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标之病,治反其本,得标之方。帝曰:善。六气之胜,何以候之?岐伯曰:乘
其至也,清气大来,燥之胜也,风木受邪,肝病生焉。热气大来,火之胜也,金
燥受邪,肺病生焉。寒气大来,水之胜也,火热受邪,心病生焉。湿气大来,土
之胜也,寒水受邪,肾病生焉。风气大来,木之胜也,土湿受邪,脾病生焉。所
谓感邪而生病也。乘年之虚,则邪甚也。失时之和,亦邪甚也。遇月之空,亦邪
甚也。重感于邪,则病危矣。有胜之气,其必来复也。
帝曰:其脉至何如?岐伯曰:厥阴之至其脉弦,少阴之至其脉钩,太阴之至
其脉沉,少阳之至大而浮,阳明之至短而涩,太阳之至大而长。至而和则平,至
而甚则病,至而反者病,至而不至者病,未至而至者病,阴阳易者危。
帝曰:六气标本,所从不同奈何?岐伯曰:气有从本者,有从标本者,有不
从标本者也。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
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故从本者化生于本,从标本者有标本之化,从中者
以中气为化也。帝曰:脉从而病反者,其诊何如?岐伯曰:脉至而从,按之不鼓,
诸阳皆然。帝曰:诸阴之反,其脉何如?岐伯曰:脉至而从,按之鼓甚而盛也,
是故百病之起,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标者,有生于中气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
标而得者,有取中气而得者,有取标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
逆,正顺也。若顺,逆也。故曰:知标与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顺,正行无问。
此之谓也。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诊,足以乱经。故《大要》曰:粗工嘻嘻,以为
可知,言热未已,寒病复始,同气异形,迷诊乱经。此之谓也。夫标本之道,要
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标与本,易而勿损,察本与标,气可
令调,明知胜复,为万民式,天之道毕矣。
帝曰:胜复之变,早晏何如?岐伯曰:夫所胜者,胜至已病,病已愠愠,而
复已萌也。夫所复者,胜尽而起,得位而甚。胜有微甚,复有少多,胜和而和,
胜虚而虚,天之常也。帝曰:胜复之作,动不当位,或后时而至,其故何也?岐
伯曰:夫气之生,与其化衰盛异也。寒暑温凉盛衰之用,其在四维。故阳之动,
始于温,盛于暑;阴之动,始于清,盛于寒。春夏秋冬,各差其分。故《大要》
曰: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谨按四维,斥候皆归,其终可
见,其始可知。此之谓也。
帝曰:差有数乎?岐伯曰:又凡三十度也。帝曰:其脉应皆何如?岐伯曰:
差同正法,待时而去也。《脉要》曰:春不沉,夏不弦,冬不涩,秋不数,是谓
四塞。沉甚曰病,弦甚曰病,涩甚曰病,数甚曰病,参见曰病,复见曰病,未去
而去曰病,去而不去曰病,反者死。故曰:气之相守司也,如权衡之不得相失也。
夫阴阳之气,清静则生化治,动则苛疾起,此之谓也。
帝曰:幽明何如?岐伯曰:两阴交尽故曰幽,两阳合明故曰明,幽明之配,
寒暑之异也。帝曰:分至何如?岐伯曰:气至之谓至,气分之谓分,至则气同,
分则气异,所谓天地之正纪也。帝曰:夫子言春秋气始于前,冬夏气始于后,余
已知之矣。然六气往复,主岁不常也,其补泻奈何?岐伯曰:上下所主,随其攸
利,正其味,则其要也,左右同法。《大要》曰:少阳之主,先甘后咸;阳明之
主,先辛后酸;太阳之主,先咸后苦;厥阴之主,先酸后辛;少阴之主,先甘后
咸;太阴之主,先苦后甘。佐以所利,资以所生,是谓得气。
帝曰:善。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经言盛者
泻之,虚者补之,余锡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余欲令要道必行,桴鼓
相应,犹拔刺雪污,工巧神圣,可得闻乎?岐伯曰:审察病机,无失气宜,此之
谓也。帝曰:愿闻病机何如?岐伯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
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痛
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慄,如
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
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
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故《大要》
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
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
