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书-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绛领袖缘中衣、绛缘以行礼,如故事。自晋受命,日月将交会,太史乃上合朔,

尚书先事三日,宣摄内外戒严。挚虞《决疑》曰:“凡救日蚀者,著赤帻,以助

阳也。日将蚀,天子素服避正殿,内外严警。太史登灵台,伺侯日变,便伐鼓于

门。闻鼓音,侍臣皆著赤帻,带剑入侍。三台令史以上皆各持剑,立其户前。卫

尉卿驱驰绕宫,伺察守备。周而复始,亦伐鼓于社,用周礼也。又以赤丝为绳以

系社,祝史陈辞以责之。社,勾龙之神,天子之上公,故陈辞以责之。日复常,

乃罢。”

汉建安中,将正会,而太史上言,正旦当日蚀。朝士疑会否,共谘尚书令荀

彧。时广平计吏刘邵在坐,曰:“梓慎、裨灶,古之良史,尤占水火,错失天时。

《礼》,诸侯旅见天子,入门不得终礼者四,日蚀在一。然则圣人垂制,不为变

异豫废朝礼者,或灾消异伏,或推术谬误也。”彧及众人咸善而从之,遂朝会如

旧,日亦不蚀,邵由此显名。

至武帝咸宁三年、四年,并以正旦合朔却元会,改魏故事也。元帝太兴元年

四月,合朔,中书侍郎孔愉奏曰:“《春秋》,日有蚀之,天子伐鼓于社,攻诸

阴也;诸侯伐鼓于朝,臣自攻也。案尚书符,若日有变,便击鼓于诸门,有违旧

典。”诏曰:“所陈有正义,辄敕外改之。”

