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丰臣家的人们-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嘉奖了他一番。

听说金吾登大坂城向你辞行时,你心情不佳,连必要的日用品都未为他准

备。这到底是为何缘故啊?

秀吉又写道:

你没有儿子。你又不疼爱秀秋,那究竟疼爱谁呢?

秀吉接着写道:

要是金吾品行端正,我打算把自己辞官退休以后的年俸让给这孩子(因为

其他东西要让关白秀次继承)。连我秀吉都甚至作了如此打算,所以你可千万

不能过分地舍不得财物啊!

最后,秀吉写道:

太閤致宁宁夫人

但是,从这一天算起,过了不到两个月,丰臣家的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淀姬怀孕了。

秀吉欣喜若狂。他立即修书一封,差人送到大坂,把这大喜讯告诉北政所。而书信的措辞却很微妙。

前几天患了感冒,不能提笔。现已痊愈。此乃病愈之后第一次提笔写信。

先写这么一句,意思无非要表明,即便写信,也是首先给你北政所写的。

秀吉好象是在讲别人家的事情,仿佛是顺便提一下似的接着写道:

再者,听说二之丸夫人(指淀姬)怀孕了。

此乃喜讯。然而我秀吉并不想要子女。丝毫不想。望你也能如此理解我。

诚然,秀吉有儿子,鹤松是也。他已离我他往。因此,此次非我秀吉之子,

仅是二之丸夫人一个人的孩子。

秀吉担心北政所不悦,故用了这样的措辞,这自然不是他的本意。但是这奇特的逻辑,也与当时世间的迷信有关。“不是自己的孩子,是拣来的。”传说这么一来,孩子就会健康地长大。早夭的鹤松出生的时候曾取名舍儿。这次怀孕的儿子出生之后,定名拾儿,这便是后来的秀赖。

按照世俗的迷信,为了向神明强调这是淀姬一个人的孩子,秀吉让淀姬离开名护屋城,迁移到山城淀城居住。

不久,她又移居大坂城的二之丸,生了一个男孩。那是同年八月三日的事。

第二节

秀吉难于抑制住自己的喜悦之情,整日价合不拢嘴,说笑喧闹,以致周围的人都担心他会不会因此而发狂。这位天才,从这时候起,也日见衰老起来。他甚至放弃了渡海远征军的指挥权,离开名护屋城,回到了上方(指京都及附近的地区)。这期间,秀吉给北政所写了封信,信中说:

心中积了许多话想和你说。

同时,也给淀姬写了信,差人送去,信中叮咛她道:

务必给拾儿喂好奶。为了能多出奶水,你也要多吃啊!还有,多费心思,

会减少奶量的,因此,你千万不要劳神啊!

秀吉在另一封信里,又关照她说:

为了使身体更加健康,你是否用灸熏烤一下。但是,熏灸疗法对拾儿是没

有用的。即使母亲给他熏也是不行的。

秀吉这边越是欣喜若狂,金吾中纳言的地位越是摇摇欲坠。

黑田如水认为:“照这样下去,丰臣家恐怕不久会出大乱子。”

如水,俗称官兵卫,官居勘解由此次官,从秀吉创业时代起,就一直是他的智囊,非常喜好出谋划策;此人清心寡欲到令人吃惊的程度。对如水来说,出谋划策,与其说是为自己的私利私欲,莫如说是一种爱好,就如酒客爱好喝酒一般。为此,甚至令人感到,他身上有一股子超凡脱俗的仙气。在大坂、伏见地方的老百姓中,崇拜如水的大有人在。甚至有人说:“太閤殿下的丰功伟绩,恐怕有一半是靠了那位瘸子(指如水)的计谋。”然而,在丰臣秀吉取得天下之后,如水得到的,仅仅是一点十分菲薄的恩赏,那就是丰前中津地方的年俸十余万石的封地。

这是题外话了。有人问秀吉为什么给如水的封地这么小。

秀吉笑着回答说:“你别开玩笑!”

据说秀吉当时曾对人说,要是给那瘸子一百万石的封地,他准会拿下整个天下的。另外,秀吉还在别的地方说过类似的话。有一天夜里,秀吉把他的一些亲信幕僚叫到一起聊天。话题转到了对各位诸侯的评价上。这时,秀吉出其不意地问道:“要是我死了,你们看,谁会得天下?”不用说,这是一句戏言。在座的幕僚们各自谈了自己的看法。而秀吉却摇着头说:“取天下的是那个瘸子。”

众人不服气,认为黑田如水充其量只有十余万石的封地,靠这么点收入无法募集天下的兵丁。幕僚们讲了不同的意见。这时,秀吉却一个劲儿地摇头,连连说:“不,不……”接着说道:“你们可不知道,那位跛脚才厉害呢!我过去曾和他一起在荒山野林里同甘共苦过,只有我了解他。”

如水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对于秀吉畏妒自己的才能一事,了如指掌,对于自己所受待遇意外的菲薄,丝毫也不表露出不满的神情。如水的聪明才智使他懂得功过于主者必受害的道理。如果以功自居,要求更大的恩赏,那么他如水恐怕会遭到灭顶之灾的吧。

秀吉在功成之后,便把如水调离出了帷幄。

“只有如水,他既知道我的威力,也知道我的真意!”

