻,杀其嬖人杨承先。明年
正月,荆州事方行,二月,浚还朝。十四日,临轩受拜。其日,藏严道育事发,
明旦浚入谢,上容色非常。其夕,即加诘问,浚唯谢罪而已。潘淑妃抱持浚,泣
涕谓曰:“汝始咒诅事发,犹冀刻己思愆,何意忽藏严道育耶?上责汝深,至我
叩头乞恩,意永不释。今日用活何为,可送药来,当先自取尽,不忍见汝祸败。”
浚奋衣而去,曰:“天下事寻自当判,愿小宽忧煎,必不上累。”
劭入弑之旦,浚在西州,府舍人朱法瑜奔告浚曰:“台内叫唤,宫门皆闭,
道上传太子反,未测祸变所至。”浚阳惊曰:“今当奈何?”法瑜劝入据石头。
浚未得劭信,不知事之济不,骚扰未知所为。将军王庆曰:“今宫内有变,未知
主上安危,预在臣子。当投袂赴难。凭城自守,非臣节也。”浚不听,乃从南门
出,径向石头,文武从者千余人。时南平王铄守石头,兵士亦千余人。俄而劭遣
张超之驰马召浚,浚屏人问状,即戎服乘马而去。朱法瑜固止浚,浚不从。出至
中门,王庆又谏曰:“太子反逆,天下怨愤。明公但当坚闭城门,坐食积粟,不
过三日,凶党自离。公情事如此,今岂宜去。”浚曰:“皇太子令,敢有复言者
斩!”既入,见劭,劝杀荀赤松等。劭谓浚曰:“潘淑妃遂为乱兵所害。”浚曰:
“此是下情由来所愿。”其悖逆乃如此。
及劭将败,劝劭入海,辇珍宝缯帛下船,与劭书曰:“船故未至,今晚期当
于此下物令毕,愿速敕谢赐出船舰。尼已入台,愿与之明日决也。臣犹谓车驾应
出此,不尔无以镇物情。”人情离散,故行计不果。浚书所云尼,即严道育也。
及劭入井,高禽于井中牵出之。劭问禽曰:“天子何在?”禽曰:“至尊近在新
亭。”将劭至殿前,臧质见之恸哭,劭曰:“天地所不覆载,丈人何为见哭。”
质因辨其逆状,答曰:“先朝当见枉废,不能作狱中囚,问计于萧斌,斌见劝如
此。”又语质曰:“可得为启,乞远徙不?”质答曰:“主上近在航南,自当有
处分。”缚劭于马上,防送军门。既至牙下,据鞍顾望,太尉江夏王义恭与诸王
皆共临视之。义恭诘劭曰:“我背逆归顺,有何大罪,顿杀我家十二儿?”劭答
曰:“杀诸弟,此事负阿父。”江湛妻庾氏乘车骂之,庞秀之亦加诮让,劭厉声
曰:“汝辈复何烦尔!”先杀其四子,谓南平王铄曰:“此何有哉。”乃斩劭于
牙下。临刑叹曰:“不图宗室一至于此。”
劭、浚及劭四子伟之、迪之、彬之、其一未有名;浚三子长文、长仁、长道,
并枭首大航,暴尸于市。劭妻殷氏赐死于廷尉,临死,谓狱丞江恪曰:“汝家骨
肉相残害,何以枉杀天下无罪人。”恪曰:“受拜皇后,非罪而何?”殷氏曰:
“此权时尔,当以鹦鹉为后也。”浚妻褚氏,丹阳尹湛之女,湛之南奔之始,即
见离绝,故免于诛。其余子女妾媵,并于狱赐死。投劭、浚尸首于江,其余同逆,
及王罗汉等,皆伏诛。张超之闻兵入,遂走至合殿故基,正于御床之所,为乱兵
所杀。割肠刳心,脔剖其肉,诸将生啖之,焚其头骨。当时不见传国玺,问劭,
云:“在严道育处。”就取得之。道育、鹦鹉并都街鞭杀,于石头四望山下焚其
尸,扬灰于江。毁劭东宫所住斋,污潴其处。
封高禽新阳县男,食邑三百户。追赠潘淑妃长宁园夫人,置守冢。伪司隶校
尉殷冲,丹阳尹尹弘,并赐死。冲为劭草立符文,又妃叔父也。弘二月二十一日
平旦入直,至西掖门,闻宫中有变,率城内御兵至阁道下。及闻劭入,惶怖通启,
求受处分,又为劭简配兵士,尽其心力。弘,天水冀人,司州刺史冲弟也。为太
祖所委任。元嘉中,历太子左右卫率、左右卫将军,囗人官爵高下,皆以委之。
史臣曰:甚矣哉,宋氏之家难也。自赫胥以降,立号皇王,统天南面,未闻
斯祸。唯荆、莒二国,弃夏即戎,武灵胡服,亦背华典,戕贼之衅,事起肌肤,
而因心之重,独止此代。难兴天属,秽流床笫,爱敬之道,顿灭一时,生民得无
左衽,亦为幸矣!
