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诗三百首-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我缺少才干方被明主遗弃,

由于我穷途多病故友往来渐疏。

时光流逝头上的白发催人衰老,

岁月无情新春逼迫着旧岁消除。

胸中常萦怀愁绪彻夜不能入寐,

窗前松下一片月光增加了空虚。

【评析】:

玄宗开元十六年(728)诗人到长安应试落第,心情很苦闷。他自恃文章好,

又得到王维、张九龄的延誉,颇有声名,以为可以仁途畅达。不料落第,使他大为苦

恼,只好归隐。《新唐书·孟浩然传》记载:王维曾邀孟浩然入内署,俄而玄宗至,

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命其出,并问其诗,浩然乃自诵所作,至“不才明主弃”

句,玄宗日: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

此诗系诗人归隐之作,诗中发泄了一种怨悱之情。起首二句记事,叙述停止追求

仕进,归隐南山;三、四句说理,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五、六句写景,自叹虚度年

华,壮志难酬;最后两句阐发愁寂空虚之情。

全诗语言丰富,层层辗转反复,风格悠远深厚,读来韵味无穷。



=============================

《过故人庄》

作者: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注解】:

1、过:拜访。

2、具:准备。

3、场圃:农家的小院。

4、就:赴。这里指欣赏的意思。

【韵译】:

老友备好了黄米饭和烧鸡,

邀我做客到他朴实的田家。

村子外边是一圈绿树环抱,

郊外是苍翠的小山包平斜。

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

把酒对饮闲聊着耕作桑麻。

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

再一次来品尝菊花酒好啦!

【评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诗由

“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

隽永。



=============================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作者:孟浩然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注解】:

1、三径:王莽专权时,兖州刺史蒋诩辞官回乡,于院中辟三径,唯与求仲、羊仲来

往。晋陶渊明曾渭高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后多以三径指退隐

家园。

【韵译】:

我常常愿隐居小丘醉卧林泉,

想回到旧的家园又苦于无钱。

久住北方求仕并非我的心愿,

我怀念的是东林寺高僧名远。

长安米珠薪桂生活如同销金,

壮志逐年衰退事业与我无缘。

日色已晚阵阵凉风轻轻拂面,

听到秋蝉吟唱心中更加悲怨。

【评析】:

此诗或以为崔国辅所作。

这是一首抒情诗,是作者在长安落第之后写的,寄给名叫远的僧人,报告客居逢

秋的苦情,诉说欲隐无处,欲仕非愿,进退两难之苦。诗充满了失意、悲哀与追求归

隐的情绪。诗的特点在于直抒胸臆。开头写自己之所欲,但苦于“无资”,想从仕,

又非所愿,于是记怀“东林”“我师”。壮志不能实现,自然就衰颓,于是对凉风、

闻蝉声,就要“益悲”了。这种不加润色的白描手法,抒发了内心悲苦,读来觉得明

朗直爽。



=============================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作者: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注解】:

1、沧江:同“苍江”

2、建德:今属浙江,居桐江上游。

3、非吾土: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

4、维扬:即扬州。

5、海西头:扬州近海,故日海西头。

【韵译】:

山色昏暗听到猿声使人生愁,

桐江苍茫夜以继日向东奔流。

两岸风吹树动枝叶沙沙作响,

月光如水映照江畔一叶孤舟。

建德风光虽好却非我的故土,

我仍然怀念扬州的故交老友。

相忆相思我抑不住涕泪两行,

遥望海西头把愁思寄去扬州。

【评析】:

这是旅中寄友诗。全诗写江上景色和旅途悲愁,表现他乡虽好终不及故土之意,

流露出奔波不定、颇不得志之情。开头两句有造作雕琢感。“急夜流”三字,若直说

“夜急流”更顺畅得多。然而三、四两句“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却是随手拈

来,清新诱人,江上夜色,如置眼前,足见诗人何等大手笔。

诗的前半写景,后半写情,以景生情,情随景致,景情揉合,景切情深,撩人情

思。



=============================

《留别王维》

作者: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注解】:

1、违:分离。

2、当路:当权者;

3、假:宽假,优容的意思。

【韵译】:

这样寂寞无聊还有什么可待?

