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窗烛话-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三峡大学的西大门,这才看见16路公交车的起点,只是乘车的人寥寥无几。

沿大学路向前,擦过三峡大学接待中心的门球场和青杨垂柳来到了求索路上。这里有体育馆和体育学院,可笑的是把图书馆称作信息中心,一些学生正在走进去,行政大楼门前正在举办一个评选,各学院的展示牌正在极力鼓吹自己的选手。

在三峡大学东大门前面的路上碰见了一个胖胖的男人,隔着老远就笑着叫着“王哥,”给我递烟点火,断断续续地说了一些话,惭愧的是我居然不知道他究竟是谁,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分别的时间很久了,还看清了那个胖胖的中年人下唇边的一颗痣,只是感叹自己的记忆退化的非常厉害。

走过北苑桥,从东山花园穿过,第一次走进东山家私市场,三层,顶层是品牌店,装饰豪华,其他的就是一些散兵游勇了,桌椅板凳,沙发餐桌、大床宽柜,饶有兴趣的从闪亮的玻璃,整洁的实木和镀了克罗米的铁器中间穿行,一个感觉是价格不菲,另一个感觉是自己与时尚和潮流相距遥远。

走过泰富广场和亚太广场的建筑工地,转个弯,爬上高高的运河堤岸。还是河水哗哗,还是女子卷起裤腿洗衣服,只是记性不好,险些找不到通往三峡电路学院的那个隐蔽的小铁门。气喘吁吁的爬上坡,穿过无人的足球场,气喘吁吁的一直爬到山顶,张着嘴,精疲力尽的坐在石椅上,背后是城市森林般的东山开发区,头顶是被风吹得哗哗啦啦的杨树叶,一群男孩子在我面前不厌其烦的表演投篮技术。

5月6日星期日农历立夏晴34度

上午和妻子去馨岛国际,楼下挂出了两大幅招商广告,一幅说明招商的范围,从百货副食、五金交电,化妆美容到服装鞋帽,开芳找到了生鲜区,我惊喜地发现还有一行和金融服务,另一幅是招收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红底黄字很是醒目,从广告上可以看出,商厦取名为“馨岛购物广场”,6月招收员工,7月培训,8月8日开业,很是值得期待的,希望一鸣惊人,希望是个热闹场合。

刷卡开门上楼,3116,打开儿子家的美心门,第一感觉就是没有了上次的那种臭味,但是依然用塑料袋封住了厨房和卫生间的接口,有些新发现,卫生间的窗户和小房的窗户不能卡住,卫生间的地漏被水泥封住,卧室由于太阳照射,还是颇有热感。在空空荡荡的房间里转悠了半天,有些想象开放式厨房的魅力,最满意的还是那个大大的客厅,很有气魄,也很大气。

从王磊房里下到M层,看了D座13层的一间正在装修的房间,外地人,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自称已经有了一个女儿,基本已经全部装好,客厅是瓷砖,卧室和小房正在铺木地板,切割机的声音震耳欲聋,卧室的门向前移动,却没有移动小房的墙壁,总体装修效果不好,尤其是扩大厨房,缩小了客厅的面积,不知为什么他们会装两排橱柜,电视背景墙很粗糙,厨房用了些不伦不类的绘画玻璃做割断,到处是几何线条的装饰块,卫生间奇迹般的抬高了一半地面,安了个蹲坑,得却是别出心裁。

我们从空中花园穿过,看见馨岛购物广场办公室门前贴着通知,负一楼的餐厅5月5日开业,下次有时间一定去看看。在A座上到15楼,那个装修的家里没人,妻子又发现了一家,是B座的7层,却依然无人,就索性下到楼下,电梯开门的时候,一个工作人员模样的人板着脸在提醒同乘一部电梯的装修工人:“你们应该从负一层出门。”这就是一种明目张胆的歧视,也就是高档楼宇的通病。2007年5月

飞越彩虹 船闸看船

走上三江桥的时候刚刚八点,有一层模糊的晨雾弥漫在江面上,越是到江心越是能感觉到雾的浓重。近处的一些景物倒也清晰,不锈钢的栏杆、黑色的柏油路面、川流不息的车辆、一辆安装了动力的三轮车装着一车菠萝正在上桥,马达轰鸣,他还在用力踏着踏板,不远处的馨岛国际和三江船闸都被雾弄的模模糊糊,中心城区的一些高耸入云的高层建筑都只能看出一些轮廓,还没有完工的均瑶广场在雾中显得有些凝重。

西坝以前是很少来的,修建葛洲坝工程以前几乎没有印象,也不知来过没有。后来认识了一个女孩,就乘着渡轮渡过几次那条原本有着桃花鱼的小河;再后来,庆丰给陈师傅弄到了一套西坝的平房,就到甲街吃过几次饭,喝过几次酒;以后到对河江南去运竹子,早出晚归,只是横穿葛洲坝而已,这里倒来的少了;时隔许多年以后,我又开始涉足西坝,那只是单纯的闲逛,单纯的远足而已。

看过了长航宜昌船厂那些威武而又高大的起重机械,从陡陡的台阶下桥。又是热闹的建设路,满目尽是葛洲坝的公司和住宅楼,还有商店和大大小小的诊所。三江桥下是葛洲坝的花卉基地,二十二公司也在桥头不远的地方开始建筑,从项目牌上可以看出,有时几栋高层的住宅楼。房地产的热潮方兴未艾,企业建房,于人于己都不错。

