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周列国志-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获鲁侯者,赏以万家之邑。”使军中大声传呼。秦子急取鲁侯绣字黄旗,惬之于地。梁子

复取旗建于自车之上。秦子问其故,梁子曰:“吾将以误齐也。”鲁庄公见事急,跳下戎

车,别乘招车,微服而逃。秦子紧紧跟定,杀出重围。宁越望见绣旗,伏于下道,认是鲁

君,麾兵围之数重。梁子免胄以面示曰:“吾鲁将也,吾君已去远矣。”鲍叔牙知齐军已全

胜,呜金收军。仲孙漱献戎貉。宁越献梁子,齐侯命斩于军前。齐侯固王子成父东郭牙两路

兵尚无下落,留宁越仲孙瞅屯于乾时。大军奏凯先回。

再说:管夷吾等管辖辎重,在于后营,闻前营战败,教召忽同公子纠守营,悉起兵车臼

来接应。正遇鲁庄公,合兵一处,曹沫亦收拾残车败卒奔回。计点之时,十停折去其七,夷

吾曰:“军气已丧,不可留矣!”乃连夜拔营而起。行不二日,忽见兵车当路,乃是王子成

父东郭牙抄出鲁兵之后。曹沫挺就大呼曰:“主公速行,吾死于此!”顾秦子曰:“汝当助

吾。”秦子便接住王子成父厮杀。曹沫便接住东郭牙厮杀。管夷吾保著鲁庄公,召忽保著公

子纠,夺路而行。有红袍小将追鲁侯至急,鲁庄公一箭,正中其额。又有一白袍者追来,庄

公亦射杀之。齐兵稍却。管仲教把辎重甲兵乘马之类,连路委弃,恣齐兵抢掠,方才得脱。

曹沫左膊,复中一刀,尚刺杀齐军无数,溃围而出。秦子战死于阵。史官论鲁庄公乾时之

败,实为自取。有诗叹云:

子纠本是仇人脱,何必勤兵往纳之?

若念深仇大不戴,助纠不若助无知。

鲁庄公等脱离虎口,如漏网之鱼,急急奔走。隰朋东郭牙从后赶来,直追过汶水,将鲁

境内汶阳之田,尽侵夺之,设守而去。鲁人不敢争较,齐兵大胜而归。

齐侯小白早朝,百官称贺。鲍叔牙进曰:“子纠在鲁,有管夷吾召忽为辅,鲁又助之,

心腹之疾尚在,未可贺也。”齐侯小白曰:“为之奈何?”鲍叔牙曰:“乾时一战,鲁君臣

胆寒矣!臣当统三军之众,压鲁境上,请讨子纠,鲁必惧而从也。”齐侯曰:“寡人请举国

以听子。”鲍叔牙乃简阅车马,率领大军,直至坟阳,清理疆界。遣公孙隔朋,致书于鲁侯

曰:

外臣鲍叔牙,百拜鲁贤候殿下:家无二主,国无二君。寡君已奉宗庙,公子纠欲行争

夺,非不二之谊也。寡君以兄弟之亲,不忍加戮,愿假手于上国。管仲召忽,寡君之仇,请

受而戮子太庙。隰朋临行,鲍叔牙嘱之曰:“管夷吾天下奇才,吾言于君,将召而用之,必

令无死。”隔朋曰:“倘鲁欲杀之如何?”鲍叔曰“但提起射钩之事,鲁必信矣。”隰朋唯

唯而去。鲁侯得书,即召施伯。不知如何计议,再听下回分解。

 第十六回 释槛囚鲍叔荐仲 战长勺曹刿败齐

却说鲁庄公得鲍叔牙之书,即召施伯计议曰:“向不听子言,以致兵败。今杀纠与存纠

孰利?”施伯曰:“小白初立,即能用人,败我兵于乾时,此非子纠之比也。况齐兵压境,

不如杀纠,与之讲和。”时公子纠与管夷吾召忽俱在生窦,鲁庄公使公子惬将兵袭之,杀公

于纠,执召忽管仲至鲁。将纳槛车,召忽仰天大恸曰:“为子死孝,为臣死忠,分也!忽将

从子纠于地下,安能受桎桔之辱?”遂以头触殿柱而死。管夷吾曰:“自古人君,有死臣必

有生臣。吾且生入齐国,为子纠白冤。”便束身人槛车之中。施伯私谓鲁庄公曰:“臣观管

子之容,似有内援,必将不死。此人天下奇才,若不死,必大用于齐,必霸天下。鲁自此奉

奔走矣。君不如请于齐而生之。管子生,则必德我。德我而为我用,齐不足虑也。”庄公

曰:“齐君之仇,而我留之;虽杀纠,怒未解也。”施伯曰:“君以为不可用,不如杀之,

以其尸授齐。”庄公曰:“善。”公孙隰朋闻鲁将杀管夷吾,疾趋鲁庭,来见庄公曰:“夷

吾射寡君中钩,寡君恨之切骨,欲亲加刃,以快其志。若以尸还,犹不杀也。”庄公信其

言,遂囚夷吾,并函封子纠召忽之首,交付隅朋。隰朋称谢而行。

却说管夷吾在槛车中,已知鲍叔牙之谋,诚恐:“施伯智士,虽然释放,倘或翻悔,重

复追还,吾命休矣。”心生一计,制成《黄鹊》之词,教役人歌之。词曰:

黄鹅黄鹅,诫其翼,蛰其足,不飞不鸣兮笼中伏。高天何蝎兮,厚地何路!丁阳九兮逢

百六。引颈长呼兮,继之以哭!黄鸽黄鸽,天生汝翼兮能飞,天生汝足兮能逐,遭此网罗兮

谁与赎?一朝破樊而出兮,吾不知其升行而渐陆。嗟彼戈人兮,徒旁观而踯躅!