天天碌碌无为独自空手而归。

我想归隐山林去寻芳馨花卉,

但又珍惜友情不愿分手相违。

如今当权者们谁肯提携我辈,

世上要寻知音实在寥寥无几。

或许今生今世命合空守寂寞,

还是回家关闭我的故园门扉。

【评析】:

这首诗应是作者离长安时的作品,主诉怨悱。首联直接说出自归。颔联则写题意

“惜别”,颈联说明自归之故──乃是知音既少,当道不用,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以失意后的牢骚贯穿全诗。

语言平淡朴实,近于口语,不讲究对偶,顺其自然。



=============================

《早寒江上有怀》

作者: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解】:

1、我家句:孟浩然家在襄阳,襄阳则当襄水之曲,故云。襄水:也叫襄河,汉水在

襄樊市以下一段,水流曲折,故云襄水曲。

2、遥隔句:指乡思遥隔云端。楚:襄阳古属楚国。

3、迷津句:《论语·微子》有记孔子命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却为两人讥讽事。

这里是慨叹自己彷徨失意,如同迷津的意思。津:渡口。

4、平海:指水面平阔。古时间亦称江为海。

【韵译】:

草木枯黄凋零了,阵阵鸿雁飞向南,

北风呼啸刮不停,一江秋水一江寒。

家乡是那鹿行山,茅庐就在襄水湾,

遥望远方的楚地,楚地茫茫在云端。

思乡眼泪已流尽,客旅生活多辛酸,

孤帆远方在天际,此情此景不堪看。

我想找人问一问,迷路渡口在哪边?

暮色苍茫无所见,只见江海水漫漫。

【评析】:

这是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以兴开首,借鸿雁南飞,引起客居思归之情。中间

写望见孤帆远去,想到自己无法偕同的怅惘,最后写欲归不得的郁积。

全诗情感是复杂的。诗人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但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鸿

图。这种矛盾,就构成了诗的内容。



=============================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作者: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注解】:

1、摇落:零落。

2、旧垒:指吴公台。

3、南朝:宋、齐、梁、陈、据地皆在南方,故名。

【韵译】:

登上吴公台,观赏这零落的古迹,

秋景秋意,勾起了我怀乡的心情。

荒山野寺,来此旅游的人太少了,

因为山太高水太深,隔断了路程。

夕阳映着吴公台旧垒,依依不去,

空荡的山林中,回响清冷的磬声。

南朝旧事早成陈迹,真叫人惆怅,

唯独这长江,自古至今奔流不停。

【评析】:

这是一首吊古诗,观赏前朝古迹的零落,不禁感慨万端。首联是写因观南朝古迹

吴公台而发感慨,即景生情。中间两联写古迹零落,游人罕至之悲凉。末联写江山依

旧,人物不同。有人认为,最后两句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气韵。



=============================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作者:刘长卿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官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注解】:

1、独立句:意即威振三边。三边:汉幽、并、凉三州。

2、江汉:泛指江水。

3、何之:何往。

【韵译】:

你是老了流落的征南将军,

当年曾经带领过十万雄师。

罢官返乡后没有任何产业,

年老还留恋着贤明的圣主。

你曾独自镇守三边的疆土,

舍生忘死只有宝剑才深知。

面对着汉水渺渺无边无垠,

垂暮之年的你将要去何处?

【评析】:

这首诗是赠送退伍军人李中丞,赞扬他久经沙声,忠勇为国,感伤他老来流落的

境遇。首联先写李氏曾是十万大军将帅,而老来流落;三、四两联写他廉洁奉公和忠

心耿耿;末联写江汉茫茫,年纪老迈,将“欲何之”?全诗对久经沙场,晚沦江汉的

老将,寄予无限的同情。



=============================

《饯别王十一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