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月之久,近世罕比。非唯悔吝在身,故乃惟尘及国。方今多士盈朝,群才竞爽,
选众而授,古亦何人。冒陈微翰,必希天照。至敬无文,不敢烦黩。”见许。改
领中书监,参掌选事。其年疾,上亲临视。薨,年三十八。
吏部尚书王晏启及俭丧,上答曰:“俭年德富盛,志用方隆;岂意暴疾,不
展救护,便为异世。奄忽如此,痛酷弥深!其契阔艰运,义重常怀,言寻悲切,
不能自胜。痛矣奈何!往矣奈何!”诏卫军文武及台所兵仗可悉停待葬。又诏曰:
“慎终追远,列代通规,褒德纪勋,弥峻恒策。故侍中、中书令、太子少傅、领
国子祭酒、卫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昌公俭,体道秉哲,风宇渊旷。肇自弱龄,
清猷自远;登朝应务,民望斯属。草昧皇基,协隆鼎祚。宏谟盛烈,载铭彝篆。
及赞朕躬,徽绩光茂。忠图令范,造次必彰。四门允穆,百揆时序。宗臣之重,
情寄兼常。方正位论道,永厘衮职,弼兹景化,以赞隆平;天不懸牛傺赊笆牛
朕用震恸于厥心。可追赠太尉,侍中、中书监、公如故。给节,加羽葆鼓吹,增
班剑为六十人。葬礼依故太宰文简公褚渊故事。冢墓材官营办。谥文宪公。”
俭寡嗜欲,唯以经国为务,车服尘素,家无遗财。手笔典裁,为当时所重。
少撰《古今丧服集记》并文集,并行于世。今上受禅,下诏为俭立碑,降爵为侯,
千户。
俭弟逊,升明中为丹阳丞,告刘秉事,不蒙封赏。建元初为晋陵太守,有怨
言。俭虑为祸,因褚渊启闻。中丞陆澄依事举奏。诏曰:“俭门世载德,竭诚佐
命,特降刑书,宥逊以远。”徙永嘉郡,道伏诛。
史臣曰:褚渊、袁粲,俱受宋明帝顾托,粲既死节于宋氏,而渊逢兴运,世
之非责渊者众矣。臣请论之:夫汤、武之迹,异乎尧、舜,伊、吕之心,亦非稷、
契。降此风规,未足为证也。自金、张世族,袁、杨鼎贵,委质服义,皆由汉氏,
膏腴见重,事起于斯。魏氏君临,年祚短促,服褐前代,宦成后朝。晋氏登庸,
与之从事,名虽魏臣,实为晋有,故主位虽改,臣任如初。自是世禄之盛,习为
旧准,羽仪所隆,人怀羡慕,君臣之节,徒致虚名。贵仕素资,皆由门庆,平流
进取,坐至公卿,则知殉国之感无因,保家之念宜切。市朝亟革,宠贵方来,陵
阙虽殊,顾眄如一。中行、智伯,未有异遇。褚渊当泰始初运,清涂已显,数年
之间,不患无位,既以民望而见引,亦随民望而去之。夫爵禄既轻,有国常选,
恩非己独,责人以死,斯故人主之所同谬,世情之过差也。
赞曰:猗欤褚公,德素内充。民誉不爽,家称克隆。从容佐世,贻议匪躬。
文宪济济,辅相之体。称述霸王,纲维典礼。期寄两朝,绸缪宫陛。
卷二十四 列传第五
◎柳世隆张瑰
柳世隆,字彦绪,河东解人也。祖凭,冯翊太守。父叔宗,早卒。世隆少有
风器。伯父元景,宋大明中为尚书令,独赏爱之,异于诸子。言于孝武帝,得召
见。帝曰:“三公一人,是将来事也。”海陵王休茂为雍州,辟世隆为迎主簿。
除西阳王抚军法曹行参军,出为虎威将军、上庸太守。帝谓元景曰:“卿昔以虎
威之号为随郡,今复以授世隆,使卿门世不绝公也。”元景为景和所杀,世隆以
在远得免。
泰始初,诸州反叛,世隆以门祸获申,事由明帝,乃据郡起兵,遣使应朝廷。
弘农人刘僧驎亦聚众应之。收合万人,奄至襄阳万山,为孔道存所破,众皆奔散,
仅以身免,逃藏民间,事平乃出。还为尚书仪曹郎,明帝嘉其义心,发诏擢为太
子洗马,出为宁远将军、巴西梓潼太守。还为越骑校尉,转建平王镇北谘议参军,
领南泰山太守,转司马、东海太守,入为通直散骑常侍。寻为晋熙王安西司马,
加宁朔将军。时世祖为长史,与世隆相遇甚欢。
太祖之谋渡广陵也,令世祖率众下,同会京邑,世隆与长流萧景先等戒严待
期,事不行。是时朝廷疑惮沈攸之,密为之防,府州器械,皆有素蓄。世祖将下
都,刘怀珍白太祖曰:“夏口是兵冲要地,宜得其人。”太祖纳之,与世祖书曰:
“汝既入朝,当须文武兼资人与汝意合者,委以后事,世隆其人也。”世祖举世
隆自代。转为武陵王前军长史、江夏内史、行郢州事。
升明元年冬,攸之反,遣辅国将军中兵参军孙同、宁朔将军中兵参军武宝、
龙骧将军骑兵参军朱君拔、宁朔将军沈惠真、龙骧将军骑兵参军王道起三万人为
前驱,又遣司马冠军刘攘兵领宁朔将军外兵参军公孙方平、龙骧将军骑兵参军朱
灵真、沈僧敬、龙骧将军高茂二万人次之,又遣辅国将军王灵秀、丁珍东、宁朔
将军中兵参军王弥之、宁朔将军外兵参军杨景穆二千匹骑分兵出夏口,据鲁山。