役人既得此词,且歌且走,乐而忘倦。车驰马奔,计一日得两日之程,遂出鲁境。鲁庄

公果然追悔,使公子僵追之,不及而返。夷吾仰天叹曰:“吾今日乃更生也!”行至堂阜,

鲍叔牙先在,见夷吾如获至宝,迎之入馆,曰:“仲幸无恙!即命破槛出之。夷吾曰:“非

奉君命,未可擅脱。”鲍叔牙曰:“无伤也。吾行且荐子。”夷吾曰:“吾与召忽同事子

纠,既不能奉以君位,又不能死于其难,臣节已亏矣。况复反面而事仇人?召忽有知;将笑

我于地下!”鲍叔牙曰:“‘成大事者,不恤小耻,立大功者,不拘小谅。’子有治天下之

才,未遇其时。主公志大识高,若得于为辅,以经营齐国,霸业不足道也。功盖天下,名显

诸侯,孰与守匹夫之节,行无益之事哉?”夷吾嘿然不语。乃解其束缚,留之于堂阜。鲍叔

遂回临淄见桓公,先吊后贺。桓公曰:“何帛也?”鲍叔牙曰:“子纠,君之兄也。君为国

灭亲,诚非得已,臣敢不吊?”桓公曰:“虽然,何以贺寡人?”鲍叔牙曰:“管子天下奇

才,非召忽比也,臣已生致之。君得一贤相,臣敢不贺?”桓公曰:“夷吾射寡人中钩,其

矢尚在。寡人每戚戚于心,得食其肉不厌,况可用乎?”鲍叔牙曰:“人臣者各为其主。射

钧之时,知有纠不知有君。君若用之,当为君射天下,岂特一人之钩哉?”桓公曰:“寡人

姑听之,赦勿诛。”鲍叔牙乃迎管夷吾至于其家,朝夕谈论。

却说齐桓公修援立之功,高国世卿,皆加采邑。欲拜鲍叔牙为上卿,任以国政。鲍叔牙

曰:“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君之赐也!至于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桓公曰:

“寡人知卿,卿不可辞。”鲍叔牙曰:“所谓知臣者,小心敬慎,循礼守法而已。此具臣之

事,非治国家之才也。夫治国家者,内安百姓,外抚四夷,勋加于王室,泽布于诸候,国有

泰山之安,君享无疆之福,功垂金石,名播千秋。此帝臣王佐之任,臣何以堪之?”桓公不

觉欣然动色,促膝而前曰:“如卿所言,当今亦有其人否?”鲍叔牙曰:“君不求其人则

已,必求其人,其管夷吾乎?臣所不若夷吾者有五:宽柔惠民,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

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施于四方,弗若也;执抱鼓立于军门,使

百姓敢战无退,弗若也。”桓公曰:“卿试与来,寡人将叩其所学。”鲍叔牙曰:”臣闻

‘贱不能临贵,贫不能役富,疏不能制亲。’君欲用夷吾,非置之相位,厚其禄入,隆以父

兄之礼不可。夫相者,君之亚也,相而召之,是轻之也。相轻则君亦轻。夫非常之人,必待

以非常之礼,君其卜日而郊迎之。四方闻君之尊贤礼士而不计私仇,谁不思效用于齐者?”

桓公臼:“寡人听子。”乃命太卜择吉日,郊迎管子。鲍叔牙仍送管夷吾于效外公馆之中。

至期,三浴而三衅之。衣冠袍饬,比于上大夫。桓公亲自出郊迎之,与之同载入朝。百姓观

者如堵,无不骇然,史官有诗云:

争贺君侯得相臣,谁知即是槛车人。

只因此日捐私忿,四海欣然号霸君。

管夷吾已入朝,稽首谢罪。桓公亲手扶起,赐之以坐。夷吾曰:“臣乃俘戮之余。得蒙

有死,实为万幸!敢辱过礼?”桓公曰:“寡人有问于子,子必坐,然后敢请。”夷吾再拜

就坐。桓公曰:“齐千乘之国,先信公威服诸侯,号为小霸。自先襄公政令无常,遂措大

变。寡人获主社稷,人心未定,国势不张。今欲修理国政,立纲陈纪,其道何先?”夷吾对

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今日君欲立国之纲纪,必张四维,以使

其民。则纪纲立而国势振矣。”桓公曰:“如何而能使民?”夷吾对曰:“欲使民者,必先

爱民,而后有以处之。”桓公曰:“爱民之道若何?”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相连

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赦旧罪,修旧宗,立无后,则民殖矣。省刑罚,薄税敛,则

民富矣。卿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

桓公曰:“爱民之道既行,处民之道若何?”对曰:“士农工商,谓之四民。士之于常为

士,农之子常为农,工商之子常为工商,习焉安焉,不迁其业,则民自安矣。”桓公曰:

“民既安矣,甲兵不足,奈伺?”对曰:“欲足甲兵,当制赎刑:重罪赎以犀甲一裁,轻罪

赎以鞍盾一乾,小罪分别人金,疑罪则看之,讼理相等者,令纳束矢,许其平。金既聚矣,

美者以铸剑乾,试诸犬马。恶者以铸组夷斤榻,试诸壤土。”桓公曰:“甲兵既定,财用不

足如何?”对曰:“销山为钱,煮海为盐,其利通于天下。因收天下百物之贱者而居之,以

时贸易,为女阎三百,以安行商。商旅如归,百货骄集,因而税之,以佐军兴。如是而财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