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艰弊,兵粮又竭,强敌在前,靺鞨出后,迟疑不决,非上策也”。卒于师。帝
省表,悲叹久之,赠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北平公,谥曰襄。
长子诠,位武牙郎将。次子纶,少以侠气闻。
文振弟文操,大业中,为武贲郎将,性甚刚严。帝令督秘书省学士。时学士
颇存儒雅,文操辄鞭挞之,前后或至千数,时议者鄙之。
来护儿,字崇善,本南阳新野人,汉中郎将歙十八世孙也。曾祖成,魏新野
县侯,后归梁,徙居广陵,因家焉。位终六合令。祖嶷,步兵校尉、秦郡太守、
长宁县侯。父法敏,仕陈终于海陵令。护儿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吴氏提携
鞠养,甚有慈训,幼而卓荦,初读《诗》,至“击鼓其镗,踊跃用兵”,“羔裘
豹饰,孔武有力”。因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当如是,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
安能区区专事笔砚也!”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及长,雄略秀出,志气英进。涉
猎书史,不为章句学。
始,侯景之乱,护儿世父为乡人陶武子所害,吴氏每流涕为护儿言之。武子
宗族数百家,厚自封植。护儿每思复怨,因其有婚礼,乃结客数人,直入其家,
引武子斩之,宾客皆慑不敢动。乃以其头祭伯父墓,因潜伏岁余。会周师定淮南,
乃归乡里。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
皇初,宇文忻、宇若弼等镇广陵,并深相礼重。除大都督,领本乡兵。破陈将曾
永,以功授仪同三司,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进位上开府,赏物一千段。
十一年,高智慧据江南反,以子总管统兵隋杨素讨之。贼据浙江岸为营,周
亘百余里,船舰被江,鼓噪而进。护儿言于素曰:“吴人累锐,利在舟楫。必死
之贼,难与争锋。公且严阵以待之,勿与接刃,请假奇兵数千,潜度江,掩破其
壁,使退无所归,进不得战,此韩信破赵之策也。”素以为然。护儿乃以轻舸数
百,直登江岸,袭破其营,因纵火,烟焰张天。贼顾火而惧,素因是动,一鼓破
之。智慧将逃于海,护儿追至闽中,余党皆平。进位大将军。除泉州刺史,封襄
阳县公,食邑一千户,赐物二千段、奴婢百人。护儿招怀初附,威惠兼举。玺书
劳问,前后相属。时智慧余党盛道延阻兵为乱,护儿又讨平之。迁建州总管。又
与蒲山公李宽讨平黟、歙逆党汪文进,进位柱国,封永宁郡公。文帝嘉其功,使
画工图其像以进。十八年,诏追入朝,赐以宫女、宝刀、骏马、锦彩等物,仍留
长子楷为千牛备身,使护儿还职。
仁寿初,迁瀛州刺史,以善政闻,频见劳勉。炀帝嗣位,被追入朝,百姓攀
恋,累日不能出境,诣阙上书致请者,前后数百人。帝谓曰:“昔国步未康,卿
为名将,今天下无事,又为良二千石,可谓兼美矣。”仍除右骁卫大将军。寻迁
左。又改上柱国为光禄大夫,徙右翊卫大将军,进封荣国公,恩礼隆密,朝臣无
比。大业六年,车驾幸江都,谓护儿曰:“衣锦昼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
乃赐物二千段,并牛酒,令谒先人墓,宴乡里父老。仍令三品已上并集其宅,酣
饮尽日,朝野荣之。
辽东之役,以护儿为平壤道行军总管,兼检校东莱郡太守,率楼船指沧海。
入自浿水,去平壤六十里,高丽主高元扫境内兵以拒之,列阵数十里。诸将咸
惧,护儿笑谓副将周法尚及军吏曰:“吾本谓其坚城清野以待王师,今来送死,
当殄之而朝食。”高元弟建骁勇绝伦,率敢死数百人来致师。护儿命武贲郎将费
青奴及第六子左千牛整驰斩其首,乃从兵追奔,直至城下,俘斩不可胜计,因破
其郛,营于城外,以待诸军。高丽昼闭城门,不敢出。会宇文述等众军皆败,乃
旋军。以功赐物五千段,以第五子弘为杜城府鹰扬郎将,以先封襄阳公赐其子整。
明年,又出沧海道,师次东莱,会杨玄感反,进攻洛阳,护儿闻之,召裨将周法
尚等议旋军讨逆。法尚等咸以无敕,不宜擅还,再三固执不从。护儿厉声曰:
“洛阳被围,心腹之疾。高丽逆命,犹疥癣耳。公家之事,知无不为,专擅在吾,
当不关诸人也。有沮议者,军法从事。”即日回军。令子弘及整驰驿奏闻。帝见
弘等甚悦,曰:“汝父擅赴国难,乃诚臣也。”授弘通议大夫,整公路府鹰扬即
将,乃降玺书于护儿曰:“公旋师之时,是朕敕公之日,君臣授弘意合,远同符
契。枭此元恶,期在不遥,勒名太常,非公而谁也!”于是护儿与宇文述破玄感
