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白彪、向五子王等聚众为寇,围逼信州。诏敦与开府田弘赴救,未至而城已陷。
乃进军追讨,遂平信州。是岁,荆州蛮帅文子荣自号仁州刺史,复令敦与开府潘
招讨禽子荣,并虏其众。
武成元年,入为军司马。陈将侯瑱、侯安都等围逼湘州,遏绝粮援,乃令敦
度江赴救。敦连战破瑱,乘胜遂次湘州。俄而秋水汛溢,江路遂断。粮援既绝,
恐瑱等知其粮少,乃于营内多为土聚,覆之以米,召侧近村人,阳有所访问,随
即遣之。瑱等闻之,良以为实。敦又增修营垒,造庐舍,示以持久。湘、罗之间
遂废农业。瑱等无如之何。初,土人亟乘轻船,载米粟及笼鸡鸭以饷瑱军。敦患
之,乃伪为土人,装船伏甲士于中。瑱军人望见,谓饷船之至,逆来争取,敦甲
士遂禽之。又敦军数有叛人乘马投瑱,瑱辄纳之。敦又别取一马,牵以趣船,令
船中逆以鞭鞭之。如是者再三,马便畏船不上。后伏兵于江岸,使人乘畏船马以
招瑱军。诈云投附。瑱便遣兵迎接,竞来牵马。马既畏船不上,伏兵发,尽杀之。
此后实有馈饷及亡奔瑱者,犹谓敦之诈,并不敢受。相持岁余,瑱不能制,求借
船送敦度江。敦虑其或诈,谓曰:“舍我百里,当为汝去。”瑱等遂留船,于是
将兵去津路百里。敦觇之非诈,勒众而还。在军病死者十五六。晋公护以敦失地
无功,除其名。
保定五年,累迁中州刺史,镇函谷。敦恃功负气,顾其流辈皆为大将军。敦
独未得,兼以湘州之役,全军而反,翻被除名,每出怨言。晋公护怒,徵还,逼
令自杀。临刑,呼子弼谓曰:“吾必欲平江南,然心不果,汝当成吾志。吾以舌
死,汝不可不思。”因引锥刺弼舌出血,诫以慎口。建德初,追赠大将军。谥曰
烈。
弼字辅伯。少有大志,骁勇便弓马,解属文,博涉书记,有重名。周齐王宪
闻而敬之,引为记室。封当亭县公,迁小内史。与韦孝宽伐陈,攻拔数十城,弼
计居多。拜寿州刺史,改封襄邑县公。隋文帝为丞相,尉迟迥作乱,帝恐弼为变,
遣长孙平驰驿代之。
及帝受禅,阴有平江南志,访可任者,高颎荐弼有文武才干,于是拜吴州总
管,委以平陈事,弼忻然以为己任。与寿州总管源雄并为重镇。弼遗雄诗曰:
“交河骠骑幕,合浦伏波营,勿使骐驎上,无我二人名。”献取陈十策,上称善,
赐以宝刀。
开皇九年,大举伐陈,以弼为行车总管。将渡江,酹酒祝曰:“弼亲承庙略,
远振国威,若使福善祸淫,大军利涉;如事有乖违,得葬江鱼腹中,死且不恨。”
先是,弼请缘江防人每交代际,必集历阳。于是大列旗帜,营幕被野,陈人以为
大兵至,悉发国中士马。既知防人交代,其众复散。后以为常,不复设备。及此,
弼以大军济江,陈人弗觉。袭陈南徐州,拔之,执其刺史黄恪。军令严肃,秋毫
不犯,有军士于人间酤酒者,弼立斩之。进屯蒋山之白土冈,陈将鲁广达、周智
安、任蛮奴、田瑞、孔范、萧摩诃等以劲兵拒战。田瑞先犯,击走之。鲁广达等
相继递进,弼军屡却。弼揣知其骄,士卒且惰,于是督万将士,殊死战,遂大破
之。麾下士开府员明禽麾诃至,弼命左右牵斩之。摩诃色自若,弼释而礼之。从
北掖门入。时韩禽已执陈叔宝。弼至,呼叔宝视之。叔宝惶惧流汗,股栗再拜。
弼谓曰:“小国之君当大国卿,拜,礼也。入朝不失作归命侯,无劳恐惧。”
既而弼恚恨不获叔宝,于是与禽相訽,挺刃而出。令蔡徵为叔宝作降笺,
命乘骡车归己,事不果。上闻弼有功,大悦,下诏褒扬之。晋王以弼先期决战,
违军命,于是以弼属吏。上驿召之,及见。迎劳曰:“克定三吴,公之功也。”
命登御坐,赐物八千段,加位上柱国。进爵宋国公,真食襄邑三千户,加宝剑、
宝带、金瓮、金盘各一,并雉尾扇、曲盖,杂彩二千段,女乐二部,又赐陈叔宝
妹为妾。拜右领军大将军。
平陈后六年,弼撰其画策上之,谓为《御授平陈七策》。上弗省,曰:“公
欲发扬我名,我不求名,公宜自载家传。”七策:“其一,请广陵顿兵一万,番
代往来。陈人初见设备,后以为常,及大兵南伐,不复疑也。其二,使兵缘江时
猎,人马喧噪。及兵临江,陈人以为猎也。其三,以老马多买陈船而匿之,买弊
船五六十艘于渎内。陈人觇以为内国无船。其四,积苇获于扬子津,其高蔽舰。
及大兵将度,乃卒通渎于江。其五,涂战船以黄,与枯荻同色,故陈人不预觉之。
其六,先取京口仓储,速据白土冈,置兵死地,故一战而克。其七,臣奉敕,兵
以义举。及平京口,俘五千余人,便悉给粮劳遣,付其敕书,命别道宣喻。是以
