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史-第2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孝俭闻被逮,莫测所以,行至章丘,自缢死。

卢庸,字子宪,蓟州丰润人。大定二十八年进士,调唐州军事判官,再调定

平县令。庸治旧堰,引泾水溉田,民赖其利。补尚书省令史,除南京转运副使,

改中都户籍判官。察廉,迁礼部主事,累官凤翔治中。大安三年,征陕西屯田军

卫中都,以庸签三司事,主兵食。至潞州,放还屯田军,庸改乾州刺史,入为吏

部郎中。至宁元年,改陕西按察副使。夏人犯边,庸缮治平凉城池,积刍粟,团

结土兵为备。

十一月,夏人掠镇戎,陷泾、邠,遂围平凉。庸矢尽,募人取夏兵射城上箭

以济急用,出府库赏有功者,人乐为死,平凉赖以完。贞祐二年,庸移书陕西行

省仆散端,大概谓庆阳、平凉、德顺陕西重地,长安以西邠为厄塞,当重兵屯守。

诏赏平凉功,庸进官四阶,迁按察转运使。三年,诏诸道按察司讲究防秋,庸陈

便宜曰:“自毾延至积石,虽多沟坂,无长河大山为之屏蔽,恃弓箭手以御侮,

其人皆刚猛善斗,熟于地利,夏人畏之。向者徙屯他所,夏人即时犯边,此近年

深患也。人情乐土,且耕且战,缓急将自奋。”又曰:“防秋之际,宜先清野。”

又曰:“掌军之官不宜临时易代,兵家所忌,将非其人,屡代何益?”无何,有

言庸老不胜任者,即罢之。未几,改定海军节度使,山东乱,不能赴,按察司劾

之,当夺两官,审理官直之。庸以病请求医药,遂致仕。兴定三年,卒。

李偲,字子友,定州安喜人。中天眷二年进士,调辽山簿,累官户部主事。

丁母忧,起复旧职,除同知河东南路转运使事。大定初,改同知中都路都转运使

事。仆散忠义行省事于汴京,奏偲幕府,世宗曰:“李偲方治京畿漕事,行省可

他选也。”三年,权知登闻检院,再迁户部侍郎。上曰:“户部财用出入,朕难

其人。卿非旧劳,资叙尚浅,勿以秩满例升三品,因循岁月,若不自勉,必不汝

贷。”偲每朝会与高德基屏人私语。上闻而怪之,问右丞石琚曰:“李偲果何如

人?”琚曰:“亦干事吏耳。”改同知北京留守、沂州防御使。沂南边郡,户部

符借民闲田,种禾取藁秸,备警急用度。偲曰:“如此则农民失业。”具奏止之。

转运司牒郡输粟朐山,调急夫数万人,是时久雨泥泞,挽运不能前进。偲遣吏往

朐山刺取其官廪,见储粮数可支半岁,即具其事牒运司,请缓期,毋自困百姓。

先是,郡县街陌间听民作廛舍,取其僦直。至是,罢收僦直,廛舍一切撤毁。他

郡奉承号令,督百姓必尽撤去,使街陌绳齐矢棘如初时然后止。偲独教民撤治前

却不齐一者三五所,使巷道端正即已,民便之。改陕西西路转运使,卒。

赞曰:毛硕、李上达、曹望之、李偲之流,皆金之能吏也。望之悻悻然以求

大用,君子无取焉。

徒单克宁,本名习显,其先金源县人,徙居比古土之地,后徙置猛安于山东,

遂占籍莱州。父况者,官至汾阳军节度使。克宁资质浑厚,寡言笑,善骑射,有

勇略,通女直、契丹字。左丞相希尹,克宁母舅。熙宗问希尹表戚中谁可侍卫者,

希尹奏曰:“习显可用。”以为符宝祗候。是时,悼后干政,后弟裴满忽土侮克

宁,克宁殴之。明日,忽土以告悼后,后曰:“习显刚直,必汝之过也。”已而

充护卫,转符宝郎,迁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改忠顺军节度使。

克宁娶宗干女嘉祥县主,同母兄蒲甲判大宗正事,海陵心忌之,出为西京留

守,构致其罪诛之,因降克宁知滕阳军。历宿州防御使、胡里改路节度使、曷懒

路兵马都总管。大定初,诏克宁以本路兵会东京。迁左翼都统。诏与广宁尹仆散

浑坦、同知广宁尹完颜岩雅、肇州防御使唐括乌也,从右副元帅完颜谋衍讨契丹

窝斡。趋济州。谋衍用契丹降吏飐者计策袭贼辎重,克宁与纥石烈志宁为殿,与

贼遇于长泺。谋衍使伏兵于左翼之侧。贼二万余蹑吾后,又以骑四百余突出左翼

伏兵之间,欲绕出阵后攻我。克宁与善射二十余人拒之。众曰:“贼众我寡,不

若与伏兵合击,或与大军相依,可以万全。”克宁曰:“不可。若贼出阵后,则

前后夹击,我败矣,大军不可俟也。”于是奋击,贼乃却。左翼万户襄与大军合

击之,贼遂败,追奔十余里,二年四月一日也。越九日,复追及贼于霿{雨松}河。

左翼军先与贼战,克宁以骑二千追掩十五里,贼迫涧不得亟渡,杀伤甚众。贼收

军返旆,大军尚未至,克宁令军士下马射贼,贼遂引而南。

是时,窝斡已再北,元帅谋衍利卤掠,驻师白泺。世宗讶其持久,遣问之。

谋衍曰:“贼骑壮,我骑弱,此少驻所以完养马力也。不然,非益万骑不可胜。”

