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汤得书惶恐,将表陈谢。会病卒。
子元嗣。文帝使拜元为上开府仪同三司,袭爵辽东公,赐服一袭。元奉表谢
恩,并贺祥瑞,因请封王。文帝优册为王。明年,率靺鞨万余骑寇辽西,营州总
管韦世冲击走之。帝大怒,命汉王谅为元帅,总水陆讨之,下诏黜其爵位。时馈
运不继,六军乏食,师出临渝关,复遇疾疫,王师不振。及次辽水,元亦惶惧,
遣使谢罪,上表称“辽东粪土臣元”云云。上于是罢兵,待之如初。元亦岁遣朝
贡。
炀帝嗣位,天下全盛,高昌王、突厥启人可汗并亲诣阙贡献,于是征元入朝。
元惧,蕃礼颇阙。大业七年,帝将讨元罪,车驾度辽水,止营于辽东地,分道出
师,各顿兵于其城下。高丽出战多不利,皆婴城固守。帝令诸军攻之,又敕诸将,
高丽若降,即宜抚纳,不得纵兵入。城将陷,贼辄言降,诸将奉旨,不敢赴机。
先驰奏,比报,贼守御亦备,复出拒战。如此者三,帝不悟。由是食尽师老,转
输不继,诸军多败绩,于是班师。是行也,唯于辽水西拔贼武厉逻,置辽东郡及
通定镇而还。九年,帝复亲征,敕诸军以便宜从事。诸将分道攻城,贼势日蹙。
会杨玄感作乱,帝大惧,即日六军并还。兵部侍郎斛斯政亡入高丽,高丽具知事
实,尽锐来追,殿军多败。十年,又发天下兵,会盗贼蜂起,所在阻绝,军多失
期。至辽水,高丽亦困弊,遣使乞降,因送斛斯政赎罪。帝许之,顿怀远镇受其
降,仍以俘囚军实归。至京师,以高丽使亲告太庙,因拘留之。仍徵元入朝,元
竟不至。帝更图后举,会天下丧乱,遂不复行。
百济之国,盖马韩之属也,出自索离国。其王出行,其侍儿于后妊娠,王还,
欲杀之。侍儿曰:“前见天上有气如大鸡子来降,感,故有娠。”王舍之。后生
男,王置之豕牢,豕以口气嘘之,不死;后徙于马阑,亦如之。王以为神,命养
之,名曰东明。及长,善射,王忌其猛,复欲杀之。东明乃奔走,南至淹滞水,
以弓击水,鱼鳖皆为桥,东明乘之得度,至夫余而王焉。东明之后有仇台,笃于
仁信,始立国于带方故地。汉辽东太守公孙度以女妻之,遂为东夷强国。初以百
家济,因号百济。
其国东极新罗,北接高句丽,西南俱限大海,处小海南,东西四百五十里,
南北九百余里。其都曰居拔城,亦曰固麻城。其外更有五方:中方曰古沙城,东
方曰得安城,南方曰久知下城,西方曰刀先城,北方曰熊津城。王姓余氏,号
“于罗瑕”,百姓呼为“鞬吉支”,夏言并王也。王妻号“于陆”,夏言妃也。
官有十六品:左平五人,一品;达率三十人,二品;恩率,三品;德率,四品;
杅率,五品;奈率,六品。已上冠饰银华。将德,七品,紫带。施德,八品,
皂带。固德,九品,赤带。季德,十品,青带。对德,十一品;文督,十二品,
皆黄带。武督,十三品;佐军,十四品;振武,十五品;克虞,十六品,皆白带。
自恩率以下,官无常员。各有部司,分掌众务。内官有前内部、谷内部、内掠部、
外掠部、马部、刀部、功德部、药部、木部、法陪、后宫部。外官有司军部、司
徒部、司空部、司寇部、点口部、客部、外舍部、绸部、日官部、市部,长吏三
年一交代。都下有万家,分为五部,曰上部、前部、中部、下部、后部,部有五
巷,士庶居焉。部统兵五百人。五方各有方领一人,以达率为之,方佐贰之。方
有十郡,郡有将三人,以德率为之。统兵一千二百人以下,七百人以上。城之内
外人庶及余小城,咸分隶焉。
其人杂有新罗、高丽、倭等,亦有中国人。其饮食衣服,与高丽略同。若朝
拜祭祀,其冠两厢加翅,戎事则不。拜谒之礼,以两手据地为礼。妇人不加粉黛,
女辫发垂后,已出嫁,则分为两道,盘于头上。主似袍而袖微大。兵有弓箭刀槊。
俗重骑射,兼爱坟史,而秀异者颇解属文,能吏事。又知医药、蓍龟,与相术、
阴阳五行法。有僧尼,多寺塔,而无道士。有鼓角、箜篌、筝竽、篪笛之乐,投
壶、樗蒲、弄珠、握槊等杂戏。尤尚奕棋。行宋《元嘉历》,以建寅月为岁首。
赋税以布、绢、丝、麻及米等,量岁丰俭,差等输之。其刑罚,反叛、退军及杀
人者,斩;盗者,流,其赃两倍征之;妇犯奸,没入夫家为婢。婚娶之礼,略同
华俗。父母及夫死者,三年居服,余亲则葬讫除之。土田湿,气候温暖,人皆山
居。有巨栗,其五谷、杂果、菜蔬及酒醴肴馔之属,多同于内地。唯无驼、骡、
驴、羊、鹅、鸭等。国中大姓有八族,沙氏、燕氏、氏、解氏、真氏、国氏、