秀吉过去常常依仗如水的足智多谋。如水走后,被人称为文官的石田三成、长束正家、增田长盛等人担任了丰臣家的行政官吏。他们这些人,每有机会就想湮没那些曾为丰臣家打下江山的开国功臣,从而渐渐地使他们远离了秀吉。对此,看来如水却并没有什么不平。这位策士谋臣准是知道,任何一个人都只可能在一个历史时期内发挥作用。

其后,如水为了保身,便把家财和城池都让给儿子黑田长政,自己则削发为僧,遁入空门。这下子秀吉不禁感到大为惊讶。

秀吉对如水说:“你可不要回乡下去啊,留在京城里,给我当个参谋吧!”

他又赐给如水五百石,作为他留在京城里的俸禄。后来又把这数目增加到二千石。

这位黑田如水“为了替丰臣家谋求安宁”,想出了一条计策。这仅仅是一种嗜好,他不是什么世代受丰臣家重恩的臣仆,因而并不是一心一意期望丰臣家安稳。反正,由于拾儿即秀赖的出生,如水预感到关白秀次的生命面临危险。秀次的横行霸道,为非作歹,已弄得普天下议论鼎沸。看来秀次将在这种罪名下被杀。如水常常陪伴秀次下围棋,曾在言谈之中暗暗劝他,万事要小心谨慎,并建议他主动去担任渡海远征军的总指挥的职务,这样,太閤殿下也许会可怜他,从而宽恕他。然而,秀次却完全领会他的意思。为此,如水看透了秀次的为人,从此再也不上秀次的公馆去了。

另一个人是金吾秀秋。

如水心里想道:“既然已经生了阿拾,金吾必将无人问津,得为金吾想个办法。”

这真是多管闲事。如水眼下已不是秀吉的谋臣,况且,他也未担任什么管理丰臣家的家庭事务的官职。再加上,如水也并没有特别受到丰臣家的委托,这完全是出自这位军师酷爱谋略的一种嗜好。如水因没有地方表现他的才能,而闲得无聊。他大概可以说是因为百无聊赖才主动出来管闲事的吧。

有一天夜里,如水利用与秀吉闲谈的当儿,以突然想到似的口吻,对秀吉说道:“要是把金吾少爷送给门当户对的人家作个养子,那么,丰臣家就会万万岁喽。”

如水这么说,是探探秀吉的口气,问他愿不愿意把金吾给人作养子。秀吉觉察到如水已开始在谋划什么事情。他决定顺水推舟,便用一种漫不经心的口吻说道:“是啊!”

秀吉大声地说了这么一句之后,便立即转换了话题。只听了这么一句,如水就已经满足了。下面要做的是找人家了。

如水暗自思忖道:“毛利家最合适。”

不管怎么说,毛利家乃是天下众多的大名中之大者。自毛利元就创业以来,其领地遍及山阴、山阳十余国。在织田信长在世期间,毛利家一直是织田家最大的劲敌。天下归秀吉所有之后,秀吉施展巧妙的外交政策,遂使毛利家对秀吉屈膝称臣,成了丰臣家的大名。可巧的是,现在毛利家的户主,中纳言毛利辉元没有子息。

“对,把金吾送上门去!”

通过这一着棋,如能与西方实力雄厚的诸侯建立一条纽带,那么,在秀吉归天之后,要保丰臣家的安泰,何况,此事对毛利自身的安全也有好处,这真是两全其美之计啊。

如水心里想道:“还是对小早川隆景说吧!”

顺便说一下。毛利家在家族的组织管理方面,有独特之处。街头巷尾流传的“三支箭的故事”,如水也是知道的。话说在毛利家创业人毛利元就临终之前,曾把三个儿子叫到跟前,交给他们三支箭,要他们折折看。开始一支一支地折时,箭轻易地被折断了,而把三支箭合到一起折时,却不容易折断。这是父亲留给他们的教训:万事要同心协力!日后这成了毛利家的一条家规。这时候的三兄弟是:毛利隆元、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自父亲去世以来,以毛利氏为中心,加上吉川和小早川两家,宛如一个联合王国一般紧密团结。如今,长子毛利隆元已经去世,毛利本家由其子辉元继承了家业。吉川元春也已不在人世。此时,早先的三兄弟中,只有从三位中纳言小早川隆景还活着。这隆景,自己是一个有着大片封地的大名,而同时又兼任本家毛利氏的最高顾问。要说服毛利家收养秀秋为养子的话,自然是找这位小早川隆景为好。

如水和小早川隆景的府第都在伏见城地方。如水的府第坐落于岩山的山麓,从如水的邸宅出发,翻过一座中山,再往东去,便是伏见城堡,城下最宏伟的一处邸宅,便是小早川的公馆。如水动身上路了。为了慎重起见,他带了一位名叫生驹亲正的老人。亲正是丰臣秀吉一手栽培起来的大名,从二百六十石起家,如今已是在赞岐国的高松地方拥有十七万多石封地的大名了。两人翻过了中山顶。只见左边是一片丘陵,满目秋天的景色,黄栌树叶,红得鲜艳可爱,耀人眼目。且说这办事时两个人同去,乃是日本人的习惯。是为了便于日后互相作证。

隆景已年过六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