攸之乘轻舸从数百人先大军下住白螺洲,坐胡床以望其军,有自骄色。既至郢,
以郢城弱小不足攻,遣人告世隆曰:“被太后令,当暂还都。卿既相与奉国,想
得此意。”世隆使人答曰:“东下之师,久承声问。郢城小镇,自守而已。”攸
之将去,世隆遣军于西渚挑战,攸之果怒,令诸军登岸烧郭邑,筑长围攻道,顾
谓人曰:“以此攻城,何城不克!”昼夜攻战,世隆随宜拒应,众皆披却。
世祖初下,与世隆别,曰:“攸之一旦为变,焚夏口舟舰沿流而东,则坐守
空城,不可制也。虽留攻城,不可卒拔。卿为其内,我为其外,乃无忧耳。”至
是,世祖遣军主桓敬、陈胤叔、苟元宾等八军据西塞,令坚壁以待贼疲。虑世隆
危急,遣腹心胡元直潜使入郢城通援军消息,内外并喜。
尚书符曰:
沈攸之出自垅亩,寂寥累世,故司空沈公以从父宗荫,爱之若子,羽翼吹嘘,
得升官次。景和昏悖,猜畏柱臣,而攸之凶忍,趣利乐祸,请衔诏旨,躬行反噬。
又攸之与谭金、童泰壹等暴宠狂朝,并为心膂,同功共体,世号“三侯”,当时
亲昵,情过管、鲍。仰遭革运,凶党惧戮,攸之反善图全,用得自免。既杀从父,
又虐良朋,虽吕布贩君,郦寄卖友,方之斯人,未足为酷。
泰始开辟,网漏吞舟,略其凶险,取其搏噬,故阶乱获全,因祸兴福。
攸之禀性空浅,躁而无谋。浓湖土崩,本非己力;彭城、下邳,望旗宵遁,
再弃王师,久应肆法。值先帝宥其回溪之耻,冀有封崤之捷,故得幸会推迁,频
烦显授,内端戎禁,外绥万里。圣去鼎湖,远颁顾命,托寄崇深,义感金石。而
攸之始奉国讳,喜形于颜,普天同哀,己以为庆。
累登蕃岳,自郢迁荆。晋熙王以皇弟代镇,地尊望重,攸之断割候迎,肆意
陵略。料择士马,简算器械,权拨精锐,并取自随。郢城所留,十不遗一。专恣
卤夺,罔顾国典。
践荆已来,恒用奸数,既怀异志,兴造无端。乃蹙迫群蛮,骚扰山谷,扬声
讨伐,尽户上丁;蚁聚郭邑,伺国衰盛,从来积年,求不解甲。遂四野百县,路
无男人,耕田载租,皆驱女弱。自古酷虐,未闻于此。
昔岁桂阳内姟诿碲缥!X喂偕狭鳎康毓悖谕踔伲狄讼ば校
裁遣羸弱,不满三千,至郢州禀受节度,欲令判否之日,委罪晋熙。
招诱剑客,羁绊行侣,窜叛入境,辄加拥护,逋亡出界,必遣穷追。
视吏若雠,遇民如草,峻太半之赋,暴参夷之刑,鞭棰国士,全用虏法。一
人逃亡,阖宗捕逮。皇朝赦令,初不遵奉,旷荡之泽,长隔彼州,人怀怨望,十
室而九。
今乃举兵内侮,奸回外炽,斯实恶熟罪成之辰,决痈溃疽之日。幕府过荷朝
寄,义百常愤,董御元戎,龚行天罚。
今遣新除使持节督郢州司州之义阳诸军事平西将军郢州刺史闻喜县开国侯黄
回、员外散骑常侍辅国将军骁骑将军重安县开国子军主王敬则、屯骑校尉长寿县
开国男军主王宜与、屯骑校尉陈承叔、右军将军葛阳县开国男彭文之、骠骑行参
军振武将军邵宰,精甲二万,冲其首旆。又遣散骑常侍游击将军湘南县开国男吕
安国、持节宁朔将军越州刺史孙昙瓘、屯骑校尉宁朔将军崔慧景、宁朔将军左军
将军新亭侯任候伯、龙骧将军虎贲中郎将尹略、屯骑校尉南城令曹虎头、辅国将
军骁骑将军萧顺之、新除宁朔将军游击将军下邳县开国子垣崇祖等,舳舻二万,
骆驿继迈。又遣屯骑校尉苟元宾、抚军参军郭文考、抚军中兵参军程隐俊、奉朝
请诸袭光等,轻艓一万,截其津要。骁骑将军周盘龙、后将军成买、辅国将军王
敕勤、屯骑校尉王洪范等,铁骑五千,步道继进,先据陆路,断其走伏。持节、
督雍梁二州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随郡诸军事、征虏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襄
阳县开国侯、新除镇军将军张敬儿,志节慷慨,卷甲樊、邓,水步俱驰,破其巢
窟。持节、督司州诸军事、征虏将军、司州刺史、领义阳太守、范阳县侯姚道和,
义烈梗概,投袂方隅,风驰电掩,袭其辎重。万里建旍,四方飞旆,莫不总率众
师,云翔雷动。人神同愤,远迩并心。
今皇上圣明,将相仁爱,约法三章,宽刑缓赋,年登岁阜,家给人足,上有
惠民之泽,下无乐乱之心。攸之不识天时,妄图大逆,举无名之师,驱雠怨之众,
是以朝野审其易取,含识判其成禽。
彼土士民,罹毒日久,今复相逼迫,投赴锋刃。交战之日,兰艾难分,去就
在机,望思先晓。无使一人迷疑,而九族就祸也。弘宥之典,有如皎日。
郢城既不可攻,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