宜昌沿江叫沿江大道,西坝叫西坝路,左转,向船闸走去,这里是三峡开发公司的一大排住宅楼,还有三峡航道局、海事局,葛洲坝电厂宾馆和一个绿荫郁郁葱葱的幼儿园。一个菜场门口围了一大群人,两个摆地摊的人正在声嘶力竭的推销着商品,好像是保健品。江边的林荫道上到处是早锻炼的人群,老年人居多、老婆婆居多、讲北方话的居多,也叫精彩纷呈,从明晃晃的宝剑到红通通的绸扇,从整齐划一的腰鼓队到彩带飘飘的秧歌。

终于走到了船闸,和上次一样,扬长而进。二号船闸正在进行维修,一块巨大的(介绍牌上说,重达268吨)厚实的钢板牢牢的闸住了上游来水,下面的闸门也紧紧的关闭着,闸室里的水已经全部排干,从坝上望下去还是有些惊心动魄:裸露的闸室的底部有许多工人在忙碌,潮湿的闸底的水路地面上似乎还布满了各种的管道,只是相距太远,有些看不清楚,不过,看着上游漂浮着无数废弃物的江面,再看看下游暗黑色的一江碧水,还是有些感触的。

三号船闸正在过船,只有一艘船,是一艘又高又大,宽大船身的运输船,一共有三层,每一层都密密麻麻的挤满了崭新的微型面包车和微型小货车,连每一层的上楼的斜坡上也停满了汽车。除了船头有一个精神抖擞的水手,只看见一个满脸疲惫的中年人站在驾驶室的舷梯上抽烟。不清楚是那里发出的信号,船闸开始排水,闸室墙壁上的系船桩也跟着水位一起向下落去,机械轰鸣着,速度先是很慢很慢,越来越快,运输船也跟着降了下去。

有些参观的散客,有些肩章闪耀着光亮的军人,还有些上了年纪的老人。那是一个旅游团,导游举着小旗,说着一些很难听懂得外地话,湖南,广西还是江苏?船闸里的水在快速变浅,那瘦货船也在随之下降,可以看见船顶了,甲板上也有一大片微型车。从闸室里长满青苔的墙壁上的数字可以看出,水位从66米一直降到了33米,然后是打开下闸门,货船鸣着汽笛开了出去。

晨雾在不经意中早已散去,太阳不知什么时候起开始普照大地。也有蓝天白云,只是城市上空污染严重,天空中有些灰蒙蒙的,蓝色显得不那么赏心悦目,白色也不那么亮丽。我的脚痛得厉害,在葛洲坝公园里找到一个石凳坐下,脱下皮鞋,天哪,一路上,右边的皮鞋里有一颗钉子冒了出来,把我的脚磨出了一个大泡,真是好笑,不过,再次走过三江桥,闲逛西坝,看了船闸维修,又看了过船,也算值了。2007…3…25

飞越彩虹 酒后的兴趣

有个亲戚在伍家岗买了一套二手房,经过一番重新装修,就把亲戚朋友都请去参观。上世纪**十年代的老式楼房,布局不好,光线不好,加上楼下就是农贸市场,环境也不好,但大家都在说好:“集贸市场就在楼下——方便;长长的通道北风呼啸——通风;还有央视新闻说,在深圳、广州房价下跌的同时,绝大多数城市,包括北京,房价依然有百分之十以上的上升——增值!”大家就乐呵呵的坐下来吃饭,抽的黄鹤楼、喝的关公坊,一人一个塑料杯,满满斟上,喝了一半还要再添上一些,虽然有野猪肉,菜还是不怎么样,可大家还是欢天喜地的把酒都喝完了。坐在客厅里说了一些话,吃了一些瓜子,喝了一些茶,就有了出门转转的欲望。

还没走过五一广场,公交车上跳下三个十几岁的小青年,笑嘻嘻的从各自的衣袋里掏出手机,从诺基亚到摩托罗拉,从三星到索爱,还有我不认识的牌子,就放在花坛的浅灰色的石板上,足有七八部,就在我感到惊异的时候,小青年已经在我的身边七嘴八舌的交流起汽车上的经验和教训,说的十分坦然,兴高采烈,我就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了。前不久,央视《法治在线》做过一期节目,公安人员不得不承认,已经有一些人把“三线”(电力、通信、电视)当作了自己随时支取的银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无奈,一种悲哀,说成是道德的沦丧也好,说成是邪恶抬头也罢,只能不得不承认有一部分人在这个社会上找到了他们的定位,在上班上学的高峰时段,在公交车上来回穿梭几次,就能挣得更多的人辛辛苦苦一个月才能得到的钱财,也就坚定不移了,也就事无忌惮了。别看那些人被捉了以后面对镜头的悔恨的表述,那只不过是巴黎女人的贞操观,算不得数的!有个小青年看见我的目光所在,笑着和我搭讪:“要不要?价钱好说。”我摇摇头,走了过去。

平时总在西陵区晃悠,很少到这里来,有一次在在报纸上看见了这里的一条新开辟的道路叫八一路,如今还有人记得军人,就有了一些好感,这次就实地看了看。过了那栋像怀孕妇人般的伍家岗区政府办公大楼,再走过高速公路管理处,就真相大白了。这里是武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