克宁奋然而言曰:“吾马固不少,但帅不得人耳。其意常利虏掠,贼至则引避,

贼去则缓随之,故贼常得善牧,而我常拾其蹂践之余,此吾马所以弱也。今诚能

更置良帅,虽不益兵,可以有功。不然,骑虽十倍,未见其利也。”朝廷知其议,

召还谋衍,以平章政事仆散忠义兼右副元帅。师将发,贼声言乞降。克宁曰:

“贼初困蹙,且无降意,所以扬言者,是欲缓吾师期也。不若攻其未备,贼若挫

衄,则其降必速。如其不降,乘其怠而急击之,可一战而定也。”忠义以为然,

乃与克宁出中路,遂败贼兵于罗不鲁之地。贼奔七渡河,负险为栅,克宁觇知贼

栅之背其势可上,乃潜师夜登,俯射之,大军自下攻,贼溃,皆遁去。

契丹平,克宁除太原尹。未阅月,宋吴璘侵陕右,元帅左都监徒单合喜乞益

兵,遣克宁佩金牌,驻军平凉。诏合喜曰:“朕遣克宁参议军事,此其智勇足敌

万人,不必益军也。”克宁至,下令安辑,未几,民皆完聚。治兵伐宋,右丞相

仆散忠义驻南京节制诸军,左副元帅纥石烈志宁经略边事,克宁改益都尹,兼山

东路兵马都总管、行军都统。四年,元帅府欲遣左都监璋以兵四千由水路进,诏

曰:“可付都统徒单习显,仍益兵二千,择良将副之。璋可经略山东。”于是,

克宁出军楚、泗之间,与宋将魏胜相拒于楚州之十八里口。魏胜取弊舟凿其底,

贯以大木,列植水中,别以船载巨石贯以铁锁,沉之水底,以塞十八里口及淮渡

舟路。以步兵四万人屯于淮渡南岸、运河之间。克宁使斜卯和尚选善游者没水,

系大绳植木上,数百人于岸上引绳曳一植木,皆拔出之,彻去沉船。进至淮口,

宋兵来拒,隔水矢石俱发。斜卯和尚以竹编篱捍矢石,复拔去植木沉船,师遂入

淮。与宋兵夺渡口,合战数四,猛安长寿先行薄岸,水浅,先率劲卒数人涉水登

岸,败其津口兵五百人,余众皆济。宋兵四百余自清河口来,镇国上将军蒲察阿

离合懑以步兵百人御之。克宁自与紥也银术可五骑先行六七里与战,银术可先登,

奋击败之。宋大兵整阵来拒,克宁麾兵前战,自旦至午,宋兵败,逾运河为阵,

余众数千皆走入营中。克宁使以火箭射其营舍,尽焚,逾河撤桥,与其大军相会。

隔水射之,宋兵不能为阵。猛安钞兀以六十骑击宋骑兵千余,不利,少却。克宁

以猛安赛剌九十骑横击之,宋兵大败。追至楚州,射杀魏胜,遂取楚州及淮阴县。

是役也,赛剌功居多。是时,宋屡遣使请和,仆散忠义、纥石烈志宁约以世为叔

侄国,割还海、泗、唐、邓四州。宋人尚迁延有请,及克宁取楚州,宋人乃大惧,

一一如约。

兵罢,改大名尹,历河间、东平尹,召为都点检。十一年,从丞相志宁北伐,

还师。十一月皇太子生日,世宗置酒东宫,赐克宁金带。明年,迁枢密副使,兼

知大兴府事,改太子太保,枢密副使如故。拜平章政事,封密国公。

克宁女嫁为沈王永成妃,得罪,克宁不悦,求致仕,不许,罢为东京留守。

明年,上将复相克宁,改南京留守,兼河南统军使。遣使者谕之曰:“统军使未

尝以留守兼之,此朕意也。可过京师入见。”克宁至京师,复拜平章政事,授世

袭不紥土河猛安兼亲管谋克。

世宗欲以制书亲授克宁,主者不知上意,及克宁已受制,上谓克宁曰:“此

制朕欲亲授与卿,误授之于外也。”又曰:“朕欲尽徙卿宗族在山东者居之近地,

卿族多,官田少,无以尽给之。”乃选其最亲者徙之。十九年,拜右丞相,徙封

谭国公。克宁辞曰:“臣无功,不明国家大事,更内外重任,当自愧。乞归田里,

以尽余年。”上曰:“朕念众人之功无出卿右者,卿慎重得大臣体,毋复多让。”

克宁出朝,上使徒单怀忠谕之曰:“凡人醉时醒时处事不同,卿今日亲宾庆会,

可一饮,过今日可勿饮也。”克宁顿首谢曰:“陛下念臣及此,臣之福也。”

克宁为相,持正守大体,至于簿书期会,不屑屑然也。世宗尝曰:“习显在

枢密,未尝有过举。”谓克宁曰:“宰相之职,进贤为上。”克宁谢曰:“臣愚

幸得备位宰辅,但不能明于知人,以此为恨耳。”二十一年,左丞相守道为尚书

令,克宁为左丞相,徙封定国公,恳求致仕。上曰:“汝立功立事,乃登相位,

朝廷是赖,年虽及,未可去也。”后三日,与守道奏事,俱跪而请曰:“臣等齿

发皆衰,幸陛下赐以余年。”上曰:“上相坐而论道,不惟其官惟其人,岂可屡

改易之邪?”顷之,克宁改枢密使,而难其代。复以守道为左丞相,虚尚书令位

者数年,其重如此。未几,以司徒兼枢密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