于阌乡,斩平之。还,加开府仪同三司,赐物五千段、黄金千两、奴婢百人,赠
父法敏东阳郡太守、永宁县公。
十一年,又率师渡海,破高丽奢卑等二城。高丽举国来战,护儿大破之。将
趣平壤,高元震惧,使执叛臣斛斯政诣辽东城下请降。帝许之,诏护儿旋军。护
儿集众军谓曰:“三度出兵,未能平贼。此还也,不可重来。今高丽困弊,野无
青草,以我众战,不日克之。吾欲进兵,径围平壤,取其伪主,献捷而归也。”
于是拜表请行,不肯奉诏。长史崔君肃固争之,以为不可。护儿曰:“贼势破矣。
吾在阃外,事合专决,宁征得高元,还而获谴,舍此成功,所不能矣。”君肃告
众曰:“若从元帅,违拒诏书,必当奏闻。”诸将惧,乃同劝还师,方始奉诏。
及帝于雁门为突厥所围,将选精骑溃围而出,护儿及樊子盖并固谏,乃止。
十二年,驾幸江都,护儿谏曰:“自皇家受命,将四十年,薄赋轻徭,户口
滋殖。陛下以高丽逆命,稍兴军旅,百姓无知,易为咨怨,在外群盗,往往聚结,
车驾游幸,深恐非宜。伏愿驻驾洛阳,与时休息,出师命将,扫清群丑,上禀圣
算,指日克除。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锦之地,臣荷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
帝闻之,厉色而起,数日不得见。后怒解,方被引入,谓曰:“公意乃尔,朕复
何望!”护儿因不敢言。寻代宇文述为左翊卫大将军。及宇文化及构逆,深忌之。
是日旦将朝,见执。护儿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护儿叹
曰:“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
何言!”乃遇害。
护儿重然诺,敦交契,廉于财利,不事产业。至于行军用兵,特多谋算,每
览兵法,曰:“此亦岂异人意也!”善抚士卒,部分严明,故咸得其死力。
子十二人,楷通议大夫,弘金紫光禄大夫,整左光禄大夫。整尤骁勇,善抚
御,讨击群盗,所向皆捷。诸贼歌曰:“长白山头百战场,十十五五把长枪。不
畏官军千万众,只怕荣公第六郎。”至是,并遇祸,子侄死者十人,唯少子恒、
济二人免。
樊子盖,字华宗,庐江人也。祖道则,梁越州刺史。父儒,侯景之乱奔齐,
位仁州刺史。子盖仕齐,位东海北陈二郡太守、员外散骑常侍,封富阳侯。周武
帝平齐,授仪同三司、郢州刺史。隋文帝受禅,以仪同领乡兵,后除枞阳太守。
平陈之役,以功加上开府,改封上蔡县伯,历辰、嵩、齐三州刺史,转循州总管,
许以便宜从事。十八年,入朝,奏岭南地图,赐以良马杂物,加统四州,令还任
所,遣光禄少卿柳謇之饯于灞上。
炀帝即位,转凉州刺史,改授银青光禄大夫、武威太守,以善政闻。大业三
年,入朝,加金紫光禄大夫。五年,车驾西巡,将入吐谷浑。子盖以彼多瘴气,
献青木香,以御雾露。及帝还,谓曰:“人道公清,定如此不?“子盖谢曰:
“臣安敢清,止是小心不敢纳贿耳。”于是赐之口味百余斛,加右光禄大夫。子
盖曰:“愿奉丹陛。”帝曰:“公侍朕则一人而已,委以西方,则万人之敌,宜
识此心。”六年,帝避暑陇川宫,又云欲幸河西。子盖倾望銮舆,愿巡郡境。帝
知之,下诏慰勉之。是岁,朝于江都宫,帝谓曰:“富贵不还故乡,真衣绣夜行
耳。”因敕庐江郡设三千人会,赐米麦六千石,使谒坟墓,宴故老,当时荣之。
还除户部尚书。时处罗可汗及高昌王款塞,复以子盖检校武威太守,应接二蕃。
辽东之役,摄左武卫将军,出长岑道。后以宿卫不行。加左光禄大夫。其年,帝
还东都,使子盖涿郡留守。
九年,驾复幸辽东,命子盖东都留守。属杨玄感作逆,逼城,子盖遣河南赞
务裴弘策逆击之,反为所败,遂斩弘策以徇。国子祭酒杨汪小不恭,子盖又将斩
之。汪拜谢,顿首流血,久乃释免。于是三军莫不战栗,将吏无敢仰视。玄感每
尽锐攻城,子盖徐设备御,至辄摧破。会来护等救至,玄感乃解去。子盖凡所诛
杀万人。又检校河南内史。车驾至高阳,追诣行在所,帝劳之,以比萧何、寇恂,
加光禄大夫,封建安侯,赐女乐五十人。谓曰:“朕遣越王留守东都,示以皇枝
盘石,社稷大事,终以委公。特宜持重,戈甲五百人而后出,此勇夫重闭之义。
无赖不轨者,便诛锄之,凡可施行,无劳形迹。今为公别造玉麟符,以代铜兽。”
又指越、代二王曰:“今以二孙委公与卫文升耳。宜选贞良宿德有方幅者教习之。”
于是赐以良田、甲第。
十年,驾还东都,帝谓子盖曰:“玄感之反,神明故以彰公赤心耳。析珪进
爵,宜有令谟。”是日进爵为济公,言其功济天下,特为立名,无此郡国也。后
与苏威、宇文述陪宴积翠池,帝亲以金杯属子盖酒,曰:“良算嘉谋,俟公后动,
即以此杯赐公,用为永年之瑞。”
十一年,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