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蝼蚁尚且偷生,众官员们远的不说,只想到才倒下不久,素有半朝之称的明珠,也都不敢反驳康熙的话,纷纷高声响应,生怕比别人慢了,被康熙拿住做了祭刀之鬼。官员们争先恐后道:“皇上所虑正是臣等所想,种地纳税理所应当,自当如此,皇上圣明。皇上圣谕一出天下百姓皆会为皇上立下长生碑,皇上舍弃了国库丰蕴,却给大清万千百姓带来了无边的福祉,自洪荒开天辟地以来,还没有人如皇上一般,能舍弃皇权,如此的为百姓着想。我等得伺明主,是我等幸甚,百姓能侍明君,也是百姓之福,臣等万幸,天下幸甚,苍生之福也。”
康熙脸上笑的见牙不见眼,仿佛因为底下人的恭维着心里特别舒坦,只是没人知道康熙心里却在冷笑,他看着这些官员们脸上如牙疼一般,口里却吐着让人酸掉牙的恭维话,却是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他身边的这些个官员,所谓的朝中重臣,个个都狡猾若狐狸一般,一边奉承着自己,一边在使劲的往荷包里捞钱,真正清廉的没有几个。
若是他们捞钱的同时为大清做点事情倒也罢了,可人向来是不知道知足的,康熙不是不知道,天地会的头子,就是官员士绅之子。年少时候出门游历,拜了一个什么天地会的师傅,等他那个师傅死了,就接收了天地会,为此,居然甘愿抛家弃子,流落江湖。
他的家里和他明面虽然断了关系,可谁知道他们暗地里还有没有勾结,那人也够狠,儿子宁愿放在别人家里,也不敢往家领,他的儿子算起来和胤禩差不多大,却至今连生身父亲都不知道是谁?
康熙当初知道了这个消息,差点没有立时抄了他的九族,刨他家的祖坟,把他的老祖宗们都从地里掘出来,挫骨扬灰!康熙暗恨,自己用银子养着这一帮子人,却让他们来犯上作乱?
不过,康熙也剿了天地会多年,不仅剿而不灭,反而有越打越壮的趋势,后来康熙决定改变策略,这几年对天地会的打压也少了,腾出手来,整顿吏治,天地会反而不如往常嚣张,一段时间居然销声匿迹了,康熙看了地下人传来的消息,原来天地会里面也出来内讧。
康熙知道了这个消息,忍住了要加一把火的冲‘动,他知道,他万一插一脚进去,正掐的热闹的天地会人员没准反而会联起手来,一致把矛头对准他。康熙分析了局势,决定隔岸观火,静卧不动,反正,他手上现在有了极为重要的棋子,只不过在多等两年而已。
和天地会的帮主们又不同的是,江湖上那些所谓的侠义之士们,也有不少都是出自官员士绅大家的少爷们,也是少年时期,际遇巧合的学了一身的功夫,他们不愁吃喝,也不投靠某个组织,大多单身作案,一个个吃饱了撑得,杀“贪官污吏”,扰乱朝纲。
其实若那些官员若真的十恶不赦,欲让人杀之而后快之人,让康熙知道,他绝对会做的让那些官员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一刀刺死却是便宜他们了。这些所谓追求精神境界的大侠们,为了个人的声名,私下里做些泄愤杀人的勾当,丝毫不顾朝廷律法条例。
康熙眼神虚眯,你们都是银子土地多了闹的,不用操心生计,没事闲得慌,闹些杀人放火之事,等到田地够多,银钱足够,恐怕还想尝试一下背北面南,九五至尊的风光吧?历史上倒也不乏一些草莽英雄身披黄袍的。
康熙不愧是天子,胸中自有丘壑,对下属们私下里作为如明镜般,却依然稳坐泰山,按兵不动。当然,康熙也熟知为帝之道,此次畿甸之行,除了重点巡查土地庄稼,宣布几项利国利民的大事以外。康熙对巡查时候发现的清正廉洁的官员也做了额外的提拔任命,时有中书舍人历郎中吴元莱为官清肃廉正,有百姓传言,此人行事雷厉风行,对待下属上官也如寒霜般令人敬畏。
康熙也曾听闻吴元莱政绩名声,当即现场考校了几句,自然十分满意,随即就破格擢升其为直隶省巡道,责令吴元莱此次协助皇四子胤禛,做好即将到来的“摊丁入亩”之事。康熙好弄笔墨,少不了题字嘉奖,以示荣宠,底下人奉上笔墨,康熙略一思索,当场题字,“畿甸清霜”,特命随行人员制匾,悬挂于前明就有,被百姓们追捧,享誉四海的“四牌楼”内。
吴元莱初闻康熙升他做直隶巡道,仍是一本正经的样子,不骄不躁的冷寒模样,嘴里也不说那些感恩戴德,报国尽忠的话,只和往常一般,给康熙叩头谢恩完事。等听闻康熙亲笔御赐牌匾可以悬挂在“四牌楼”,冷傲的吴元莱当即如同打了鸡血般,血脉上涌,面色赤红的五体投地,梗着脖子,当着康熙和众皇子官员的面,极为郑重的指天发誓:今生往后,皆会清廉为官,以天下百姓为先,黄天后土在上,绝不会贪渎舞墨等等,忠君报国之念。