至康帝建元元年,太史上元日合朔,后复疑应却会与否。庾冰辅政,写刘邵

议以示八坐。于时有谓邵为不得礼意,荀彧从之,是胜人之一失。故蔡谟遂著议

非之,曰:“邵论灾消异伏,又以梓慎、裨灶犹有错失,太史上言,亦不必审,

其理诚然也。而云圣人垂制,不为变异豫废朝礼,此则谬矣。灾祥之发,所以谴

告人君,王者之所重诫,故素服废乐,退避正寝,百官降物,用币伐鼓,躬亲而

救之。夫敬诫之事,与其疑而废之,宁慎而行之。故孔子、老聃助葬于巷党,以

丧不见星而行,故日蚀而止柩,曰安知其不见星也。而邵废之,是弃圣贤之成规

也。鲁桓公壬申有灾,而以乙亥尝祭,《春秋》讥之。灾事既过,犹追惧未已,

故废宗庙之察,况闻天眚将至,行庆乐之会,于礼乖矣。《礼记》所云诸侯入门

不得终礼者,谓日官不豫言,诸侯既入,见蚀乃知耳,非先闻当蚀而朝会不废也。

引此,可谓失其义旨。刘邵所执者《礼记》也,夫子、老聃巷党之事,亦《礼记》

所言,复违而反之,进退无据。然荀令所善,汉朝所从,遂使此言至今见称,莫

知其误矣,后来君子将拟以为式,故正之云尔。”于是冰从众议,遂以却会。

至永和中,殷浩辅政,又欲从刘邵议不却会。王彪之据咸宁、建元故事,又

曰:“《礼》云诸侯旅见天子,不得终礼而废者四,自谓卒暴有之,非为先存其

事,而侥幸史官推术缪错,故不豫废朝礼也。”于是又从彪之议。

《尚书》“禋于六宗”,诸儒互说,往往不同。王莽以《易》六子,遂立六

宗祠。魏明帝时疑其事,以问王肃,亦以为易六子,故不废。及晋受命,司马彪

等表六宗之祀不应特立新礼,于是遂罢其祀。其后挚虞奏之,又以为:“案舜受

终,‘类于上帝,系于六宗,望于山川’,则六宗非上帝之神,又非山川之灵也。

《周礼》肆师职曰:‘用牲于社宗。’党正职曰:‘春秋祭禜亦如之。’肆师之

宗,与社并列,则班与社同也。党正之禜,文不系社,则神与社异也。周之命祀,

莫重郊社,宗同于社,则贵神明矣。又,《月令》孟冬祈于天宗,则《周礼》祭

禜,《月令》天宗,六宗之神也。汉光武即位高邑,依《虞书》禋于六宗。安帝

元初中,立祀乾位,礼同太社。魏氏因之,至景初二年,大议其神,朝士纷纭,

各有所执。惟散骑常侍刘邵以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六宗者,太极冲

和之气,为六气之宗者也。《虞书》谓之六宗,《周书》谓之天宗。是时考论异

同,而从其议。汉魏相仍,著为贵祀。凡崇祀百神,放而不至,有其兴之,则莫

敢废之。宜定新礼,祀六宗如旧。”诏从之。

《礼》,王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中霤、国门、国行、大厉、户、灶。仲

春玄鸟至之日,以太牢祀高禖。《毛诗》《丝衣篇》,高子曰灵星之尸。汉兴,

高帝亦立灵星祠。及武帝,以李少君故,始祠灶;及生戾太子,始立高禖。《汉

仪》云,国家亦有五祀,有司行事,其礼颇轻于社稷,则亦存其典矣。又云,常

以仲春之月,立高禖祠于城南,祀以特牲。又,是月也,祠老人星于国都南郊老

人星庙。立夏祭灶,季秋祠心星于城南坛心星庙。元康时,洛阳犹有高禖坛,百

姓祠其旁,或谓之落星。是后诸祀无闻,江左以来,不立七祀,灵星则配飨南郊,

不复特置焉。

左氏传“龙见而雩”,经典尚矣。汉仪,自立春到立夏,尽立秋,郡国尚旱,

郡县各扫除社稷。其旱也,公卿官长以次行雩礼求雨,闭诸阳,衣皂,兴土龙,

立土人,舞僮二佾,七日一变,如故事。武帝咸宁二年,春久旱。四月丁已,诏

曰“诸旱处广加祈请”。五月庚午,始祈雨于社稷山川。六月戊子,获澍雨。此

雩之旧典也。太康三年四月,十年二月,又如之。其雨多则禜祭,赤帻朱衣,闭

诸阴,朱索萦社,伐朱鼓焉。

《周礼》,王者祭昊天上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风伯雨师、社稷、五土、

五岳、山林川泽、四方百物,兆四类四望,亦如之。魏文帝黄初二年六月庚子,

初礼五岳四渎,咸秩群祀,瘗沈珪璧。六年七月,帝以舟军入淮。九月壬戌,遣

使者沈璧于淮。魏明帝太和四年八月,帝东巡,遣使者以特牛祠中岳。魏元帝咸

熙元年,行幸长安,使使者以璧币礼祠华山。

及穆帝升平中,何琦论修五岳祠曰:“唐虞之制,天子五载一巡狩,顺时之

方,柴燎五岳,望于山川,遍于群神,故曰,因名山升中于天,所以昭告神祗,

飨报功德。是以灾厉不作,而风雨寒暑以时。降及三代,年数虽殊,而其礼不易,

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著在经纪,所谓‘有其举之,莫敢废也。’及秦汉都

西京,泾、渭、长水,虽不在祀典,以近咸阳故,尽得比大川之祠,而正立之祀

可以阙哉!自永嘉之乱,神州倾覆,兹事替矣。惟灊之天柱,在王略之内也,旧

台选百户吏卒,以奉其职。中兴之际,未有官守,庐江郡常遣大吏兼假四时祷赛,

春释寒而冬请冰。咸和迄今,又复隳替。计今非典之祠,可谓非一。考其正名,

则淫昏之鬼;推其糜费,则百姓之蠹。而山川大神更为简缺,礼俗穨紊,人神杂

扰,公私奔蹙,渐以繁滋。良由顷国家多难,日不暇给,草建废滞,事有未遑。

今元憝已歼,宜修旧典。岳渎之域,风教所被,来苏之众,咸蒙德泽。而神明禋

祀,未之或甄,巡狩柴燎,其废尚矣。崇明前典,将俟皇舆北旋,稽古宪章,大

厘制度。俎豆牲牢,祝嘏文辞,旧章靡记,可令礼官作式,归诸诚简,以达明德

馨香,如斯而已。其诸袄孽,可粗依法令,先去其甚,俾邪正不黩。”时不见省。

昔武王入殷,未及下车而封先代之后,盖追思其德也。孔子以大圣而终于陪

臣,未有封爵。至汉元帝,孔霸以帝师赐爵,号褒成君,奉孔子后。魏文帝黄初

二年正月,诏以议郎孔羡为宗圣侯,邑百户,奉孔子祀,令鲁郡修旧庙,置百户

吏卒以守卫之。及武帝泰始三年十一月,改封宗圣侯孔震为奉圣亭侯。又诏太学

及鲁国,四时备三牲以祀孔子。明帝太宁三年,诏给奉圣亭侯孔亭四时祠孔子祭

直,如泰始故事。

礼,始立学必先释奠于先圣先师,及行事必用币。汉世虽立学,斯礼无闻。

魏齐王正始二年二月,帝讲论语通,五年五月,讲《尚书》通,七年十二月,讲

《礼记》通,并使太常释奠,以太牢祠孔子于辟雍,以颜回配。武帝泰始七年,

皇太子讲《孝经》通。咸宁三年,讲《诗》通,太康三年,讲《礼记》通。惠帝

元康三年,皇太子讲《论语》通。元帝太兴二年,皇太子讲《论语》通。太子并

亲释奠,以太牢祠孔子,以颜回配。成帝咸康元年,帝讲《诗》通。穆帝升平元

年三月,帝讲《孝经》通。孝武宁康三年七月,帝讲《孝经》通。并释奠如故事。

穆帝、孝武并权以中堂为太学。

故事,祀皋陶于廷尉寺,新礼移祀于律署,以同祭先圣于太学也。故事,祀

以社日,新礼改以孟秋之月,以应秋政。挚虞以为:“案《虞书》,皋陶作士师,

惟明克允,国重其功,人思其当,是以狱官礼其神,系者致其祭,功在断狱之成,

不在律令之始也。大学之设,义重太常,故祭于太学,是崇圣而从重也。律署之

置,卑于廷尉,移祀于署,是去重而就轻也。律非正署,废兴无常,宜如旧祀于

廷尉。又,祭用仲春,义取重生,改用孟秋,以应刑杀,理未足以相易。宜定新

礼,皆如旧。”制:“可。”

岁旦常设苇茭桃梗,磔鸡于宫及百寺之门,以禳恶气。案汉仪则仲夏设之,

有桃印,无磔鸡。及魏明帝大修禳礼,故何晏禳祭议鸡特牲供禳衅之事。磔鸡宜

起于魏,桃印本汉制,所以辅卯金,又宜魏所除也。但未详改仲夏在岁旦之所起

耳。魏明帝青龙元年,诏郡国,山川不在祀典者勿祠。

武帝泰始元年十二月,诏曰:“昔圣帝明王修五岳四渎,名山川泽,各有定

制,所以报阴阳之功故也。然以道莅天下者,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故祝史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