帝曰:善。五味阴阳之用何如?岐伯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
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
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
帝曰:非调气而得者,治之奈何?有毒无毒,何先何后?愿闻其道。岐伯曰:
有毒无毒,所治为主,适大小为制也。帝曰:请言其制。岐伯曰:君一臣二,制
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寒者热之,热者
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
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上之
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适事为故。帝曰:何谓逆从?岐伯曰:
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少从多,观其事也。帝曰:反治何谓?岐伯曰:热因寒
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则同,其
终则异,可使破积,可使溃坚,可使气和,可使必已。
帝曰:善。气调而得者何如?岐伯曰:逆之从之,逆而从之,从而逆之,疏
气令调,则其道也。
帝曰:善。病之中外何如?岐伯曰: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治
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
其外而后调其内;中外不相及,则治主病。
帝曰:善。火热复,恶寒发热,有如疟状,或一日发,或间数日发,其故何
也?岐伯曰:胜复之气,会遇之时,有多少也。阴气多而阳气少,则其发日远;
阳气多而阴气少,则其发日近。此胜复相薄,盛衰之节,疟亦同法。
帝曰:论言治寒以热,治热以寒,而方士不能废绳墨而更其道也。有病热者,
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复起,奈何治?岐伯曰:诸寒
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
帝曰:善。服寒而反热,服热而反寒,其故何也?岐伯曰:治其王气,是以
反也。帝曰:不治王而然者何也:岐伯曰:悉乎哉问也!不治五味属也。夫五味
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
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
帝曰:善。方制君臣何谓也?岐伯曰: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
使,非上下三品之谓也。帝曰:三品何谓?岐伯曰:所以明善恶之殊贯也。
帝曰:善。病之中外何如?岐伯曰:调气之方,必别阴阳,定其中外,各守
其乡,内者内治,外者外治,微者调之,其次平之,盛者夺之,汗之下之,寒热
温凉,衰之以属,随其攸利,谨道如法,万举万全,气血正平,长有天命。帝曰:
善。
卷二十三
○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黄帝坐明堂,召雷公而问之曰:子知医之道乎?雷公对曰:诵而未能解,解
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足以治群僚,不足治侯王。愿得受树天之
度,四时阴阳合之,别星辰与日月光,以彰经术,后世益明,上通神农,著至教
疑于二皇。帝曰:善。无失之,此皆阴阳表里上下雌雄相输应也,而道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教众庶,亦不疑殆,医道论篇,可传后世,
可以为宝。
雷公曰:请受道,讽诵用解。帝曰:子不闻《阴阳传》乎?曰:不知。曰:
夫三阳天为业,上下无常,合而病至,偏害阴阳。雷公曰:三阳莫当,请闻其解。
帝曰:三阳独至者,是三阳并至,并至如风雨,上为巅疾,下为漏病。外无期,
内无正,不中经纪,诊无上下,以书别。雷公曰:臣治疏愈,说意而已。帝曰:
三阳者,至阳也,积并则为惊,病起疾风,至如石辟砺,九窍皆塞,阳气滂溢,
干嗌喉塞。并于阴,则上下无常,薄为肠澼。此谓三阳直心,坐不得起,卧者便
身全,三阳之病。且以知天下,何以别阴阳,应四时,合之五行。
雷公曰:阳言不别,阴言不理,请起受解,以为至道。帝曰:子若受传,不
知合至道以惑师教,语子至道之要。病伤五藏,筋骨以消,子言不明不别,是世
主学尽矣。肾且绝,惋惋日暮,从容不出,人事不殷。
○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
黄帝燕坐,召雷公而问之曰:汝受术诵书者,若能览观杂学,及于比类,通
合道理,为余言子所长。五藏六府,胆胃大小肠脾胞膀胱,脑髓涕唾,哭泣悲哀,
水所从行,此皆人之所生,治之过失,子务明之,可以十全,即不能知,为世所
怨。雷公曰:臣请诵《脉经》上下篇,甚众多矣,别异比类,犹未能以十全,又
安足以明之。
帝曰:子别试通五藏之过,六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