大兵度江,莫不草偃,十七日之间,南至林邑,东至沧海,西至象林,皆悉平定。”
转右武候大将军。弼时贵盛,位望隆重,其兄隆为武都郡公,弟柬万荣郡公,
并刺史、列将。弼家珍玩不可胜计,婢妾曳绮罗者数百,时人荣之。
弼自谓功名出朝臣之右,每以宰相自许。既而杨素为右仆射,弼仍为将军,
甚不平,形于言色,由是免官,弼怨望愈甚。后数载,下弼狱,上谓曰:“我以
高颎、杨素为宰相,汝每昌言此二人唯堪啖饭耳,是何意也?”弼曰:“颎,臣
之故人,素,臣之舅子,臣并知其为人,诚有此语。”公卿奏弼怨望,罪当死,
上曰:“臣下守法不移,公可自求活理。”弼曰:“臣恃至尊威灵,将八千兵度
江,即禽陈叔宝,窃以此望活。”上曰:“此已格外酬赏,何用追论!”弼曰:
“平陈之日,诸公议不许臣行。推心为国,已蒙格外重赏,今还格外望活。”既
而上低徊者数日,惜其功,特令除名。岁余,复其爵位。上亦忌之,不复任使,
然每宴赐,遇之甚厚。
十九年,上幸仁寿宫,宴王公,诏弼为五言诗,词意愤怨,帝览而容之。明
年春,弼又有罪,在禁所,咏诗自若。上数之曰:“人有性善行恶者,公之为恶,
及与行俱。有三太猛:嫉妒心太猛,自是非人心太猛,无上心太猛,昔在周朝,
已教他儿子反,此心终不能改邪?”他日,上谓侍臣曰:“初欲平陈时,弼谓高
颎曰:‘陈叔宝可平。不作高鸟尽,良弓藏邪?’颎云:‘必不然。’平陈后,
便索内史,又索仆射。我语颎曰:‘功臣正宜授勋官,不可豫朝政。’弼后语颎:
‘皇太子于己,出口入耳,无所不尽。公终久何必不得弼力,何脉脉邪!’意图
镇广陵,又求荆州总管,并是作乱处,意终不改也。”
后突厥入朝,上赐之射,突厥一发中的。上曰:“非弼无能当此。”乃命弼。
弼再拜祝曰:“臣若赤诚奉国,当一发破的;如不然,发不中也。”弼射一发而
中。上大悦,顾谓突厥曰:“此人天赐我也!”
炀帝之在东宫,尝谓曰:“杨素、韩禽、史万岁三人,俱良将也,优劣如何?”
弼曰:“杨素是猛将,非谋将;韩禽是斗将,非领将;史万岁是骑将,非大将。”
太子曰:“然则大将谁也”?弼拜曰:“唯殿下所择。”弼意自许为大将。及炀
帝嗣位,尤被疏忌。大业三年,从驾北巡至榆林。时为大帐,下可坐数千人,召
突厥启人可汗飨之。弼以为太侈,与高颎、宇文幹等私议得失,为人所告,竟坐
诛,时年六十四。妻子为官奴婢,群从徙边。
子怀亮,慷慨有父风。以柱国世子,拜仪同三司。坐弼为奴,俄亦诛死。
敦弟谊。谊性刚果,有干略。周文据关中,引之左右,累迁仪同三司、略阳
公府长史。周闵帝受禅,封霸城县子,加开府,历原、信二州总管。及兄敦以谗
毁伏诛,坐免官。从武帝平齐,拜洛州刺史,进封建威县侯。开皇中,位左武候
将军、海陵郡公。后以突厥为边患,谊素有威名,拜灵州刺史,进位柱国。谊时
年老,犹能重铠上马,甚为北夷所惮。数载,上表乞骸骨,卒于家。子举袭爵。
论曰:周文帝属祸乱之辰,以征伐而定海内,大则连兵百万,系之以存亡,
小则转战边亭,不阕于旬月。是以兵无少长,士无贤愚,莫不投笔要功,横戈请
奋。豆卢宁、杨绍、王雅、韩雄等,或攀翼云汉,底绩屯夷,虽运移年代,而名
成终始,美矣哉!豆卢勣誉宣分竹,毓节见临危,可谓载德象贤也。观德王位登
台兖,庆流后嗣,保兹宠禄,实仁厚之所致乎!王世积俊才虽多,适足为害者矣。
贺若敦志略慷慨,深入敌境,勍寇绝其粮道,江淮阻其归途。临危而策出无方,
事迫而雄心弥厉,故能利涉死地,全师以反。而茂勋莫纪,严刑已及,天下是以
知宇文护之不能终其位也。自南北分隔,将三百年。隋文爰应千龄,将一函夏。
贺若弼慷慨,申必取之长策,韩禽奋发,贾余勇以争先。隋氏自此一戎,威加四
海。稽诸天道,或时有废兴;考之人谋,实二臣之力。其俶傥英略,贺弼居多,
武毅威雄,韩禽称重。方于晋之王、杜,勋庸绰有余地。然贺弼功成名立,矜伐
不已,竟颠殒于非命,亦不密以失身。若念父临终之言,必不及于斯祸。韩禽累
叶将家,威声动俗,敌国既破,名遂身全,幸也。广陵、甘棠,咸有武艺,骁雄
胆略,并为当时所推,赳赳干城,难兄难弟矣。
卷六十九 列传第五十七
○申徽陆通(弟逞)厙狄峙杨荐王庆赵刚(子仲卿)赵昶王
悦赵文表元定杨檦
申徽,字世仪,魏郡人也。六世祖钟,为后赵司徒。冉闵末,中原丧乱,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