卷一百 列传第六十
◎自序
昔少暤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
汾、洮,障大泽以处太原,帝颛顼嘉之,封诸汾川。其后四国,沈、姒、蓐、黄。
沈子国,今汝南平舆沈亭是也。春秋之时,列于盟会。定公四年,诸侯会召陵伐
楚,沈子不会,晋使蔡伐沈,灭之,以沈子嘉归。其后,因国为氏。自兹以降,
谱谍罔存。秦末有沈逞,征丞相,不就。汉初逞曾孙保,封竹邑侯。保子遵,自
本国迁居九江之寿春,官至齐王太傅、敷德侯。遵子达,骠骑将军。达子乾,尚
书令。乾子弘,南阳太守。弘子勖,河内守。勖子奋,御史中丞。奋子恪,将作
大匠。恪子谦,尚书、关内侯。谦子靖,济阴太守。靖子戎,字威卿,仕州为从
事,说降剧贼尹良,汉光武嘉其功,封为海昏县侯,辞不受。因避地徙居会稽乌
程县之余不乡,遂世家焉。顺帝永建元年,分会稽为吴郡,复为吴郡人。灵帝初
平五年,分乌程、余杭为永安县,吴孙皓宝鼎二年,分吴郡为吴兴郡,复为郡人,
虽邦邑屡改,而筑室不迁。晋武帝平吴后,太康二年,改永安为武康县,史臣七
世祖延始居县东乡之博陆里余乌村。王父从官京师,义熙十一年,高祖赐馆于建
康都亭里之运巷。
戎子酆,字圣通,零陵太守,致黄龙芝草之瑞。第二子浒,字仲高,安平相。
少子景,河间相,演之、庆之、昙庆、怀文其后也。浒子鸾,字建光,少有高名,
州举茂才,公府辟州别驾从事史。时广陵太守陆稠,鸾之舅也,以义烈政绩,显
名汉朝,复以女妻鸾。年二十三,早卒。子直,字伯平,州举茂才,亦有清名,
年二十八卒。
子仪,字仲则,少有至行,兄瑜十岁,仪九岁而父亡,居丧过礼,毁瘠过于
成人。外祖会稽盛孝章,汉末名士也,深加忧伤,每扰慰之,曰:“汝并黄中冲
爽,终成奇器,何为逾制,自取殄灭邪!”三年礼毕,殆至灭性,故兄弟并以孝
著。瑜早卒。仪笃学有雄才,以儒素自业。时海内大乱,兵革并起,经术道弛,
士少全行,而仪淳深隐默,守道不移,风操贞整,不妄交纳,唯与族子仲山、叔
山及吴郡陆公纪友善。州郡礼请,二府交辟,公车征,并不屈,以寿终。
子宪,字元礼,左中郎、新都都尉、定阳侯,才志显于吴朝。子矫,字仲桓,
以节气立名,仕为立武校尉、偏将军,封列侯,建威将军、新都太守。孙皓时,
有将帅之称。吴平后,为郁林、长沙太守,并不就。太康末卒。子陵,字景高,
太傅东海王越辟为从事。元帝之为镇东将军,命参军事。徐馥作乱,杀吴兴太守
袁琇,陵讨平之。子延,字思长,桓温安西参军、颍川太守。子贺,字子宁,桓
冲南中郎参军,围袁真于寿阳,遇疾卒。
子警,字世明,惇笃有行业,学通《左氏春秋》。家世富殖,财产累千金,
仕郡主簿,后将军谢安命为参军,甚相敬重。警内足于财,为东南豪士,无仕进
意,谢病归。安固留不止,乃谓警曰:“沈参军,卿有独善之志,不亦高乎!”
警曰:“使君以道御物,前所以怀德而至,既无用佐时,故遂饮啄之愿尔。”还
家积载,以素业自娱。前将军、青兖二州刺史王恭镇京口,与警有旧好,复引为
参军,手书殷勤,苦相招致,不得已而应之,寻复谢职。
子穆,夫字彦和,少好学,亦通《左氏春秋》。王恭命为前军主簿,与警书
曰:“足下既执不拔之志,高卧东南,故屈贤子共事,非以吏职婴之也。”初,
钱唐人杜子恭通灵有道术,东土豪家及京邑贵望,并事之为弟子,执在三之敬。
警累世事道,亦敬事子恭。子恭死,门徒孙泰、泰弟子恩传其业,警复事之。隆
安三年,恩于会稽作乱,自称征东将军,三吴皆响应。穆夫时在会稽,恩以为前
部参军、振武将军、余姚令。其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恩为刘牢之所破,辅国将军
高素于山阴回踵埭执穆夫及伪吴郡太守陆瑰之、吴兴太守丘尫,并见害,函首送
京邑,事见《隆安故事》。先是,宗人沈预素无士行,为警所疾,至是警闻穆夫
预乱,逃藏将免矣,预以告官,警及穆夫、弟仲夫、任夫、预夫、佩夫并遇害;
唯穆夫子渊子、云子、田子、林子、虔子获全。
渊子,字敬深,少有志节,随高祖克京城,封繁畤县五等侯。参镇军、车骑
中军事,又为道规辅国、征西参军,领宁蜀太守。与刘基共斩蔡猛于大簿,还为
太尉参军,从征司马休之,与徐逵之同没。时年三十五。
子正,字元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