历代清官重名者甚多,他们越是正直清廉,反对他们的人甚至树敌越多,所以历来,清官难为,清官更在乎名誉,肯定。官职,得到升任重用也是一种肯定,只有升职才能更多的为百姓办事,但也不乏一些清官为了维护自己的高洁美誉,或因为朝政里贪污腐败盛行,赌一时书生之气,就辞官回家的。
康熙历来非常重视也非常善于引导这些清廉的官员们对于如何培养、教育、理解、鼓励、支持、肯定、嘉奖、使用清官这方面前面早已驾轻就熟,对他们的政见多有重视和采纳,有时几乎是维护和偏向。
吴元莱的肺腑之言,康熙并不意外,他自然又是对吴元莱说一番肯定、勉励、鼓舞之言,末了又道:“朕也知道,时下百官俸禄低微,养家糊口确实少些,多数官员都要靠家里提供钱粮银米来养活,尤其是贫困省份的官员们,还要依靠百姓救济才能过活。朕知道后,一则感叹官民之间的情深义重,另外则是愧疚,···官员们为朕办事,却要百姓替朕养活他们,实乃朕之无能也,你等为我大清奔波操劳,其中难处朕也知晓,不易者居多。”
康熙停了片刻,看底下官员们的反应,历史上的康熙朝也是特例,清官比贪官多,其中自然有康熙的大力扶持所致。其实官员们清廉与否,也需要一个社会环境,为官仅有清廉正直是不够的,官员们更要任事可为之力。清廉正直若只能“洁己”自身,其作用是有限的,虽无害于他人,也可为世人做榜样,但是这只是消极的应对官僚们的贪渎行为做对比而已,他们在行事中不免会被其他的官员们排斥抵御。康熙需要的是诚心为政、敢于任事之人,而真正的廉洁之人,想做清官是需要一些策略的。
正直的人要想为老百姓做事,必须要学会“随波逐流”,学会左右逢源、八面玲珑,必要时甚至要放下心中的坚持,不惜偶尔的“为害百姓”一下。这样才能得到更好的为官从政机会,仅凭此一点也不能说“正直”或正直的人百无一用。如郭琇辈,在贪官的手下可以贪墨,到清官的手下就可以廉洁奉公,一样都是为百姓办事。
当然,清官不易,平时做的事情大多会危及到官员士绅们的利益,所以,大多都会被地方和朝廷官员们污蔑打压,于成龙和郭琇、陆陇其等人皆因为清廉而遭到过朝堂士官们的诬告,他们举证所谓的罪证,康熙心里一清二楚,不过是明珠党等人对他的报复打压罢了。
不过,但是若留下郭琇,陆陇其等人,势必会让他们难做,康熙也有惜才之心,不忍看明珠一党暗地里加害郭琇、陆陇其,但是就罢免了二人的官职,让他们回家了,此举对他们未尝不是一种保护。
官员清廉与否,也是需要环境的,有许多贪官并不是生来就贪的,他们入仕之前也是满腔的抱负,立志于为国为民,但是若他穷的连饭都吃不上,家里人子女饿的嗷嗷待哺,很难说,他即使不为自己也会动手“拿”上那么一回,有一就有二,虱子多了不怕咬,等贪墨成为习惯的时候,那些国法律例对他们来说就无所畏惧了。
当然,也有坚持到底的,如汤斌之辈,他家学渊源,做官极重身休力行,经世致用,堪称表率。汤斌做官一生,为官清正,能够讲出别人不敢讲的话,做别人做不出来的事,累死任上,死后家里只有八年体银,连买棺材的钱都不够。
可汤斌时任江苏巡抚。江苏自古乃富庶肥硕之地,一直都是贪官们向往的地方,也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出处但是汤斌却能够坚守己身,做到不贪不占,实属不易。
康熙知道汤斌为官高洁,曾经因为父丧丁忧,卖马才能够回家,所以在任命他做江苏巡抚的时候,康熙还特地赏赐了他鞍马,衣料不算,另赐纹银五百两作为路资,谁知道,汤斌还是因为平素节俭,累坏了身体,仅仅因为一场风寒,才三天的功夫,就一病不起,与世长辞,当康熙得知汤斌的死讯,心里不是不疼心。
只当时汤斌被明珠党诋毁,抓住汤斌所发告示上,“爱民有心,放民无术”离间了康熙和汤斌的关系,当时,汤斌累死任上,康熙并没有对此做出表彰。如今看来,汤斌为官清廉到一定程度,连妻子儿女都没有,这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古代当真是凤毛麟角了。
康熙想到此,不禁感慨道:“朕不能够每日里自己在宫廷享受着御宴美味,底下替朕做事的官员却连饭吃的都没有,朕已经累死了于成龙,汤斌等人,朕不想把朕的清官们都累死在任上。所以,从即日起,除世袭的官员以外,文武百官,尤其是出仕外任的官员,俸禄粮米俱提高一至数倍不等,尤其外放到贫困地区的官员,朕另有额外补贴,具体事宜等回京讨论后在办。”事情牵扯太广,不可能办到,康熙既然发话,就是下定了决心。
贵妃来访
康熙回头对李德全道:“另,着人立即去办,汤斌入祀于贤良祠,还有,速遣专人去招郭琇,陆陇其回朝当差,先一同协助四阿哥办理此次‘摊丁入亩’之事,等这段时间过后,在另