木氏、苗氏。其王每以四仲月祭天及五帝之神。立其始祖仇台之庙于国城,岁四
祠之。国西南,人岛居者十五所,皆有城邑。
魏延兴二年,其王余庆始遣其冠军将军驸马都尉弗斯侯、长史余礼、龙骧将
军、带方太守司马张茂等上表自通,云:“臣与高丽,源出夫余,先世之时,笃
崇旧款。其祖钊,轻废邻好,陵践臣境。臣祖须,整旅电迈,枭斩钊首。自尔以
来,莫敢南顾。自冯氏数终,余烬奔窜,丑类渐盛,遂见陵逼,构怨连祸,三十
余载。若天慈曲矜,远及无外,速遣一将,来救臣国。当奉送鄙女,执扫后宫,
并遣子弟,收圉外厩,尺壤疋夫,不敢自有。去庚辰年后,臣西界海中,见尸十
余,并得衣器鞍勒。看之,非高丽之物。后闻乃是王人来降臣国,长蛇隔路,以
阻于海。今上所得鞍一,以为实矫。”
献文以其僻远,冒险入献,礼遇优厚,遣使者邵安与其使俱还。诏曰:“得
表闻之无恙。卿与高丽不睦,至被陵犯,苟能顺义,守之以仁,亦何忧于寇雠也。
前所遣使,浮海以抚荒外之国,从来积年,往而不反,存亡达否,未能审悉。卿
所送鞍,比校旧乘,非中国之物。不可以疑似之事,以生必然之过。经略权要,
已具别旨。”又诏曰:“高丽称藩先朝,供职日久,于彼虽有自昔之衅,于国未
有犯令之愆。卿使命始通,便求致伐,寻讨事会,理亦未周。所献锦布海物,虽
不悉达,明卿至心。今赐杂物如别。”又诏琏护送安等。至高丽,琏称昔与余庆
有雠,不令东过。安等于是皆还,乃下诏切责之。五年,使安等从东莱浮海,赐
余庆玺书,褒其诚节。安等至海滨,遇风飘荡,竟不达而还。
自晋、宋、齐、梁据江左,亦遣使称藩,兼受拜封。亦与魏不绝。
及齐受东魏禅,其王隆亦通使焉。淹死,子余昌亦通使命于齐。武平元年,
齐后主以余昌为使持节、侍中、车骑大将军,带方郡公、百济王如故。二年,又
人余昌为持节、都督东青州诸军事、东青州刺史。
周建德六年,齐灭,余昌始遣使通周。宣政元年,又遣使为献。
隋开皇初,余昌又遣使贡方物,拜上开府、带方郡公、百济王。平陈之岁,
战船漂至海东耽牟罗国。其船得还,经于百济,昌资送之甚厚,并遣使奉表贺平
陈。文帝善之,下诏曰:“彼国悬隔,来往至难,自今以后,不须年别入贡。”
使者舞蹈而去。十八年,余昌使其长史王辩那来献方物。属兴辽东之役,遣奉表,
请为军导。帝下诏,厚其使而遣之。高丽颇知其事,兵侵其境。余昌死,子余璋
立。大业三年,余璋遣使燕文进朝贡。其年,又遣使王孝邻入献,请讨高丽。炀
帝许之,命觇高丽动静。然余璋内与高丽通和,挟诈以窥中国。七年,帝亲征高
丽,余璋使其臣国智牟来请军期。帝大悦,厚加赏赐,遣尚书起部郎席律诣百济,
与相知。明年,六军度辽,余璋亦严兵于境,声言助军,实持两端。寻与新罗有
隙,每相战争。十年,复遣使朝贡。后天下乱,使命遂绝。
其南,海行三月有耽牟罗国,南北千余里,东西数百里,土多獐鹿,附庸于
百济。西行三日,至貊国千余里云。
新罗者,其先本辰韩种也。地在高丽东南,居汉时乐浪地。辰韩亦曰秦韩。
相传言秦世亡人避役来适,马韩割其东界居之,以秦人,故名之曰秦韩。其言语
名物,有似中国人,名国为邦,弓为弧,贼为寇,行酒为行觞,相呼皆为徒,不
与马韩同。又辰韩王常用马韩人作之,世世相传,辰韩不得自立王,明其流移之
人故也。恒为马韩所制。辰韩之始,有六国,稍分为十二,新罗则其一也。或称
魏将毋丘俭讨高丽破之,奔沃沮,其后复归故国,有留者,遂为新罗,亦曰斯卢。
其人杂有华夏、高丽、百济之属,兼有沃沮、不耐、韩、灭之地。其王本百济人,
自海逃入新罗,遂王其国。初附庸于百济,百济征高丽,不堪戎役,后相率归之,
遂致强盛。因袭百济,附庸于迦罗国焉。传世三十,至真平。以隋开皇十四年,
遣使贡方物。文帝拜真平上开府、乐浪郡公、新罗王。
其官有十七等:一曰伊罚干,贵如相国,次伊尺干,次迎干,次破弥干,次
大阿尺干,次阿尺干,次乙吉干,次沙咄干,次及伏干,次大奈摩干,次奈摩,
次大舍,次小舍,次吉士,次大乌,次小乌,次造位。外有郡县。其文字、甲兵,
同于中国。选人壮健者悉入军,烽、戍、逻俱屯营部伍。风俗、刑政、衣服略与
高丽、百济同。每月旦相贺,王设宴会,班赉群官。其日,拜日月神主。八月十
五日设乐,令官人射,赏以马、布。其有大事,则聚官详议定之。服色尚画素,
妇人辫发绕颈,以杂彩及珠为饰。婚嫁礼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